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南丘陵茶果间作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步瑶 《茶业通报》1998,20(1):13-15
皖南沿江丘陵地区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但茶叶品质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常年处于强光照和低湿度,使茶叶产生苦涩味较重、滋味不醇的弊病。只有根据茶树的生理生态特点,改善生态环境,方能提高茶叶品质。敬亭山茶场有大面积的果园和山林,发挥这些资源优势组合成新的生态系统,既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又有利于改善相互的必要生态位。为此,我们于1988年开始布置茶果间作和茶林间作二种类型生态系统,并对其生态环境和树种生育进行了观测,进而评判新的生态系统的价值。试验概况及方法敬亭山茶场位于安徽省宣州市西郊,有茶园5000亩,果…  相似文献   

2.
3.
茶果人工生态群落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略论茶树牧草间作与贵州茶区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家伦 《贵州茶叶》2000,(1):38-38,F003
  相似文献   

5.
茶烟间作对幼龄茶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7.
茶果间作的增产效应初报:茶树仿生栽培的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生姜不同间作种植模式的生理生态效应和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西瓜、马铃薯为主体的立体种植模式,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显著拉长了马铃薯上市时间,又通过了育苗移栽提早了西瓜的上市时间,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马铃薯产量1.5万kg/hm^2,西瓜产量5.55万kg/hm^2。  相似文献   

10.
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推广果粮、果蔬、果瓜、果草、果药等立体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使果品的质量有所改善,优质率提高。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通过合理间作可充分利用高大果树与矮生农作物共生、互补的群体效应,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品产出率,增强系统的抗逆功能,增加生物种群,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探究茶与大豆间作条件下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茶园间作生态系统高产优质的机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茶树单作、大豆单作和茶树/大豆间作3种种植模式,运用Biolog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相比,茶-大豆间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平均利用率(AW...  相似文献   

13.
间作和施肥对新定植茶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个山多田少的山区贫困县,茶园间作已成为茶农的一种种植习惯。对于无性系良种茶园,如何间作,间作什么作物,结合该县的种植特点,我们开展了大面积间作花生、玉米、黄豆、土豆、红苕等农作物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一年生定植的无性系良种茶苗,品种为福云6号;间作物为玉米、黄豆、花生土豆、红苕、芝麻等。施用肥料为尿素、家粪。1.2试验方法1998年春在定植相同品种茶苗田块,分别套种黄豆、花生、红苕、玉米、玉米加黄豆、红苕、土豆、芝麻等。当年10月下旬调查试…  相似文献   

14.
云南高原玉米魔芋立体高产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菜用型超甜玉米间作云南高原行有的魔芋地方良种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间作魔芋的产量、效益均明显高于玉米单作;且玉米与不同花魔芋地方良种间作组合的产量及产值差异也较大,其中以“玉米间作宾川花魔芋”的产量及效益最高,其产值达到2324.00元/667m^2。  相似文献   

15.
华劲松 《作物杂志》2012,28(5):131-135
研究了攀西地区玉米/芸豆间作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对芸豆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芸豆中后期群体田间小气候有明显的影响,种植密度从低到高,群体内相对湿度逐渐升高,温度逐渐下降,冠层上层CO2浓度减小,下层CO2浓度增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群体下层透光率(T)减小,叶面积指数(LAI)增大,但密度过大LAI峰值出现较早,高值期持续时间变短,下降速度快;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过大,产量反而下降。试验结果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15.6万株/hm2种植密度不仅能够保证个体生育状况和群体通风透光条件,而且能实现产量构成因素最佳配置,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获得高产,是攀西地区玉米/芸豆间作中适宜的芸豆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在六二式麦棉套种的基础上增种一茬冬菠菜和一茬西瓜,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经济效益。根据试验,土地利用率(LER)提高37.5%,光能利用率(E)提高69.7%,生长季节利用指数(TUI)提高53.4%,单产值增加1188.0元/667m^2,比对照提高69.0%。  相似文献   

17.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田间试验,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碧螺春茶树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百芽重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百芽重比较,2种种植模式茶园茶树均以450 kg/hm2处理时最高,继续增施氮肥百芽重不再增加,纯茶园不升反降;茶-枇杷间作园在有机:无机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2)茶-枇杷间作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比纯茶园含量高;碧螺春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同施氮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果间作茶园效应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以纯菜籽饼肥处理最高,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比较则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因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雷元胜 《茶业通报》2009,(3):122-124
对同一区域内的茶树—板栗、茶树-日本甜柿、茶树-桃树及纯茶园4种类型茶园的蜘蛛种群与小绿叶蝉个体数开展了为期1年的调查,查得4类茶园蜘蛛种数、个体数依次为24种和2182头、24种和2013头、23种和1498头、21种和1250头,小绿叶蝉个体数依次为872头、1216头、690头和1466头。结果表明,间作茶园蜘蛛无论在种类上还是个体数均比纯茶园多,而小绿叶蝉个体数比纯茶园少,说明间作有助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茶园生态系统异质性,显著地提高了害虫天敌蜘蛛种群和个体数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小绿叶蝉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