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公路建设、公路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公路绿化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公路建设对于促进沿线地区经济进步和繁荣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大规模的公路建设项目也对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为此,基于公路建设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面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运营期、设计期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反映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耦合,为明确公路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深层次关系,以期对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宁市作为案例,建立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指标体系,利用缓冲区分析,探究不同等级公路与各指数间时空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公路影响域内建设用地占比最高,且比例逐渐增加;各级公路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且存在空间异质性;乡镇道路及其他道路对景观格局破碎化作用最明显;公路对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影响随缓冲区距离增加而减弱,且这一影响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大。【结论】表明不同等级公路对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具有类别选择性和影响方向性差异,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这一影响遵循距离衰减效应,且最大影响距离与城市经济发展、人口经济体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凤英  何小武  金伟  何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65-11967,11970
土壤侵蚀一直是世界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引起的土壤侵蚀正日益受到重视。以剖析公路工程建筑特点入手,分析公路侵蚀的特点,并对各自然因素对公路侵蚀的影响、公路侵蚀预测方法等进行了评述,旨在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特点分析了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主客体,其中主体是指"人"这一观察者,客体是指景观视觉资源、景观视觉特征和景观视觉质量。基于这两者笔者提出高速公路视觉影像评价的内容、评估模型,并进一步介绍了公路视觉相融性评价和预测视觉质量变化的方法,最后从避免、减少、修复、补偿4个角度提出公路视觉影响的缓和措施,旨在将公路建设中对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4年1月对江西省不同重点公路沿线农田里白菜中的重金属Pb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调查,重点研究了临近公路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Pb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交通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道以及国道以上级别的公路土壤中的Pb含量超过当地的土壤背景值,属于污染区域;临近公路蔬菜中的Pb含量虽然在国家限量标准范围之内,但单因子污染指数仍大于1,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郊区土壤平均值低于当地的背景值,属于无污染区域;临近公路蔬菜中Pb含量很低,属于绿色蔬菜。公路沿线交通环境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中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的车辆流动量是主导因素,车流量与土壤和蔬菜中Pb的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公路建设不善易对地表植被、水土、生态系统、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进行公路建设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改进设计理念。文章重点分析了公路_T-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沿线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8.
川西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川西地区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研究旅游公路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明确了川西旅游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脆弱、景观变化过程不可逆、旅游公路对环境敏感区影响等几个问题后,提出了规划设计原则。以川九路为例进一步探讨川西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选线、线形景观设计、“形”与“势”在旅游公路点线设计中的运用、沿线景观利用及公路设施景观化及生态系统恢复景观序列化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1强化环境质量管理a.严格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具有可持续的绿色农业生产能力;农业活动不会对环境或周边其他生物产生污染或不可接受的危  相似文献   

10.
浅谈公路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绿化的目地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通过分析研究公路对环境的影响,论述了公路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的内蒙古S203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草原公路景观环境影响评价多为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庞杂无序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大量草原公路景观环境的研究、调查及分析,从小尺度方向上分析景观空间格局,提出选取反映出景观破碎度及景观多样化指数、公众关注度等指标体系对草原公路景观进行定量评价;并借助AHP层次分析法,为内蒙古自治区S203路阿拉坦额莫勒至阿木古郎段草原公路景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分析,并经过工程实施验证后得出本条草原公路景观环境协调性评价结果为良好。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已成功应用于草原公路建设中,为该条公路的景观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大鲵产业是张家界重要的特色产业.该研究运用ArcGIS分析工具和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张家界市内大鲵养殖基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张家界市大鲵养殖基地呈聚集分布状态,各地区之间大鲵养殖基地分布差异性明显;(2)自然环境影响因素方面,高程和水系是影响张家界市大鲵养殖基地分布的主要因素,80.8%的大鲵养殖基地分布于低海拔地区,且具有明显的趋河流分布特征,坡度和坡向因素对大鲵养殖基地的分布影响较小;(3)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方面,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及市(区、县)政府位置对张家界市大鲵养殖基地分布的影响较大,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各国道路景观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以及评价方法,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原则包括功能性原则、自然优先原则、可持续原则、地域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处理好公路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以及公路线形自身的协调问题,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显得更为重要;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单元涉及公路的各部分具体实物的设计,包括了众多的构造物。公路景观环境分析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公路与沿线景观协调性和边坡景观绿化状况对公路景观从美学价值上进行评价十分重要。高速公路生态系统评价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可变因素多,不仅要考虑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还应包括人类活动、生态系统和环境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等社会因素;综合运用各种生态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等生态防护技术将公路建设的破坏性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现状,分析了嫩呼公路的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环境特点,找出了嫩呼公路各污染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治理措施。运用了指标赋权法对保山市市区公路的各种环境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尾气组成元素对公路环境影响最大的结果,为公路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依据。并应用SPSS软件对公路污染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尘降的增加会相应导致TSP减少,氮氧化物和TSP的增加会导致尘降减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青海省公路建设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占用湿地面积、污染湿地环境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根据道路建筑区域实际情况,提出公路建设中应在选线、施工、运营中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对湿地的破坏,合理保护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不同等级道路的振动对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模拟半挂车在三级公路、二级公路、一级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的运输振动环境,比较经不同道路振动处理与未经振动处理哈密瓜在23 ℃(室温)贮藏期间(28 d),硬度、水溶性果胶、共价型果胶、离子结合型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28 d时,不同等级道路振动后的哈密瓜的硬度、共价型果胶以及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水溶性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三级公路及二级公路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对哈密瓜细胞壁影响更为显著,说明振动会加快哈密瓜贮藏期间果胶的降解,加速哈密瓜的生理软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隧洞工程建设在市政、公路、铁路、水利等各领域日益增多,文章通过探讨分析隧道长期排水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为今后隧道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的修建,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路的普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人们的出行。但是,公路的修建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会破坏周边的植被,这些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在公路施工时对其做一定的保护措施。本文基于这个背景,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然后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几条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同公路景观环境的驾驶员生理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环境直接或问接影响驾驶员反应.本文分析驾驶员不同景观路段心率、心率增长率变化特点并进行心率增长率与行驶时间、心率增长率与行驶速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景观路段导致驾驶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存在差异,即不能运用山区公路研究成果指导草原公路建设,应研究草原公路与驾驶员心理生理指标关系,从而完善适合草原公路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公路建设对湿地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对湿地结构连通性、功能连通性和湿地水质的直接影响;公路运行建成后,增强了人类的活动能力,使大量旅游者涌入到原本难以抵达的区域,商铺等服务设施聚集,土地利用性质与功能的改变,对湿地带来的间接的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