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耕作与栽培》1999,(6):28-29
在近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98年继续在全省范围进行水稻抛秧栽培的试验示范工作,以进一步探索其在我省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增产途径。1 试验示范情况1996年全省32个县参与水稻抛秧技术的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8.6hm2,平均单产547.8kg/667m2,1997年示范点扩大到70个县,示范面积推广为575.57hm2,平均单产546.14kg/667m2。今年全省抛秧栽培试验示范面积扩大到2519hm2,单产583.93kg,同田对比两段育秧平均单产553.2kg/667m2,增产5.55%。一些县对水稻抛秧技术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德江县对水稻塑盘抛栽,摆栽…  相似文献   

2.
水稻抛秧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一项水稻生产新技术 ,最大特点是改革传统的育秧方式 ,移栽时改手工插秧为抛秧 ,从而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劳动工效成倍提高 ,并可节省专用秧田 ,是一项水稻生产轻型栽培技术。铜仁地于 1997年开始引进水稻抛秧试验 ,2 0 0 0年抛秧面积发展到 0 .2 5万hm2 ,平均单产 5 38.5kg/ 6 6 7m2 ,比常规栽培平均单产 46 1.5kg/ 6 6 7m2 ,增产 77.0kg/ 6 6 7m2 ,增长16 .6 8%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其主要优势与特点、配套技术简析如下。1 水稻抛秧的优势与特点1.1 优势1.1.1 省工、省秧田…  相似文献   

3.
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2001,(3):40-41,55
“七五”到“八五”初 ,贵州大力推广“杂交稻、两段秧、配方肥、综合防”配套技术 ,使全省水稻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1992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 343kg/ 6 6 7m2 比 1985年提高6 3kg/ 6 6 7m2 ,增长 2 2 5 %。为探索水稻生产新的突破口 ,1992年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省科委和省农业厅联合引进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经全省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 ,九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贵州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 2 0 0 0年全省推广面积达 2 2 73万hm2 ,累计推广 12 2 6 7万hm2 ,平均单产达 5 39 16kg/ 6 6 7m2 ,比常规…  相似文献   

4.
“杂选一号”双低品种由贵州省种子站科技人员自育的新品种 ,该品种用双低 156A 3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 ,双低品系 92 6作父本配置的双低强优势新品种 ,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分别是 14 6 .93kg/6 6 7m2 ,14 8.6kg/ 6 6 7m2 ,分别比对照油研七号 ,增产8% ,30 .35% ,两年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155.2kg/ 6 6 7m2 ,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 15.3% ,居试验首位。 1997~ 1998年在贵州省 6个地州市油菜主产县试验示范 ,面积 133.33hm2 ,平均单产 16 5.8~2 0 3kg/ 6 6 7m2 ,比同田油研七号增产 2 .4 %~ 8.4 % ;1998~…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抛栽 ,近年来在四川省不断推广和发展。实践证明 ,这一技术能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 ,省工、省秧田、省成本 ,并缓解多熟制前后茬季节矛盾 ,实现早栽满插 ,从而达到高产、稳产和高效的目的。 1999年 ,温江县踏水镇对338 6 7hm2 稻田实行抛秧栽培 (组合为岗优 2 2 ) ,一般单产为6 0 1 0kg/ 6 6 7m2 ,平均增产 80kg/ 6 6 7m2 左右。各地统计表明 ,平均约增产 15 % ,增纯收入 6 0 .0 0元 / 6 6 7m2 左右 ,因而深受农民欢迎。但是 ,水稻旱育抛栽在目前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抛秧质量影响全田落苗均…  相似文献   

6.
围绕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实现优质稻产业化的整体部署 ,黔东南州农技站承担了州科技局全州首次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优质稻高产配套栽培试验示范》 ,计划 0 13万hm2 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0 0kg/ 6 6 7m2 ,与同年杂交稻比平均增纯收入 10 0元 / 6 6 7m2 ;33 33hm2 连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30kg/ 6 6 7m2 ;百亩连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5 0kg/ 6 6 7m2 以及品种筛选、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研究试验任务。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 ,获得中标。一年来 ,经项目参加单位、参加人员的共同努力 ,项目任务得到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7.
贵州脱毒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广大农民种植马铃薯有悠久历史 ,并积累丰富的经验 ,长时期以来 ,由于品种单一 ,退化严重 ,块茎个体小 ,产量低 ,平均单产 85 0kg/ 6 6 7m2 。为了进一步提高贵州省马铃薯生产水平 ,从 1997年起 ,陆续从外省调入、自繁脱毒马铃薯品种 10余个 ,经过试验、示范 ,筛选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近 10个 ,据 2 0 0 2年初步统计 ,全省累计推广面积 5 5 33万hm2 ,平均单产 14 87 9kg/ 6 6 7m2 ,比当地品种增产6 37 9kg/ 6 6 7m2 ,增幅 75 1% ,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多年的示范推广 ,贵州脱毒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栽培应着…  相似文献   

8.
优质油菜单产 2 50kg/ 6 6 7m2 模式化栽培 ,是“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攻关项目相关试验研究与应用内容之一 ,我县按省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安排 :1997~ 1998年度实施 0 .73hm2 ,安排在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经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验收 ,收总产 2 582 .8kg ,平均单产 2 33.6kg/ 6 6 7m2 ,单产 2 50kg/ 6 6 7m2 以上面积 0 .4 7hm2 ,占应用面积的 6 4 .5% ;1998~ 1999年度实施 3.4 6hm2 共 5个试点继续安排在我县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由县农技推广站和相…  相似文献   

9.
旱地分带作是遵义市耕作制度的重要改革 ,推广以旱地分带轮作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技术 ,有利于缓解茬口矛盾 ,提高复种指数 ,防冷害、避伏旱 ,提高旱地的增产潜力 ,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 ,是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983年我市开始旱地分带轮作的试验、示范并逐年推广 ,到 1995年旱地分带轮作推广面积达 11.5hm2 ,旱地复种指数由1992年 96 %提高到 184 %。其中小麦、玉米、红苕 3熟分带轮作面积 8hm2 ,周年平均单产 590 .8kg/6 6 7m2 ,比 1982年未实施分带轮作周年单产 389kg/6 6 7m2 ,增产 2 0 1.8kg/ 6 6 7m2 ,增产率…  相似文献   

10.
1 巴西陆稻生产概况和意义巴西陆稻 (IAPAR 9) ,自 1992年从巴西引进我国 ,经中国农科院多年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 ,已在全国 2 0余个省(区 )市大面积示范推广。我区于 1997年引进种植 ,各方面性状表现良好 ,单产 189.1kg/6 6 7m2 ,表现了较好的产量水平。从 1998年开始 ,我站加大了试验、示范力度 ,示范面积逐年扩大 ,示范区域迅速扩展 ,推广步伐不断加快 ,据统计 ,其种植面积已由 1998年的 133.33hm2 扩大到 2 0 0 0年的144 0hm2 。巴西陆稻经我区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与生产实践 ,其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我区原…  相似文献   

11.
镇江市丘陵旱地面积约有 4 4 7万hm2 ,占耕地 2 2 7%。近 3年来 ,年均种植甘薯 0 4 5万hm2 ,鲜薯总产 14万t左右(折成粮食为 2 8万t)仅次于稻麦产量而居第 3位。单产连续 3年突破 4 0 0kg/ 6 6 7m2 大关 ,平均单产为 4 14kg/ 6 6 7m2 ,仅低于稻麦而略超玉米。 2 0 0 1年虽然遇到夏薯栽插期多暴雨冲击和七八月份高温干旱的灾害影响 ,由于各地抓住结构调整和项目带动的机遇 ,加大了科技开发的力度 ,全市 0 4 5万hm2 甘薯 ,平均单产达到 4 0 7kg/ 6 6 7m2 ,总产 2 76 2 7t,总产超历史最好水平。1 积极引导旱粮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项目是贵州省科委下达的“九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 ,水稻百亩连片高产攻关示范是“水稻百万亩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年来在省科委的关心支持下 ,在市项目领导小组领导下 ,经过各部门协作和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努力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省科委组织省农业厅、省科协、贵大农学院、省农科院、遵义市政府有关专家、领导组成的验收领导小组田间测产验收 ,实施面积 6 .99hm2 ,总产7732 1.4kg ,平均单产 737.81kg/ 6 6 7m2 ,创全省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最高单产田块 0 .10 3hm2 ,单产 80 8.7kg/ 6 …  相似文献   

13.
西山 7号 ,是贵州大学农学院戴保威教授与六枝特区种子公司 1996年合作选育而成的黄粒姊妹系单交种。 1999年 9月经市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1997年以来六枝特区木岗镇农推站 ,连续 3年 ,在木岗镇进行试验示范 ,获得平均单产 497.7kg/ 6 6 7m2 ,最高单产 6 6 0kg/ 6 6 7m2 ,现将其结果报道于后 ,并为六枝种子公司制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以促进我区杂交玉米良种的推广。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示范地点自 1997~ 1999年 ,在木岗镇马鞍山地坝进行不同面积的示范 ,试验地海拔 12 40m ,年降雨量 135 8.4mm ,年均温14.9℃ ,年日照 12 77.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优质杂交油菜油研七号的增产潜力 ,充分发挥高产样板的带动作用 ,结合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 ,根据项目组的具体安排 ,1998~ 1999年度我县实施了油研七单号产2 50kg/ 6 6 7m2 以上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应用与示范 ,现将示范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实施 5个点 ,总面积 4 .59hm2 ,超计划 72 % ,共有 2 6农户参加示范 (表 1)。表 1  1998~ 1999年度单产 2 5 0kg/667m2 模式化栽培试点安排实施单位实施地点 海拔高度(m)实施面积(hm2 ) 户数县农技站  县土肥站  蜂岩镇农技站进化镇农技站…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有 0 .73万hm2 以上 ,平均单产在 12 8kg/ 6 6 7m2左右。为提高我县油菜单产水平 ,增加总产 ,根据省项目组安排 ,我县 1996~ 1999年度连续 3年实施了双低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项目。经县农推站和有关镇 (乡 )农技站的共同实施 ,连续 3年完成了项目各项指标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项目来源、面积及指标根据省项目领导小组的安排 ,下达我县双低优质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 ,面积为 90 0hm2 ,…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茎类脱毒技术在马铃薯上应用较早 ,自 70年代开展这项工作以来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在我国已建立起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完整体系 ,并在生产的大面积上应用。1998年松桃县开始引进试验 ,脱毒马铃薯单产2 987 6kg/ 6 6 7m2 ,较本地常规品种单产 14 88 9kg/ 6 6 7m2 ,增14 98 7kg/ 6 6 7m2 ,增幅 10 0 6 %。为了进一步探讨脱毒马铃薯在松桃县的抗逆性和产量表现 ,笔者进行了栽培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脱毒马铃薯“坝薯 10号” ,本地常规品种。1 2 试验地点试验分别布置在海拔 36 0m的寥…  相似文献   

17.
花育 1 7系我所于 1 987年用鲁花 9号作母本 ,792 66作父本 ,经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适合出口的普通型大花生新品种。 1 999年 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产量表现  1 993~ 1 995年在品种比较试验中 ,花育 1 7平均单产荚果 4 0 0 0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9号增产 2 1 .66%。 1 996~ 1 997年在山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单产荚果 3 962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1 1增产 1 2 .5 %。 1 998年在山东省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 ,平均单产荚果 4 94 7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1 1增产1 3.30 %。 1 998年在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超级稻旱育抛秧的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加快超级稻新品种与水稻抛秧超高产技术的应用推广。2005—2006年连续两年在州内开展了"水稻旱育抛秧700kg/667m2,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4.16hm2,验收加权平均单产达708.6kg/667m2,最高单产达754.3kg/667m2(全田割测687m2),结合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总结出了适宜黔东南州生态条件的《超级稻旱育抛秧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这对我州水稻大面积抛秧技术的推广及挖掘抛秧技术的增产潜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福泉市水稻上的主要病害。1993~1994年全市中等偏重发生,造成损失100余万kg。为此,福泉市组织涉农部门对稻瘟病综防技术进行研究、运用,于1995~1997年实施,年实施面积0.3万hm2,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 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涉及全市16个乡(镇),172个村,1847个组,三年实施面1.09万hm2,损失率控制在2.9%以下,单产510.2kg/667m2,挽回48.5kg/667m2,挽回总产量0.79万t,折产值933.64万元,节约成本80.5万元,投入产出比1∶3.62 项目采取的技术措施2.1 因地制宜推广抗病高产良种在全市粮食生产坝区及稻瘟病…  相似文献   

20.
金沙县总耕地面积 3.6万hm2 ,其中稻田 1.1万hm2 ,稻田耕作制度主体为稻油两熟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 1.0 7~ 1.13万hm2 ,总产油菜籽 2万t左右 ,“八五”期间平均单产 119.4kg/6 6 7m2 ,自 1993年秋种以来 ,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持续稳定地逐年递增。 1996年秋种起 ,金沙县承担“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以下简称优质油菜高产攻关工程 )每年0 .6 7万hm2 优质油菜示范及试验与应用子项课题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按省项目领导小组总体方案要求 ,县项目领导组、技术组认真组织实施 ,经项目区乡 (镇 )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