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成铃和棉铃性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成铃和棉铃性状分布的影响,探索使棉花群体在最佳结铃期和最佳结铃部位成铃的栽培技术措施,2008年和2009年在安阳进行了棉花密度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处理的单铃重和单株铃数较高,高密度的单位面积铃数较多,而密度适中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下部和中部内围单位面积成铃数较多,成铃中以伏桃和秋桃为主;单株伏桃和秋桃在低密度时较大,而群体成铃数在各个时期均以高密度较高。下部和中部内围的单铃重在整个棉株空间中处于中等水平,低密度时最高。下部和中部内围成铃率较高,低密度处理最高。铃长、铃直径和铃体积在棉株的中部和内围最大;棉铃直径对铃体积的影响高于铃长,而棉铃体积对铃重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江西棉花》2012,34(4):34
棉花结铃从时间上划分,8月15日以后结的铃为秋桃。这时候秋高气爽,光照足,虫害轻,只要技术措施到位,实现秋桃盖顶是能办到的。具体措施如下。1补施盖顶肥与喷施叶面肥相结合棉花伏前桃、伏桃坐得多,容易出现养分供应不足,造成秋桃脱落,为此,要追施盖顶肥和喷施叶面肥,2  相似文献   

3.
陕西关中棉花三桃要素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陕西蒲城县棉花“三桃”数据资料 ,对棉花“伏前桃”、“伏桃”、“秋桃”时期的结铃、脱落和霉烂铃与各相应时段气象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得到棉花“三桃”时期结铃与降水负相关 ,与气温正相关 ;脱落与降雨天数、明显降雨和高温天数正相关 ;霉烂铃与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棉花种子高产栽培法采用的是“壮苗早发.稳长多结.收中喷花”的技术路线.要求带桃入伏,伏桃满腰,秋桃盖顶:但经多年的棉花生产实际检验,三桃齐结很难做到。早发棉田,伏前桃结多了,到结铃盛期营养供应不上.伏桃并不多结,后期易早衰.直接影响棉种质量:晚发棉田.秋桃中的晚秋桃比例较大,后期遇低温往往铃轻子瘪.也不能达到种子高产优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下,选用多个棉花品种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指标,以筛选出适宜新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枣棉间作对各品种开花期生育进程无显著影响,但开花期至吐絮期生育进程延长;同时影响棉花农艺性状,伏前桃比例降低,伏桃及秋桃比例升高,中下部结铃占75%以上,内围铃占80%以上;对产量影响显著,主要影响单株结铃数,其次是铃重和衣分。综合分析认为,新陆中36号、中棉所43、品系6011、新陆早50号产量表现较好,适宜枣棉间作种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栽培室率先提出的“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及其调节技术”的创新理论的启示下,1988年,我们在进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的同时,对陆地棉的四桃比例及其纤维品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立足于优质棉生产,考虑到常年秋桃早期品质尚优,晚期品质稍差,特把秋桃一分为二,将8月16日至9月15日结的铃划为早秋桃,9月16日以后至有效结铃期末结的铃划为晚秋桃,即把三桃划为四桃来分析比较其结铃比例和品质差异。试验设在本所科研基地,属平原洲地中壤土,以陆地棉赣棉85-6新品系为材料。4月15日播种。全生育期追苗肥、埋当家肥、施花铃肥各1次,抗旱4次,中耕除草5  相似文献   

7.
棉种产量和质量是由单位面积霜前铃数、铃成熟种子数、粒重三个因素构成的。霜前铃数取决于最佳结铃期结铃率的高低,铃成熟种子数和粒重则决定于最佳部位成铃  相似文献   

8.
麦后直播棉早熟栽培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品种表现早熟是由于出苗稍快,果树始节低,蕾期铃期短,中下部果节结铃性强等多因素造成的累加效应;而栽培条件通过播种出苗期,在发育速度,果枝始节高低,结铃部位及铃期等因素影响早熟程度。  相似文献   

9.
确定棉花的最佳现蕾期和结铃期,并加以重点保护是棉花综防技术的基础工作。近年来将1985~1987年的研究结果应用于病虫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最佳现蕾结铃期的确定棉花的有效开花时间为7月6日至9月12日。从7月18日起有效结铃数量激增,日增有效铃占总铃数的2.2%;从8月16日起日增有效铃又下降1%。在结铃高峰期内,有效铃  相似文献   

10.
植棉文摘     
看花位给棉花施肥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吸肥的高峰。如何确保棉花在结铃高峰期有足够的养分,以达到多结铃、结大铃的目的,在生产上施准花铃肥非常重要。经四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证  相似文献   

11.
编后语     
近两月来,我们陆续收到一些关于发挥秋桃优势方面的文章,除个别的外,本期都于以刊出,供参考和研讨。对发挥秋桃优势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利用我省秋季高温期较长的优势,在狠抓前、中期管理争取早熟高产优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后期肥水虫管理,充分挖掘秋桃增产优势的潜力,确是我省棉花增产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挖掘秋桃增产潜力在时间上应有一定的限度。在正常年份,最后一次施肥不宜迟过8月25日,有效开花结铃期不宜拖到9月下半月,晚  相似文献   

12.
夏棉高产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棉移栽盖膜生长发育加快,有效开花结铃期延长,单株成铃和前期铃多,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增,应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止廖贵,王以明河北唐山市农科所063001单株铃数是棉花产量构成重要因素之一,烂铃多少与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呈显著正相关。造成棉花烂铃的因素很多,除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外,还与病虫危害、结铃期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有关。防治烂铃的基础是选用...  相似文献   

14.
南疆长绒棉最佳结铃及其调节钟祝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漳州3630001棉株不同部位的棉铃,由于开花期和棉铃所处的气温条件不同,对铃期长短和纤维品质有重要影响。南疆长绒棉新海3号和军海1号棉铃的铃期为66~86天。铃期长短与≥15℃、≥18℃的积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棉花高产抗病新品种泗棉3号高产成铃规律的研究,发现高产棉花不仅成铃期较长,而且成铃强度较高。同时,上、中、下三部分成铃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内外围果节的成铃数、成铃率均有所提高。另外,在棉花生育后期施用生化制剂、增施桃肥等有利于增加成铃数、提高铃重。因此,泗棉3号高产栽培应在培育大壮苗、培育高效群体质量、促进棉花早发、提早棉花结铃期的基础上增加后期用肥量,以提高成铃强度,延长棉花有效结铃期,增铃增重。  相似文献   

16.
陆地棉铃壳率与产量、早熟性及纤维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个棉花杂交组合的伏前桃、伏桃、秋桃的铃壳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间、收获时期间的铃壳质量、铃壳率、棉铃经济系数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伏桃的铃壳质量最大,秋桃次之,伏前桃最轻;秋桃的铃壳率最低,伏桃次之,伏前桃最高;秋桃的棉铃经济系数最高,伏桃次之,伏前桃最低.铃壳率降低,有利于产量性状的提高.铃壳率与铃重、小样衣分、单次收花量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铃壳率与子指呈显著的正相关.铃壳率降低,还能够提高棉花的早熟性,铃壳率与第一次收花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铃壳率增加,有使纤维品质变优的趋势.铃壳率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铃壳质量、铃壳率与纤维比强度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棉花烂铃多少与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呈显著的正相关。造成棉花烂铃的因素很多,与病原菌的侵害,秋雨过多,结铃期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棉铃着生部位及虫蛀危害等有关。防治烂铃除选用抗逆性强的优种外,技术关键是综合防治。1巧用肥水花铃期是棉花碳、氮代谢的旺盛期.大量结铃后,养分消耗多、体内含糖量显著减少.棉株抗逆能力下降。根据土质和棉株生育状况,适时,适量巧施花铃肥,能保证养分供应,促使棉株健壮生长;同时抗旱排涝,以水调肥,增强棉株的抗病虫能力。2精细整枝及时剪空枝,摘老叶,抹赘芽、去边心,减轻田间郁蔽程…  相似文献   

18.
棉花吐絮期管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吐絮期一般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时75d左右.棉花进入吐絮期,营养生长逐渐减弱,以生殖生长为主,棉铃进入充实成熟阶段,是促秋桃,决定铃重和纤维品质优劣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夏棉棉铃空间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养分供应以纵向输送为主,横向输送为次。表现在棉花成铃特点上,则是近主茎的内围果节成铃率较高,远主茎的外围果节成铃率较低。因此在栽培技术上,应发展纵向结铃,使植株多长果枝,控制横向结铃,少长果节。  相似文献   

20.
夏棉生育期短,有效开花、结铃时间比较集中,因此,掌握夏棉花铃期的生育特点,对实现夏棉高产、优质非常重要。夏棉花铃期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