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禽霍乱蜂胶菌苗免疫2月龄和成年健康鸡,免疫期为6个月.193天保护率仍达50%.菌苗于4~8℃保存15个月,20~30℃保存4个月,免疫效力基本不变.以1.0ml 菌苗免疫2月龄健康鸡,分别功击5、10、20及40MLD强毒,保护率分别为100%、100%、100%和42.86%.  相似文献   

2.
禽霍乱蜂胶苗接种后5天,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7天即产生坚强免疫力,保护率为100%。免疫后141天保护率仍达87.5%~100%.禽霍乱铝胶苗接种后14天可产生较强免疫力,保护率为83.5%。免疫后141天保护率仅为62.5%.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蜂胶灭活苗与弱毒冻干苗(G_(190)、E_(40))分别对鸡免疫,免疫后分别于20、90、180天攻毒。结果,禽霍乱蜂胶灭活苗的保护率依次为100%(5/5)、80%(4/5)、60%(3/5);禽霍乱弱毒冻干苗的保护率依次为60%(3/5)、40(2/5)、0(0/5)。  相似文献   

4.
将20周龄小鸡46只随机分成五个试验组。第1组用吉林禽霍乱活菌苗饮水免疫,每只小鸡约饮服120×10~8个活菌,第2组用华南弱毒菌苗饮水免疫,每只小鸡约饮服140×10~8个活菌。第3组皮下注射吉林活菌苗,第4组皮下注射华南弱毒菌苗,第5组不接种菌苗作为对照组。第1、2、5组在饮服菌苗后25天,第3、4、5组在皮下免疫注射后30天,用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C48—1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攻击,第1组和第3组分别获得58.33%及66.67%的保护率,保护性显著(P<0.05),而第2组和第4组则未获明显保护性(P>0.05),保护率均为25%。本试验证明,用吉林禽霍乱活菌苗饮水免疫可引起小鸡抵抗同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的免疫力,同时表明禽霍乱活菌苗饮水免疫这一方法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较好地控制鸡霍乱,减少生产上的损失,我们采取了下面几项综合防治措施:1.用灭活菌苗进行预防接种:笔者连续3年使用郑州生物药品厂生产的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菌苗,每年预防注射约100万只鸡,成鸡每只肌肉注射2毫升,免疫期约6个月,保护率达80~85%,一年免疫注射两次,较好地控制了本病。前几年曾用过禽霍乱弱毒冻干菌苗,每只鸡肌注1毫升,但其  相似文献   

6.
禽霍乱弱毒活菌苗饮水免疫试验,近几年只见过两篇报导。国外Rice等人(1979)应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CU]株的禽霍乱弱毒活菌苗以1:133及1:50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在大庆地区对禽霍乱预防效果 ,以便推广应用 ,在大面积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之前 ,我们在田间与区域进行了试验 ,进一步测定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 山东省滨州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 ,批号 980 315 ,980 5 2 0 ,980 6 15三批。1.2 试验动物  2月龄金定鸭 ,购自大庆市大同区祝三乡养鸭场健康鸭群 ;3月龄东北白鹅 ,购自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养鹅场健康鹅群 ;2月龄伊沙褐鸡 ,购自太庆市机关养鸡场健康鸡群。1.3 攻毒菌种 C48- 1(A :1)由中…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一直是危害大庆市养禽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为防治该病,大庆市兽医卫生防疫站积极推广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在推广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之前,进行了田间与区域试验,进一步测定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现将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5年4月5日,我省某县桃洪镇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一群鹅发生禽霍乱,经抗菌药物治疗仍屡屡复发。我们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菌苗进行紧急接种,迅速扑灭了疫情。 一、发病情况 1995年3月22日,鹅主从种鹅场购入武岗铜鹅雏660只,该种鹅场母鹅曾于产蛋前20日注射小  相似文献   

10.
用禽霍乱蜂胶菌苗和鸡新城疫Ⅰ系苗各1只份,同时于胸肌两侧分别免疫接种15万余只2月龄以上的鸡。经两年多的观察表明,该免疫方法安全可靠,免疫效果确实,无不良反应。比用两种疫苗分别免疫接种具有省工省力、减少应激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正> 禽霍乱弱毒菌苗早在100多年前(1880)已由巴斯德氏研制成功,但迄今仍未获得理想的制剂,主要是存在着安全性差,免疫期短的弱点。807系禽霍乱弱毒苗苗在全国同类型菌苗评比中,安全性较好,但免疫期较短,为了提高菌苗的免疫力,延长免疫期,我们从改变免疫程序着手,根据免疫记忆,二次免疫应答反应的原理,对807系禽霍乱菌苗在一次免疫的基础上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再次免疫接种,经对比试验表明,通过二次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禽霍乱蜂胶苗对鸡进行区域免疫试验和示范推广,证实禽霍乱蜂胶苗免疫鸡安全,对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免疫期达180天以上。试验组鸡平均发病率为3.61%,死亡率为2.61%,致死率72.3%。对照组平均发病率为19.25%,死亡率为15.76%,致死率81.88%。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禽霍乱蜂胶苗对鸡进行区域免疫试验和示范推广,证实禽霍乱蜂胶苗免疫鸡安全,对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免疫期达180天以上。试验组鸡平均发美丽 率为3.61%,死亡率为2.61%,致死率72.3%。对照组平均发病率为19.25%,死亡率为15.76%,致死率81.88%。  相似文献   

14.
间接ELISA法对禽霍乱抗体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40只50日龄健康禽霍乱非免疫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用禽霍乱蜂胶佐剂灭活疫苗对各组鸡进行不同水平的免疫,同时设非免疫对照组。各组鸡间隔5-7天采血,以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P/N值,并确定临界值。将P/N值在2.1-4.7的13只试验鸡以一个最小致死量(相当于10个菌/ml)进行攻毒试验,同时设攻毒对照,在1周内3只对照鸡均表现感染发病并死亡,而试验鸡均健活,从而初步证明所确定的临界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其他有效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的效检方法,应用小白鼠代替本动物鸡对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进行效检.结果表明,小白鼠免疫时体重15~18 g,疫苗免疫剂量0.3 mL/只,免疫10 d后攻毒,攻毒时体重20~25 g,攻毒剂量5~9 CFU/只时,可代替本动物鸡对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进行效检,判定标准为免疫组8/10以上保护,对照组5/5死亡为合格.本效检方法可缩短检验期限7 d,降低检验成本,具有敏感、特异、客观、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禽霍乱是对养禽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为解决蛋鸡场如何建立一个比较理想的免疫程序,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特进行本试验.一、试验材料1.禽霍乱 G190E40菌苗:由松江兽医生物药厂提供.使用剂量为每羽鸡2000万个活菌.2.攻毒用强毒禽霍乱 G48—1:由中监所提供,松江兽医生物药厂保存.3.实验用鸡:松江生物药厂饲养的2月龄以上来航蛋鸡.  相似文献   

17.
兰州鸡场的4栋雏鸡(47日龄)于1985年3月30日发病,当天死亡180只,经剖检和细菌学检查,诊断为鸡霍乱。我们应用哈兽研生产的禽霍乱“731”弱毒菌苗进行气雾免疫接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气雾机压力保持在2~4kg/cm~2,菌苗用5%甘油蒸馏水稀释,每只鸡用量0.5ml。关闭鸡舍门窗,停止通风换气,使鸡集中,手持雾枪对鸡喷雾。喷雾完毕  相似文献   

18.
巴斯德最早发现,用在人工培养基上长期培养而致弱的禽霍乱杆菌给鸡接种后,可产生对禽霍乱感染的抵抗力。但在实际应用时,证明了这种方法并不实用。因禽霍乱致弱的程度不一致,有时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此后,许多人进行了禽霍乱死菌苗和活菌苗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所有的鸟类都可感染.各种年龄的家禽都有易感性,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急性下痢等症状,也有呼吸道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腐败尸体和潮湿的土壤中则可存活数月之久,禽巴氏杆菌的抵抗力足以使之能够借助污染的蛋盘、饲料袋、运料车辆和鞋子等进行传播扩散.禽霍乱需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严格执行疫场禽霍乱免疫程序.办养禽场,禽种应单一,绝不要混养其他禽种,实行隔离饲养和全进全出制度.免疫和预防可用当地或本场分离的禽巴氏杆菌自制禽霍乱组织灭活苗及猪源抗禽霍乱血清.推荐使用2种禽霍乱弱毒苗,一是禽霍乱弱毒菌苗安全性好而且免疫力产生早,二是引进的克莱姆森大学(CU)菌苗,对鸡、鸭、鹅均安全无害,尤其适宜于产蛋期中的蛋鸡(鸭)和种鸡(鸭)群使用,而且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一般呈地方性流行,造成的损失是较为严重的。自从巴斯德(1877)发现禽霍乱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菌苗免疫注射以来,虽已有百余年,但至今还没有制出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