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森林抽样样本容量表。简单随机抽样用迭代公式计算样本容量,该式将样本容量表示为估计的变动系数和规定容许相对抽样误差的函数。迭代法在林业中用于计算样本容量时被证明并非都是收敛的。这里介绍一种修正的迭代方案,并编成数表来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森林抽样的一个样本容量表。样本容量表示为变动系数和抽样误差百分率的函数。简单随机抽样用迭代公式计算样本容量。一般用于林业上计算样本容量的迭代算法已被证明并非都是收敛的。这里叙述了修正的迭代方案,并用它编制了样本容量表,同时用实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植物光合速率测定中的样本容量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植物光合速率测定中的样本容量值的合理性,在假设总体参数已知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归纳出了不同抽样方式下样本容量的基本计算公式,并进一步讨论了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中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同时,根据相关试验结果对其抽样测定中的样本容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确定,所涉及的计算方法对其它项目样本容量的确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3S的森林植被面积空间抽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省为例,应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影像(MODIS)数据进行森林信息提取,并选取森林面积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单元作为抽样单元,应用随机、系统、分层的抽样方法对辽宁省森林面积进行抽样估算,在获得最优抽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第2阶段抽样,设计不同样本容量水平下的森林面积空间抽样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以县森林面积覆盖百分比为分层标志的分层抽样方法抽样效率最高,在第2阶段抽样估算的8种样本容量水平下,当样本容量为8时,抽样精度达到95%,并且所需样本数量最少,达到了森林面积抽样精度要求。应用此方法能够减少森林资源调查成本和工作量,可以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3S技术),进行大区域范围森林面积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现实林龄级结构不均匀的特点,在Meyer森林蓄积量预测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森林主伐量的公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公式同样适用于龄级结构匀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经济计算中有效应用复利(compound interest),必须全面掌握复利的数学结构和计算技术。在本章中,首先列出计算利息的主要公式及其各公式适用的问题的性质;然后详细推导每一个公式并说明每一公式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简单随机抽样中,用下列关系式(Freese 1962)估算样本容量。n=(t~2s~2/E~2)(1)或者 n=(Nt~2s~2/NE~2 t~2s~2)(2)式中:N 总体容量n 估计的样本容量E 样本平均数和未知总体平均数之间的最大允许误差s 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正态总体的情形,讨论了如何利用试差法确定样本容量,即利用 n=1+s~2/(Δ (?)~2)·t~2_(n-1)(a) 式反复迭代,直到求出的n值差异很小为止,这时的n值即为所求的样本容量。文中并给出了试差法在林业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介绍测量中后方交会法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叙述了该法的公式推导与应用实例。该法推导公式过程简单、计算方便,特别适用于带有三角函数的计算器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使用的原条材积公式是1959年12月31日批准,1964年4月1日实施的原条材积公式(适用于所有树种,中央直径范围为6~50cm,长度范围为3~35m)。其公式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00Dg圆公式含义的分析,对影响林分断面积精度的2个主要因子:样地株数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估测值进行了误差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样地株数密度估计林分株数密度采用典型选样,林分平均胸径估测值采用目测法等相应解决办法。其中,当目测值有偏差时采用修正系数可使100Dg圆的可靠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用岭估计研究以RS和GIS为基础的森林郁闭度估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估计(LS)及岭估计(R)原理,利用平均残差平方和准则,从样地对应的RS和GIS信息中,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筛选出影响郁闭度估测的主要信息。在分析LS估计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岭估计建立郁闭度估测方程。实例分析表明,当在影响郁闭度估测的变量间存在复共线性时,岭估计比LS估计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无证采伐总量=采伐总量-有证采伐总量。有证采伐量的调查,其标志值为单位发证采伐量的实际采伐蓄积,以自然村为一阶单元进行总体平均数的不等群抽样估计。在设置样地对采伐总量调查时,其标志值应为单位面积的实际采伐量,可用总体平均数的双重分层抽样法估计,其分层因子为地貌和林木地。  相似文献   

14.
以大海林林业局太平沟林场不同年龄、不同密度及不同立地条件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拟合5个削度方程,通过计算每个削度方程的拟合统计量来确定最优削度方程模型;最后通过独立检验样本数据对5个模型进行检验,验证模型Ⅲ为最优削度方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用单一的非线性模型拟合生物量方程会导致小径阶林木的估计明显有偏的问题,以东北落叶松和南方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提出采用带截距的非线性方程和分段建模方法来改进对立木生物量的估计,并对二者的预估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克服小径阶林木的有偏估计问题,同时对整个模型的预估效果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从对比分析结果看,分段拟合方程的预估效果还要略好一些。  相似文献   

16.
森林二类调查中蓄积量遥感估测方法应用实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用在TM数据中与地面对应的样点上测得的密度值和波段比,并加上定性因子与地面样地中分别测得的蓄积量进行多元回归,从而估测森林二类调查中所需的林业局、场、林班之蓄积量的方法,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为遥感在二类调查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云窝-天游片区为研究对象,采集40个样地典型样本照片和9张景观类型样本照片,通过SBE评价法计算景观美景度值,利用SD法获得景观要素量化值,并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景观要素间的线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云窝一天游片区的景观美景度值为14.41,公众对景观质量反应度一般;景观评价模型为Y=-98.981 +67.161X6+71.038X11 +59.243X12 +49.044X15-140.732X18,模型极显著相关,可信度为99%;影响景观质量的主要景观要素为植物生长情况、路侧设施、路侧景观、文化景观和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的通用性相对生长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West等(1997;1999)提出的理论生物量模型与经验模型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对应用最广的一元生物量模型M=aDb的2个参数进行专题研究。首先,基于几何学的观点推导出参数b的理论值为7/3(≈2.33),与大量已有研究结果的对比表明,该理论参数值能够很好地描述地上生物量与胸径之间的平均相对生长关系;然后,利用包含1441株样木的5组立木生物量数据对新提出的通用性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分析参数a与木材密度ρ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新的模型既简单明了,又能反映不同树种之间的生物量差异,可为建立用于区域性和国家级森林生物量估计的通用性生物量模型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理查德方程构建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型.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78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中100株样木作为解析木.根据地位级指数的定义对理查德方程进行推导,确定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型.在MATLAB技术的支持下,根据林分实际数据使用模型参数估计算法求得模型参数k和c的最优值.经过模型误差的检验,结果表明误差E <0.05,该树高生长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落叶松树高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大叶相思材积和生物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大叶相思生物量和材积表编制方法,本文根据薪材林研究中收集的一些样木资料,选用W(V)1=aDb(下称1式)和W(V)2=a(D2H)b(下称2式)两种模型,经回归分析推导出两组干、枝、叶和总生物量及材积的回归方程。对两组回归方程分析比较结果,1式自变量D容易测定且精度高,故以1式作为编表模式,编制成材积表和各组分的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