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筛选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获得共轭亚油酸 (CLA)乳酸菌的菌种 ,从酸菜汁中筛选出 1株CLA生成能力较强的的乳酸菌 ,发酵液中CLA生成量为 2 6 7 5 μg·mL-1。此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过氧化氢酶阴性 ,4 5℃下生长 ,15℃基本不生长。基于生化试验和培养基成分的利用情况 ,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经气相色谱检测 ,该菌种合成的CLA产物为c9,t11/t9,c11 CLA和t10 ,c12 CLA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2.
3.
以鼠李糖乳杆菌UV3-4为出发菌株,进行鼠李糖乳杆菌转化亚油酸生产共轭亚油酸转化条件的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发酵pH和底物亚油酸(LA)添加量对CLA产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建立CLA产量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获得最佳转化条件: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23.4 h,pH 6.5,底物LA添加量为0.76 mg/m L,此条件下CLA的产量为37.28μg/m L。 相似文献
4.
采用响应面法对植物乳杆菌的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底物添加量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并依据回归分析确定了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同时以亚油酸转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了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植物乳杆菌产亚油酸异构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为30.21 h、发酵温度为36.23 ℃、接种量为1.99%、底物添加量为9.62%.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实际亚油酸转化率为20.46%.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来源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lantarum)和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Propionibacteriu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酶学特性开展研究,探讨不同来源的亚油酸异构酶酶学性质存在的差异。【方法】通过酶反应动力学方法及电泳技术测定了酶的最适反应条件、米氏常数、酶的分子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L. plantarum和P.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的氨基酸序列。【结果】P.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的最适pH为8.0,最适反应温度是30℃,Km=20.53 μmol8226;L-1,Vmax=0.44 μg8226;ml-18226;min-1;L. plantarum亚油酸异构酶的最适pH为7.5,最适反应温度是为50℃,Km=17.85 μmol8226;L-1,Vmax=0.73 μg. ml-18226;min-1。【结论】来源于L. plantarum和P.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的全氨基酸序列不同,但两者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且两者酶学特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盐析、Sephacryl S-200HR凝胶过滤层析、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了来源于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P. f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和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的亚油酸异构酶的分离提取步骤。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亚油酸异构酶在纯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洗脱特性,P.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的分子质量约为56 kDa, L. plantarum亚油酸异构酶的分子质量为50.65 kDa。不同来源亚油酸异构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8.
以乳化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籽油作为底物加入到试验所制备的复合乳杆菌中,利用乳杆菌所产生的亚油酸异构酶使亚油酸(LA)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LA).通过几种轧杆菌不同配比组合的协同试验,发现不同种乳杆菌的协同转化共轭亚油酸的能力要高于单一茵种.结果表明,复合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7:3转化效果最好,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为21.36 U/mL,共轭转化率为33.38%,共轭亚油酸质量浓度为28.83g/L. 相似文献
9.
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线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诱变处理,以期获得高产乳酸的突变菌株。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稀释10-8,紫外灯照射60 s,照射距离26.5 cm时为最佳的诱变条件;筛选到的突变菌株,在培养36 h时,产酸量最大值为16.1 g.L-1,此后乳酸含量几乎不变,因此其最佳发酵时间不应超过36 h。在培养12 h时,突变菌株的产酸量为13.0 g.L-1,此时诱变菌株的产酸量比出发菌株(4.7 g.L-1)提高了56.6%;经检测突变菌株能够保持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11.
德氏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中提取出来的亚油酸异构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此时酶活力最高;金属离子Mg2+、Na+、Zn2+可使酶活力有所提高,Fe2+和Mn2+离子对酶促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求得亚油酸异构酶的Km为0.0285 mol.L-1,Vm为2.31 mg.mL-1.h-1。 相似文献
12.
植物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功能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基因重组表达技术将一个推定的植物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pli18)克隆到pET-30a载体的T7启动子的下游,构建pET30-pli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和低温培养20h后,在其宿主菌E.coli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可溶性的PLI18重组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和酶反应产物的气相色谱检测表明,PLI18重组蛋白具有亚油酸异构酶活性,从而证明pli18基因为1个新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为亚油酸异构酶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乳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乳酸菌,在食品、青贮饲料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阐述了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为植物乳杆菌在相关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自然发酵的酸菜汁中筛选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以及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方法]以3种自然发酵的泡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溴甲酚紫平板筛选产酸细菌,革兰氏染色法初步鉴定,紫外吸收光谱法检测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等方法,从酸菜汁中筛选到一株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QL2,对其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离子及底物亚油酸的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菌株QL2共轭亚油酸产量达23.263μg/ml,亚油酸转化率为3.88%。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乳糖20 g/L,酵母膏30 g/L,CH3COONa2 g/L,MgSO4.7H2O0.8 g/L,K2HPO4.3H2O3 g/L。优化培养基组成成分后,底物亚油酸添加量为0.40%(V/V)时,共轭亚油酸产量达288.740μg/ml,转化率高达7.21%。[结论]研究为产共轭亚油酸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采用单一诱变(紫外线辐照法、亚硝基胍法)和复合诱变(硫酸二乙酯-紫外、亚硝基胍-紫外)等方法进行诱变育种。经抑菌圈筛选、苯乳酸含量测定及遗传稳定性鉴定,最终由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苯乳酸的优良突变株,其苯乳酸产量高达712 mg·L~(-1),比出发菌株246 mg·L~(-1)提高了2.89倍,为后续工业化生产苯乳酸提供了优良的菌种。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简称CLA,它作为人类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备受关注。现以7种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检测法测定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产量。对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进行筛选,实验发现德式乳杆菌的产量最高,产量达到了0.055 mg·m L-1。同时对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全面研究,确定了菌株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36℃、p H 7、培养时间42 h。 相似文献
17.
植物乳杆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分离自发酵糯玉米的植物乳杆菌,为了促进植物乳杆菌的增殖,对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蔗糖、酵母膏、KH2PO4。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添加量是蔗糖2%、酵母膏2.5%、KH2PO40.2%,菌落总数为3.0×108cfu·mL-1。 相似文献
18.
植物乳杆菌是应用于食品工业的重要菌种,本文阐述了植物乳杆菌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综述了其在乳制品、乳酸菌饮料、肝肠发酵、泡菜加工、食品防腐及保鲜方面的应用,并对植物乳杆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优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产亚油酸异构酶工艺。[方法]以亚油酸为诱导物,考察不同因素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的影响。[结果]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的最佳工艺为:在底物添加量1.5‰、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5h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可达21.67U/ml。[结论]以亚油酸为诱导物应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微生物法发酵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产量,优化嗜酸乳杆菌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发酵条件.[方法]试验以亚油酸为底物,利用嗜酸乳杆菌合成共轭亚油酸,选取对CLA的生成量影响显著的几个因素:底物浓度、接种量、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底物浓度1.0 mg/ml、接种量4%、初始pH 5.5、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7℃.正交试验发现,底物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显著影响CLA的合成产量.最终得到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5 mg/ml、接种量2%、初始pH 5.5、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3℃.用气质联用法对产物进行定性分析,证明产物是c-9,t-11 CLA.此时,CLA的产量为91.54 μg/ml.[结论]试验优化了共轭亚油酸的发酵条件,为更有效率地利用嗜酸乳杆菌生产共轭亚油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