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入WTO后我国节水灌溉设备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目前发展节水灌溉所用的设备大部分是国产设备,虽然性能水平和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但由于关税等原因,国产设备在价格上仍有较大优势。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国产设备将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面对国外节水灌溉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强有力挑战,我国应加快国产传统节水灌溉设备的更新换代,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加快国内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重组和联合,加速节水灌溉设备的产业化;重点发展我国具有优势的节水灌溉设备,以及积极和外资外企合作在国内生产高新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节水灌溉规模不断扩大 ,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生产企业迅速增加。本文介绍了我国节水灌溉材料设备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加入WTO后 ,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进入国内市场 ,我国节水灌溉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以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情况 ,并对国内节水灌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节水灌溉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际上现代节水灌溉应用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设备和产品研发领域的发展态势,总结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现状以及节水灌溉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存在技术瓶颈,在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节水灌溉设备与产品更新换代,农业节水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节水灌溉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目标与主要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5.
现代灌溉设备与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现代灌溉设备的特点,塑料节水灌溉器材是现代灌溉设备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从我国自然经济特点出发认为,我国塑料节水灌溉器材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适应性不足,提出“十五”期间在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的发展,要解决的几个重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战略选择。节水灌溉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节水灌溉设备的更新换代。研发利用科技含量高的节水灌溉设备、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节水灌溉设备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节水灌溉设备的发展对策,为节水灌溉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在设施农业上大力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将更有利于我国节水农业的稳步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的特点和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状况;回顾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形势和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现状;提出设施农业实施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今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大量调查的结果,用一些实际数据和资料阐述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发展的现状,并在分析研究后提出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未来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节水灌溉在甸推广应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提高不灌溉技术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正确理解节水灌溉的内涵,因地制腚地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快节水灌溉设备的产业化,积极稳妥地引进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加强对节水灌溉的科学研究,以例适应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进一步和超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留运  岳兵  张顺尧 《节水灌溉》2004,(4):26-28,31
从我国农业灌溉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今后大面积发展节水灌溉的可行性;对我国近期与短期工程节水灌溉发展面积进行了预测及简要分析;对水稻节水灌溉发展面积作了粗略预测;并依据我国现代农业种植结构和今后调整状况,对八大类作物节水灌溉面积结构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1.
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在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和抗旱保苗方面效果显著.为此,介绍了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背景,并阐明了其概念;重点阐述了2BSF-4型免少耕施肥穴播穴灌机、2BSF-6型半悬挂免少耕施肥条灌条播机、8P-2型行走式多功能灌溉机等3类新型的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同时,分析了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机具的研发示范推广和应用效益情况,并就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技术及其机具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丘陵地区少电缺水的实际,通过实施机电配套、调蓄配套、节灌配套、渠系配套等四项配套工程,探索与实践了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压砂地西瓜不同补灌技术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的补灌方式对压砂地西瓜进行了补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补灌技术对西瓜纵径和横径具有相同的影响效果,灌水定额和灌水方式对西瓜产量影响显著,灌水定额较灌水方式更为显著,而灌水次数无显著影响。三因素三水平的最优组合为滴灌方式、灌水定额为90 m3/hm2、灌水次数为4次。  相似文献   

14.
设施农业作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严重短缺给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介绍了北京市设施农业及其节水现状、设施农水节水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节水农业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对冬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采用2种种植模式(宽幅精播种植和常规种植),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各灌溉40 mm,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 mm和拔节期一次灌溉120 mm),进行了灌溉频次和宽幅精播对冬小麦生育后期茎秆主要物理性状参数、机械强度、抗倒伏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总量一定情况下,抽穗期、灌浆期和蜡熟期的冬小麦重心高度随着灌溉频次的增加而降低,3次灌溉对冬小麦茎秆倒数第二节间外径影响最大;1次和2次灌溉下常规种植倒数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均显著大于宽幅精播,而3次灌溉下的抗倒伏指数均大于1次和2次灌溉;冬小麦茎秆机械强度和鲜质量呈显著相关,抗倒伏指数和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无论何种种植模式均为2次灌溉下的产量最高,相对于常规种植模式,在减少灌溉频次的情况下,宽幅精播种植模式可以通过提高穗数发挥增产潜力.研究表明,统筹考虑冬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和籽粒产量,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 mm和宽幅精播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河西内陆灌区膜上灌节水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上灌是一种新型地面灌溉技术,具有节水和增产的双重效应.为此,在河西内陆灌区对春小麦和玉米进行了平铺打埂膜上灌水技术试验研究,以期为膜上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得出膜上灌春小麦和玉米的地膜覆盖技术要点、灌水技术要点和全生育期适宜灌水量.其中,膜上灌春小麦在全生育期内进行4次灌溉,膜上灌玉米全生育期内进行5次灌溉.同时,也得出了不同作物各生长期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17.
设施农业精准灌溉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系统是针对近年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但缺乏先进实用的设施农业节水技术与设备而研制开发的.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植物营养检测系统、精准灌水机、PLC智能控制器、计算机监控等手段,充分合理利用有效水资源,从而使设施农业灌水效率和水的利用率达到最佳。系统应用高精度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存储和处理等技术,将计量系统、灌水设备、植物生长、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规律及需水规律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调控手段更加合理,可在线提供实时作物灌溉数据,从而提高产量节省水源,实现精准灌溉,在国内设施农业领域具有创新性。系统具有经济节能、操作容易、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可在异地随时掌握作物灌水情况,大大方便了用户。可广泛应用于温室大棚、精细农业、草地牧场、城市绿化等领域,对节水农业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温室营养液调控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设施农业趋向于采用无土栽培方式.为此,针对目前国内温室作物的营养液供给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营养液供给系统不能按照作物的生长需求调配营养液,设计了一套营养液智能调控系统,详细介绍了营养液调控系统的控制原理,并叙述了组成结构,最后介绍了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农业节水灌溉之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了国内外滴灌技术理论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滴灌技术在节水、改善设施环境、便于田间操作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等多方面的优势,对国内外滴灌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滴灌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滴灌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辽宁日光温室蔬菜的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由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占总产量的25%~30%。介绍辽宁省保护地土传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客土、辣茬、灌根、嫁接、稻菜复种、蒸汽消毒、太阳能消毒、土壤熏蒸等防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氯化苦、石灰稻草消毒、嫁接这3种措施防治土传病虫害效果好,适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