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有 0 .73万hm2 以上 ,平均单产在 12 8kg/ 6 6 7m2左右。为提高我县油菜单产水平 ,增加总产 ,根据省项目组安排 ,我县 1996~ 1999年度连续 3年实施了双低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项目。经县农推站和有关镇 (乡 )农技站的共同实施 ,连续 3年完成了项目各项指标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项目来源、面积及指标根据省项目领导小组的安排 ,下达我县双低优质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 ,面积为 90 0hm2 ,…  相似文献   

2.
金沙县总耕地面积 3.6万hm2 ,其中稻田 1.1万hm2 ,稻田耕作制度主体为稻油两熟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 1.0 7~ 1.13万hm2 ,总产油菜籽 2万t左右 ,“八五”期间平均单产 119.4kg/6 6 7m2 ,自 1993年秋种以来 ,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持续稳定地逐年递增。 1996年秋种起 ,金沙县承担“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以下简称优质油菜高产攻关工程 )每年0 .6 7万hm2 优质油菜示范及试验与应用子项课题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按省项目领导小组总体方案要求 ,县项目领导组、技术组认真组织实施 ,经项目区乡 (镇 )积…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遵义县的主要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3.1~ 3 .4万hm2 ,总产 5 .6~ 6 .0万t。 90年代以来 ,全县相续主推秦油二号、杂 5 9、油研五号、油研七号等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 ,同时推广“油菜下田”的稻油两熟耕制和育苗移栽等栽培技术 ,单产提高较快 ,1994~ 1996年 ,全县油菜平均单产 12 6 .7kg/6 6 7m2 ,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商品油料基地县之一。为了加快全县油菜高产优质高效地发展 ,克服我县大部分耕作土壤常因缺硼 (近 70 %的面积有效硼含量低于 0 .5mg/kg) ,甘蓝型杂交油菜易发生“主花序萎缩”和“花而不实”等生理病害 ,199…  相似文献   

4.
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A3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荣 《种子》2007,26(12):99-100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长期以来,由于推广高芥酸和高硫甙品种,商品品质差,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力,从而影响了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用油脂方面也有了较大转变,由原来(20世纪80年代前)食用动物油脂为主,改为食用植物油脂为主,而且对油脂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菜油占我国食用植物油的55%~60%,是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它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在我国,培育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实现双低油菜产业化是油菜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优质双低油菜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冯泽蔚 《耕作与栽培》2003,(5):63-64,F003
油菜是贵州省主要的经济作物 ,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大力推广优质油菜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 ,也是油菜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全省油菜常年种植面积 4 0余万hm2 ,总产 5 0万t,平均单产 90kg/ 6 6 7m2 左右。随着与国际农产品市场逐渐接轨 ,如不提高我国油菜品质 ,实现油菜籽双低化 ,国内油菜籽市场将受到国外菜籽的极大冲击。为大力推广双低油菜品种 ,在实现改善品质的同时全面提高贵州油菜产量水平 ,增强我国油菜竞争能力 ,农业部农业司1999年安排贵州省油菜主产区的遵义、绥阳、金沙、湄潭、余庆等 5县实施“双低油菜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杂选一号”双低品种由贵州省种子站科技人员自育的新品种 ,该品种用双低 156A 3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 ,双低品系 92 6作父本配置的双低强优势新品种 ,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分别是 14 6 .93kg/6 6 7m2 ,14 8.6kg/ 6 6 7m2 ,分别比对照油研七号 ,增产8% ,30 .35% ,两年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155.2kg/ 6 6 7m2 ,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 15.3% ,居试验首位。 1997~ 1998年在贵州省 6个地州市油菜主产县试验示范 ,面积 133.33hm2 ,平均单产 16 5.8~2 0 3kg/ 6 6 7m2 ,比同田油研七号增产 2 .4 %~ 8.4 % ;1998~…  相似文献   

7.
双低优质油菜在印江已推广多年 ,累计推广面积有 2万hm2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以前推广的品种多为常规品种 ,如推广面积较大的有中油 119、中双四号等 ,由于种植年限和品种本身的特性等原因 ,其产量均没有杂交油菜高。为了进一步发挥印江优质油菜的生产优势 ,在省油科所的安排下 ,特进行本试验 ,以培养接班品种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油研七号、油研九号、油 157。后两品种为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出的黄籽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2 试验设计和方法选择三农户肥力均匀一致的田块 3块 ,每块面积 6 6 …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我市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7万hm^2,在品种上存在着产量不稳、品质欠优的状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双低油菜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筛选适合我市生态条件下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加快优质油菜新品种的推广步伐,我市分别引进了7个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系),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我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如皋地处长江中下游,属高沙土农业大市,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在品种上存在产量不稳、品质欠优的状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低芥酸优质油菜品种要求也越来越高,寻求更多适合我市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成为当务之急.1999年我市分别引进6个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以原生产当家品种秦油2号为对照,比较了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全市油菜品种更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遵义县地处黔中偏北地区 ,辖 35个乡 (镇 ) ,面积 4 70 3km2 ,耕地 7.6 6万hm2 ;人口 12 7万 ,其中农业人口 114万 ,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年均温 15℃ ,10℃以上有效积温 4 0 0 0~ 4 80 0℃ ,平均日照时数 114 5h ,年均降雨 10 50mm ,无霜期 2 80d ,雨热同季 ,耕地大部份在海拔 850~ 10 0 0m ,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善 ,是贵州省主产油菜的中心地区 ,常年种植油菜 3万~ 3.3万hm2 (表 1)。自 80年代中期引种杂交油菜秦油二号种植以来 ,结合广泛推广育苗移栽 ,油菜单产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由 80年代前期单产 90~ 10 0kg/…  相似文献   

11.
优质油菜单产 2 50kg/ 6 6 7m2 模式化栽培 ,是“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攻关项目相关试验研究与应用内容之一 ,我县按省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安排 :1997~ 1998年度实施 0 .73hm2 ,安排在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经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验收 ,收总产 2 582 .8kg ,平均单产 2 33.6kg/ 6 6 7m2 ,单产 2 50kg/ 6 6 7m2 以上面积 0 .4 7hm2 ,占应用面积的 6 4 .5% ;1998~ 1999年度实施 3.4 6hm2 共 5个试点继续安排在我县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由县农技推广站和相…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贵州省的主要经济作物 ,常年种植 4 0~4 6 .6 7万hm2 ,是全国油菜的主产区之一 ,也是全省绝大部分农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80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引进杂交油菜秦油二号种植和广泛推广育苗移栽 ,使我省部分地区油菜的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单产水平仍只有 80~ 90kg/ 6 6 7m2 ,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相差较大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高产地区 (如遵义 )单产可达 12 0~ 130kg/6 6 7m2 ,低水平只有 50kg/ 6 6 7m2 左右甚至更低 ;同时即使是高产地区生产水平也还大有潜力。另一方面 ,随着国内外油菜研究工作的发展 ,使油菜…  相似文献   

13.
高油份高蛋白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716AB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才富 《种子》2003,(3):79-80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 ,年种植面积上亿亩 ,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油菜生产 ,进而影响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和广大人民食用植物油的水平。育成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新的不育系将为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新的基础。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双低油菜品种选育和普及推广双低油菜品种的国家 ,育成的品种芥酸含量小于1% ,硫苷小于 30 μmol/ g·饼 ,含油量在 4 2 %以上 ,因而其生产的商品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尤其是菜籽的含油率高而倍受油脂加工部门的青睐。我国加入 WTO后 ,面临着国际油菜籽的竞争。育成高…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湄潭县经济的主要农产品支柱产业之一 ,也是湄潭县的农业特色 ,全县年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 ,约占全县稻田面积的 80 %~ 90 % ,年产量达 2 0 0 0多万kg。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菜生产 ,拓宽销路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1997~ 1998年我县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进行试验 ,比较筛选出在我县自然地理条件和耕制度下适应性广、抗性强、高产优质的油菜品种 ,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 油研 7号、油研 8号、双五、双一(即遵油一号 )、蜀杂 6号、油黄 116 2、油 157和油2 71等 8个品种。1.2 试验方法 …  相似文献   

15.
遵义市是贵州油菜的主产区 ,常年种植面积较大 ,其生产水平也较高。特别是 80年代推广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和育苗移栽两项技术后 ,单产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生产上大多数移栽密度在50 0 0株 / 6 6 7m2 左右 ,少的仅 30 0 0~ 4 0 0 0株 /6 6 7m2 。其中又以绥阳种植密度最为偏低。本试验设在绥阳油菜比较高产地区 ,探讨不同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为大面积生产寻找新的增产措施。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品种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1.2 试验处理(1) 40 0 0株 / 6 6 7m2 ,(2 ) 6 0 0 0株 / 6 6 7m2 ,(3) 80 0 0株 / 6 6 7m2 。1.3…  相似文献   

16.
“双低”优质油菜中油119丰产栽培技术王天驰(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推站)中油119是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含油量高达43%.主要用于食用,也是生产高级润滑油、医药、肥料、饲料等的重要优质原料。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对食用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食用动物...  相似文献   

17.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 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陕审油 2 0 0 10 0 1) ,同年 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审油 2 0 0 2 0 0 2 )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秦优 7号 1997- 1999年参加组合试验和预备试验 ,平均亩产 2 4 7.5 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4 .6 % ;2 0 0 0、2 0 0 1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试 ,两年平均亩产 2 0 8.4 kg,与对照秦油 2号持平 ,参加…  相似文献   

18.
饶勇  肖华贵  陈静 《耕作与栽培》2002,(6):15-15,23
黔油 12号是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自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系SAB 3为母本 ,与双低恢复系双 16 8为父本组配的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 ,在贵州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分别比对照油研 7号增产 13 98% ,14 6 5 % ,于 1999年 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大田生产中 ,单产 2 70 0kg/hm2 左右 ,最高单产 370 0kg/hm2 左右 ,品质双低 ,抗 (耐 )病力强 ,适应性广。为加快推广应用 ,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 ,进行了系列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 材料和方法表 1 在相同施肥条件下 ,密度设计水平处 理密度(万株 //6…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春,以R08(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品系89008中系选的优系)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6218(从上海市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进的沪油15中的1个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在此基础上经过7年8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于2002年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优质品系(隐性核不育恢复系)6215R。其芥酸含量均在1%以下,硫甙23.6~28.6μmol/g,含油量42.6%~43.7%,种子蛋白质21.6%~23.8%。以该品系作恢复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油YL050已通过贵州省2005~2007年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油研5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优质杂交油菜油研七号的增产潜力 ,充分发挥高产样板的带动作用 ,结合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 ,根据项目组的具体安排 ,1998~ 1999年度我县实施了油研七单号产2 50kg/ 6 6 7m2 以上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应用与示范 ,现将示范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实施 5个点 ,总面积 4 .59hm2 ,超计划 72 % ,共有 2 6农户参加示范 (表 1)。表 1  1998~ 1999年度单产 2 5 0kg/667m2 模式化栽培试点安排实施单位实施地点 海拔高度(m)实施面积(hm2 ) 户数县农技站  县土肥站  蜂岩镇农技站进化镇农技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