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沼渣土壤调理剂对胶东地区酸性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东地区农田以棕壤为主,近几年土壤酸化问题严重,为改良酸化土壤,该研究用新鲜沼渣、花生壳粉、牡蛎壳粉等制备出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土壤调理剂,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这种土壤调理剂在不同施入量情况下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这种土壤调理剂富含有机质,腐殖质,N,P,K,Ca等营养元素;在施入量25%之内都能促进小油菜的生长,增加小油菜Vc含量,提升叶绿素含量;当施入10%时能提升土壤pH值1以上,土壤容重降低10%,孔隙度增加9. 6%,土壤持水量增加24%。说明这种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良酸化土壤,提高养分利用率,具有保水作用,有利于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介绍辽宁省东部山区土壤资源基本状况,分析该山区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侵蚀加重、酸化问题突出、肥料利用率低、土壤污染严重等。针对存在的土壤质量问题,提出治理坡耕地、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施肥以及控制灌溉水质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辽宁省东部山区土壤资源基本状况,分析该山区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侵蚀加重、酸化问题突出、肥料利用率低、土壤污染严重等。针对存在的土壤质量问题,提出治理坡耕地、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施肥以及控制灌溉水质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酸化生物炭用量对滴灌棉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确定改良棉田盐碱土的最佳木醋液酸化生物炭用量。【方法】基于一维土柱模拟试验,分别设置1%、2%、3%、4%和5%五个不同质量木醋液酸化生物炭处理(木醋液与生物炭质量比为2∶1),以空白处理作为对照CK1,以添加2%未酸化生物炭处理作为对照CK2,分析不同处理滴灌后湿润峰垂直运移距离、土壤pH值、含盐量、土壤碱化度和脱盐率的分布特征。【结果】添加酸化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湿润峰垂直运移距离和下渗速度均显著高于CK2和CK1;添加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各层土壤pH值均显著低于CK2和CK1,且施用量越多pH值降幅越大;随着酸化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各土层土壤碱化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2%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土壤碱化度降幅最大;添加未酸化生物炭和酸化生物炭处理的0~50 cm各层土壤脱盐率均有所增加,2%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整体脱盐效果最好。【结论】添加酸化生物炭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添加未酸化生物炭,以2%酸...  相似文献   

5.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数量的反应,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活性酸度是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土壤潜性酸度指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铝离子和羟基离子所可能产生的酸度.耕地由于酸化很容易诱发作物生长畸形、品质降低,大量减产等问题.农技人员应该在分析土壤酸化成因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改良措施,为农民群众治理好耕地酸化,农作物丰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2005年以来,都江堰市实施测土配方项目,2009年全市其检测土壤样品4 050个,涉及耕地面积1.86万hm2.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主要退化土壤类型和分布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退化土壤的不同改良技术;结合国内外土壤改良剂研究概况和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来源及其分类,总结强调了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和农作物的主要功能影响.阐述了酸化地、盐碱地和重金属污染地土壤的土壤改良剂研究效果,提出不同类型退化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探讨土壤改良剂研发与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导向,指出加强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环保低成本研发、应用评价、应用规范建立和认证管理以及退化土壤的综合治理是土壤改良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东陵区前竞赛镇和李相镇保护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保护地土壤酸化比较普遍,土壤酸化的程度正在扩大。从剖面上看,保护地土壤酸化是整个土体一起酸化。个别土壤酸化比较严重,pH值低于蔬菜作物所能适应的临界点,已经威胁到作物的正常生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酸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东陵区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对照土壤,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单一种类有机肥(鸡粪),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但有机质所起到的环境作用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8.
东陵区设施土壤有机质、pH值的剖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陵区前竞赛镇和李相镇保护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保护地土壤酸化比较普遍,土壤酸化的程度正在扩大.从剖面上看,保护地土壤酸化是整个土体一起酸化.个别土壤酸化比较严重,pH值低于蔬菜作物所能适应的临界点,已经威胁到作物的正常生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酸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东陵区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对照土壤,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单一种类有机肥(鸡粪),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但有机质所起到的环境作用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越来越严重,农作物产量、品质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增施有机肥不仅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方法,而且是改良土壤、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2017年,丹棱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在丹棱县杨场镇狮子村6组祝春有的包产田里进行了有机肥种植水稻的对比试验,探索水稻施用纯有机肥与常规施肥时,其产量和品质的区别,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稻土酸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氮素盈余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土酸化造成作物减产和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收集了1979—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和2015—2017年水稻土质量等级调查成果,结合2005—2015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79—2017年,39年间中国水稻土pH值空间分布的变化;计算了39年间不同水稻土pH值分级和区域的水稻土酸化速率,探讨了39年间氮肥投入变化量和土壤理化性质与水稻土酸化速率的关系;估算了2015—2017年水稻土单位面积氮素盈余量,并进一步量化了氮素盈余量与水稻土pH值变化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9年间水稻土受土壤酸胁迫程度加剧,特别是水稻土由酸性(pH值为5.5~6.5)转变成强酸性(pH值小于等于5.5)的面积比例增加,这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中部、南部和华南区中部、南部。39年间水稻土平均pH值下降了0.26,其中,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平均pH值分别下降了0.34、0.29和0.58,西南区平均上升了0.14。39年间水稻土酸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碱性水稻土、中性水稻土、酸性水稻土、强酸性水稻土,区域上水稻土酸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北区、华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39年间,氮肥投入量和土壤容重变化量与水稻土酸化速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和耕层厚度变化量与水稻土酸化速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15—2017年,氮素盈余量与水稻土pH值变化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氮素盈余量增加会造成水稻土酸化加剧。划定了3类水稻土治理分区,提出“治酸、防酸、控酸”的总体策略,并分区域制定了治理措施,可为水稻土酸化阻控和地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探索我国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国内外近几年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认为,土壤与机具是改良退化天然草地的两大重要因素。国内外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松土、施肥、补播等技术,改良机械有所不同;与国外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相比,我国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有一定限制,改良机具规格与作业范围有限,专用改良机具研究较少,退化草地土壤与作业机具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我国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研究的方向是:以退化天然草地土壤为基础元素,进行退化草地土壤与改良机具作用关系研究;针对不同牧草品种与不同作业地形,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良机具;进行天然草地打孔透气机械研究;探索性研究草地液态肥施肥机械。  相似文献   

12.
易妍睿  吴润 《农业工程》2019,(4):103-103
湖北省酸化土壤面积达113.3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36.13%,其中酸化土壤(pH≤6.50)面积105.1hm^2以上,严重酸化(pH≤4.50)土壤面积8.3hm^2,主要分布在鄂东大别山区、鄂西武陵山区和鄂南幕阜山区的46个县(市、区)。以恩施州为例,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州耕地土壤pH值平均下降0.9个单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pH<5.5的耕地面积已超过耕地面积的1/2,严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深松是打破犁底层,改良土壤,确保粮食产量的最有效办法。分析了深松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深松推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耕作已经带来了黑土流失、耕地地力不足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以及土壤贫瘠化、酸化、盐碱化和污染等问题,保护性耕作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特点、意义和优缺点,以及保护性耕作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对秸秆还田覆盖技术和土地深松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沼肥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物质,其水溶性大,养分损失少,虫卵病菌少,是一种高效、优质、无污染、无公害的速效肥料,对于改良土壤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论述沼肥的性质、沼肥对改良土壤和粮食增产作用的理论基础上,从油茶特性及肥力需要、沼肥用于改良土壤的技术、沼肥用于油茶土壤改造的操作三个层面分析了沼肥用于油茶土壤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田中残留大量农药的问题,文章从南京某废弃农药厂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能降解2,4-二氯苯酚(2,4-DCP)的生物菌,将其与养猪场沼渣复配制成沼渣生物菌肥,对2,4-DCP农药污染土壤进行改良,利用发光菌法对改良前后土壤浸提液和土壤中种植的水稻、花生果实毒性进行检测、分析,对沼渣生物菌肥改良后2,4-DCP污染土壤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施加沼渣生物菌肥后土壤浸提液急性毒性明显降低,由原土的“剧毒”降低到“重毒”,污染土壤中种植的水稻与花生果实浸提液毒性级别为“无毒”。GC-MS污染物产物解析表明改良后的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2,4-DCP,2,6-二硝基甲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其致癌风险分别为2.74×10^-8,1.5×10^-8,2.15×10^-10小于10^-6(即可接受水平),非致癌危害商值小于1,污染土壤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基本消除,说明沼渣生物菌肥能有效修复2,4-DCP农药污染土壤,恢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急性毒性、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该研究实现了沼渣生物菌肥改良2,4-DCP污染土壤,为污染土壤生态系统重构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新方法,实现了“以废治污”。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土壤盐碱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问题,并威胁着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盐碱地改良分区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前提。通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空间数据分析功能,以焉耆平原灌区为典型区域,将土地盐碱化现状分为:非盐碱地、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盐土等5个区,并结合地下水、土壤、植被、岩性等调查资料,进行成因分析,建立了内陆河流域绿洲灌区盐碱地改良分区模型。立足土地盐碱化的现状,充分考虑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把焉耆平原灌区按改良难易程度分为:易改良区、较难改良区、难改良区、不宜改良区,并针对不同的盐碱地改良分区特征、水盐平衡模型和现状灌排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凤城市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试验实践,介绍改良后土壤的增产效果及主要参数,探讨影响改良后土壤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使凤城市改良酸性土壤使其成为中产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盐渍化土壤剖面盐分与养分分布特征及盐分迁移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盐渍化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下游乌拉特灌域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实测与室内试验分析结合,采用冗余分析法探讨了盐渍化改良耕地与荒地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根层土壤(0~20 cm、20~40 cm)盐分离子与全盐、pH值、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了其变化特征与数量关系,并估算了试验区改良耕地和荒地间1 m土体的盐分迁移量。结果表明,改良耕地与荒地土壤阴离子均以Cl-为主,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45.27%、58.78%,阳离子以Na+为主,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60.67%、53.94%。荒地平均全盐含量超过7.0 g/kg,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冗余分析表明,改良耕地土壤全盐含量起主导作用的是SO■、Cl-、Ca2+,荒地土壤全盐含量起主导作用的是Cl-、Mg2+、Na+。土壤pH值变化与HCO-3有着密切的关系。改良耕地有效磷与Na+呈显著负相关(P<0...  相似文献   

20.
沼液与化肥长期配施对蔬菜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2011年长期连续5茬蔬菜作物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测定了番茄和甜椒2种蔬菜的产量、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酸量,以及土壤的pH,EC,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指标.结果表明,沼液与化肥配施能明显地提高番茄和甜椒的产量,提高蔬菜中Vc含量;无论是沼液与化肥配施还是单独施用沼液,均加剧了表层土壤的酸化和盐渍化,长期使用易导致深层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同时有利于表层土壤的无机氮含量累积,短期内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