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秸秆功能演化的分析认为,现阶段以秸秆还田为主要利用方式,并论述了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然而,随着大量秸秆覆盖农田地表,对机械播种及作物生长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秸秆腐解剂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不利影响,实例分析了秸秆腐解剂的增产效果.试验表明,施用秸秆腐解剂可加速作物生育进程,作物产量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镇河东村、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任庄村和商丘市永城县邙山镇山城村3个乡镇村庄的作物秸秆利用情况进行研究.根据我国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指出目前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对环境的污染,并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秸秆高效利用技术.最后,针对作物秸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秸秆腐熟剂作为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的重要保障之一,在秸秆还田过程中能够加速秸秆降解、改善作物生长性能、改良土壤结构等.综述了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中的作用机理,秸秆腐熟剂对降解效果、作物生长、作物产量及土壤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秸秆还田及秸秆腐熟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作物秸秆还土对玉米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作物秸秆培肥地力的作用,进而提高旱地地力水平,对不同作物秸秆还土对玉米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秸秆还土后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玉米秸秆和烤烟秸秆还土的增产效果最显著,比CK增产24.82%~25.69%,其次是油菜秸秆和马铃薯秸秆的还土处理,比CK增产18.40%~19.44%,小麦秸秆比CK增产8.33%.不同秸秆还土能不同程度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保持速效磷、速效钾的平衡,其中,烤烟秸秆增加速效钾量能力强;玉米秸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氮素作用较强;油菜秸秆由于腐熟快,增加氮素能力最强;马铃薯秸秆和小麦秸秆相对其他秸秆培肥地力能力稍差.秸秆还土可以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从而促进玉米增产.  相似文献   

5.
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禁烧是长期以来政府环保部门的重要工作,通过对秸秆综合利用发挥其在秸秆禁烧工作中重要作用是我们连云港市灌云县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灌云县作为能源匮乏的县级单位,却是农业产量的较大县,而且其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这些秸秆作物为主,如何对这些秸秆作物合理利用,是解决能源匮乏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关键,本文主要对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效率和途径,在对秸秆综合处理手段和回收利用手段进行归纳与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以秸秆还田为主要探讨对象,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秸秆粉碎长度越小,对作物生长的短期效果更明显,秸秆还田与对土壤松土有等同的作用,即增加土壤疏松度,在农业种植中节约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7.
作物秸秆两种处理方法的对比效果表明:只喂粉碎的作物秸秆,不喂长草,对草食家畜的生长发育很不利,作物秸秆不铡短,直接投喂,易在瘤胃形成草团,也是不合理的,作物秸秆必须铡短饲喂。  相似文献   

8.
基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0-2015年)数据,对安徽省粮食作物秸秆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粮食作物秸秆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粮食作物秸秆的产量逐年增加,小麦自2012年后成为安徽省秸秆的主要组成;秸秆总量的分布特征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2010-2015年间,全省各市秸秆产量的增长不均衡,北部城市增速较快,阜阳、蚌埠和淮北被列为高速增长区,黄山市秸秆产量增长缓慢,划分为低速增长区.同时,分析不同粮食作物秸秆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玉米和小麦的分布特征相似,呈北高南低趋势,各市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水稻秸秆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中部和南部,其次为北部,此外,北部亳州和淮北的水稻秸秆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秸秆资源量进行评价,建议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综合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悠久,施用有机物料培肥土壤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二千四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素有积制和施用有机肥料的传统,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物秸秆就是常用的有机物料之一.我国秸秆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应用最多的主要有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等.秸秆还田则是利用秸秆最有效的方法.秸秆直接还田具有节省劳力和运输费用,便于机械作业,可取得与施用有机肥同样效果等优点.然而,随着化肥的出现,人们不再青睐于有机肥,作物秸秆也基本上不再用做肥料.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秸秆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薛玉华 《新农业》2003,(11):44-44
1.补充养分一般的禾本科作物秸秆的碳氮比大约为80~100:1,而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的碳氮比为25~30:1,如不增施氮肥,微生物分解秸秆必然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氮素与水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提高耕地质量,彻底解决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特使用秸秆腐熟剂进行了小麦秸秆还田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后,秸秆不仅当季就能腐熟,及时被作物吸收利用,增产明显,而且还能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秸秆还田长期田田试验的前3季产量结果和1年后土壤农化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稻一麦两熟制下.秸秆在下李作物上原位还田,并辅以快速腐解茵,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尤其是在与化肥配合施用时.其增产量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同时秸秆还田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舍量,并能改善土壤的速效钾和速效磷的供应能力,秸秆原位还田及快速腐解是一项很好的提升土壤肥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物秸秆品种多、分布广、数量大,分布存在地域性特点。大量作物秸秆被堆弃在田间地头,影响农业生产和环境以及土地质量;部分地区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该文分析了作物秸秆的构成,从肥料、饲料、工业原料、能源等角度,探讨了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为各地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准确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其综合利用现状,采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谷物、豆类、薯类和棉花等作物产量,结合作物秸秆系数,对2009—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增加12 672.54万t,年增长率为2.01%,其中玉米秸秆贡献最大;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和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西部和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的特点;其中,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产量高,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产量低;中国耕地秸秆单产总体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高产量地区集中在第三阶梯。综上所述,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需加大研发秸秆"五化"(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和秸秆原料化)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一、焚烧作物秸秆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   (一)玉米秸秆粉碎所需的加工费用.在调查中了解到,广大群众在秋粮收获后,为方便耕种和节省劳力,他们就用粉碎机把玉米秸秆粉碎后进行焚烧,而不是让秸秆直接还田.究其原因,他们认为不对玉米秸秆进行焚烧,就不便精细整地和提高播种质量.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把宝贵的有机质和535.8万元粉碎费用烧掉了.(见表1)  相似文献   

16.
结合近年来秸秆还田的研究结果,综合阐述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揭示秸秆还田在土壤培肥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作物秸秆还田的好处,并就作物秸秆如何还田提出技术措施,指出了秸秆还田操作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作物秸秆作为农作物生物学产量重要组成的部分,绝大多数被农民作了燃材或就地焚烧,未能加以有效利用,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为寻找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变废为宝,我们围绕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食用菌生产、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改良土壤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探索出一套食用菌生产-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土壤改良生态链式作物秸秆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长三角地区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草谷比法,评估长三角地区秸秆的资源量和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2000-2014年长三角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呈稳中上升趋势;秸秆分布地区格局差异显著;作物秸秆产量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的江苏省和安徽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则比较低,2000-2014年作物秸秆资源量为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农作物秸秆主要类型为稻谷、小麦和油菜籽,以稻谷为长三角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20.
一、秸秆还田1.人工还田。秸秆粉碎或整株,覆盖或深埋,也可以在作物苗期或果园将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2.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利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直接粉碎成10厘米左右的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