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介绍了我国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区,江苏水旱轮作区和浙江三熟制地区的秸秆还田技术规程。内容包括适宜的秸秆数量、土壤水分、翻压深度、粉碎程度、翻压覆盖时间,施氮量和还田周期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的利与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这5种形式的利弊如何?措施又怎样?笔者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3.
秸秆趋势还田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推广秸秆还田增强农业后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廖群英 《南方农业》2012,(8):31-32,34
为了搞好秀山县清溪场镇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工作,同时比较不同秸秆腐熟剂的腐熟效果,于2010年进行了油菜秸秆还田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油菜秸秆直接还田种植水稻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增产率为0.5%~11.5%,667m2净增产值4.8~105.8元。宝地生KS100生物菌扩培剂腐熟剂对油菜秸秆的腐熟效果最好,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腐物发酵菌曲腐熟剂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稻麦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4年多的研究,表明稻麦秸秆还田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和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留高桩还田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墒沟埋草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麦田覆草能提高表层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几种秸秆还田方式中,以留高桩还田方法简便,效果最好;秸秆还田量以2250kg/hm^2最为适宜,配合施用标准氮肥95kg/hm^2。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87,自引:2,他引:187  
以山东省齐河县低肥力潮土为供试土壤 ,15年盆栽土培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长期秸秆还田并配施适量的化肥 ,是培肥地力 ,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秸秆还田量分别为 2 2 5 0、45 0 0、675 0kghm- 2 范围内 ,土壤有机质积累量 ,速效氮磷钾的生物有效性 ,脲酶活性强度等指标与秸秆还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并与气候、作物生长季节、土壤质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民环保意思的增强和国家在农作物秸秆还田方面政策和财力的倾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已成为新乡市农民的首选。该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已经8年了,现在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面积已达到99%,积累了一整套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小麦高产经验.该市小麦单产和总产连续8年增产.2011年每公顷小麦产量超过7500kg。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与作物》2015,(2):57-63
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和解决田间燃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秸秆还田的方式、时机、还田量、腐解特征和碳氮比的影响,阐述了秸秆还田及其技术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及作物生育和产量等方面的效应,着重概述了盐碱土秸秆还田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文章提出在松嫩平原现有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秸秆还田需要配套合理的改良技术,与其他物理、化学、生物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燃烧秸秆是大气污染的源头之一,因此我国明确禁止焚烧秸秆,提出尽量采取全量还田的方法处理秸秆.此做法虽能缓解环境污染,但却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分析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并提出提升土地质量、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采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等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一年两熟中秸秆还田的方式、现状。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专家走访等研究方法,总结和分析了华北地区小麦、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存在的相对还田量大、秸秆粉碎质量差、秸秆与土壤混合不匀、麦田病虫害加重及还田机械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并提出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玉米秸秆还田与收集利用并重、夏玉米秸秆及时粉碎还田、土壤轮耕、麦田施尿素调节C/N、造墒播种防病治虫、政府补贴推动等措施。为华北地区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机理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中多糖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旱三熟地区的玉米秸秆堆(沤)还田技术。既解决了因秸是抛撇带来的农田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研究了温度、水分、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比较,土壤水势温度效应为高量玉米秸秆还田〉低量玉米秸秆还田〉单施化肥;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提高土壤水势可增加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呈现高量玉米秸秆还田〉低量玉米秸秆还田、单施化肥;在相同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增加温度可提高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其导水率温度效应值(dk/dt)高量玉米秸秆还田〈低量玉米秸秆还田和单施化肥。土壤含水量一定时,随着相对偏摩尔自由能变和相对偏摩尔焓变增大,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也增大,并且高量玉米秸秆还田大于低量玉米秸秆还田和单化施肥,拟合得出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变和相对偏摩尔焓变与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方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秸秆还田是一项土壤培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稻秆还田经济效益低、增产效应不显著以及一些环境负效应,影响了该措施的推广。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研究工作,综述了国内外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就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效应、秸秆腐解特性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麦产量,且增产效应随还田时间延长而增加;稻季麦秸/油菜秸的腐解率在50%~66%,其N、P、K养分释放率分别为42%~58%、55%~68%和92%~98%;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农田碳固定、减少径流损失,但也增加了稻田甲烷排放、氨挥发以及渗漏的养分损失。提高秸秆还田效益的调控措施有:增加稻麦前期氮肥施用比例,适当减少总的氮肥、磷肥用量,大幅减少钾肥用量;秸秆尽量在麦季还田、稻季采用湿润灌溉可减少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是促进农业可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富含多种有机成分和氮、磷、钾、微量元素,是一种数量大、分布广、肥效好的有机肥料,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动用成功的秸秆还田模式和经验,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地利用生物资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机工作机理与参数分析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41  
应用自制的秸秆粉碎工作部件试验台,进行了不同工作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工作机理分析,给出了喂入口高度、留茬高度、工作腔间隙、甩刀切割线速度和甩刀结构参数等主要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9.
制定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过4年多的调研究,制定了我国华北、西南、长江中游,江苏水旱轮作和浙江三熟制种植区的6篇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秸秆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农业利用(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工业利用(燃料化、原料化)两大类。在国家层面上,目前的原则为“多元利用、农用优先”,但对于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这三化并没有设立优先原则。本文在比较秸秆农业利用的历史、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自然适应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后,认为在当前农业形势下,秸秆还田是最优、最现实的农用模式。此外,还从秸秆腐解规律及其调控的角度证明了秸秆还田是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建议在国家层面上树立“多元利用、农用优先、还田为主”的秸秆资源化利用原则,并从秸秆还田补贴、农机农艺配套、病虫草害控制及新型秸秆腐熟剂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当前的秸秆还田政策及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