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稻不同品种分期播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两因子随机区组试验,对五个不同品种(组合)、三个不同播期及品种与播期的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地及气候类似地区,宜推广早中熟杂交稻组合金优晚3等;适宜的播种期为谷雨节左右;早中熟品种(组合)宜在适期播种,晚熟品种(组合)宜适时早播。  相似文献   

2.
吉杂304号是2007年吉林省中熟组高粱唯一通过审定品种.其主要适应区是吉林省中西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东三盟。突出特点是高产高淀粉酿造类型,后熟快,对温光反应不敏感,杂交双亲均为自选系。  相似文献   

3.
杂交晚籼中熟新组合峰晟优91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峰晟优9113具有产量稳、米质优、熟期适宜、抗倒性强等特点。该组合是由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岳阳市金穗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峰晟A配组自育恢复系岳恢9113配组而成的晚籼中熟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各省不同播种季节类型品种熟期组的分布概貌及标准品种; 并发现我国大豆熟期组依省份的地理分布具有同一熟期组分布于不同省份, 同一省份品种归属不同的熟期组, 春豆属相对早熟组, 夏秋豆属相对晚熟组的特点。对我国各省大豆熟期组鉴定, 引种、品种区试及推广研究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姚仁祥  李智谋 《中国种业》2021,(11):107-109
两优88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自选的强优恢复系R88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早熟型两用不育系HD9802S配组育成的两系中熟杂交晚籼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强等特点。介绍了组合亲本的选育过程,以及组合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金优T36是贵州省铜仁地区农科所用金23A与恢复系T36配组育成的中迟熟杂交籼稻组新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米质优、适应性广。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总结了主要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金玉1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课题组选育的高产、多抗、高淀粉、中熟玉米新杂交种。该品种是1997年以自交系858作母本.自交系409做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1998年参加新杂交组合鉴定试验.1999—2001年以组合代号5107参加杂交组合复鉴和品种比较试验,2002—2003年参加甘肃省中(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03—2004年进行高产栽培试验。2004年1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早熟马铃薯品种熟期短,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之一。为了解马铃薯熟性的遗传规律,为早熟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以早熟品种中薯3号为亲本分别与早熟、中早熟和晚熟亲本品种杂交形成的6个杂交组合后代为材料,对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熟性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熟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存在细胞质效应的数量性状;配制早熟×晚熟组合既能保证杂交后代中有较高比例的早熟和中早熟材料,也能保证杂交后代中有较高比例的高产材料;中薯3号是一个优良的、配制早熟杂交组合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
吉杂304号是2007年吉林省中熟组高粱唯一通过审定品种,其主要适应区是吉林省中西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东三盟.突出特点是高产高淀粉酿造类型,后熟快,对温光反应不敏感,杂交双亲均为自选系.  相似文献   

10.
Ⅱ优132是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水稻油菜研究所以不育系Ⅱ-32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恩恢132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优质、抗稻瘟病、穗大粒多、耐寒、糙米米皮红色且红皮米性状无分离等特点。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1.
早熟冬小麦选育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早熟性状具有复杂的遗传特性,小麦粒重不仅与灌浆时间长短有关,与灌浆强度也有重要关系.实践证明:半冬性早熟、半冬性中熟或冬性中熟组合是山东省泰安地区当前早熟丰产小麦品种选育的最佳类型.  相似文献   

12.
以寿阳县为代表的山西省中部高海拔地区,旱地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使用适宜熟期类型的品种,是种种植成败的关键。因种植地域的差异,所用玉米杂交的熟期类型在中旱熟至中晚熟范围内变动,个别地区也能使用早熟类型。如何准确地掌握所用品种的熟期类型,必须选好划分指标。多年试验研究表明,植叶数、播种至成熟天数、播种至成熟生育期内≥0℃的积浊辊熟期分类的形态指标、生育指标和生态指标,而植株叶数是最易识别和掌握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优569具有熟期适中、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米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4年川香优569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金优T36是贵州省铜仁地区农科所用金23A与恢复系T36配组育成的中迟熟杂交籼稻组新合.这该组合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米质优、适应性广.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总结了主要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唐杰 《中国种业》2018,(11):79-80
洪优华占是江西华昊水稻协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和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洪A为母本、以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强恢复系华占为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晚稻中熟新组合。该组合于2017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70043),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米质较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不同熟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的梨树县,依据玉米病虫害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通过田间试验进行了不同熟期玉米病虫害发生种类、程度以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了明确气候变化条件下,吉林省不同熟期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特点,进而为气候变化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2013年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的梨树县,通过田间试验调查并分析了不同熟期玉米病虫害发生种类、程度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玉米粘虫的植株平均被率分别为中早熟组5.59%、中熟组3.23%、中晚熟组2.61%;不同熟期玉米螟的平均蛀茎率依次为中早熟组17.40%、中熟组16.51%、中晚熟组5.97%;不同熟期玉米叶斑病病级指数依次为中早熟组2.03%~10.07%、中熟组0.70%~2.73%、中晚熟组0.73%~3.09%。说明中早熟组玉米病虫害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较强,抗病、抗虫性低于中熟组和中晚熟的玉米品种;同一熟期的不同品种之间由于遗传特性也表现出抗性差异。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分别为中早熟组8732.8~10273.1 kg/hm2、中熟组11507.0~13724.0 kg/hm2、中晚熟组11684.5~12722.6 kg/hm2。产量表现以中熟组和中晚熟组明显高于中早熟组,说明在吉林省中部地区早春低温、高湿,生长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种植中早熟品种病虫害发生较重,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华盛优莉香是利用优质长粒籼型三系不育系华盛 A 与优质香型恢复系莉香杂交配组而成的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优、抗倒性强等特点。2021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作中熟晚稻种植。对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描述,介绍其高产栽培和制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望两优815是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两系不育系望S与自选恢复系R815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迟熟组合,具有适应性强、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等特点,于202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金优T36是贵州省铜仁地区农科所用金23A与恢复系T36配组育成的中迟熟杂交籼稻组新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米质优、应性适广,制种易获高产。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两高一优杂交水稻汕优36辐汕优36辐原称温优3号,是温州市农科所于1981年配组育成的籼型早中熟杂交稻组合。1987~1988年在全国籼型杂交水稻中稻早熟组和晚稻早熟组两组区域试验中居第1位(3次)和第2位(1次),1992年1月以来,经湖南、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