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保 《湖南农业》2011,(11):28-28
2011年7月12日,大通湖区河坝镇芸景村的南瓜种植大户唐国才可忙坏了,他首批采摘的7.5万公斤南瓜被一个广州老板以每公斤0.8元的价格全部收购,喜获开门红。  相似文献   

2.
<正>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农民谢献忠,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了栝楼的市场前景较好,于是到栝楼的原产地安徽、浙江等地考察学习。他发现当地农村习惯种植栝楼并已形成产业,而且效益相当不错,每667平方米纯收入在4000~5000元,相当多的农民因此发家致富。同时他也了解到,因长年连作,当地栝楼病害一年比一年严重,产量逐年下降,加之栝楼生产成本较高,种植面积也逐年下降。当地栝楼加工企  相似文献   

3.
在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河万村,种植大户陈服喜亲手创办的"庭院经济示范园"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致富风景线。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河坝镇,几乎半数以上的农户建起了类似的庭院果园,年收入8万元以上,走上了致富路。61岁的陈服喜从小与果木栽培结下了不解之缘。初中毕业后,他先后在南湾湖、大通湖渔场等地种植果树。陈服喜深深懂得,果树栽培关键在于苦学、实干、探索。为此,他订阅了大量果树方面的科普书籍,白天"泡"在果园,晚上挑灯夜读。同时还自费到各农业大专院校学习和咨询种植技术,了解各种果木栽培的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12):46-47
针对大棚草莓的生长特点,从筛选大棚草莓专用品种、改进育苗技术,培育壮苗,大棚草莓作畦与多层覆盖,施用基肥技术,定植与栽培后管理等方面集成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生产后可极大提高草莓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一季萝卜一季南瓜,每667平方米增收1000多元。一家人都在合作社打零工,每人每天能挣180~200元钱;加上土地租金和合作社年底分红,1份土地4份收入,一年下来赚3万余元轻轻松松。"盛夏的田间,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北胜村村民李建兵边采摘南瓜,边给笔者算着账。近年来,大通湖区水田套种虾蟹产业迅速发展,但单季种植棉花和油菜的旱土却一直无大变化。益阳市大通湖四通蔬菜种植合作社觉得,大通湖区的旱土利用价值有很大空间,可套种多种  相似文献   

6.
<正>在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南河村兴隆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智能温室大棚里,却没有见到一名工人。"我们的智能大棚,根本不用手动育秧,坐在办公室动动电脑鼠标就能下指令育秧。这是益阳市首个智能温室大棚。"合作社负责人危应年说。大棚占地约500平方米、高5米,搭建了多层不锈钢架,  相似文献   

7.
<正>益阳市大通湖区绿色吊瓜农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于2014年3月开展了扶贫帮困工作,在大通湖区河坝镇河心洲村建立了吊瓜产业园,安排贫困家庭人员就业,联系农户12户、人口32人。农丰村农民曾兵因缺乏技术和支柱产业导致家庭贫困,2013年底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合作社为其免费提供吊瓜苗,建起吊瓜园,使其家庭收入大幅提高,保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吊瓜种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能种养  相似文献   

8.
一、操作 做宽1.3米的畦(畦长不限),每667平方米做80个畦,隔畦搭小拱棚.4月初先用小拱棚覆盖定植早熟甘蓝,覆盖1个月后,于5月初覆盖定植番茄,5月下旬甘蓝采收后,紧接着定植葱头.每种蔬菜占地334平方米,这样667平方米地相当于1002平方米土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现年48岁的姜士武,是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讲习村有名的草莓种植能手。他自1992年起就迷上了草莓种植,从露地到大棚到日光温室栽培,积累了一套成功的“草莓经”。他每年种植1300多平方米日光温室草莓,年获利5万多元。  相似文献   

10.
李艳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96-96,127
从选择品种、培育种苗、整畦、消毒施肥、扣棚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大棚草莓丰产栽培技术,为草莓大棚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田块准备1.田块选择选择多年来种过草莓的田块作为大棚草莓的生产田。2.施基肥大田施足有机肥,定植前1个月左右,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千克作底肥,并耕耙两次以上。3.作畦定植前10天左右选择晴好天气,在土壤可耕性较好的情况下作畦。筑前增施进口三元复合肥50千克和过磷酸钙50千克作面肥,并每亩施辛硫磷颗粒剂10千克,用以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畦为南北向(与大棚方间平行),每个大棚作7畦,中间5畦每畦面宽度为40~45厘米,定植2行,旁边2畦面宽度为15~20厘米,每垄高  相似文献   

12.
实施大棚哈密瓜—草莓一年两季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复种指数,经济效益较高.该文总结了大棚哈密瓜—草莓轮作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金华县江东镇雅金村的草莓种植大户贾新日1988年开始经营草莓,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了.他种的草莓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由过去的1000公斤升至现在的3000公斤.草莓果大、品质好,上门收购价每公斤5元,每667平方米收入2万多元.贾新日并不满足,他带领其他农民,不断拓展经营思路,组织成立了“新业草莓良种场“,引进台湾艳红、日本鬼怒甘等新品种,经试种成功后加以推广.近三个月来销售果苗30多万株,收入10多万元.在贾新日的带动下,雅金村90%以上的农民都种起了大棚草莓,全村草莓种植面积达13.3公顷,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贾新日个人也被金华县团委评为“农村青年产业化带头人“.   贾新日高效栽培鬼怒甘草莓的技术是:   1.施足基肥,适时定植每667平方米施入有机质堆肥不少于4000公斤,菜籽饼1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磷肥25公斤.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施后与土充分拌匀.一般在9月初,每畦种两行,株距18~2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8000株左右.   2.温湿度管理盖膜在平均气温10℃时进行,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大棚覆盖后即铺黑地膜,盖膜后白天棚温保持25~30℃左右,夜间保持5℃以上.开花前湿度控制在80%以下,幼果至果实膨大期控制在70%左右.   3.花期放蜂第一批花初花时,棚内开始放蜂,以助授粉.   4.植株管理在顶花序抽出前,植株一般保留6~8张叶1个主芽.顶花序开花后每株需保留10~15张展开叶.要及时疏果,一般每花序梗留6~8个果.   5.肥水管理第一次追肥在第一批果膨大期,以后每批果膨大期及采收后各追肥1次.追肥应氮磷钾配合,每次每667平方米用量10公斤左右,一般施肥和灌水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14.
草莓是宁波市广泛种植的大棚高效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1333.33hm2,每667m2产值1.5万元以上。正常年份大棚草莓于5月10日左右采收结束,为充分利用大棚资源,部分农户采取大棚草莓间套西瓜、黑皮藤茄、番茄的种植模式,提高大棚种植综合效益。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棚草莓间套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草莓间套南方哈密瓜试验,现将该种高效模式总结如下。1大棚草莓生产基本情况试验地选在慈溪市白沙路街道中横线北侧上周塘地块,种植草莓品种为"红颊"。8m宽标准钢管大棚,畦  相似文献   

15.
卫世 《中国农资》2014,(26):20-20
<正>近日,笔者来到"山东省荣成市别洞天旅游采摘有限公司"的草莓种植基地。走进大棚,一股草莓香气扑鼻而来,绿叶葱葱,草莓果个个饱满。成熟的草莓果更是颜色艳红、鲜嫩欲滴,香甜诱人。说起大棚草莓,公司董事长王健康讲起了他开发农业旅游产业的经历。他说:"我从2009年开始承租土地种植大棚草莓,前两年收入并不理想。2011年,荣成市土肥站的王站长拿着世代海洋的‘海神丰’牌海藻肥,让我做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红颊草莓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整地做畦、定植、覆膜、肥水管理、放蜂授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红颊草莓的大棚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红颊草莓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整地做畦、定植、覆膜、肥水管理、放蜂授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红颊草莓的大棚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季大棚草莓连续种植后引起土壤酸化和盐渍化,造成土壤连作障碍,病虫害加重,产量品质下降,已经成为制约大棚草莓发展的主要障碍。大棚草莓-水稻复种模式可有效缓解草莓田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减轻草莓病虫害,提高移栽成活率,产量提高80%,品质改善;利用两茬草莓之间有4个月的光热和土地资源种植一季水稻,不但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可亩增加稻谷产量450 kg左右。大棚草莓-水稻复种模式比大棚草莓单作模式,亩净增收入11 000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吴佩 《新农村》2012,(7):18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蒿口村的土地上,有2200多栋温室大棚,它们一栋连着一栋,绵延数里,仿佛海面上不停翻滚的波浪,煞是壮观。而这些温室大棚内,更是草莓嫣红,瓜果飘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也许不会想到,这片占地2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温室大棚,全都是由"80后"职业农民王松一手建起来的。27岁的王松是土生土长的蒿口村村民,当过兵,贩过菜,打过工。2009年他参加了由武汉市东西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验证二氧化碳气肥在大棚栽培中的肥效反应,本县从省土肥站引进山东淄博产平衡式 B27-Ⅱ型二氧化碳气肥发生器,根据硫酸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肥和优质氮肥硫酸铵的原理,在草莓大棚中安装使用,其施用效果如下. 一、施用方法 该设备试验设在金华县澧浦镇方山村方建福户草莓大棚中,土种为沙壤土,大棚面积 240平方米,用一台二氧化碳发生器;对比大棚面积为 160平方米.两栋大棚朝向一致,土壤质地、肥力相等.于 1999年 9月 10日~ 11日移栽草莓, 11月 10日覆盖大棚,除二氧化碳气肥施与不施外,两个大棚施肥及其它农艺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