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养殖技术》2001,(5):28-29
近年来,鲟鱼养殖热不断升温,目前,这一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 一、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 1.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养殖数量迅速增加。我国鲟鱼人工繁殖研究起始于1956年,1988年开始鲟鱼人工养殖研究,真正较大规模发展只是在近二、三年内,其中以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为最多。迄今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由宁夏水产研究所承担的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斑点叉尾引进及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目针对宁夏优质水产养殖品种苗种短缺的问题,开展斑点叉尾引进及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的系统研究,对斑点叉尾亲本培育、催产剂组合催产、池塘人工模拟环境产卵、规模化人工辅助产卵、规模化人工控温孵化、苗种浮性颗粒配合饲料应用与转食驯化、大规格苗种规模化高密度培育等7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斑点叉尾规模化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项目形成的斑点叉尾亲本培育技术、规模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网箱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综述了黄颡鱼人工催产、授精、鱼苗孵化、网箱培育环境、网箱设计、鱼种放养、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等技术,为黄颡鱼人工繁殖及网箱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泥鳅是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小型底栖经济鱼类。从亲鳅的选择、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卵的孵化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泥鳅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大力推广,稻鳅综合种养的技术模式,已成为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本文介绍了台湾泥鳅亲本培育技术,又从亲鳅的选择及雌雄鉴别、亲鳅的人工催产、产卵及受精、卵的孵化等方面阐述了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泥鳅的人工繁殖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泥鳅是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小型底栖经济鱼类.从亲鳅的选择、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卵的孵化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孵化环道的利用率、探索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新技术,笔者于2012年5-6月在荆州市荆州区太湖农场养殖场鱼苗繁殖基地,利用孵化环道进行了4批次的泥鳅人工繁殖。结果表明:在孵化环道中每立方米水体放10.2kg(787尾)亲鳅在微流水的网箱内产卵,并在环道中孵化,催产率为98%、受精率达96%;每立方米水体放卵100万~150万粒,孵化率达98%;4批次共孵出鳅苗4250万尾。  相似文献   

8.
李树国  张少杰 《饲料工业》2006,27(16):28-29
水产动物的育苗过程可分为亲本培育、催产孵化和幼体培育等过程。亲本培育实际上是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这一阶段亲本对营养的需要是比较特殊的,和其它发育阶段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且这一阶段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因为亲本发育的好坏是育苗的物质基础。所以,亲本培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主要在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grahami)养殖过程中,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等鱼类催产药物进行人工繁殖中的催产试验,试验通过使用单一催产药物及组合催产药物对昆明裂腹鱼进行人工催产,并对催产后亲鱼产卵、受精、孵化等生物学指标数据进行对比,找到适合昆明裂腹鱼人工繁殖的催产药配方及剂量。结果表明,人工繁殖昆明裂腹鱼过程中,使用催产素LRH-A2、HCG、DOM混合效果好于使用单一催产素及其他催产素的组合,可以缩短效应时间及减少副作用,同时能提高昆明裂腹鱼在繁殖中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  相似文献   

10.
《山东饲料》2005,(3):27-28
鲻梭鱼的苗种生产,包括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两大步骤。前者又分为亲鱼培育、催产(人工诱导排卵)、人工授精、人工孵化等过程,后者又分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斑驳尖塘鳢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HCG +鲤鱼PG以及LRH -A +DOM对斑驳尖塘鳢进行人工催产苗种培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LRH -A +DOM组的催产效果 (75 % )要好于HCG +鲤鱼PG组 (5 0 % ) ;效应时间为 2 2~ 36h ,在水温 2 7~ 2 9℃时 ,受精卵孵化时间为 5 6~ 98h ;共获苗 34.8万尾 ,平均孵化率为 89%。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主要是通过对三色神仙鱼的亲本产前培育、产前征兆即产卵时间判断、孵化方法等人工繁殖过程的研究来探讨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三色神仙鱼的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三色神仙鱼人工条件下进行繁殖,养殖水温、水质、外界环境等对其产卵量、受精卵孵化以及苗种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非原产地人工繁殖大鲵一直是个难题,本研究在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大鲵人工繁殖。对亲本进行强化培育,促使雌雄亲体性腺发育同步成熟;依据性腺发育的综合特征判定,在最佳的繁殖时间段对大鲵进行催产和人工授精;根据大鲵受精卵发育特点,设计专用孵化装置,提高孵化率。在2012-2015年的4批次试验中,累计繁殖♀41尾,♂36尾,受精率分别为45.7%、62.3%、85.0%和86.2%,孵化率为分别为28.6%、56.7%、71.4%和72.6%,4年共计繁殖苗种9 089尾,繁殖后的亲鲵体质健康,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14.
2015年3月,选择发育成熟且同亲缘的3龄雌红白锦鲤和2龄雄红白锦鲤,雌雄分开进行强化培育,在4月份选雌红白锦鲤10尾、雄红白锦鲤20尾进行人工催产作为A组;5月份选雌红白锦鲤10尾、雄红白锦鲤20尾进行人工催产作为B组;选取10尾雌红白锦鲤、20尾雄红白锦鲤不对其进行催产,不流水刺激,且雌雄分开,做第二年春季未产卵亲本为C组。于2015年8月,分别再对A组、B组、C组红白锦鲤进行再次人工催产。试验结果表明,红白锦鲤秋季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与春季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孵化率高于春季,且秋季绝对产卵量约为春季的1/2。红白锦鲤秋季繁殖具有可行性,可用于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团头鲂繁殖的生物学基础,繁殖前的准备,催产技术,产卵与孵化进行研究,建议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流水孵化来进行团头鲂的繁殖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泥鳅的人工繁殖已成为泥鳅集约化养殖的重要方法,其中,人工催产又是人工繁殖的核心部分。通过采用不同配比的催产激素对泥鳅进行人工催产,统计催产后自然受精获得的卵粒数,并比较相应的药物成本后认为,催产激素浓度越高,相应的催产效果越好;相同药物成本下,混搭催产所产的卵粒数远高于单一催产所产的卵粒数,50IU/0.2mLHCG+0.25μg/0.2mLLRH-A2+0.2mg/0.2mLDOM混搭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三角鲂规模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7~2001年催产三角鲂亲鱼12批,平均催产率92.0%、受精率95.2%、孵化率86.1%,繁育出水花苗1.58亿尾。生产推广夏花鱼种1880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72.2%的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生产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娃娃鱼,学名大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资源保护、增殖、利用是水产科研人员研究热点,也是农业产业化重点开发品种。虽然娃娃鱼人工繁殖技术获得了初步成功,但娃娃鱼规模化繁殖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而娃娃鱼雌性催产成功较多,因此,只是开花不结果。是什么原因没有实现娃娃鱼规模化繁殖呢?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利用现代发育生物学及生殖生理学前沿知识,结合中医中药学理论进行大量实验,找出了是两种因素制约了娃娃鱼规模化繁殖:一是雄性娃娃鱼成熟率低及精子活动力差;二是雌雄娃娃鱼性腺发育不同步。针对这两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中国大鲵人工生态繁殖和迁地保护的成功 ,系统介绍了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的技术路线 ,首先收集野生中国大鲵经人工驯养成为亲本种鲵 ,种鲵进行人工催产获得卵子、精子 ,经人工授精产生受精卵 ,再经人工孵化获得子一代幼苗 ,子一代经人工培育 2~ 3年产生子一代后备种鲵 ,再通过生理生态人工强化培育获得 1998年、1999年子一代亲本 ,然后经人工繁殖产生子二代大鲵 ,子二代大鲵可以放归自然保护区或供科研、观赏、商品鲵等利用。从 1998~ 2 0 0 3年共生产子一代 1 5万余尾 ,2 0 0 2年生产子二代 12 6 0尾 ,2 0 0 3年 4 80 6尾 (2年合计子二代 6 6 0 6尾 ) ,种群数量从最初的 1996年的 10 0尾增加到 2 0 0 3年的 2 31万尾 ,增长2 31倍 ,实践证明 ,此技术路线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20.
从乌鳢人工繁殖的经验看出,乌鳢催产孵化较易,但鱼苗培育难、工作量大而细致,特别在仔鱼出膜4~5天,处于混合营养阶段的时候不解决好开口饵料则成活率低,稍有疏忽则前功尽弃.轮虫、小犁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是乌鳢苗主要开口饵料,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乌鳢苗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氨基酸、脂肪和钙质,其数量、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是提高乌鳢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