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病原性相关分子模式(PAMP)对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与提取的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进行孵育,测定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溶菌酶(LZM)活性和免疫相关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IL10,CXCL9,MYD88,TLR3和TLR8)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LPS,PGN,LTA,MDP均能显著提高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和LZM活性,同时显著降低SOD和CAT两种抗氧化酶的活性;(2)在LPS和LTA刺激下,8种免疫相关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IL10,CXCL9,MYD88,TLR3和TLR8均呈显著性上调趋势;在PGN和MDP刺激下,除IL8,CXCL9外,其余6种免疫相关细胞炎症因子均显著性上调。结果表明,4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LPS,PGN,LTA,MDP均能显著影响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和免疫相关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鲁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95-12898,12908
[目的]研究溶氧水平对斑点叉尾鮰免疫机能及抗病力的影响。[方法]设置4个溶氧水平:(2.01±0.26)、(4.17±0.53)、(6.32±0.59)、(8.86±1.01)mg/L,分别记作A、B、C、D组,饲养斑点叉尾鮰,于饲养试验开始后的0、7、14、28、56d取样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WBC)、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溶菌酶活力、补体C3和C4水平、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并观察小瓜虫感染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及累计死亡率。[结果]饲养试验最后,WBC、PP、PI均以A组最低;饲养试验期间,A组溶菌酶活力、皮质醇水平和血糖水平先升后降,补体C3、C4含量显著降低;除血糖外,各组所有指标均在感染前期升高,后期显著降低;A组免疫指标在感染后期最低,同时累计死亡率最高。[结论]慢性低氧胁迫降低了斑点叉尾鮰的免疫机能及对小瓜虫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健康和尾部溃烂的半滑舌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该症状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血液红细胞数(RBC)、血沉(ESR)、比积(Ht)、白细胞吞噬活力,血清MDA含量、SOD活力、补体C3和C4含量、溶菌酶(LZM)活力、白蛋白/球蛋白(A/G)。[结果]2组半滑舌鳎的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MDA含量、SOD活力、补体C3含量、A/G和吞噬率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尾部溃烂的半滑舌鳎在血清MDA含量、SOD活力、补体C3含量、A/G和血液白细胞吞噬率等指标上与健康的半滑舌鳎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猪血多肽对草鱼的免疫增强作用,为进一步推广猪血多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纯化草鱼头肾细胞、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体外暴露在不同质量浓度的猪血多肽(0、10、20、40、80 μg/mL)中作用24 h,然后测定草鱼外周血白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头肾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探讨猪血多肽对草鱼体外培养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猪血多肽体外作用24 h后,有效促进了草鱼体外培养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且以80 μg/mL猪血多肽的增效作用最明显,能极显著促进外周血白细胞增殖和增强巨噬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P<0.01),显著提高巨噬细胞氦呼吸爆发活性和头肾细胞SOD活性(P<0.05).[结论]猪血多肽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具有促进作用,且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实际生产中,可将猪血多肽开发成一种免疫添加剂,以增强水产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芒柄花黄素对实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PF级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试验组和对照组,连续注射芒柄花黄素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小鼠脾细胞凋亡率及转化率、小鼠血清中溶菌酶、IgG、IFN-γ及IL-4的含量。[结果]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及血清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低、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组小鼠脾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脾细胞转化率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组小鼠血清IgG含量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低、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组小鼠血清中IL-4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芒柄花黄素可以提高小鼠的固有免疫功能,抑制脾细胞凋亡并提高其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廖志勇  林利  缪雄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50-11051,11108
[目的]研究益生菌植物乳杆菌P13对大黄鱼先天免疫力的影响。[方法]用舍植物乳杆菌P13的配方饲料喂养大黄鱼4周后,测定大黄鱼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合10^6-10^10cfu/k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13的配方饲料可明显提高大黄鱼的补体活性、溶菌酶活性、吞噬活性和头肾白细胞呼吸性。[结论]植物乳杆菌P13能增强大黄鱼先天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嗜水气单胞菌(AhJ-1)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免疫鲫鱼(Crucian carp),加强免疫后取血分离出淋巴细胞,进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致敏淋巴细胞于体外培养时,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产生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抑制了巨噬细胞移动,移动抑制指数约为0.67,初步说明细胞免疫应答在鲫鱼的免疫应答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宋文华  于翔  富丽静  姚福向  张健  李赫  胡宗云  张涛  张继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93-14895,14930
[目的]为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在水产饲料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草鱼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分析其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能提高血清溶菌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补体C3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但是,低剂量黄芪多糖不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香菇多糖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补体C3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但不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结论]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均对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芸  李健  刘淇  王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36-8239
[目的]筛选促进生长和调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中草药免疫调节剂。[方法]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鱼腥草、黄芪、大黄、甘草和黄芩的水提取物饵料连续28d饲喂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血清中的酚氧化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清蛋白含量等免疫因子的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饲喂黄芪、大黄和甘草的各组增长率和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个别情况外,黄芪、大黄、甘草和黄芩组的酚氧化酶活力、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血清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黄芪、大黄和甘草能够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鱼腥草则相反;饲养试验结束后第7天,腹腔注射鳗弧菌进行攻毒试验,在7d内,鱼腥草组累计死亡率高于对照组;黄芩组累计死亡率与对照组相同,黄芪、大黄和甘草的累计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免疫保护率为37%~46%。[结论]从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功能这两方面考虑,黄芪、大黄和甘草是适合凡纳滨对虾的中草药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0.
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05、02、00、350和500 mg/kg当归多糖添加到基础饵料中饲喂点带石斑鱼28 d,研究血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补体C3和C4含量、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能力。[结果]喂食当归多糖能提高血浆ACP、LZM活力、补体C3和C4含量,降低血浆A/G值。另外,喂食当归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率。[结论]当归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饵料中当归多糖的建议添加量为50 mg/kg,连续喂食21 d。  相似文献   

11.
选用德国镜鲤630尾(200±20)g,在18、22和26℃3个温度环境下用30%、33%、36%、39%、42%的五个不同的蛋白水平的饲料投喂,分别测定肝脏、脾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YZ)、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补体C3、C4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8℃环境下,42%蛋白水平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MDA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降低;30%蛋白水平组脾脏溶菌酶的活性显著高于39%蛋白水平组(P0.05)。22℃环境下,42%蛋白水平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蛋白水平组(P0.05);42%蛋白水平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蛋白水平组(P0.05);42%蛋白水平组血清C3显著高于30%蛋白水平组(P0.05)。26℃环境下,肝脏SOD活性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42%蛋白水平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在18、22和26℃温度下蛋白水平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性方面,而对其他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齿苋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洁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62-164
为生产水生动物的最佳免疫调节剂提供参考,促进渔业健康发展,用马齿苋多糖免疫草鱼,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究了马齿苋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免疫后5d、10d,马齿苋多糖免疫草鱼的头肾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增加;草鱼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免疫后10d、15d,脾脏增值指数均极显著(P<0.01)增加。结论:马齿苋多糖对草鱼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能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研究宝石鲈饲料的中草药添加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剂量的复方中草药,饲养宝石鲈[初始重(175.6±6.6)g]25d后,测定其生长速度,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溶菌酶(ISZ)活性,考察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添加1.0%复方中草药组宝石鲈的增重率最大,但无显著差异。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宝石鲈血清、脾脏、肝脏、肾脏中SOD、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1.0%复方中草药组影响最大。说明在饲料中添加该复方中草药有利于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免疫能力,可提高鱼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结论]中草药组方能够增强宝石鲈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外来病原菌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 奥尼罗非鱼作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马尾藻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0.10%、0.15%和0.20% ),饲养30日后测定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血液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浓度为0.1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生长速度和降低饲料系数(P〈0.01),并能显著提高血液中红细胞数、总蛋白和血糖的含量 (P〈0.05);浓度为0.15%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总蛋白含量(P〈0.01)和显著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5);浓度为0.2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血液中总蛋白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并显著提高溶菌酶活力(P〈0.05)。[结论]马尾藻多糖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在奥尼罗非鱼饲料中马尾藻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15%。  相似文献   

15.
试验鱼按投喂饲料的不同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RM0)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试验组分别以双低菜籽粕(DLRM)和普通菜籽粕(CRM)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DLRM50,CRM50)和100%(DLRM100,CRM100)的豆粕蛋白。分别在投喂菜籽粕后的当天与第14、28、42、56天取样,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补体(C3、C4)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投喂菜籽粕后28d内,各项免疫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在第42天,DLRM100组、CRM100组的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PP、PI,CRM100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DLRM100组的C4含量,CRM100组的C3、C4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56天,DLRM100、CRM10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DLRM50、CRM5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和对照组都没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找出合理的菌种搭配。[方法]选择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选择体重相近异育银鲫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喂添加不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期为60d,测定各组的生长指标、头肾指数、脾指数、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和枯草芽孢杆菌(0.01%);在免疫机能中,芽孢杆菌对异育银鲫免疫器官指数和溶菌酶的影响最大,而酵母菌对血清SOD影响最大。[结论]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种益生菌搭配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改善鱼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7.
人工感染3种弧菌对鲻鱼血清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病原菌对鲻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鲻鱼细菌性疾病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将等比例混合浓度为4.5× 106 CFU/mL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ibriiovulnif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混合菌悬液人工感染鲻鱼,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感染后第0、1、3、7、11、15、19、23、27、31和35 d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的变化.[结果]鲻鱼在感染3种弧菌混合悬液后第3d开始出现发病症状,其血清中的溶酶体酶(ACP、AKP和LSZ)活力总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抗氧化酶(SOD和POD)活力也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氨基转移酶(GOT和GPT)活力在感染初期呈急剧上升态势,而后下降回归至正常水平.[结论]鲻鱼受到外源微生物(弧菌混合悬液)刺激后,其体内非特异免疫系统被激活、组织(肝脏)受到损伤,即血清中非特异免疫酶可作为鉴定鱼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重组大肠杆菌菌株保存的方法,找出其保存的最适条件。[方法]以携带质粒pcDNA3的大肠杆菌DI-lSct为研究对象,分析了4oC冷藏和一70℃冷冻保存对菌株活性的影响。[结果]4℃条件下,高稀释度的菌液中活细胞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到第7天时达到最高峰,随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70℃条件下,菌液OD600值为0.8,甘油终浓度为8%的处理组,在各保存时间段的活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4℃短期保存重组菌株时,菌液最佳存放时间为7d左右;-70℃长期保存时,宜采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菌,且保持甘油工作浓度8%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