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调整和优化农田种植结构 ,面向国内外市场 ,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1 996~ 1 999年度 ,我所在四川省农业厅支持下 ,开展以鲜食甜糯玉米超常早播为中心的“冬小麦套作鲜食甜糯玉米连作优质水稻”稻田改制试验示范 ,4年平均产小麦 382 0kg/hm2 ,鲜食甜糯玉米穗 1 480 0 .4kg/hm2 ,优质杂交稻谷76 5 4.5kg/hm2 ,年产值达 2 .97万元 /hm2 。较原主要种植模式油 -稻增加经济收入 1 .73万元 /hm2 ,原投入产出比 1∶1 .71 ,新增投入产出比1∶2 .2 5 ,取得增产增效的极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地处苏北姜堰市大地农业科技园研究示范的大棚冬季蔬菜茬鲜食玉米一年三熟新型种植模式 ,使该三熟玉米均错开了大面积露地玉米上市季节 ,经济价值较高。鲜食玉米年总产量达 3 .75万kg/hm2 左右 ,产值 3 .5万~ 5万元 /hm2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第一熟春玉米栽培品种为沪玉糯 1号 ,2月上旬播种 ,5月底 6月初采收 ,产量指标为 1 .5万kg/hm2 。双棚育苗。⑴播种 :在大棚内采用营养钵育苗 ,大田制足营养钵 7.5万只 /hm2 ,营养钵直径 8~ 1 0cm。于 2月初播种 ,盖种后苗床上搭小拱棚增温防冻。⑵苗床管理 :播后增温保…  相似文献   

3.
玉米软盘覆膜育苗移栽是集玉米直播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育苗移栽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 ,是玉米栽培技术的一大改革。对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缓解前后作物季节矛盾、抗御不良环境条件、减轻病虫害、确保玉米全苗壮苗、提高玉米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997年在我县田庄乡试验示范6.7hm2 ,一举获得成功。 1 998~ 2 0 0 0年三年示范推广 1 .0 3 8万hm2 ,总产 5 940 .0 2万kg ,平均单产 5 72 2 .5kg/hm2 ,比地膜覆盖栽培的玉米增产 1 0 0 4.5 5kg/hm2 ,共增产 1 0 42 .75万kg ,新增产值 1 45 9.86万元 ,节约…  相似文献   

4.
坡地大垄沟耕作技术是一项通过垄沟耕作 ,把坡地变成一排排条形水平梯田 ,从而增强截水保肥能力 ,提高作物产量的旱作栽培技术。1 997年陕西省农业发展办公室把该技术列入省农业科技重点推广项目 ,由省农技推广总站组织在延安、榆林两市实施。 1 997~ 1 999年 3年累计推广 52 .6万hm2 ,平均单产 42 30kg/hm2 ,增产 990kg/hm2 ,3年累计增产 5.2亿kg ,总增产值 4.6亿元 ,投入产出比 1∶4.78。该项目的实施 ,减轻了坡地水土流失 ,增强了陕北丘陵沟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缓解了粮食压力 ,促进了陡坡地退耕还林还牧。经济、生态、…  相似文献   

5.
我市沿海部分稻区发挥优势利用稻田套养淡化沙虾、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稻田中养殖面积占 1 /1 0~ 2 /1 0 ,一年可套养两季 ,每季可收稻谷 6 75 0kg/hm2 ,沙虾 2 2 5~ 375kg/hm2 ,比纯种稻增收 0 .9万~ 1 .2万元 /hm2 。稻田养虾使“稻虾共生互利” ,能起到治虫、除草、松土、增肥等作用 ,既稳定稻谷产量 ,又增加水产品收入 ,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等使用 ,生产“绿色食品” ,是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 ,能更有效地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其套养技术如下。1 稻田选择用于套养淡化…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福泉市水稻上的主要病害。1993~1994年全市中等偏重发生,造成损失100余万kg。为此,福泉市组织涉农部门对稻瘟病综防技术进行研究、运用,于1995~1997年实施,年实施面积0.3万hm2,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 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涉及全市16个乡(镇),172个村,1847个组,三年实施面1.09万hm2,损失率控制在2.9%以下,单产510.2kg/667m2,挽回48.5kg/667m2,挽回总产量0.79万t,折产值933.64万元,节约成本80.5万元,投入产出比1∶3.62 项目采取的技术措施2.1 因地制宜推广抗病高产良种在全市粮食生产坝区及稻瘟病…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2 0 0 0年我们在东阳市特色农业科技园内安排了多种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试验 ,鲜食糯玉米—大白菜—晚稻的种植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获得了6 .89万元 /hm2 产值 ,除去肥料、种子、人工等成本 1 .76万元 /hm2 ,净收益 5 .1 3万元 /hm2 ,适宜在产粮区推广应用。1 茬口安排糯玉米于 2月上、中旬在温室大棚内营养钵育苗 ,3月上旬移栽 ,6月上旬鲜穗采收。大白菜 6月中旬直播 ,间苗二次后定苗 ,7月中旬采收上市。晚稻 6月 1 3日前后播种 ,7月 2 5日移栽 ,1 0月…  相似文献   

8.
李挺 《耕作与栽培》2000,(1):10-10,54
马铃薯 /冬瓜—晚稻新 3熟种植制度 ,马铃薯与冬瓜采用拱棚覆膜栽培 ,提早上市 ,经济效益较高 ,后作晚稻增产显著。该种植制度是稳粮增效 ,开发冬季 ,发展效益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998年 ,我们在黄岩北洋镇推广了 36 .7hm2 该种植制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据近 3年试验统计 ,覆膜马铃薯产量稳定在 12 0 0kg/6 6 7m2 左右 ,产值2 0 0 0元。覆膜栽培的冬瓜一般产量 350 0kg/6 6 7m2 产值 30 0 0元以上。新 3熟比老 3熟产值提高 2 .8倍 ,经济效益非常显著。1 马铃薯 /冬瓜—晚稻新 3熟特点1.1 增加复种指数 ,提高土地产出…  相似文献   

9.
马尚明 《作物杂志》2002,18(2):28-29
为了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增收,1998~2001年运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示范,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兴隆镇的高进村进行了连续4年冬小麦膜侧栽培收获后复种地膜大白菜二熟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膜侧栽培—地膜大白菜1季2种2收的混合经济产量10.64万kg/hm2 (其中 :冬小麦膜侧单产7554kg/hm2,地膜大白菜单产98811kg/hm2 ),产值2.86万元 /hm2,扣除投入成本4261.5元 /hm2,获纯收益24363元 /hm2,产投比6.7∶1,是当地习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 ,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的丰歉对全国的农业生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也决定了发展粮食生产在河南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生产中存在三大问题 ,即优质与高产、优质与高效、高产与高效的矛盾更加突出。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改进耕作制度 ,进行高效种植 ,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了小麦→旱稻∥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成效显著。 2 0 0 1年应用面积达 0 .6 7万hm2 ,平均小麦单产 4 5 0kg/ 6 6 7m2 ,产值 5 81元 ,玉米 4 4 0kg/6 6 7m2 ,…  相似文献   

11.
金沙县总耕地面积 3.6万hm2 ,其中稻田 1.1万hm2 ,稻田耕作制度主体为稻油两熟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 1.0 7~ 1.13万hm2 ,总产油菜籽 2万t左右 ,“八五”期间平均单产 119.4kg/6 6 7m2 ,自 1993年秋种以来 ,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持续稳定地逐年递增。 1996年秋种起 ,金沙县承担“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以下简称优质油菜高产攻关工程 )每年0 .6 7万hm2 优质油菜示范及试验与应用子项课题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按省项目领导小组总体方案要求 ,县项目领导组、技术组认真组织实施 ,经项目区乡 (镇 )积…  相似文献   

12.
在人多地少,乡镇企业不发达,剩余劳动力难于转移的农村地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是促进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类似情况的兴义市桔山镇丰都村,在农技部门指导下,连续进行了水稻白菜早熟马铃薯早熟毛豆4熟栽培,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单产稻谷700kg/667m2,产值840元/667m2;白菜2000kg/667m2,产值800元/667m2;马铃薯1500kg/667m2,产值1200元;毛豆500kg/667m2,产值600元,累计产值3500元左右,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比常规水稻小麦(或油菜)两熟栽培方式高出2倍多。这种栽增模式还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了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且穿插分析了实施这些措施的科学依据。鲜食玉米是特殊的玉米类型,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只有根据品种特点和生产目的进行科学的生产准备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产量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完善“甘薯/鲜食玉米”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甘薯玉米套作体系下获取甘薯、玉米共同高产的最佳玉米播期和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播期与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玉米群体对玉/甘薯模式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以B1M1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5万株/hm2)最高,总产值98609.19元/hm2,其次为B1M2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和B3M2处理(6月2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产值分别为87423.65元/hm2、82179.4元/hm2,分别比最低的B4M3处理(7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高65.43%、46.66%、37.87%。薯玉套作体系中玉米在6月5-15日播种,密度为1.5万株/hm2的条件下有利于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光热和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也是一项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方法.六枝特区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不断摸索实践,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马铃薯-玉米-胡萝卜一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到2005年全区共示范面积246hm2,平均单产粮食593.4kg/667m2(其中:玉米301kg/667m2,马铃薯292.4kg/667m2,马铃薯按5:1折粮)胡萝卜单产1228kg/667m2,单产值2104.7元/667m2,(玉米:1.3元/kg,马铃薯0.5元/kg,胡萝卜0.8元/kg计)比单作玉米-马铃薯增加产值982.4元/667m2,该模式共新增产值362.5万元.  相似文献   

16.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膳食纤维,是果蔬型休闲保健食品。晋甜加糯2号是甜加糯型玉米新品种,由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甜糯玉米籽粒比1:3,具有果穗均匀形态好、香甜软糯口感佳、丰产稳产抗性好的特点,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晋审玉20190083),适宜山西省鲜食玉米主产区及其近似生态区种植。本文介绍了晋甜加糯2号特征特性并对其栽培种植技术及其制种要点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17.
郑单 1 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1 996年春以“改良Reid群”自选系郑 3 0(郑 2 0 2 / 478连续自交 6代育成 )为母本 ,以“四平头群”外引系昌 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的中早熟优良玉米单交种。 1 998~ 1 999年参加了河南省直播组区域试验 ,2 0 0 0年参加了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 2 0 0 1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8年在省区试 (直播组 )中平均单产73 77kg/hm2 ,比对照豫玉 1 2增产 1 7.4%。1 999年在省区试中平均单产 881 3kg/hm2 ,比对照豫…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日光温室冬季反季节生产鲜食玉米,试验揭示温室日低温是影响鲜食玉米本田生育期的决定因子,探明温室温度保持恒稳,鲜食玉米本田生育天数不会因播期不同而改变,设施反季节栽培应选用花期短、灌浆速率快的品种,采取育苗移栽定植,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鲜食玉米商品穗产量可稳定超过6000kg/hm2,纯收益达到75000元/hm2。本试验创新了京郊设施农业生产模式,配套技术简便易行,经济效益高,为京郊设施农业多元化高效生产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嵩  聂晓文 《耕作与栽培》2000,(3):43-44,46
毕节地区是贵州省玉米主要产区,海拔400~2400m均有种植。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8万hm2,占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的32%,玉米常年产量55万t,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玉米生产在全区粮食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通过对毕节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影响因子的分析,探讨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其玉米生产的发展。1 玉米生产概况建国以来,毕节地区玉米生产发展迅速。1949年全区玉米播种面积20.217万hm2,总产22.25万t,单产73.4kg/667m2。1999年玉米播种面积24.27万hm2,总产121.32万t,单产330.54kg/667m2。与1994年相比,面积增加了21…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麦套种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小麦机械收获的面积不断扩大 ,为了从目前应用的 4种收割机的机收带型中选择使小麦玉米达到最佳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带型模式 ,而设立此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情况试验设在永宁县扬和乡红星七队 ,前茬为小麦套种玉米 ,地力中等。播前施碳铵 75 0kg/hm2 ,尿素 2 2 5kg/hm2 ,小麦带种肥磷二铵 15 0kg/hm2 ,玉米带种肥磷二铵 75kg/hm2 。小麦品种为永良 15号 ,玉米品种为农大 3138。1.2 处理与方法本试验根据目前已使用的收割机的类型设 4个处理 ,重复 3次 ,随机区组设计 ,处理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