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 5因素 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选择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 5个可控栽培因子 ,研究油研七号在低海拔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 ,通过各参试因子与产量关系的模型分析 ,在 31 2 5个组合中 ,6 1 3个组合产 2 0 0~ 2 5 0kg/ 6 6 7m2 ,2 6 1个组合产2 5 0kg/ 6 6 7m2 以上。其中最佳组合为 :播期 8月 2 7日 ,密度1 .2万株 / 6 6 7m2 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 2 2 ,1 2 ,1 2kg/6 6 7m2 ,单产达 34 0 .2 1kg/ 6 6 7m2 。其高产栽培技术多为播期较早 ,密度较大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
油研七号单产190kg/667m~2的群体结构及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示范结果分析表明 ,集中连片 5 .47hm2 油研七号单产 1 90kg/ 6 6 7m2 以上菜籽的群体结构是 :群体角果数 5 1 1万个 / 6 6 7m2 以上 ,群体干物重 1 1 90kg/ 6 6 7m2 以上 ,总茎枝数 1 7万个 / 6 6 7m2 以上 ,一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数分别为 7.5 7万个和 8.6 2万个以上 ,经济系数和收获指数分别为 2 2 .5 7%和 2 5 .82 % ,个体性状是单株产量 40 g以上 ,单株角果数 746个以上 ,角粒重 5 2 .6 5mg/角以上。其相应的主要栽培措施为播期 9月 1 0日左右 ,密度 70 0 0株 / 6 6 7m2 的氮磷钾硼施用量分别为 1 8,9,1 6 ,1kg/ 6 6 7m2 ,氮肥的施用比例活棵肥∶开盘肥∶腊肥为 3∶4∶3。在生产中提高高产栽培措施的到位率 ,是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生育模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单产 1 4 0 - 2 6 0kg/6 6 7m2 的 2 0 7份资料统计分析 ,分别提出了单产 2 5 0kg/6 6 7m2 和 2 0 0kg/6 6 7m2 的产量及群体结构 ,并统计分析出了要达到此种高产结构其菜苗相应合理的生物学发展轨道 ,包括生育进程、冬前冬后长相以及适宜的叶面积发展动态和各时期干物质积累应达到的指标。最后提出了要沿着合理的生物学轨道达到高产结构相应的栽培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尚明 《耕作与栽培》2002,(4):18-18,59
为了优化种植结构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1998— 2 0 0 1年运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示范 ,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兴隆镇的高进村进行了连续 4年冬小麦膜侧栽培收获后复种地膜大白菜 2熟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膜侧栽培 地膜大白菜的混合经济产量 70 91kg/ 6 6 7m2 (其中 :冬小麦膜侧单产5 0 3.6kg/ 6 6 7m2 ,地膜大白菜单产 6 5 87.4kg/ 6 6 7m2 ) ,产值190 8.3元 / 6 6 7m2 ,扣除投入成本 2 84 .1元 / 6 6 7m2 。获纯收益16 2 4 .2元 / 6 6 7m2 。产投比 6 .7∶1,是当地习惯种植模式———冬小麦膜…  相似文献   

5.
两优363最佳施肥量与栽插株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 0 2年在贵州省贵阳郊区 ,采用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方法 ,在 2 8d较早秧龄、4 0cm× 4 0cm栽插密度和湿润管理的条件下 ,进行了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 36 3”不同施肥量和栽插株数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氮磷钾复合肥 5 0kg/ 6 6 7m2 ,追肥 3次共尿素 15kg/ 6 6 7m2 ,每穴栽 1株处理的处理产量最高 ,为 4 4 0 4kg/ 6 6 7m2 ;而施用氮磷钾复合肥5 0kg/ 6 6 7m2 ,追肥 2次共尿素 10kg/ 6 6 7m2 ,每穴栽 1株的处理较省工和经济 ,产量也较理想 ,为 4 33 3kg/ 6 6 7m2 。讨论了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 36 3”无公害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甘蔗高产 ,必须根据甘蔗的生理特性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 ,彻底挖掘甘蔗高产的潜力。兴义市巴结是贵州的老蔗区 ,近年来由于推广应用甘蔗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等技术 ,甘蔗生产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单产由 1995年的5 5 0 0kg/ 6 6 7m2 提高到 2 0 0 1年的 85 0 0kg/ 6 6 7m2 。多年来的甘蔗高产栽培实践表明 ,甘蔗高产的关键主要途径是增加有效茎数和茎重 ,现将其高产栽培的原理浅析如下 :1 增加甘蔗有效茎数  目前兴义地区大部分蔗区的甘蔗 ,有效茎数均在 4 0 0 0~ 5 0 0 0条 / 6 6 7m2 ,群体偏小 ,。由于我地蔗区甘蔗均属中茎品种 ,…  相似文献   

7.
胡建风  唐义  王道琴  李贵玉  赵丽萍  李华 《种子》2007,26(12):114-117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杂交玉米品种黔兴201的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与其产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种植密度>N>K2O>P2O5。初步筛选出该品种单产超过800kg/667m2的主要农艺措施:种植密度4732~5355株/667m2、纯氮用量21.55~25.55kg/667m2、P2O5用量20.15~31.85kg/667m2、K2O用量23.60~32.70kg/667m2。  相似文献   

8.
黔油18号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影响高原生态区黔油18号油菜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方法】运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最优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在海拔950~1200m的高原生态区对优良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8号的主要栽培措施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油菜产量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结果】结果表明,在4因素中,对黔油18号的影响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结论】要获得≥2493.46kg/hm2的产量,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保持密度13.60~14.50万株/hm2,氮肥291.35~330.00kg/hm2,磷肥92.28~102.2746kg/hm2,钾肥119.20~129.20kg/hm2。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随着棉花高密度技术和六大精准植棉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兵团棉花生产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单产、总产、高产和特高产棉田的面积逐年增加 ,1 999年平均单产为 1 0 7.1 kg/ 667m2 (旧制 1亩 ,下同 ) ,2 0 0 0年平均单产为 1 1 2 .7kg/667m2 ,较 1 999年增加 5 .6kg/  相似文献   

10.
采用4因子5水平2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汕优608的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汕优608的产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4个因子对汕优608的产量作用顺序为氮肥(x2)>密度(x1)>磷肥(x3)>钾肥(x4).单产达655.00kg/667m2以上的高产栽培优化方案为密度1.23~...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量、施磷量、品种和密度对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茎瘤芥主要性状及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N为20kg/667m2,P2O5为6kg/667m2,品种为涪杂1号,密度为7000株/667m2,产量可达252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栽培因素 (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 )与“黔油 1 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 :氮、磷肥施用量和密度是主导因素 ;各栽培因素通过对产量构成因素发生作用而影响产量 ;各栽培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Y =a bx cx2 ;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数、角粒数、千粒重间的关系为Y=a bx ;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黔油 1 0号”的最适播种密度为 1 1 .6 0 5 8~ 1 2 .80 5 8万株 /hm2 ,N ,P2 O5最适施用量分别为 1 72 .45 6 7~ 1 94.5 487kg/hm2 和 1 1 2 .46 97~1 2 6 .877kg/hm2 ,K2 O的最适用量为 74.6 0 36~ 92 .6 1 1 6kg/hm2 ;硼砂的最适施用量为 9.71 5 5~ 1 1 .5 1 5 5kg/hm2 。在这一组合措施条件下 ,“黔油 1 0号”可获得 2 45 0 .0 0kg/hm2 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犹世政 《种子科技》2000,18(5):301-302
近几年来 ,两系杂交油菜选育的速度加快 ,育成的品种较多 ,在生产上应用广泛。但是 ,两系法制种单产水平上进展并不明显 ,存在结实率低影响产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在油菜制种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分析其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之关键 ,提出相应对策。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现状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在我市从 1995年开始试制 ,当时的品种是蜀杂 6号 ,一般制种产量为 2 0 kg/ 6 6 7m2~ 2 5kg/ 6 6 7m2 。从 1997年开始 ,以制本地选育的遵油1号为主 ,制种产量有一定的突破 ,一般产量在 35kg/6 6 7m2左右 ,高的达 6 0 kg/ 6 6 7m2。…  相似文献   

14.
栽培因子对油菜"杂选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选择播期、密度、三要素、硼砂4个可控栽培因子,研究栽培因子与"杂选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出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通过各参试因子与其产量及构成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分析1.结果表明:播期、密度、三要素是主导因素.各栽培因子通过构成因素发生作用而影响产量,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杂选1号"在我县的最适播期为9月5日~9月11日之间,最适播种密度为7000株/667m2左右,三要素的最适施用量为12kg/667m2左右,硼砂的最适施用量为1.2kg/667m2左右,采用优化组合措施,杂选1号可获得194.3kg/667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8号在黔西北地区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品种产量与4个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X1)和N(X2)、P(X3)、K(X4)肥施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解析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通过模拟寻优,筛选出毕单18号在黔西北海拔1 300m左右地区产量在9 000.0kg/hm2产量以上的适宜栽培方案为:密度53 307~54 639株/hm2;N肥(纯N)用量221.2~268.8kg/hm2;P肥(P2O5)用量46.6~90.5kg/hm2;K肥(K2O)用量109.8~146.5kg/h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以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四因子为研究对象,以苦荞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研究目的,对优质苦荞黔苦2号的高产、高效和栽培技术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优质苦荞黔苦2号产量要达到190kg/667 m2以上,栽培模式为:密度8.44万~8.9万株/667 m2,施纯N 5.28~5.77 kg/667 m2,P2O5 3.48~4.48 kg/667 m2,K2O5.14~6.46kg/667 m2;当纯收益达到170元/667 m2以上时,栽培模式为:密度8.88万~9.48万株/667 m2,施纯N 5.03~5.7kg/667 m2,P2O5 2.14~3.45 kg/667 m2,K2O 1.54~2.84kg/667m2.四因子对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肥>密度>P肥>K肥;因子间互作效应分析,N肥施用量是影响苦养黔苦2号产量和纯收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表明,7个参试品种,产量表现最好的是黔优88,单产最高770kg/667m2,其次是Y两优5848单产761.1kg/667m2,再次是Q优6号单产755.6kg/667m2。结果表明,在余庆县海拔800m地区,采取旱育厢式丢秧,选用黔优88、Y两优5848、Q优6号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 5 2 7产量与有机肥 ,N ,P ,K施用量间的关系 ,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 5 2 7高产栽培在密度 2 4万 /hm2 条件下 ,有机肥 ,N ,P ,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 :有机肥为 13890~ 16 110kg/hm2 ,N施用量2 0 6 .2 5~ 2 2 0 .35kg/hm2 ,P2 O5施用量 12 5 .5 5~ 14 4 .4 7kg/hm2 ,K2 O施用量 139.72~ 16 0 .2 8kg/hm2 。  相似文献   

19.
曾令琴 《耕作与栽培》2012,(2):22-23,25
在6种不同土壤类型中进行了稻茬油菜免耕适宜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品种和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大眼泥田产量最高,翻犁移栽和免耕栽培单产分别为176.4kg/667m2和175.6kg/667m2;其次是斑黄泥田,翻犁移栽和免耕栽培单产分别为175kg/667m2和171.8kg/667m2;免耕与翻犁产量相当,免耕栽培有利于保持土壤养分和结构,可节省成本100元/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水稻沼液不同时间浸种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用沼液不同时间浸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C产量最高,单产达566·7kg/667m2,产量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80kg,增幅14·1%;处理B单产536·7kg/667m2,产量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50kg,增幅9·3%;处理D单产516·7kg/667m2,产量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30kg,增幅5·8%;处理A单产达503·3kg/667m2,产量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16·6kg,增幅3·3%。由此可看出,对于中晚熟水稻,用沼液最佳浸种时间为3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