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西南地区高粱病虫害和鸟害发生日趋严重,大斑病、炭疽病、纹枯病、锈病、黑穗病、地老虎、蚜虫,高粱螟、麻雀、斑鸠等病虫害和鸟害对高粱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总结了高粱主要病虫害和鸟害的危害特征及发病规律,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古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之地,也是中国最大酱酒生产地和中国名酒郎酒产地.近年来,古蔺县紧紧抓住"打造白酒金三角"契机,将酱酒专用高粱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产业来抓,高粱生产的乡镇由原来的13个发展到17个,种植面积逐年呈万亩上升趋势.为科学防治酱酒专用高粱病虫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通过对全县主要高粱生产基地乡镇多年选点观察和系统调查,结果发现,为害酱酒专用高粱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苗枯病、炭疽病、小地老虎、蚜虫、桃蛀螟等,通过应用农业、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有效减轻和防止了酱酒专用高粱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为酱酒专用高粱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目的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金沙县酒用高粱种植面积的增加,高粱病虫害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高粱的质量和产量。通过对金沙县高粱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的调查,研究应用生物、农业、物理等绿色防治技术,为酒用高粱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高粱是酿造白酒的优质原料,2006年金沙县成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原料基地县后,高粱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年产值近亿元,种植户收入不断增加,已成为金沙县九大农业产业之一。石场、禹谟、安底  相似文献   

4.
酒用高粱是贵州的重要农作物,是生产酱香酒的主要原料,随着白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酒用高粱需求量不断增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使得高粱病虫害不断加重,影响酒用高粱产量和品质,制约酒用高粱的持续发展,病虫害防治技术需不断完善,能够在保证高粱产量的同时,促进其质量的提高。本文对酒用高粱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酒用高粱的种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粱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已经成为我国较为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但由于病虫害的存在,每年都会导致大幅度的减产和减收,严重影响了高粱的质量和产量,在贵州金沙,高粱的病虫害危害相对比较严重,所以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中,笔者就高粱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在高粱抗病虫基因定位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属禾本科是世界第五大粮食作物。具有耐干旱和耐高温等特性。一些病虫害的存在和发生严重影响了高粱的质量和产量。随着分子标记的迅速发展,逐渐地被应用到高粱的抗病虫基因研究中。现主要介绍了几种高粱常见的病虫害,并且评述了近年来分子标记在抗丝黑穗病和抗蚜虫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袁炼 《农技服务》2013,(9):925-925
习水县是著名的有机高粱种植基地,是茅台酒制造的重要原材料。笔者针对习水县当地的有机高粱种植现状进行为期两年的广泛调研。本文主要以习水县有机高粱的病虫害为例,分析了当地有机高粱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促进当地有机高粱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高粱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配合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的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将高粱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确保高粱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红缨子高粱是仁怀市主要种植农作物,在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过程中,随着高粱种植面积的不断拓展,高粱病虫害问题也频繁出现,对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粱高产种植技术为核心,从高粱种植地选择及处理、高粱种子处理、高粱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高粱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方法,以期为高粱种植效益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在泸州市高粱种植基地发现高粱芒蝇危害现象做了概述,分析了高粱芒蝇的危害和发生特点、发生原因,提出了高粱芒蝇的防治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高粱害虫的预测提供参考,为高粱害虫防治及高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昆虫群落生态学原理,对泸州市不同类型高粱穗部害虫群落进行调查,分析高粱穗部害虫群落的多样性及不同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结果]查明泸州地区有高粱穗部害虫45种,各群落中均以粟穗螟为优势种,各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害虫发生数量极不均匀,优势种极突出,群落稳定性较差,几种类型高粱地的穗虫群落相似性极强,可以归为一类进行防治。[结论]对以粟穗螟为主的高粱穗部害虫,采用"在越冬防治基础上,适时提早高粱播栽期,压低一二代幼虫密度和受害面积,药剂防治重害田"的尽量减少农药施用量的防治策略。粟穗螟大发生年应在高粱扬花末至灌浆初期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街路绿化树木病虫害发生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春市主要街路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恶化是长春市街路树木病虫害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改善街路土壤性质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减少街路绿化树木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已发展成危害泰安市悬铃木等园林植物的常发性害虫。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泰安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其偏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可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已查明四川高梁穗部害虫有54种。其中,粟穗螟(Mampavabipunctella Ragonot)、桃柱野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ce)为主要虫种。高粱花翅小卷蛾(Lobesia aeolopa Meyriek)、柑桔长卷蛾(HomonaCoffearia Meyrick)为次要虫种。棉铃实夜蛾(Heliothis armigeva Hubner)为局部偶发成灾种类。其余49种属于少量或零星发生种类。害虫种类以盆南高温区域最多,随纬度北移和海拔上升而减少。根据穗虫群落构成和发生动态,可将四川省高粱穗部害虫群落分为粟穗螟为主区和桃蛀野螟为主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玉米苗期及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新疆的葡萄产区具有典型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不同区域葡萄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不同.通过研究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新疆葡萄病虫害区域化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方法]通过五点取样法,对病虫害进行分级和定点定株调查.[结果]北疆地区葡萄以霜霉病为害为主,6~7月为病害初发期,8月为发病高峰期;哈密地区以葡萄白粉病及穗轴褐枯病为主,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下旬~7月初,发病高峰期为7月下旬~8月中旬;穗轴褐枯病发病初期为5月上旬~下旬,发病高峰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吐鲁番地区则以葡萄斑叶蝉为主,为害自每年4月初~10月,5和8月发生量最大,是葡萄斑叶蝉发生的盛期.[结论]在葡萄病虫害治理的多项科研成果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农药的应用,提出以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和物理机械防治为基础,环境友好农药早期防控技术为辅助措施的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新疆葡萄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常德稻区螟虫种群的发生危害规律。[方法]通过对常德地区1956~2006年螟虫种群发生危害程度及规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危害规律的演变过程。[结果]常德稻区螟虫发生危害1957年之前以二化螟为主,1958~1969年以三化螟为主,1970~1986年三化螟、二化螟混合大发生,1987~2001年以三化螟为主,2002~2006年以二化螟为主。螟虫发生危害规律变化主要受桥梁田、有效越冬虫源田面积,水稻播期、品种和栽培方式及防治农药品种的变化的影响,使三化螟和二化螟经历了从次要害虫上升为重要害虫、混合大发生或相互交替变动的演变过程。[结论]该研究为常德稻区螟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吉安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江西省吉安市20多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特点,制订了吉安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规程,包括不同季别水稻(早稻、中稻及晚稻)秧田和本田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推荐的生物农药品种及其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杞柳瘿蚊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柳瘿蚊是沿淮湾区危害杞柳的主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制约了沿淮湾区柳编产业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杞柳瘿蚊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青海云杉球果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云杉 (PiceacrassifoliaKom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 ,其球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冻害、病害和虫害等影响 ,在祁连山北坡林区母树林内所造成的球果损失达 15 7%~ 2 1 3 % .冻害和病害偶发性较大 .冻害因春末夏初降雪引起 .病害为鹿蹄草金锈菌 (Chrysomyxapyrolae (DC )Rostr .)所引起的云杉球果锈病 ,夏季多雨易发生 .虫害是稳定的致害原因 ,优势虫种为云杉球果小卷蛾 (PseudotomoidesstrobilellusL .) .虫害主要在 6~ 9月造成球果早落和种子被蛀 ,被害球果产种量下降 .球果早落造成的种子损失可达 8 0 4% ,保留的球果因虫害蛀食导致的种子损失率为 11 4%~ 5 3 0 % .建议在结实采种年份加强冻害预防和云杉球果锈病、种实害虫的防治 ,并经常除治枝梢和叶部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