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高汝勇 《种子》2015,34(1):92-94
为了探讨菊芋对黄顶菊的替代控制,研究了6种种植模式下菊芋和黄顶菊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混种时黄顶菊的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受到显著抑制,且抑制作用随替代比例增加而增强。菊芋和黄顶菊的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均小于1,2个物种存在竞争关系,且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在1∶1及更高的替代比例时,菊芋的竞争平衡常数均显著大于0,菊芋的竞争能力大于黄顶菊。菊芋可以作为黄顶菊的替代控制材料。  相似文献   

2.
黑菊芋是以鲜菊芋为原料,利用特殊工艺加工成的一种新型食品。采用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福林酚法等对加工前后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黑菊芋的粗菊糖含量(25.52 g/100 g)略低于鲜菊芋(36.45 g/100 g);鲜菊芋多糖由果糖、葡萄糖、甘露糖、D-核糖(或鼠李糖)、半乳糖和D-阿拉伯糖(或D-木糖)组成,黑菊芋多糖与鲜菊芋基本相同,只是未检测到甘露糖;黑菊芋和鲜菊芋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1.96 g/100 g和12.18 g/100 g;黑菊芋中含有12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为5种;鲜菊芋中含11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为4种。黑菊芋及鲜菊芋中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占比分别为25.89%和22.91%。黑菊芋多酚含量为1.41 g/100 g,鲜菊芋为0.30 g/100g。结果表明,加工过程对菊芋的营养破坏不大,还原糖和多酚含量的增加赋予了黑菊芋香甜的口感和极强的抗氧化性,必需氨基酸种类和总量占比的增加提升了菊芋的营养价值,黑菊芋产品的研制成功为菊芋的深加工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种子》2021,(9)
为探究引发菊芋种子的最佳方法,以有性繁殖获得的菊芋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低温、干湿交替和温汤浸种三种物理方法处理菊芋种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菊芋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汤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53.33%,15.56%和1.93;通过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浸泡、赤霉素浸泡两种化学方法处理菊芋种子,30 g·L~(-1)的氢氧化钠浸泡效果最好,菊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达38.89%、10.00%和1.60;通过不同浓度氯化钠和赤霉素引发回干处理菊芋种子,20 g·L~(-1)氯化钠引发回干处理效果最好,菊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达44.44%、14.44%和1.40。通过综合对比,温汤浸种为引发菊芋种子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菊芋块茎DNA提取的适宜生育时期,以“青芋1号”菊芋品种为试材,用改良CTAB法对不同发育时期菊芋块茎DNA进行提取,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全波长分光光度计检测总DNA的纯度、浓度及质量,选用4条ISSR引物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提取菊芋块茎DNA效果较好,DNA浓度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第9周,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呈现的亮度结果一致,PCR验证结果显示,提取的DNA能够满足后续相关分子生物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5):1709-1715
利用扫描电镜对16份不同来源地的菊芋种质资源进行了花粉形态学的观察研究,比较分析来自中国、欧洲、东南亚和北美洲的不同菊芋种质资源之间的花粉形态差异。结果表明,菊芋花粉大部分为球形,极个别为近球形或扁状;表面纹饰呈刺状突起,周围分布其花粉的萌发孔沟。聚类分析将16份资源分成6类,大部分国外资源被聚在一起,总体上各分类组的花粉大小及形态较为相似,根据花粉特性能够将不同来源地的菊芋种质资源进行区分。本研究为菊芋花粉形态的分类、亲缘关系和演化提供科学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6.
正菊芋(洋姜)原产北美洲,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具有抗旱、耐寒、耐盐碱,抗病性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高。菊芋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改良土壤的优良作物。菊芋在满足调整种植业结构要求下是一种新生品种,同时可作为廊坊市一项新兴产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滨海盐碱地中垄作模式对菊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菊芋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种植菊芋对改良滨海盐碱地并提高土壤固碳量有很大的潜力。为了提高菊芋在滨海盐碱地中的生物量及固碳量,采用垄作模式栽种,探讨菊芋的生长及土壤养分吸收过程,从而为更好地种植菊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垄作处理可显著提高菊芋产量、生物量及养分吸收量,菊芋产量可提高约15%,全株干物质量提高47%,生物固碳量提高29%。垄作模式有利于滨海盐碱地中菊芋产量提高与固碳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富硒菊芋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亚硒酸钠为硒源,采用盆栽施硒法对菊芋进行富硒培养;利用超声辅助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富硒菊芋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液料比);在此基础上,探究富硒前后菊芋多糖对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 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芋能够吸收无机硒将其转化为有机硒;富硒菊芋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450 W)和液料比[25:1(mL/g)],硒多糖提取率最高(13.52%);富硒菊芋多糖(Se-Inulin)和普通菊糖(Inulin)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最大清除率可分别达到80.34%、89.19%与88.54%,Se-Inulin的抗氧化活性优于Inulin。本研究为富硒菊芋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盐碱胁迫对4种菊芋材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4种菊羊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50,100,150mmol/L)混合盐碱(Na2Co3, NaHCo3, NaCI和Na2So4)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菊芋在盐碱化土地上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除菊芋HtB外,其他3份菊芋的发芽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Y150处理(Na2Co3:NaHCo3:NaCI:Na2So4为5:23:9:5)下,菊芋HtB, HtL和HtD的发芽时间均受到了调控。盐碱胁迫抑制4种菊芋幼苗的生长,尤其在Y150处理下,菊芋的株高和地上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不同盐碱浓度处理HtL叶片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P<0.05)。4种菊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处理条件下,4种菊芋相同指标的变化率不同,说明他们的耐盐碱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菊芋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为黑菊芋新产品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限量法对小鼠进行黑菊芋灌胃,观察小鼠的外观、行为、活动、食欲、大小便颜色、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小鼠经口灌胃黑菊芋后,14 d观察期内,未见任何中毒症状,饮食、摄水和体重增长均正常,亦无死亡。受试样品黑菊芋雌、雄小鼠经口LD_(50)均大于20 000 mg/kg·bw,属于实际无毒,具有很好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菊芋又称洋生姜、地姜或葵芋,为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菊芋耐旱、耐瘠薄、耐病、耐低温,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可耐5%ο的盐分,是一种易种好管的粗放型栽培植物。在新疆边际土地广泛种植菊芋,可有效的实现防沙固沙,同时能够开发以菊芋为原料的菊芋产品,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菊芋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菊芋又称洋姜、地姜,为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菊芋原产于北美洲,经欧洲传人我国各地,以零星栽培为主。菊芋的根可制菊粉(菊糖)及低聚糖,也可做菊芋笋、菊芋脆片等,其嫩茎叶属高档蔬菜,可用于制罐头。随着人们消费习惯及口味的改变,菊芋及其加工制品已越来越  相似文献   

13.
赵孟良  刘素英  李莉 《种子》2012,31(7):47-50
以青芋1、2、3号菊芋块茎为试验材料,设计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浸种及不同热激温度处理条件下对打破菊芋块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处理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10 mg/L处理效果最好。热激温度处理下,青芋1号菊芋在处理1下效果最好,青芋2号菊芋在处理4下发芽率最好;青芋3号菊芋在处理2下发芽率最好;2种方法对比之下以赤霉素浓度为10 mg/L时打破菊芋块茎休眠较好。  相似文献   

14.
杨娇娇  熊睿雨  邢祎  张彦妮 《种子》2020,(2):88-90,95
以大花金鸡菊、桂圆菊和赛菊芋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花金鸡菊、桂圆菊和赛菊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金鸡菊、桂圆菊和赛菊芋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大花金鸡菊、赛菊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桂圆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PEG浓度≥20%时,大花金鸡菊、桂圆菊和赛菊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接近于0,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5.
菊芋多酚氧化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菊芋对多酚氧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菊芋多酚氧化酶(PPO)有两个最适pH值,分别为5.4和8.0,最适温度为30-35℃;②底物浓度较低时,随底物浓度的增加PPO活力成比例增加,而当底物浓度继续增加时,反应速度上升缓慢,后期有下降趋势;③菊芋PPO对不同的底物其活性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赛菊芋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用渗透势为5%、10%、15%、20%、25%的PEG溶液和盐浓度梯度为25,50,100mmol/L,pH梯度为6、7、8、9、10的混合盐碱溶液处理种子,研究干旱和混合盐碱胁迫对赛菊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程度的干旱胁迫对赛菊芋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升高,低程度的干旱胁迫还可以促进胚根的伸长。盐碱胁迫则会降低赛菊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种子的含水量,推迟种子的发芽时间。盐碱胁迫中的碱胁迫比盐胁迫对赛菊芋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种植制度与种植密度对菊芋产量的影响,设置垄作(A1)和平作(A2)2种种植制度,60 cm(B1)、80 cm(B2)、100 cm(B3)3种行距进行大田试验,对收获期的地上茎叶生物量、地下块茎产量以及单个块茎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垄作菊芋的地上茎叶生物量、地下块茎产量及块茎大小等指标均优于平作;从牲畜饲料收获和块茎产量角度,最优组合为A1B1;从块茎商品性和块茎产量角度,最优组合应为A1B3。因此,在推广菊芋种植制度时,可根据种植目的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本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菊芋高产栽培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菊芋适应干旱环境的解剖特征,分析菊芋植株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2个菊芋品种的根、地上茎、匍匐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与参数测定。结果表明:‘青芋1号’与‘青芋2号’的根、地上茎、匍匐茎及叶的解剖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与‘青芋2号’相比,‘青芋1号’根的表皮、皮层厚度分别显著减小35.21%、49.06%,内皮层、韧皮层厚度、韧皮部和木质部所占的比例分别是‘青芋2号’的1.23倍、1.33倍、1.34倍、1.57倍;‘青芋1号’地上茎和匍匐茎表皮的厚度分别是‘青芋2号’的1.18倍和1.38倍;在叶片的解剖结构上,‘青芋1号’的叶片厚度、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厚度分别显著高于‘青芋2号’71.63μm、1.57μm、2.48μm、19.25μm。综合分析说明,‘青芋1号’通过根部表皮、皮层厚度的减小,内皮层、韧皮部的增厚及韧皮部和木质部所占比例的增加来响应干旱胁迫;通过地上茎和匍匐茎表皮厚度的增加,抵御水分流失;通过叶片、上表皮、下表皮的增厚及其内部栅栏组织的增多,利于水分的储存,从而适应干旱环境。本研究结果为菊芋抗旱性品种的鉴定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菊芋叶为原料,以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菊芋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究菊芋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菊芋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波功率500 W,在该条件下多酚得率为31.923 mg/g.抗氧化试验表明:菊芋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与VC的抗氧化活性相比,菊芋叶多酚对O2·的清除作用明显高于VC.  相似文献   

20.
257份菊芋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我国菊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257份菊芋种质资源,表明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6%~50%之间,平均为24.75%,单株块茎重的变异系数最大(50%),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6%),多样性指数(H')分布在1.24~1.53之间,平均为1.44,单株块茎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53),叶宽的多样性指数最低(1.24);8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85~1.08之间,平均为0.98,以块茎习性最大,块茎整齐度最小,大部分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57份菊芋资源的隶属函数均值介于0.12~0.58之间,其中JA1095材料最高(0.58),其花数和单株块茎重具有明显优势。菊芋资源12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茎粗、叶长、花和花盘大小可作为今后选育高产菊芋品种的指导目标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66.794%,其中花数量、单株块茎数量、块茎毛根量、块茎表皮光滑程度4个性状是构成菊芋种植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以20个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257份种质材料分为5类,其中,第I类和第II类占总资源量的85%。本研究结果为菊芋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品种选育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