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花芽萌动期(3月中下旬)严格检查、刮治、锯除干腐病为害的枝干,清除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蚱蝉、苹果瘤芽、顶梢卷叶蛾等为害的病虫残枝,精细刮治翘皮、病疤,刮除部位涂菌毒清20倍液加毒死蜱500倍液的混合液。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因病虫(含草、鼠)为害造成的损失,居各种灾害之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农作物病虫害自然损失率高达37%。按此推算,若不采取防治措施,我国每年仅粮食遭病虫害的损失可能高达1.5亿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州果树生产基本上是空白。从1979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以柑桔为主的丰产园、母本园、苗圃园“三园”配套的果树苗木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简称基地),目前已具雏型。一、目前果苗基地状况截止1983年,我州16个县中有15个县建立了果苗基地,拥有土地1,350.44亩,其中大部  相似文献   

4.
脐橙园春夏季管理决定着果园的全年产量,肥料施用、病虫防控是主要的管理内容,其中春肥施用、5月上旬第二次保花保果、6月上旬防治第二代白粉虱为害等管理的实施受天气条件(雨水过多)影响较大,生产中应引起注意。春夏季管理应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春玉米主要病虫为害损失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植株上接种不同浓度的丝黑穗病菌、弯孢菌叶斑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以及不同玉米螟虫量,研究不同病级和虫量对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损失的影响,同时对玉米螟(A)、弯孢菌叶斑病(B)、大斑病(C)、丝黑穗病(D)的复合发生为害(ABCD)损失和经济阈值进行简单探讨。研究表明,病虫为害主要影响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产量构成因素,病级和虫量与产量损失呈显著正相关;病虫之间存在复合为害关系,复合产量损失率占四者单独造成产量损失率之和的41.48%,其大小依次为:A<C<B<D<ABCD<(A+B+C+D),并组建了复合为害损失及复合经济阈值模型。  相似文献   

6.
太子参是施秉县主要的经济作物,经多年种植后,品种老化,病虫发生为害重,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特组织开展了太子参主要病虫发生防治技术研究,基本掌握了太子参叶斑病、花叶病、根腐病的发生为害规律,并结合施秉县实际制定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由于台风的影响,广西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各地农作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台风雨过后,田间小气候有利于蔬菜、果树、茶等经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因此各地要做好洪涝灾后经济作物病虫害的调查和指导防治工作。1.蔬菜病虫。雨后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利于病虫繁殖为害,病原孢子萌发扩散,害虫发生集聚为害。瓜类霜霉病、白  相似文献   

8.
单季稻“甬优9号”病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与本地单季稻当家品种两优培九相比,甬优9号病虫发生有如下特点:①移栽期较迟避过了1代二化螟的为害,因此1代﹑2代螟虫为害较轻,但由于甬优9号生育期较长,穗期3代螟虫虫伤株为害相对较重。②稻纵卷叶螟发生前期四(2)代发生轻于两优培九,中期五(3)代发生重于籼型两优培九。③稻飞虱发生前中期四(2)﹑五(3)代白背飞虱和五(3)代褐稻虱发生较轻,同时茎秆粗壮,耐害性较好,后期六(4)代褐稻虱的发生重于两优培九,由于成熟期较迟还增加了10月份七(5)代的发生为害。④易感稻曲病。针对甬优9号病虫发生特点,在防治策略上调整如下:①放宽甬优9号营养生长阶段的防治指标,发挥甬优9号耐害性强的优点,减少病虫防治次数,保护和利用天敌的生态调控能力。②根据破口期天气情况,做好稻曲病等穗期病害的预防。③抓好穗期3代螟虫﹑褐稻虱的防治,确保丰收。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09,(9):43-43
受持续高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华南、江南、西南等水稻主产区病虫害发生加重。截至8月26日,全国19个省(区、市)水稻重大病虫已发生7.9亿亩次,其中,稻飞虱发生2.3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发生1.9亿亩次,稻瘟病发生3400万亩次,其他重大病虫发生3.36亿亩次。针对当前水稻病虫发生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新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比较试验魏永建,刘琳丰,吴格娥(黔东南州民族农校)稻瘟病对水稻生产为害极大,农民称之为“水稻的癌症”。近年来由于汕优63、D优63、风优12等主栽当家组合在我州栽种时间过长,丰产性、稳定性都有衰退趋势,特别是对稻瘟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唐虎 《中国种业》2014,(7):67-67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啨隆两县以及部分县(市)的中高海拔地区,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的薏苡主产区,有着100多年的种植历史,我国每年85%的薏苡主要来自于我州,“十五”以来国内、外在对薏苡药食两用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薏苡加工业不断壮大,积极地带动了我州薏苡种植业的发展,使薏苡产业成为兴仁、啨隆两县以及我州边远农村发家至富的主要产业,2012年兴仁县被授予中“国薏仁米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12.
《小麦研究》2008,29(4)
2月7日到8日我省中南部地区普降小到中雨雪,其中,有56个县(市)降雨量在5毫米以上,33个县(市)降雨量超过10毫米,11个县(市)降雨量超过15毫米,新绛县降雨量最大,达到19.5毫米。运城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3.5毫米,临汾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1.8毫米,长治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0.8毫米,晋城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4.5毫米,有效缓解了严重的旱情,为冬小麦返青提供了较好的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提高掖单2号制种产量的关键措施山东省海阳县种子公司王典章掖单2号(掖107×黄早4)杂交种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品种之一。但由于土壤投入少、整齐度低、病虫危害严重、密度不足、管理粗放等原因,其制种亩产量较低,一般在120~175公斤之间徘徊,经济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14.
<正>继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见虫之后,4月下旬以来,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庆、河南相继查见幼虫为害,虫情扩散蔓延明显加快。截至5月10日,13省(区)61个市(州)261县(市、区)查见幼虫为害玉米,初步统计发生面积108万亩。云南已在15个市(州)的112个县(市、区)发现为害,累计发生面积超过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优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我州冬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优化品种种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促进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2000年我们有针对性地引进了7个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在阿图什市肖路克村进行了品比试验,以鉴定其在我州种植的适应性、稳定性、抗病虫能力和丰产性,并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州种植的理想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水稻病虫暴发频繁,危害严重,及时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对确保水稻生产和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1年水稻病虫害继续呈严重发生态势,程度重于2010年,预计发生面积0.93亿公顷次(13.9亿亩次)。为做好201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农技中心日前通报了我国及周边国家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情况。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1月11日发现侵入我国云南西南部,对冬玉米造成一定为害后,已在我国定殖并开始繁衍,云南、广西已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春玉米。截至4月3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普洱、德宏、保山、临沧、红河、西双版纳、玉溪、文山、楚雄等9市(州)31县(市)见虫,部分春玉米上发现幼虫为害,田间虫龄不整齐,部分田块为害较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百色、钦州3市5县(区)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  相似文献   

18.
杏球坚蚧又名朝鲜球坚蚧、桃球坚蚧,俗称“树虱子”,属于翅目蜡蚧科。新疆境内为害严重,是为害蔷薇科桃、杏、李、苹果和梨等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从若虫到成虫主要固定在枝干上吸食汁液,常造成枝叶枯黄,严重时整株死亡,失去观赏价值,造成果树减产,影响绿化。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抗稻瘟病育种主要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发生在70多个国家,它是我州稻作病害中对稻谷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据统计1979-1995年17年中稻瘟病每年发生1.15-3.55万hm^2,年均发病2.12万hm^2,一般年份损失稻谷1000万kg以上,严重的1989年发病达4.33万hm^2,损失稻谷2274.83万kg,其中0.928万hm^2绝收。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指出:选育和利用抗稻瘟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文介绍了我州稻瘟病发生及稻瘟病菌分布概况和我所开展抗稻瘟病育种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20.
夏声广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251-255
为了方便种粮大户及基层农技人员和农药经营人员识别水稻主要病虫害,做到及时、对症下药,提高防治效果,确保稻米质量安全。通过开展水稻田间病虫及为害状调查与观察,并对害虫特征和病虫为害状进行了数码采集;在总结了前人经验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病虫为害特点及区别,构建基于作物不同部位病虫为害状为基础的二叉树结构检索表,再与田间为害状和所拍摄的数码照片比对核查,形成自助式水稻病虫害检索模式。新检索方法具有通俗易懂,操作简单,与以往病虫分开、害虫以成虫特征为主的检索模式相比,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容易为基层人员所接受和掌握,达到快速识别、自我诊断目的,有利于提高对病虫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开展对症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