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授粉方式与蜂群群势对杂交大豆授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豆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研究了授粉方式与蜂群群势对杂交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授粉、自然授粉和蜜蜂授粉3 种方式,小蜂箱蜂脾1 脾、2 脾、3 脾3 种蜂群的群势对网室杂交大豆进行授粉。统计分析大豆花期采集蜂数量、采集蜂出勤规律、不同节位的结荚率、父母本大豆产量性状,比较3 个处理方式的授粉效果。随着网室内蜜蜂脾数的增加,出勤采集蜜蜂数量也随之增加,蜜蜂访花最活跃的时间均集中在9:00—13:00。不论是自然授粉还是蜜蜂授粉,都表现为母本中上部节位的结荚率高于下部。与自然授粉相比,蜜蜂授粉杂交大豆母本的单株结荚率、单株粒数、十株产量显著提高(P<0.01),百粒重有所减少。蜜蜂授粉方式优于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方式,1 脾蜜蜂授粉区内单株荚数为49.4 个,单株粒数为96.1 个,百粒重为20.8 g,十株产量为196.6 g。蜜蜂授粉提高了母本的大豆结籽产量,小蜂箱1脾(即标准脾0.5脾)蜜蜂即可满足20 m2网室杂交大豆的授粉。  相似文献   

2.
[目的]子莲是一种基础产量比较低的植物,需要依赖传粉者的活动才能完成胚珠受精,授粉优劣是直接影响子莲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方法]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都是理想的授粉昆虫,各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抗逆性、采集积极性和采集偏好性等生物学特性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应用意蜂和中蜂为大田子莲授粉,对其采集活动方式与授粉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活动方式结果表明:它们的采集行为相似,但活动方式不同,在夏季高温天气,意蜂较中蜂的采集工作时间要长,因此具有更高的授粉效益。2、授粉效果结果表明:与产量相关的子莲单粒重、接籽率;与商品性相关的莲子纵、横径4项指标,意蜂授粉组与中蜂授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自然授粉组和无虫媒授粉组之间差异显著。其中,意蜂授粉组的平均接籽率最高为87.82%,较自然授粉组和无虫媒授粉组接籽率分别提高33.27%和79.10%;自然授粉组莲子平均单粒重最大达3.68g,显著高于其他授粉类型;无虫媒授粉组较其他授粉组莲子果型最小。同时,与产量相关的子莲蓬粒总重,意蜂授粉组与其他授粉组之间,均差异显著,较中蜂授粉组、自然授粉组和无虫媒授粉组蓬粒总重分别提高25.88%、37.67%和665.50%。[结论]据此得出意蜂与中蜂具有类似的授粉效果,都能够完成授粉任务,意蜂较中蜂授粉能够获得较高的子莲产量,并显著优越于自然授粉与无虫媒授粉方式, 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究蜜蜂授粉在三系配套杂交辣椒制种中的作用,于2020年在山西进行蜜蜂授粉杂交辣椒制种试验,研究不同蜂种、父母本种植比例、母本类型等技术指标对蜜蜂授粉的影响。结果表明,蜜蜂授粉辣椒单位面积制种产量可达到人工授粉的50%,单位面积投入可降低到人工授粉的32.5%,利润率为人工授粉的近3倍。蜜蜂授粉可提高种子数量和活力,同时大量节约辣椒种子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苹果授粉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是中国最重要的栽培果树,然而目前其单产和优果率较低、果实品质较差,严重制约了中国苹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尽管人工授粉可以提高产量,但目前人工授粉成本不断增加;传粉昆虫对大幅提高苹果产量,尤其增加优质果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自然界传粉昆虫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大力推广蜜蜂、壁蜂授粉技术,深入研究切叶蜂、土中筑巢蜂等苹果野生传粉昆虫的人工驯养技术是确保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科学配置授粉树也是提高苹果坐果率、优质果率、改善苹果品质的关键。本研究综述了苹果花部特征、传粉方式、传粉昆虫种类以及影响苹果授粉效果的因素等,并对今后开展苹果授粉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苹果产量和品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蜜蜂授粉对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研究不同蜂种授粉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茶树‘金茶1号’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与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开展蜂媒授粉技术及增产提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蜂授粉组访花频率最高,意蜂授粉组柱头花粉数最高,地熊蜂授粉组单花访问时间最长。中蜂授粉能显著提升茶树的茶叶籽座果率与茶叶籽油茶多酚含量,但对茶叶籽的含油量影响不显著。意蜂授粉与地熊蜂授粉对座果率影响不显,但能显著提升茶叶籽的茶多酚含量与含油量,3个授粉组对茶叶籽油的主要成分并无显著影响。在实际中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对应的蜂种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6.
以华南205为父本、华南5号为母本,通过人工破蕾方式、选择不同授粉时间段,测定结实率,并与常规人工授粉、自然授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破蕾技术,在木薯开花前0.5~1 h进行破蕾授粉,木薯结实率可达88.3%,畸形果率为6.6%,与其它处理呈显著差异;在不同授粉方式中,采用破蕾授粉结实率和畸形果率与常规人工杂交授粉和自然授粉呈显著差异,说明人工破蕾可显著提高木薯授粉结实率还可以降低畸形果率。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和脱萼率,筛选出适宜的授粉品种,选用’黄冠梨’、’雪青’、’翠玉’、’早酥’、’苹果梨’5个梨品种为授粉品种,以生长健壮、盛果期’玉露香梨’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不同授粉组合的坐果率、果实内外在品质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黄冠梨’授粉坐果率最高,果形指数最小,果实偏斜度小,果形端正,果个大,可溶性固形物高,果实内外品质显著优于其他授粉品种。综合考虑认为,’黄冠梨’是景泰地区’玉露香梨’最适宜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8.
‘砀山酥梨’花柱可授性及蜜蜂授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半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研究了‘砀山酥梨’花粉萌发特性和柱头可授性。通过对‘酥梨’的最适授粉时间以及7种授粉处理坐果率的研究,探讨其授粉特性。结果表明:开花后每天酥梨柱头活性最佳的时间是11时至15时,柱头最佳授粉时间为开花后第4~5天;‘酥梨’花粉最适萌发温度为25℃,花粉管生长最有利的温度为22~25℃,在相同温度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7种授粉处理‘酥梨’的花朵坐果率中,没有昆虫授粉的‘酥梨’坐果率为0.48%和0.44%,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坐果率分别为2.83%和13.05%,‘酥梨’ב雪花梨’组蜜蜂授粉的坐果率为32.95%,新鲜花粉和商品花粉坐果率分别为70.2%和13.05%。由此可见,‘酥梨’是异花虫媒果树,蜜蜂可以在‘酥梨’柱头活性最高时进行授粉,从而提高‘酥梨’的坐果率,同时通过对‘酥梨’花器官生理活性和坐果习性的研究,为‘酥梨’的授粉和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苹果产区壁蜂授粉生物学特性及授粉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解决苹果座果率低、品质不高的问题,以不同苹果产区的苹果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不同苹果产区壁蜂授粉生物学特性及授粉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壁蜂始飞温度低(10-11℃),日工作时间长(10h),日访花数量多(4200朵),授粉能力强,访花一次授粉率高达40%。壁蜂授粉的有效距离为60m;壁蜂授粉有方位选择性,西边和南边向阳果树座果率明显大于北边和东边;壁蜂授粉的果个、单果重比对照都有所增加,壁蜂授粉增加了果园产量,平均增产7012.5 kg/ hm2,同时,壁蜂授粉能够提高果品品质,增加苹果的商品价值,壁蜂授粉处理园的果实品质各指标均大于对照园。投放巢管口颜色以红色营巢回收比例最高,营巢比例苇管最高,其次是纸管,最后是塑料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渭北高原苹果产区应用壁蜂授粉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壁蜂不同释放方法、巢箱高度、巢材管对壁蜂出茧速度、出茧率、营巢管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剥茧放蜂法出茧速度最快、出茧率和营巢管率最高。巢箱距地面20 cm左右营巢管率最高。纸巢管和芦苇巢管的营巢管率显著高于塑料巢管。  相似文献   

11.
张东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8):124-129
为有效解决随枣树规模化种植出现的,枣树授粉过度依赖激素及病虫防控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双重问题。通过建立示范区开展冬枣蜜蜂授粉与病虫绿色防控集成应用探索,集成了以保护蜜蜂、果品安全,提高蜜蜂授粉效率的配套技术。同时,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蜜蜂授粉有效半径及蜜蜂授粉对枣树坐果、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足框蜂群有效授粉半径为150 m。与常规赤霉素授粉相比,通过蜜蜂授粉畸形果率降低了57.14%;幼果纵茎、纵向周长、单果重量,分别增加2.25 mm、6.72 mm 和1.43 g。同时通过蜜蜂授粉可有效改善枣果品质、提高枣果商品率,较赤霉素授粉商品率提高7.1%,市场售价每kg增加1.5元。蜜蜂授粉可有效替代赤霉素授粉,保证枣树坐果,减少枣果畸形,提升枣果品质,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蜜蜂授粉产生的价值达3042.21亿元,农户是授粉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了全面了解农户对蜜蜂和蜜蜂授粉价值的认真情况,对福建省的6个市194户农户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数据,对农户关于蜜蜂、蜜蜂授粉价值、租蜂授粉和蜜蜂保护的认知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78.87%的农户认识到蜜蜂授粉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62.37%的农户将蜜蜂授粉看作是像化肥农药一样的必要农业投入,68.04%的农户认为政府应该开展蜜蜂资源保护工程并愿意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但只有16.49%的农户打算在农业生产中租蜂授粉并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蜜蜂授粉事业发展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结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扶持养蜂合作组织、统一租蜂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爱玉子人工授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爱玉子和其授粉小蜂专一性生态系统的制约,获得可控花粉来源的瘦果,本课题组开展人工授粉试验,通过花粉稀释方法和稀释倍数、授粉时间及果胶酯酶活性测定和比较三方面开展试验。按1:1固体稀释在5天内进行人工授粉,可获得重量和果胶酯酶活性都接近自然结实的瘦果,且人工授粉单果结实数量超过自然结实果44%。在以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和讨论该人工授粉方法的创新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对蜜蜂授粉的依赖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分析发达国家所担忧的因环境恶化造成的全球范围内野生授粉昆虫数量的减少,和人工饲养蜂群不明原因的消失,可能引发的未来蜜蜂授粉短缺现象是否将会发生在中国。收集整理1999—2013年近15年来中国依赖蜜蜂授粉作物的种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中国六大类,32种依赖蜜蜂授粉作物的种植面积平均增长了14.7%,增长较快的牧草、大田瓜果、木本水果恰恰也是对蜜蜂授粉依赖程度更高的作物,此外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作物种植集中度较高也无疑增加了农业生产对蜜蜂授粉的需求压力。蜜蜂授粉短缺现象虽尚未在中国发生,但农业生产对蜜蜂授粉的需求越来越大。建议政府在未来通过增加人工饲养蜂群数量,建立商业化蜜蜂授粉体系和鼓励种植户适量养蜂的方式预防未来增加的蜜蜂授粉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15.
赣湘鄂三省荷花授粉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掌握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授粉现状,2012年7月5—11日在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对采收荷花粉蜂农以及当地荷花种植户进行了采访调查,针对蜂农放蜂和蜂群管理方式,蜂农和荷花种植户收益,蜜蜂为荷花授粉的必要性开展调查,同时在三省进行了荷花野生传粉昆虫数量和种类的资源调查。调查表明:三省荷花野生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均较匮乏,经鉴定,荷花野生传粉昆虫主要为膜翅目昆虫,包括中华木蜂(Xylocopa sinensis Smith)、紫木蜂(Xylocopa valga Gestaecker)、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 Smith)、铜色隧蜂(Halictus aerarius Smith)、尖肩隧蜂(Halictus subopacus Smith)等,莲籽高产增收必须依靠蜜蜂授粉才能实现,蜜蜂授粉更有利于蜂农和荷花种植户获得更高收益;蜜蜂采集荷花粉的最佳时间为5:00—8:00,温度和风力是影响蜜蜂采集荷花的主要因素;荷花花粉价格波动受自然灾害、销售渠道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养蜂蜂农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壁蜂与蜜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传粉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筛选适用于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的蜂种,2013―2014年以蜜蜂为对照,在网室内进行壁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试验,观察壁蜂和蜜蜂在棉花花朵上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田间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适应性较好,受天气影响较小,但温度超过35℃后访花活动明显减少;壁蜂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上的单花停留时间极显著大于蜜蜂。壁蜂授粉与蜜蜂授粉,在单株结铃数、单铃籽粒数和衣分上差异极显著,单株果枝数、铃重差异显著。蜜蜂授粉较壁蜂授粉平均制种产量高,但壁蜂制种成本低。改进田间管理措施以及采用多次适时释放壁蜂的方式,壁蜂授粉将会在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梨树液体授粉稳定剂与营养剂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自勉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377-380
为了提高山西省梨树产区的坐果率及果实品质,试验以液体授粉为途径,通过授粉营养剂与稳定剂的筛选与配合,形成提高梨树坐果的技术配方。结果表明:(1)以稀土为介质的液体授粉的稳定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坐果率,其中处理A2显著高于处理A3,处理A3又明显高于处理A1、人工点授粉和常规液体授粉处理。(2)以氨基酸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授粉营养剂也提高了坐果率,其中处理B1、B2显著高于常规液体授粉和点授粉,其坐果率提高了22-25%。(3)综合处理A2B2的坐果效应最为明显,花后10天的坐果率达到61.8-70.6%,同时,处理 A3B1、A2B1、A3B1的坐果率也达到50%左右,显著高于常规液体授粉对照。(4)综合液体授粉处理后,A2B1、A3B1处理连续两年显著提高了成熟果实的酯类芳香物质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增加,处理间果肉蛋白质的在2005年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