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棉花组织培养中的表型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棉花组织培养中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主要表观在胚状体的变异和再生植株的变异两方面。胚状体的变异表观为畸形胚,分为结构性畸形胚和生理畸形胚两类。再生植株中以育性变异为突出,其他在株高,株形,衣分,绒长等方面的变异也较广泛。  相似文献   

2.
采用CO2激光,分别对5个品种辣椒萌动种子的胚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激光刺激能使辣椒产生双头苗,使辣椒植株更加健壮,抗逆增强,能够推迟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促进中晚熟辣椒品种的生长发育。可见不同品种对激光照射的反应并不一致,要掌握品种特性,确定品种对激光的有利敏感时期以及激光刺激作物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CO2激光,分别对5个品种辣椒萌动种子的胚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激光刺激能使辣椒产生双头苗,使辣椒植株更加健壮,抗逆增强,能够推迟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促进中晚熟辣椒品种的生长发育.可见不同品种对激光照射的反应并不一致,要掌握品种特性,确定品种对激光的有利敏感时期以及激光刺激作物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4.
乌冈栎天然居群叶表型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效量分类学方法,对分布于9个地区的乌冈栎叶表型10个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从10个叶表型性状的实测数值显示,不同地区乌冈栎表型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但叶长宽尺寸呈正相关关系(y=9.670 2+0.226x,R2=0.572,P<0.001);②叶型各指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变异...  相似文献   

5.
川西变叶海棠的表型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西部炉霍5个典型天然居群的变叶海棠为试材,调查了株高、胸径、冠幅、单果质量、叶面积等10项表型指标,分析了变叶海棠不同居群的表型变异幅度和变异模式。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各项表型指标都存在显著差异;古比、玉麦比和然柳3个居群的株高、胸径、冠幅性状,格鲁居群的叶片性状,以及玉麦比居群的果实性状相对较为优良;各项指标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存在较大变异,除了冠幅和叶片宽,其他指标都呈居群间变异大于居群内变异;株高、胸径、叶面积、叶片长、叶片宽、单果质量、果实横轴、果实纵轴都与纬度呈负相关,果实、叶片性状与经度呈正相关,冠幅、叶片和果实性状与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采取UPGMA法,以4.34为阈值用欧式距离把5个居群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6.
黄牡丹表型变异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地理种源的黄牡丹株丛的12个形态指标进行观测,据此研究形态的变异及表型多样性,结果显示:花部形态变异较叶部大,在7个数量性状指标中,萼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0.252 2,其次为心皮和苞片;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依次是花色、瓣尖形状和瓣基斑块。3个叶形态指标中,裂叶宽度的变异系数最高,为0.160 3;在12个指标中,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的3个性状依次为花色、瓣基斑块、苞片,反映出它们对黄牡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最大;而采用欧氏距离聚类可将22株系分为3大类,可用花色、斑块形态和苞片数量三个性状初区分开黄牡丹的类群,不同类群的黄牡丹的亲缘关系可依据地理种源的远近、花色、斑块色形和萼片和苞片总数进行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7.
野生红三叶种群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来自湖北地区25个野生红三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性状在野生红三叶居群内具有较大程度的变异,其中单株分枝数(33.33%)和单株花序数量(32.25%)变异系数较大;各性状在居群间也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主成分分析说明:株高、叶片大小、种子千粒重、总叶柄长度及单个花序小花数是引起红三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聚类分析表明:25个居群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1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低,单株花序数和单个花序小花数较其他两个类群多,理论种子产量高;第二类包括6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低矮,分枝少;第三类包括18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高大、叶片大,理论牧草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变异频率,筛选新的变异类型,改良品种使其更加适应生产需要,对该品种的萌芽微型薯进行了6个60Co-γ辐照剂量处理[0(CK)、10、20、40、60、80 Gy],研究辐射当代(VM1)表型变异的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处理能明显延缓薯块的出苗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延缓效应逐渐增强;植株畸变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80 Gy处理的植株畸变率达到100%;株高、单株叶片数及茎粗与辐照剂量仅在幼苗期存在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在20~80 Gy辐照剂量范围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而10 Gy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认为:60Co-γ辐射对费乌瑞它微型薯VM1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导致植株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变,剂量越高畸变率越高、畸变类型越多;费乌瑞它的辐照剂量在20~40Gy范围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云杉天然群体的表型变异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研究了云杉自然分布区内20个天然群体的针叶长度、宽度,球果长度、宽度、烘干质量、出籽率,种子的长度、宽度及每粒质量共9个表型性 状变异规律和模式。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群体间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球果的长度和宽度均与烘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35和0.7560;种子长度与宽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7739),种子长度与每粒质量呈正相关(r=0.5884);针叶、球果性状随海拔、纬度、经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异,种子性状变异以海拔变异为主。同时对表型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0.
鸡爪槭翅果表型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鸡爪槭(Acer palmatum)翅果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从黄山学院校园内随机选择10棵生长健康的鸡爪槭单株,对10棵鸡爪槭的9个翅果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分析。10棵鸡爪槭的9个翅果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5.68%~19.71%;9个翅果表型性状间相关系数的范围是-0.451 4~0.729 4,这表明翅果表型性状间关系密切复杂;基于9个翅果表型性状划分的4个组别间表型性状差异明显,可为营建不同用途的鸡爪槭提供基本材料。研究表明鸡爪槭翅果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多层次的变异为不同选育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6-1998年进行了氙灯光源辐射处理水稻干种子试验,4个品种(组合)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早稻以A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为7194.00kg/hm^2,比CK增产780.00kg/hm^2,增产12.16%,达显,日产量67.80kg/hm^2,增产14.14%。D处理增产不显。另两个处理的产量较CK略减。晚稻4个处理均比CK增产,以A处理产量最高,产量6787.50kg/hm^2,比CK增产9.70%,增产达极显,日产量50.40kg/hm^2,增产11.26%,次为C处理,产量6562.50kg/hm^2,比CK增产9.70%,增产达极显,日产量50.40kg/hm^2,增产11.26%,次为C处理,产量6562.50kg/hm^2,比CK增产9.70%,增产达极显,日产量50.40kg/hm^2,增产11.26%,次为C处理,产量6562.50kg/hm^2,增产6.06%,增产显,日产量48.30kg/hm^2,增产6.62%,另两个处理增产不显。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穗总粒数、实粒数显增加,结实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宁夏水稻地方品种与自育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宁夏水稻地方品种与自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145份宁夏水稻地方品种与自育品种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变异性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0个数量性状中有19个性状的遗传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为1.13%~28.74%。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单株籽粒总质量的变异幅度较大,方差和标准差值也较大,其离散程度相对较大;4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55~1.19,平均为0.97;20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91~2.11,平均为1.62;以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的1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19个特征根中选取8个较大的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包括每穗总粒数、单株籽粒总质量、单株穗数、单株分蘖数、籽粒长宽比、一次枝梗数、株高、结实率为主要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8%。采用UPGMA法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75处可将不同种质资源材料划分为5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各自只包含1个品种;第Ⅲ类中都为中高秆、穗子较长、着粒密度较高的高产品种;第Ⅳ类为近年育成的一些品种(系),占总数的64%,属于优质常规粳稻,表现为中高秆、散穗、结实率相对较高;第Ⅴ类为地方品种和早期育成品种,地方品种与自育品种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可见,宁夏水稻自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地方品种与自育品种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在育种中可挖掘地方品种中的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水稻耐冷性.[方法]利用低剂量电子射线播前辐射处理水稻种子,在三叶期进行日温13℃、夜温10℃持续10 d的人工低温胁迫,然后在生长适宜温度缓冲5d进行耐冷等级评价;同时,测试分析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SOD、POD、MDA含量等生化指标.[结果]低剂量电子辐射提高水稻1级耐冷植株所占比例,其中15 Gy辐射处理组1级耐冷植株所占比例比对照提高10%以上;由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POD、MDA等生化指标分析,辐射处理组的逆境适应能力更佳.[结论]适宜剂量的辐射可以提高水稻耐冷性.该项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紫薇家系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自美国的10个紫薇家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紫薇表型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10个家系的花、叶、株型、分枝等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3.24%~75.85%,其中花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2.66%,明显大于生长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9.44%,说明花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  相似文献   

15.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晓艳  殷红  郭巍  王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16-1017
研究盆栽条件下,以2个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UV-B辐射对水稻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自然光及紫外辐射增强5%、10%.结果表明UV-B,辐射使作物的株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籽粒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都随辐射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UV-B辐射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及生理都有不同程度地影响,主要表现在外部形态的变化、光合系统被破坏、抗氧化系统不稳定、内源激素含量的改变、病害加剧、生育期滞后及生物量产量下降等方面。水稻对紫外(uv-B)辐射响应反馈存在着品种差异,通过建立响应指数公式将水稻对UV.B响应敏感性的品种差异进行评估。存在这种品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水稻的基因差异,生长及生理的差异,生育期和环境背景的差异。水稻对uV响应的机理最主要是诱导类黄酮化合物和花青素的积累以及通过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抵御UV辐射。在分析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的影响,以及水稻对uV响应品种差异及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水稻与uv.B相互关系的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水稻空间诱变性状变异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干种子 ,回收返地种植 ,考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变异 ,结果表明 :SP1代的大多数性状与地面对照种差异不明显 ;SP2 和SP3代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强烈的分离变异 ;SP4代的大部分性状已基本稳定 ;SP5 和SP6 代的绝大部分性状已经稳定。通过空间诱变 ,选育出了“赣早籼 47号”、“V5 1 2 1”、“卫紫香糯”和VR系列恢复系。讨论了空间诱变育种的机理、特点、周期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盆栽条件下,以有代表性的2个粳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UV-B辐射对2个粳稻品种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自然光、紫外辐射增强5%和10%。试验结果表明,UV-B辐射强度增加明显滞后水稻的生育期,使株高变矮,分蘖数减少,叶面积和干物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并且UV-B辐射强度增加后穗粒数和穗数的下降是水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UV-B辐射增加越多对水稻的影响越大,但其抑制程度依品种,水稻所处的生长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新品种安优5819的主要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杂交中籼早熟水稻新品种安优5819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为其区域布局和生产应用提供实践依据,以2012-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均值-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安优5819(安丰A/黔恢5819)与对照品种(香早优2017)的10个主要表型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该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性状变异。结果表明,安优5819的HSC值为83.2%~85.2%,高于CK;不同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在3.4%~17.7%,其顺序为有效穗穗粒数产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株高结实率全生育期穗长千粒重。结论:杂交中籼早熟新品种安优5819的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