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对苗木施行切根,对提高苗木质量的效应是十分明显的,通过切根,苗木茎干粗壮,根系发达,高径比与冠根比达到优质苗的比值,苗木须根数量多,菌根感染率高,优质苗率达80%以上,为了尽快地推广,应用切根技术,同时还研制了手工操作苗木切根铲,该铲经过近两年生产应用验证,实用性强,效果好,适于松苗切根。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条播切根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属深根性用材树种,常规育苗情况下,苗木主根发达,侧根稀少,裸根苗上山造林成活率低。采用切根育苗技术,在8月初切断主根,抑制主根生长,可控制苗木主根徒长和苗木高生长,防止松苗秋天抽梢,促进侧根与须根生物量成倍增加,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切根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苗床上分别进行了马尾松芽苗定距移栽不同切根处理,不同时间切根,不同深度切根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切不切根(包括切胚根)、切根次数,以及切根时间、切根深化度等均对苗本质量和生长状况有显著性影响,以芽苗定距移栽3次切根苗木质量最优(侧根数达14.5条/株,侧根生物量1.25g/株,高径经74:1,地径0.26cm),其次是2次切根,切主、侧根时间以8月底和9月初为宜,切根深化度以8~10cm  相似文献   

4.
通过种子分级播种,控制苗木密度,生长期切根与剪顶等综合性的试验研究,使马尾松大田苗达到了优质苗的质量指标:(1)每公顷产优质苗100-120万株,I级苗率达80%以上;(2)苗木茎干粗壮,高径比为60-70;(3)苗木根系发达,冠根比为4-5,(4)苗木须根数量多,菌根感染率高,在相同的田间管理条件下,所采用的4项技术措施,对培育大田优势苗各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切根技术尤为突出,切根苗的高径比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其生长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年平均温度13℃~22℃,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生长良好。马尾松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粘土、沙土、石砾土、山脊和阳坡薄层土上以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怕水涝、不耐盐碱、喜酸性,在PH值4.5~6.5的土壤生长最好。传统常规培育的马尾松苗主根发达,1年生苗主根达30cm以上,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大田切根苗培育试验初报鄢武先雷孝章刘源智(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邓光菊严合章龚益生(重庆市开县林业局苗木的切根培育是参考国外经验,结合国内现状,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的新技术。浙江、福建、湖南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邓集杰 《湖南林业》2006,(11):19-19
近几年来,洞口县营造马尾松7000公顷,广泛采用切根育苗的苗木,造林成活率95%以上,保存率85%以上,比常规马尾松育苗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大田育苗的调控技术,是指在传统的苗圃耕作培管的基础上,一方面对种子实行分级播种、控制播种量、控制苗木密度,另一方面对苗木实行切根与剪顶,调节苗木生长,使根系发达、茎干粗壮。多年实践表明,对种子与苗木实施调控技术,简便易行,效果很好;培育的大田苗根富苗壮,有效地提高了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种子分级播种、控制苗木密度、生长期切根与剪顶综合性的试验研究,使马尾松大田苗达到了优质苗的质量指标:①每公顷产优质苗100~200万株,1级苗率达80%以上;②苗木茎干粗壮,高径比为60~70;③苗木根系发达,冠根比为4~5。④苗木须根数量多,菌根感染率高。在相同的田间管理条件下,所采用的4项技术措施,对培育大田优质苗各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切根技术尤为突出。切根苗的高径比与冠根比均在壮苗的适宜范围内,须根数量多,菌根感染率高,均明显优于未切根的普通大田亩,这将有效地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因其速生、丰产而成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每年都要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所用苗木主要是裸根苗.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本文分析了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马尾松切根苗苗高、主根长不如对照组,但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显著优于未切根苗,径高比的改善提高了苗木质量,有利于提高马尾松造林保存率。造林3年后,切根苗木高生长与未切根苗木相当。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方案》的技术要求,通过实地测树调查,应用简化的回归技术,创建了广西荔浦县马尾松地径材积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Ⅲ类地),相同的营林措施,采用不同初植密度营造马尾松,进行造林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Ⅲ类立地条件下营造马尾松的初植苗度为2500—3000株.hm^-2最合理,它的单位面积蓄积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
高晓萍  郑国良  李忠义 《沙棘》2007,20(3):36-37
影响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生长、质量、产量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有,一是沙棘基质的重新使用;二是合理进行施肥.2007年,我们共利用4个苗床,使用年限不同的河沙进行合理施肥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沙棘嫩枝扦插育苗工作中,苗床的基质(河沙)不能重复使用;沙棘嫩枝扦插育苗必须施底肥.  相似文献   

15.
对马尾松1、2年生苗木中松醇、肌醇、可溶性糖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年生马尾松苗木针叶内松醇含量随着苗木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并在木质化期达到最高;2年生苗木针叶内松醇含量随着苗木生长反而下降,只在木质化期有所增加。肌醇、半乳糖和麦芽糖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均没有规律性。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比较平稳,2年生苗木在8月份时其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1年生苗木的。  相似文献   

16.
云阳马尾松树轮宽度年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采自重庆市云阳县马尾松分布上限和下限的树轮样芯材料,分别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结果表明:分布上限的马尾松树轮宽度指数变化幅度大于下限,且上限树轮样本的信噪比、样本总体代表性均比下限的高;总体来讲,上限树木的生长对环境的敏感性比下限的高.进一步分析表明:上限马尾松的生长受前一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而下限马尾松的生长只与当年降水量有关,这表明云阳分布在上限的马尾松和分布在下限的马尾松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气候因子对分布在上限的马尾松生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信宜、浙江江山、湖南汝城、重庆黔江和湖北大悟等5个种源的马尾松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及相对水分亏缺。结果表明:大部分种源马尾松苗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低于对照,相对水分亏缺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对照,均表现出积极的抗旱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1年生马尾松苗木为研究对象,从马尾松体内氮、磷代谢酶活性及其积累量的角度研究苗木对施肥的响应机制。【方法】设置不同的磷肥及钾肥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对马尾松苗木叶绿素、氮磷转化酶(NR、ACP)活性以及针叶内氮、磷素的动态变化。【结果】1)马尾松苗木叶绿素、NR及ACP活性随季节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施磷肥处理叶绿素在7月时最高,施钾肥时滞后,8月最高;NR活性则正好相反,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加的趋势;ACP活性呈现明显单峰型,8月时活性最高,而后逐渐降低到最先的水平。2)施磷肥增加马尾松针叶中NR及ACP活性,促进了植物中氮元素的分解及代谢,针叶内NR活性及氮素含量均高于对照(P0),施钾肥则表现为前期NR、ACP活性及氮素含量高于对照(K_0),叶绿素a含量高于对照,叶绿素b含量低于对照,叶绿素wa/wb明显高于对照,后期则相反,针叶内氮、磷素积累量表现一致;3)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结论】马尾松苗木叶绿素、NR及ACP活性呈季节性变化,施磷肥促进氮、磷代谢酶活性,施钾肥仅在生长前期促进苗木体内氮、磷代谢。  相似文献   

19.
常山县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及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常山县有马尾松林18 462hm2,其林分生产力低下,植物群落结构单调、土壤冲刷严重、松毛虫发生频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封山育林、补植阔叶树、营造阔叶林、工程治理等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调查统计结果至2004年,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小溪流水时间延长15~20d、松毛虫发生率处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20.
以接种褐环乳牛肝菌和未接种的马尾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铝(Al^3+)处理(0、0.2、0.4、0.8和1.2 mmol·L^-1)对菌根化和非菌根化马尾松幼苗生长、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揭示菌根化马尾松苗木对Al^3+的适应机制,为减轻马尾松苗木铝毒害现象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Al^3+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的马尾松幼苗苗高、生物量、根系形态以及对氮(N)、磷(P)、钾(K)的吸收能力均优于不接种的马尾松苗。马尾松幼苗苗高、干物质量积累以及根系生长随着Al^3+浓度的增大均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随着Al^3+浓度的逐渐增大,马尾松幼苗根、茎、叶中的N、P、K含量呈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根、茎、叶中Al^3+含量的分配为根>茎>叶。Al^3+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的马尾松幼苗,通过改变马尾松幼苗根系结构,促进了幼苗的生长,特别是根系的生长,以及对N、P、K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抑制了根系吸收Al^3+,提高了马尾松幼苗的耐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