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光能资源利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小麦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本试验于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品种石新828群体光能资源利用的调控效应.设置4个密度水平处理(210×104基本苗/hm2(D1)、270×104基本苗/hm2(D2)、330×104基本苗/hm2(D3)和390×104基本苗/hm2(D4)).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小麦石新828群体光能利用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D3处理的小麦群体合理,叶面积指数适宜,群体受光态势良好,且小麦群体的消光系数和生物量光能利用率均在生育后期表现出明显优势,最终使得小麦籽粒光能利用率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D1和D2处理的群体透光率和净同化率在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但由于小麦群体相对较小,农田漏光严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D4处理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但由于群体相对较大,群体基部透光率较小,小麦群体的净同化率、消光系数和生物量光能利用率在生育后期表现出明显的劣势;最终均导致了小麦籽粒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降低.由此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使群体具有良好的受光结构和持久的光合同化能力,得到适宜的干物质积累量,协调营养物质向籽粒中转运,最终使小麦籽粒光能利用率高达0.572%.  相似文献   

3.
1选择合适品种 为确保后茬适时让茬,在品种选择上油菜可选用早熟杂交油菜如蓉油4号、蓉油6号、油研7号、油研8号、华杂4号等品种,西瓜品种宜选用早中熟品种,如京欣1号、抗病京欣、郑杂5号、郑杂7号、丰乐5号等,棉花宜选用抗棉铃虫品种,保铃棉32B、中抗29、保铃棉1560BG等.  相似文献   

4.
1995~1998年,实施了《内蒙古东南部水浇地立体栽培技术的研究》。4a研究结果表明,立体栽培比等行距单作玉米增粮38.5%,增值100.4%,增效117.1%。光能利用率达到1.780,比等行距单作玉米提高0.69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徐其海 《种子科技》2020,(5):16-16,18
从实际测验中探究并获取有效培育条件,将多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种植密度的棉花生长发育进行观察,掌握棉花增产规律,发现棉花生长发育的优劣与种植密度有着紧密联系。种植密度与个体棉花生长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趋势,群体棉花种植则以机采棉模式为最佳。由于铃株下部占比较大,在增加密度培育时,选择合适种株和种植地点,采用机采棉模式,加强管理,则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本所经过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一套高效立体种植模式:西瓜/豆角/萝卜套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该种植模式已在铜仁市城郊附近的乡村推广,推广面积66.67hm2,一般产值5500元/667m2,净产值4800元/667m2,比过去西瓜收后种植  相似文献   

7.
《棉花学报》2021,33(4)
【目的】研究长江流域棉区麦棉两熟种植制度下,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种植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棉花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研究麦后棉花不同种植方式(育苗移栽和直播)、品种(中熟和早熟)和氮肥运筹(不施氮和适宜氮肥运筹)对其生育进程、生物量累积与分配、产量、种植效益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育苗移栽方式相比,直播棉花生育进程快,尤其苗期缩短10~17 d;直播棉花生育中后期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较高,且经济系数均以早熟品种较高。适宜氮肥运筹下,直播早熟品种与移栽中熟品种霜前皮棉产量均较高,且两者间差异不显著。适宜氮肥运筹下,移栽棉花的籽棉产值是直播方式的1.0~1.2倍,总成本是直播方式的1.8~2.0倍,收益仅为直播方式的23.0%~43.1%。氮素效率的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农学利用率和氮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大于品种和氮肥运筹,直播方式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比移栽方式提高40.0%和76.4%(2017年);品种对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大于种植方式与氮肥运筹,早熟品种的氮素生产效率比中熟品种提高45.3%(2017年)。【结论】长江流域棉区,适宜氮肥运筹下早熟品种麦后直播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稳产、生产总成本低而效益高;其氮素农学利用率、表观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是该棉区麦后棉高产高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能利用效率( RUE)的提高是增加玉米产量非常重要的因素。夏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和RUE均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如何通过改善RUE进而提高玉米产量,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中科院栾城试验站进行,选用该区域普遍使用的先玉335和郑单9582个品种,设20 cm+100 cm,40 cm+40 cm,60 cm+60 cm,40 cm+80 cm 4个行距水平,除了40 cm+40 cm密度为6.2×104株/hm2,其他密度均为7.5×104株/hm2。结果表明:郑单958的叶面积系数在60 cm+60 cm处理下比其他3个处理高5%~20%,先玉335高5%~17%;整个生育期内两品种60 cm+60 cm行距处理RUE高于其他处理10%~30%;在整个生育期内先玉33560 cm+60 cm行距处理总干物质量比其他3个种植模式高15%~22%,郑单958高17%~25%;两品种60 cm+60 cm的行距处理玉米收获指数、干物质量的转移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而利于提高产量。分析表明,太阳辐射和积温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而夏玉米光能利用率明显受到积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植棉综合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镇总结出以下六种棉田立体多熟高效种植模式,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县滦湾等乡镇坚持既不放松粮食生产,又要增加经济效益的原则,采用小麦、菠菜、西瓜、玉米、大白菜5种5收综合技术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一般每亩可获纯收入30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是在土地肥沃、浇水方便、劳力较多、光热资源充足的地区,实行带状种植,小麦间作菠菜后套种西瓜、玉米、大白菜。  相似文献   

11.
小麦生长后期群体光截获量及其分布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高产条件下,通过设计群体数量大小和植株分布不同的小麦群体类型,测定了小麦生长后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量及其分布、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研究表明:群体分布状况明显影响群体的光截获量.均匀分布群体比大小行种植的不均匀群体具有较高的光截获率.种植密度对均匀分布群体的光截获量影响较小;随着密度增加,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云南高原玉米魔芋立体高产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菜用型超甜玉米间作云南高原行有的魔芋地方良种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间作魔芋的产量、效益均明显高于玉米单作;且玉米与不同花魔芋地方良种间作组合的产量及产值差异也较大,其中以“玉米间作宾川花魔芋”的产量及效益最高,其产值达到2324.00元/667m^2。  相似文献   

13.
以中单80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单808在密度为3000株/667m2,采取覆膜直播,能稳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的金乡县,地处鲁西南地区,属黄泛平原,土地面积5.67万hm2,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但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全年大于0℃以上积温5100~5200℃,降水量620~690mm,光照时数2050~2200h,土壤有机质达1.15%,全N0.08%,速效N78.8mg/kg,速效P25mg/kg,速效K107mg/kg。从1997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大蒜间菠菜套种西瓜与玉米4种4收立体种植模式,经有关专家验收,三年共推广5万hm2,干蒜头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日渐缩减,如何引导农民在有限的耕地上挖掘更大的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效益,成为农民增收最现实的选择。近年来,在夏津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帮助广大农民就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形成了棉瓜、棉薯、棉葱、棉蒜、棉花菠菜、棉花甜椒、棉花苤蓝等十几个品种的生态套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在破解农民增收缓慢的难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氮肥用量及钾肥施用对稻麦周年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明优化施氮量与高施氮量下不同钾肥施用处理对稻麦周年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本试验于2010年5月–2011年7月在江苏省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的田间稻麦轮作条件下,对常规粳稻品种镇稻11和春性中筋品种扬麦16设置了两个氮肥用量下不同钾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处理,测定稻麦周年的产量和组成因子,成熟期不同器官的氮、钾浓度和累积量,氮、钾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钾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周年稻麦的产量,同时提高了稻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钾肥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稻麦周年钾肥(K2O)的偏生产力(PFP)、农学效率(AE)、回收利用率(RE)和经济效益均以周年钾肥(K2O)土壤施用150 kg hm-2 + 叶面喷施16.2 kg hm-2 (KS150 + KF16.2)处理最高。氮肥用量的结果表明,相对于优化施氮量,高施氮量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氮素营养而增产,但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且优化施氮量的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均高于高施氮量。因此,综合考虑土壤环境因素、经济效益和肥料资源管理,本地区最佳氮肥(N)用量为水稻200 kg hm-2,小麦180 kg hm-2;最佳钾肥(K2O)用量及方法为水稻土壤施用90 kg hm-2 + 叶面喷施9.7 kg hm-2 (KS90 + KF9.7),小麦土壤施用60 kg hm-2 + 叶面喷施6.5 kg hm-2 (KS60 + KF6.5)。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合理地利用光、热、水、土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生物效应和经济效益,解决退耕还林还草后人多地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争地问题,促进农林牧用地协调,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0~2001年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硝河乡上店村进行为期3年的立体复合种植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 / /胡萝卜 /地膜玉米1季2种3收的粮食产量为7557kg/hm2,经济产量13293kg/hm2,生物产量为27646.5kg/hm2,产值14617.50元 /hm2,扣除投入成本4875元 /hm2,获纯收入974……  相似文献   

18.
以超甜玉米粤甜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密度应在48000~54000株/hm2,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鲜苞商品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适宜栽培密度在48000株/hm2,此时鲜苞商品率好,产量和种植效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小麦-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的轮作模式,其习惯种植密度与专家推荐种植密度间差距较大。本研究旨在为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和玉米匹配适宜的氮肥用量,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氮素利用率。选用不同小麦品种(矮抗58和百农207)和不同玉米品种(北青340和登海605)为供试材料,设置农民习惯和专家推荐2个种植密度,0、180和360kg N/hm2 3个供氮水平,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下小麦和玉米的干物质、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小麦的农户习惯种植密度比专家推荐高75kg/hm2,相比农户习惯处理,专家推荐种植密度处理下的小麦产量提高了10.0%~15.7%,提升了经济效益。小麦产量随穗粒数的增加而增加。农民习惯种植密度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没有明显差异,氮肥农学效率降低。专家推荐种植密度下,百农207在N180处理下产量最高。玉米的农民习惯种植密度比专家推荐低22 500kg/hm2,相比农民习惯处理,专家推荐处理的玉米产量提高了17.8%~22.7%。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农民习惯种植密度下,随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降低趋势,氮肥农学效率降低。专家推荐种植密度下,玉米在N180处理下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0.
鄂北小麦新品种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清 《中国种业》2016,(7):39-41
为指导鄂北地区农民更好地种植小麦新品种,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以郑麦9023为对照,连续2年考察了种植密度对新品种鄂麦580和漯麦6010的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225万~375万/hm~2的种植密度区间内,鄂麦580在开花期和收获期,密度对其单株生物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其子粒产量在300万/hm~2的种植密度时达到最高;在该密度区间,郑麦9023和漯麦6010在对应时期的单株生物产量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而子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本研究明确了鄂麦580和漯麦6010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湖北省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提供依据,能有效指导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