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棉两熟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1993年在淮北平原黄泛冲积潮砂壤中等偏下地力进行了麦棉两熟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麦棉作物对施肥的反应敏感,棉花施用有机肥增产最显著。施肥可增加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棉花可增加单株成铃数和铃重,但秋桃比例提高,熟性推迟。首次提出麦棉两熟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平衡施肥方案,周年全田最佳小麦产量3750kg/hm2,棉花最佳产量1350kg/hm2,总化肥养分施用量795kg/hm2,麦棉季各半,N:P2O5:K2O为1:0.5:0.5。即小麦棉花各施N187.5、P2O590~93.8和K2O90~93.8kg/hm2,棉花季施用硼砂15kg/hm2,硫酸锌30kg/hm2。提倡重施基肥,早施追肥。  相似文献   

2.
1997~1998年在贵州省毕节等12县(市)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增产技术,项目以玉米地膜覆盖为主,配套推广育苗移栽、杂交良种、绿肥聚垄、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实施两年。共完成有效面积8.772万hm^2,其中1997年4.31万hm^2,1998年4.456万hm^2,项目平均单产371.4kg/667m^2,新增产97.9kg/667m^2,增幅35.8%,  相似文献   

3.
镁肥在湘南红壤旱地作物上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红壤区不同旱土作物、土壤条件对各种作物增产效益,分别在第四纪红土红壤、砂岩红壤、板页岩红壤种植花生、高梁、黄豆、红薯四种作物。试验结果表明:⑴施且镁肥能促进旱土作物的生长发育,黄豆、花生生育期提早2 ̄3d成熟;有利于旱土作物高产。黄豆施用镁肥比ck增产227.7kg/hm^2,增幅25.5%;结实率提高2.7%;百粒重增加1.5g。花生增产500kg/hm^2,增幅25.0%;饱果数增加4.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结构的增产效应和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洪勋  张翔 《华北农学报》1995,10(2):100-105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肥料增产效应中,化肥占75.8%,有机肥占24.2%,显示出化肥为主要增产途径;在化肥的增产效应中,N的增产效应为70.6%,P为23.5%,K为5.9%;以MNPK处理的产量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这说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使作物高产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皇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用田间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皇草高产与主要栽培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有关数学模型并作了增产效应分析。在试验条件下,皇草产量要达到216345kg/hm^2,种植密度应为39724窝/hm^2,配施纯N为572.25kg/hm^2,K为187.75kg/hm^2,P为269.48kg/hm^2,达到皇草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豆45~50cm小垄密植栽培技术在宾县已有9年试验、示范、推广历史。1991年鸟河乡种植小垄大豆10hm2,平均产量3375kg/hm2,1992年鸟河乡永年村2.7hm2连片45cm小垄双行东农42大豆平均产量3873kg/hm2,较70cm大垄增产31.7%。一般45cm小垄大豆产量3000kg/hm2,70cm大垄产量2250kg/hm2,前者比后者增产33.3%,增收1950元/hm2左右,新增成本750元/hm2(包括种子费、肥料费、播种用工费),纯增收1200元/hm2。1997年…  相似文献   

7.
玉米氮,磷,钾吸收量与施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同土壤条件和施肥量下,对玉米,烤烟进行盆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抽雄吐丝期地上部吸收氮,磷,钾量的顺序为N〉K〉P,玉米田间小区施肥试验表明;氮,磷,钾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为N〉K〉P,与其吸收量大小是一致的;而氮,磷,以的优化配比为中氮中磷高钾处理(N:P2O5:K2O=1.0:0.5:0.8-1.0),即施N15-16kg/667m^2,P2O57.5-8.0kg/667m^2,K2O12  相似文献   

8.
采用4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微机模拟计算,建立了大豆产量与大豆专用肥中氮、磷、钾、褐煤等主要成分用量的数学模型。对参试因素及其产量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获得了最高产量施肥量;筛选出大豆产量1200 ̄1800kg/hm^2时,以150kg/hm^2为间距的5组专用肥主要成分优化组合方案;当大豆产量≥1800kg/hm^2时,专用肥中主要成分最佳用量为:氮肥(N)38.95 ̄88.23kg/hm  相似文献   

9.
豫薯10号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5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钾肥5因素对豫薯10号产量的影响,建立并分析了产量对5因素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5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播期〉氮肥〉磷肥〉钾肥〉密度。欲达到18万kg/hm^2以上的产量,最佳播期为6月23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施氮肥,磷肥施用量75.0 ̄97.5kg/hm^2,密度为49290 ̄59145株/hm^2。  相似文献   

10.
培矮64S/E32两年在湖南湘乡的试种表明,其叶片长、窄、直、凹、厚,株高118 ̄119cm,株型紧凑,“源”足“库”大,耐肥抗倒,在湖南中部地区作连晚栽培,全生育期128 ̄130d,产量9.5t/hm^2左右。栽培技术上应早播早插,采用两段湿润育秧,秧田播种量105 ̄120kg/hm^2,合理稀植,插24丛/m^2,每丛插基本苗6本。本田施N210kg/hm^2,N:P:K为1:0.6:0.8。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喷施叶面肥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友  姬虎太 《小麦研究》2000,21(1):17-18,28
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喷施叶面肥,使冬小麦拔节提前,叶片厚而浓绿旗叶功能期延长,次生根增加,叶面系数提高。且其产量构成三要素;成穗数、千粒重也都有相应的提高。但各种叶面肥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惠满丰效果最好,产量为7081.5kg/hm^2,增加841.2kg/hm^2,增幅13.48%。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低湖烂泥田植莲定PK变动N、定NK变动P定NP、变动K不同用量和NPK不同水平的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亩施N7.5kg、P2O52kg、K2O55kg的产量较高,NPK配施的比例以1:0.42:0.67或1:0.27:0.67为好,在高产的配方比例中莲籽的增产效应是>N>K,投产比为1:18.57、1:4.98、1;44。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沿江棉区皖棉1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棉花产量的氮磷钾和密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合0安徽沿江棉区的高产、优势、高效综合栽培措施数学模型。确立了皖棉13号在沿江棉区的高产栽培措施决策方案,在施用氮182.25~216.9kg/hm^2、2O586.04~101.28kg/hm^2、K2O236.25~261.9kg/hm^2,密度为2.74~2.95万朱/hm^2的条件下,可获得5625kg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及其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重  马富裕 《耕作与栽培》2000,(5):29-30,34
膜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明显,一定水肥范围内的叶面积指数(LAI)、散射光透过率(TD)在花铃期随灌水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以灌水225mm,施纯N150kg/hm^2处理较为合理,相应值为1.56 ̄3.95和23.4% ̄35.7%;水分是限制滴灌棉花产量的主导因素,施肥之,较高水分下的增产幅度为8.2% ̄36.4%,而较高施肥增幅为4.6% ̄26.1%;N60W315,N150W225和N240W135的水肥交互作用显著,水肥配比处于一种较为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桂顶5号玉米品种桂顶5号由广西玉米研究所育成,于1994年8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省区试4587kg/hm2,比对照南校8号增产5.4%,生产试验4600.5kg/hm2,比对照桂顶4号增产7.57%,1993年在广西7个...  相似文献   

16.
玉米品种苏玉9号苏玉9号系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育成。1995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1994年江苏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春播组平均产量为8868kg/hm2、8113.5kg/hm2,分别比对照(掖单13)增产3.9%...  相似文献   

17.
紧凑型玉米湘玉7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湖南玉米生产的特点,从1993年开始,对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湘玉7号在播种期、密度、施肥量、施肥时期及N,P,K合理配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湘玉7号产量在500kg/667m^2以上的主要栽培技术为:3月20 ̄4月1日直播,播5000株/667m^2左右,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纯N20 ̄22kg,P2O56.5 ̄7.0kg,K2O14.0 ̄14.5kg,全部的P肥和K肥作基肥,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荆州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即荆1029)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高产、稳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F1平均皮棉 1667~2245kg/hm2,比鄂抗棉 3号、9号和湘杂棉2号等增产21,87%~52.78%,杂种优势表现极显著。F21998~1999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平均皮棉1201kg/hm2,比鄂棉18(CK1)增产3.7%,比湘杂棉2号(CK2)增产8.11%。在特大洪涝和虫灾的1998年皮棉1089kg/hm2,比两对照分别增产6.99%和14.8…  相似文献   

19.
遵义市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肥料利用率和不同肥力水稻土土壤地力(无肥区)产量两大参数。在本市主要的水稻土类中实施氮、磷、钾化肥丰缺指标田疃试验和平衡施肥同田对比试验,得出水稻N、P、K化肥配肥处理化肥利用率平均值为N32.4%、P2O527.1%、K2O66.3%;上、中、下等田的N、P2O5、K2O利用率大小趋势为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地力产量:上等田平均产519.2kg/667m^2、中等田平均产416.6kg/  相似文献   

20.
大蒜发芽叶培养体细胞胚发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大蒜发芽叶培养于MS(1/2NH4NO3_+2,4-D2mg/L+KT0.5mg/L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后,转移到MS(KNO32525mg/L+(NH4)2SO41650mg/L,无NH4NO3)+KT2mg/L+6-BA4mg/L+Adenine2mg/L+IAA0.01mg/L培养基上,25天后,形成体细胞胚并能再生植株。其中,胚状体发生的必要条件是NO3/NH^+4>1,K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