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生物超微弱发光的机制和检测方法,综述了超微弱发光与蔬菜种子活力、蔬菜作物的抗逆性、品种特异性、代谢及生长动态以及绿色蔬菜的关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在农业上人们试图用超微弱发光作为一种耐盐碱性、抗旱性、抗热性、抗寒性乃至抗病性的指标,为抗性育种与栽培以及抗性资源开发等提供一种新的灵敏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红霞 《吉林农业》2010,(10):113-113
超微弱发光分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农业中逐渐受到关注。文章论述了该技术在农业中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超微弱发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超微弱发光是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自1923年发现超微弱发光以来,其已成为生物物理中光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生物超微弱发光的机理、发光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UBL的品种特异性、UBL与植物的抗逆性、UBL在农事管理中的应用等有关问题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生物超微弱发光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佐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092-3094
介绍了生物超微弱发光现象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难点及其在医学、农业、食品、环保上应用的可能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超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因为具有高灵敏度、操作便捷的优点,成为一项新兴的、备受瞩目的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国内外的超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在农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浅析,并探索生物微弱发光的机制,以寻找更加优秀的试剂以及新的发光体系。  相似文献   

6.
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超微弱发光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红颜草莓为材料,探讨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超微弱发光的变化及与果实发育成熟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草莓果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花青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超微弱发光强度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超微弱发光与叶绿素、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花青素、可溶性糖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随着成熟程度的增加,超微弱发光强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黑白花奶牛血清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和微弱发光与耐Al^3+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铝胁迫诱导大麦根尖细胞超微弱发光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超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对酸铝胁迫下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尖的超微弱发光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麦种子正常萌发过程中,2个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表现出不同的发光曲线.在铝胁迫过程中,4个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尖发光值大小依次为:沪麦8号浙皮2号>早熟3号>嵊县无芒六棱.这一顺序与用根生长率鉴定的耐铝性能力大小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说明可以用根尖超微弱发光的大小来鉴定大麦品种的耐铝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X射线和荧光对三叶草叶片超微弱发光的影响。[方法]以长势基本相同的三叶草叶片为材料,测定自身发光,然后分别用X射线和荧光照射,测定延迟发光曲线,比较延迟发光曲线和总光子数与自身发光的差别。[结果]X射线照射后,三叶草叶片的总光子数减少,且拟合曲线近似直线。X射线照射后叶片延迟发光明显受到抑制,抑制作用与照射时间呈正相关。荧光照射10~30s后,叶片延迟发光的光子数明显增多,延迟发光曲线快速升高,然后呈指数衰减,在很短时间内恢复稳定。[结论]三叶草叶片经X射线照射后延迟发光受到明显抑制,经荧光照射后延迟发光有很大幅度增强,延迟发光曲线随时间呈指数衰减。  相似文献   

11.
经1000μg/mlβ-氨基丁酸(-βABA)喷雾处理后,湖北海棠叶片中POD、SOD、PAL、PPO活性均升高,并在处理后第5~7天内,活性达到最高,在处理后11天内仍高于对照。-βABA处理也促进湖北海棠叶片的超微弱发光,其变化趋势与抗性酶系活性类似。  相似文献   

12.
根据荧光分析技术,对奶牛血清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正常和异常奶牛血清经不同的光激发后所产生的荧光及其变化情况。初步结果表明,异常奶牛血清的荧光强度比正常奶牛血清的荧光强度要弱。提出通过对奶牛血清的荧光强度进行分析,将其应用于奶牛疾病诊断这一国内外较少涉足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发光与生物超微弱发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超微弱发光现象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它提供了生命有机体代谢反应及能量转化的重要信息,本文介绍了生物发光的类型和超微弱发光的作用机制,生物体超弱发光被认为主要是脂类氧化时过氧化自由基复合时产生光子,发光为体内综合代谢反应,其分子机制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血清蛋白组研究运输对奶牛机体的影响,充分理解运输对奶牛的生理病理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结合MADIL-TOF-TOF串联质谱的方法对运输前第7天、运输后3 h和第7天奶牛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分析鉴定。【结果】运输可引起奶牛血清中14个蛋白点的表达丰度发生变化,有12个蛋白点得到有效鉴定。与运输前第7天相比,血清白蛋白、IgG1 重链恒定区、类型II细胞骨架I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在运输后3 h表达量降低,而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nesprin-2、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酪氨酸蛋白激酶Fps85D、输出蛋白5和一个未知蛋白点在运输后3 h的表达量升高;在运输后第7天,除α1 酸性糖蛋白外,上述蛋白的表达量与运输前第7天无显著差异。【结论】运输引起变化的蛋白主要涉及机体急性期应答和免疫反应、物质运输以及细胞内多个代谢途径,表明运输引起了奶牛应激。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奶牛血清离子水平与机体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胎衣不下的发病机理。分别对胎衣不下(RFM)的奶牛(n=20)和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n=20)各随机选择5头,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两组牛分娩时和分娩后12 h的血清中8种金属元素K、Na、Ca、Mg、Cu、Fe、Zn和Mn的含量,同时用722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两组牛分娩时血清中的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RFM组的Mn、Zn和Cu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FM组血清Ca和Mg也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组(P<0.05);但是RFM组Fe血清含量要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RFM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Zn-SOD、Cu-SOD及总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MDA与OH.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这些数据表明胎衣不下奶牛的血清金属离子水平和抗氧化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钙离子选择电极法成功地测定了临床检查正常奶牛血清游离钙水平,其测定结果基本与国外文献介绍相符,认为该方法适合于兽医临床上奶牛血清游离钙缺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测定28头健康成年黑白花奶牛血清和乳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和规律性。结果表明,血清中的Cu和乳中的Cu,血清中的Zn和乳中的Zn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和0.506,并建立了血清和乳间Cu、Zn元素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8.
黑白花奶牛几项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郑州工作奶站33头健康黑白花奶牛几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这些测定值可作为郑州地区奶牛营养监测和营养状态判断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芦丁对奶牛产奶量、血清、泌乳相关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添加量,为应用芦丁提高中国奶牛泌乳性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用生理状态等相近的泌乳高峰期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日每头添加芦丁0.0(对照组)、1.5、3.0、4.5mg?kg-1。试验期11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试期10周。隔日记录试验牛的产奶量,并于试验第5、35、65日采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同日尾静脉抽取血液样品,根据产奶量的检测结果,选择效果最好组及对照组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等。【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3.0mg?kg-1与4.5mg?kg-1芦丁处理组都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P<0.05),而1.5 mg?kg-1芦丁处理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1.5 mg?kg-1芦丁处理和3.0 mg?kg-1处理乳脂率低于对照组(P<0.05),4.5mg?kg-1芦丁处理乳脂率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牛乳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差异不显著(P>0.05)(2)3.0mg?kg-1处理组血清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水平第35、65日检测结果低于第5日检测结果(P<0.05);该处理组奶牛血清谷丙转氨酶由第5日的22.88(IU?L-1)提高到第65日的25.38(IU?L-1),催乳素含量则由12.19ng?mL-1上升到13.94ng?mL-1,提高了14.36%;(3)3.0mg?kg-1处理组血清指标中,免疫球蛋白IgG、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皮质醇、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孕激素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芦丁能够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同时保持奶品质,降低奶牛血清中尿素氮的水平,提高溶菌酶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芦丁适宜添加量为3.0 mg?kg-1。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能量代谢负平衡奶牛血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奶牛能量代谢负平衡特征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从某千头奶牛场选取选择非妊娠、非泌乳、健康奶牛1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在实验期间,一组牛饲喂120%维持(1.48 Mcal·kg~(-1))日粮,另一组饲喂30%维持能量(0.37 Mcal·kg~(-1))日粮(NRC标准),每天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能量代谢特征性指标,其中,血清理化指标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激素指标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所有检测数据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显示:摄入30%维持能量(0.37 Mcal·kg~(-1))日粮的牛血清FGF-21水平同时显著升高;饲喂120%的维持日粮的牛血清FGF-21水平同时显著降低。实验检测指标中血清FGF-21指标与瘦蛋白(LP)为正相关,与血糖(Glu),β羟丁酸(BHBA)为负相关。结论:实验表明FGF-21与能量密切相关并且在奶牛能量代谢平衡状态的调控中发挥作用,为今后深入探究能量负平衡的发生机理和新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