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选一号”双低品种由贵州省种子站科技人员自育的新品种 ,该品种用双低 156A 3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 ,双低品系 92 6作父本配置的双低强优势新品种 ,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分别是 14 6 .93kg/6 6 7m2 ,14 8.6kg/ 6 6 7m2 ,分别比对照油研七号 ,增产8% ,30 .35% ,两年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155.2kg/ 6 6 7m2 ,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 15.3% ,居试验首位。 1997~ 1998年在贵州省 6个地州市油菜主产县试验示范 ,面积 133.33hm2 ,平均单产 16 5.8~2 0 3kg/ 6 6 7m2 ,比同田油研七号增产 2 .4 %~ 8.4 % ;1998~…  相似文献   

2.
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2001,(3):40-41,55
“七五”到“八五”初 ,贵州大力推广“杂交稻、两段秧、配方肥、综合防”配套技术 ,使全省水稻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1992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 343kg/ 6 6 7m2 比 1985年提高6 3kg/ 6 6 7m2 ,增长 2 2 5 %。为探索水稻生产新的突破口 ,1992年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省科委和省农业厅联合引进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经全省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 ,九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贵州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 2 0 0 0年全省推广面积达 2 2 73万hm2 ,累计推广 12 2 6 7万hm2 ,平均单产达 5 39 16kg/ 6 6 7m2 ,比常规…  相似文献   

3.
镇江市丘陵旱地面积约有 4 4 7万hm2 ,占耕地 2 2 7%。近 3年来 ,年均种植甘薯 0 4 5万hm2 ,鲜薯总产 14万t左右(折成粮食为 2 8万t)仅次于稻麦产量而居第 3位。单产连续 3年突破 4 0 0kg/ 6 6 7m2 大关 ,平均单产为 4 14kg/ 6 6 7m2 ,仅低于稻麦而略超玉米。 2 0 0 1年虽然遇到夏薯栽插期多暴雨冲击和七八月份高温干旱的灾害影响 ,由于各地抓住结构调整和项目带动的机遇 ,加大了科技开发的力度 ,全市 0 4 5万hm2 甘薯 ,平均单产达到 4 0 7kg/ 6 6 7m2 ,总产 2 76 2 7t,总产超历史最好水平。1 积极引导旱粮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耕作与栽培》1999,(6):28-29
在近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98年继续在全省范围进行水稻抛秧栽培的试验示范工作,以进一步探索其在我省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增产途径。1 试验示范情况1996年全省32个县参与水稻抛秧技术的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8.6hm2,平均单产547.8kg/667m2,1997年示范点扩大到70个县,示范面积推广为575.57hm2,平均单产546.14kg/667m2。今年全省抛秧栽培试验示范面积扩大到2519hm2,单产583.93kg,同田对比两段育秧平均单产553.2kg/667m2,增产5.55%。一些县对水稻抛秧技术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德江县对水稻塑盘抛栽,摆栽…  相似文献   

5.
水稻抛秧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一项水稻生产新技术 ,最大特点是改革传统的育秧方式 ,移栽时改手工插秧为抛秧 ,从而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劳动工效成倍提高 ,并可节省专用秧田 ,是一项水稻生产轻型栽培技术。铜仁地于 1997年开始引进水稻抛秧试验 ,2 0 0 0年抛秧面积发展到 0 .2 5万hm2 ,平均单产 5 38.5kg/ 6 6 7m2 ,比常规栽培平均单产 46 1.5kg/ 6 6 7m2 ,增产 77.0kg/ 6 6 7m2 ,增长16 .6 8%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其主要优势与特点、配套技术简析如下。1 水稻抛秧的优势与特点1.1 优势1.1.1 省工、省秧田…  相似文献   

6.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 ,岑巩县 1997年引进 ,试验示范 1.6 7hm2 ,平均单产 6 0 8.5kg/ 6 6 7m2 ,比常规栽培增 12 7.5kg/ 6 6 7m2 ,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及农户反映较好 ,对抛秧技术有了认识 ,增强了推广该技术的信心。 1998年为加快其推广步伐 ,促进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 ,加大了抛秧示范推广力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示范推广效果与分析1998年水稻抛秧遍布 11个乡 (镇 ) ,面积 6 5.6 6hm2 (其中抛栽 2 3.33hm2 ,抛寄 4 2 .33hm2 ) ,比 1997年增加 6 4hm2 ,平均单产 532kg/ 6 6 7m2 比常规两段秧…  相似文献   

7.
优质油菜单产 2 50kg/ 6 6 7m2 模式化栽培 ,是“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攻关项目相关试验研究与应用内容之一 ,我县按省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安排 :1997~ 1998年度实施 0 .73hm2 ,安排在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经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验收 ,收总产 2 582 .8kg ,平均单产 2 33.6kg/ 6 6 7m2 ,单产 2 50kg/ 6 6 7m2 以上面积 0 .4 7hm2 ,占应用面积的 6 4 .5% ;1998~ 1999年度实施 3.4 6hm2 共 5个试点继续安排在我县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由县农技推广站和相…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有 0 .73万hm2 以上 ,平均单产在 12 8kg/ 6 6 7m2左右。为提高我县油菜单产水平 ,增加总产 ,根据省项目组安排 ,我县 1996~ 1999年度连续 3年实施了双低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项目。经县农推站和有关镇 (乡 )农技站的共同实施 ,连续 3年完成了项目各项指标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项目来源、面积及指标根据省项目领导小组的安排 ,下达我县双低优质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 ,面积为 90 0hm2 ,…  相似文献   

9.
贵州脱毒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广大农民种植马铃薯有悠久历史 ,并积累丰富的经验 ,长时期以来 ,由于品种单一 ,退化严重 ,块茎个体小 ,产量低 ,平均单产 85 0kg/ 6 6 7m2 。为了进一步提高贵州省马铃薯生产水平 ,从 1997年起 ,陆续从外省调入、自繁脱毒马铃薯品种 10余个 ,经过试验、示范 ,筛选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近 10个 ,据 2 0 0 2年初步统计 ,全省累计推广面积 5 5 33万hm2 ,平均单产 14 87 9kg/ 6 6 7m2 ,比当地品种增产6 37 9kg/ 6 6 7m2 ,增幅 75 1% ,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多年的示范推广 ,贵州脱毒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栽培应着…  相似文献   

10.
花溪区夏玉米栽培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江  韫运川 《耕作与栽培》2000,(2):37-37,47
粮食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到自然、科技、投入等因素的限制。花溪区水田和旱地粮食生产发展仍不平衡 ,单产差距大 ,水稻单产超 6 0 0kg/ 6 6 7m2 ,而旱地主产作物小麦玉米两季单产才 35 0~ 40 0kg/ 6 6 7m2 ,花溪区每年春玉米播种面积 0 .33万hm2 ,近几年由于农民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适用技术 ,使春玉米熟期提前。从春玉米收获至秋种两季作物茬口使土地约有 90~ 1 0 0d空闲。因此 ,科学地解决作物茬口矛盾 ,增种一季夏玉米是提高旱地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旱地粮食增产 ,提高粮食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  相似文献   

11.
我县自1984年开始推广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发展粮-粮型农业产业,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单位面积增产增收迫在眉捷。在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如何增收?笔者在县生姜魔芋办支持下,于1998年在南开乡玉兰村进行0.4hm^2玉米/魔芋-蔬菜栽培模式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1999年在该村进行2.2hm^2示范,增产玉米195.6kg/667m^2增128.94%;新增产值2269.7元,  相似文献   

12.
旱地聚垄耕作及粮肥轮(间)配套技术的改土培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毕节地区海拔高 ,气温低 ,是一个山高坡陡 ,自然灾害频繁 ,以旱作为主的山区。全区旱地面积 97.78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 91.9% ,其中pH值小于 5 .5的酸性土壤 19.8万hm2 ,占旱地面积的 2 0 .3% ;粘重板结型土壤 18.93万hm2 ,占 19.4 % ;低产土 87.0 7万hm2 ,占 89.1% ;耕层小于 15cm的浅薄型旱地 5 1.4万hm2 ,占 5 2 .6 % ;坡地面积 78.2万hm2 ,占80 %。坡度大于 2 5°的陡坡占 2 1.2 %。极大地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 ,一般玉米单产仅 2 2 5 0kg/hm2 左右 ,且土壤肥力存在着逐年递减的趋势。为了加大旱作农业技术推…  相似文献   

13.
玉米软盘覆膜育苗移栽是集玉米直播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育苗移栽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 ,是玉米栽培技术的一大改革。对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缓解前后作物季节矛盾、抗御不良环境条件、减轻病虫害、确保玉米全苗壮苗、提高玉米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997年在我县田庄乡试验示范6.7hm2 ,一举获得成功。 1 998~ 2 0 0 0年三年示范推广 1 .0 3 8万hm2 ,总产 5 940 .0 2万kg ,平均单产 5 72 2 .5kg/hm2 ,比地膜覆盖栽培的玉米增产 1 0 0 4.5 5kg/hm2 ,共增产 1 0 42 .75万kg ,新增产值 1 45 9.86万元 ,节约…  相似文献   

14.
李挺 《耕作与栽培》2000,(1):10-10,54
马铃薯 /冬瓜—晚稻新 3熟种植制度 ,马铃薯与冬瓜采用拱棚覆膜栽培 ,提早上市 ,经济效益较高 ,后作晚稻增产显著。该种植制度是稳粮增效 ,开发冬季 ,发展效益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998年 ,我们在黄岩北洋镇推广了 36 .7hm2 该种植制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据近 3年试验统计 ,覆膜马铃薯产量稳定在 12 0 0kg/6 6 7m2 左右 ,产值2 0 0 0元。覆膜栽培的冬瓜一般产量 350 0kg/6 6 7m2 产值 30 0 0元以上。新 3熟比老 3熟产值提高 2 .8倍 ,经济效益非常显著。1 马铃薯 /冬瓜—晚稻新 3熟特点1.1 增加复种指数 ,提高土地产出…  相似文献   

15.
豫豆 2 6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丰产、抗病新品种。 1 999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 0 0 0年农业部 1 2 2号公告认定为优质大豆品种。产量表现 豫豆 2 6于 1 995~ 1 997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 ,53个点次 ,平均单产 2 50 8kg/hm2 ,比对照豫豆 8号增产 9.0 4% ,达显著水平。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 ,2 4个点次 ,平均单产 2 63 7kg/hm2 ,最高单产可达 41 49kg/hm2 ,较对照豫豆 8号增产 8.6%。特征特性 豫豆 2 6有限结荚习性 ,株型收敛 ,根系发达。椭圆叶 ,中等大小。白花 ,…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抛栽 ,近年来在四川省不断推广和发展。实践证明 ,这一技术能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 ,省工、省秧田、省成本 ,并缓解多熟制前后茬季节矛盾 ,实现早栽满插 ,从而达到高产、稳产和高效的目的。 1999年 ,温江县踏水镇对338 6 7hm2 稻田实行抛秧栽培 (组合为岗优 2 2 ) ,一般单产为6 0 1 0kg/ 6 6 7m2 ,平均增产 80kg/ 6 6 7m2 左右。各地统计表明 ,平均约增产 15 % ,增纯收入 6 0 .0 0元 / 6 6 7m2 左右 ,因而深受农民欢迎。但是 ,水稻旱育抛栽在目前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抛秧质量影响全田落苗均…  相似文献   

17.
双低优质油菜既是人民日常生活中食用营养油 ,也是生产高级润滑油和医药、肥料、饲料等工农业的重要优质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油已从食用动物油转向植物油 ,又从食用植物油到双低优质油。推广种植优质油菜 ,改进和提高油菜籽内在品质 ,是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德江县自 1996年示范推广优质油菜以来 ,面积逐年扩大 ,总产稳步增长。1996年推广优质油菜 0 .14万hm2 ,1999年推广面积达到 0 .4 7万hm2 ,单产 10 7.5~ 112 .4kg/ 6 6 7m2 ,一般比前几F年作为我县的当家品种秦油二号增15~ 2 5…  相似文献   

18.
花育 1 7系我所于 1 987年用鲁花 9号作母本 ,792 66作父本 ,经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适合出口的普通型大花生新品种。 1 999年 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产量表现  1 993~ 1 995年在品种比较试验中 ,花育 1 7平均单产荚果 4 0 0 0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9号增产 2 1 .66%。 1 996~ 1 997年在山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单产荚果 3 962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1 1增产 1 2 .5 %。 1 998年在山东省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 ,平均单产荚果 4 94 7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1 1增产1 3.30 %。 1 998年在全…  相似文献   

19.
围绕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实现优质稻产业化的整体部署 ,黔东南州农技站承担了州科技局全州首次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优质稻高产配套栽培试验示范》 ,计划 0 13万hm2 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0 0kg/ 6 6 7m2 ,与同年杂交稻比平均增纯收入 10 0元 / 6 6 7m2 ;33 33hm2 连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30kg/ 6 6 7m2 ;百亩连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5 0kg/ 6 6 7m2 以及品种筛选、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研究试验任务。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 ,获得中标。一年来 ,经项目参加单位、参加人员的共同努力 ,项目任务得到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20.
龙锦屏 《耕作与栽培》2002,(1):63-64,F003
从江县现有稻田 1 2 4万hm2 ,常年杂稻推广面积在 1~1 0 3万hm2 ,糯禾种植面积 0 13万hm2 左右 ,在项目未实施以前 ,从江香禾常年种植面积约 0 0 3万hm2 ,单产 2 5 0~ 30 0kg/6 6 7m2 ,只限于零星种植 ,尚未进行规范种植。从江香禾因味香而得名 ,农村中对香禾还有“一亩稻花十里香 ,一家蒸饭十家香”的赞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据贵州农学院生化营养研究室化验 ,含粗脂肪 3 35 %~ 3 6 6 % ,蛋白质 7 4 2 %~ 8 2 7% ,色氨酸 0 1%~ 0 11% ,赖氨酸 0 2 8%~ 0 34% ,总淀粉77 2 3%~ 78 4 1%。其米饭糯性好 ,香柔可口 ,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