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覆膜对酒竹笋营养元素与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引进了原产非洲东部中高山地区的竹亚科(Bambusoideae)锐药竹属(Oxytenanthera Mun-ro)竹种--酒竹(O.braunii Pilger ap.Engler),经过近4年的引种栽培,实地调查发现,与邻近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 Kurz)、马来甜龙竹(D.asper (Schult.f.)Backer ex Heyne)、麻竹(D.latiflorus Munro)竹林相比较,笋横锥大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笋直锥大象(C.longimanus Fabricius)和巨红蝽(Macroceroes grandis Gray)特别喜食酒竹笋.  相似文献   

2.
绿竹(Denderocalamopsis oldhami)为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植物,因其所产的笋形似马蹄,故又称"马蹄笋".绿竹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笋用丛生竹.  相似文献   

3.
竹笋象甲是竹笋的主要害虫.为害竹笋的象甲有:竹横锥大象、竹直锥大象、竹小象、一字竹象等,均属鞘翅目,象甲科,主要以幼虫蛀食笋肉,嫩竹,其雌成虫有补充营养习性,可将笋咬成很多小孔.粉丹竹、青皮竹、吊丝竹、毛竹、刚竹、甜竹等均可受害.  相似文献   

4.
<正>粉单竹俗称丹竹、单竹,因竿表面无毛,未成竹时布满白粉而得名。粉单竹是广西最常见的丛生竹种之一,面积达3.71万公顷,仅次于毛竹。其中以宾阳、玉林、梧州、钦州、防城等地人工林最多。其竹丛疏密有致,身姿挺秀,粉白的竹竿搭配着青翠的竹叶,色彩十分清新。在村舍旁,山林中,小径上,常有粉单竹清丽优雅的倩影。粉单竹的竹竿直立或近乎直立,顶端略弯,一般高8~10米,最高可达18米。胸径以6~8厘米居多。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省毛竹林主要笋期竹笋象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毛竹林竹笋象种类主要有5种:竹笋万纹象(Otidognathus rubriceps Chevrolot)、一字竹笋象(O.davidis(Fairmaire))、小竹笋象(O.nigropictusFab.)、三星竹象虫(Otidognathussp.)、大竹笋象(Cyrtotrachelus longi manus(Fabricius)),其中笋万纹象、三星竹象虫为福建省分布的新记录种。竹笋万纹象和一字竹笋象的分布数量最大,二者占竹笋象的66.7%,也是造成竹笋生长不良、新竹畸形、断梢的主要原因,小竹笋象、三星竹象虫的二次危害加重了毛竹林的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始,历时十年多次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丛生竹集生区引进丛生竹73种400余丛,进行存活力、冻害情况、出笋成竹能力、生长量及主物候期等引种指标的多年系统观察测定,并辅之以扩大栽培试验.综合考评结果表明,吊丝单、吊丝球、青皮竹,撑麻25号及本地绿竹在渐南地区较有推广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证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厦门著名的“筼筜湖”、“筼筜渔火”、“筼筜夜色”等之“筼筜”竹名进行考证,认为筼筜竹是一种厦门地区广为分布的禾本科竹亚科竹属单竹类大型丛生竹类植物粉单竹。  相似文献   

8.
绿竹笋用林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绿竹的生长习性绿竹(Sinocalamusoldhami)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丛生竹,分布于福建、台湾、浙江、广东、广西等省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近年在福建省各地开始大面积种植,其竹秆高6~9m,径5~8cm,无明显的地下茎,合轴丛生,萌发和产笋期均在夏秋,故又称夏秋竹笋。由于该笋肉质脆嫩,清香可口,可供人们鲜食或制罐出口。竹材可作竹编、建筑、造纸用料,所以绿竹全身均可得到充分利用。它的产笋期从5月到10月。6月是产笋初期、7~8月是盛期,如气候温和可延至11月。一般种植后三年即可产笋,如管理得法,五年可达盛产,在正常情…  相似文献   

9.
(三)竹类: 44.大头竹:乔木型,丛生;人工栽培,3月出笋,可吃。高达15米,径8~15厘米。埋竿、埋节或分株繁殖。宜在桂西南、桂东南、桂中石灰岩地区推广。 45.粉单竹:乔木型,丛生。竹杆高达15米,直径约5厘米,节间长0.45~1.0米。材薄而韧,是编织  相似文献   

10.
丛生竹的引种及其生产力评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自1978年始,历时十年多次向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丛生竹集生区引进丛生竹73种400余丛,进行存活力、冻害情况,出笋成竹能力、生长量及主物候期等引种指标的多年系统观察测定,并辅之以扩大栽培试验。综合考评结果表明,吊丝单、吊丝球、青皮竹、撑麻25号及本地绿竹在浙南地区较有推广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珍贵的竹子     
正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著名中国竹类专家马乃训提出,总面积不足100公顷的、零星分布的竹种为渐危竹种,种群面积不足20公顷的为稀有竹种。按照马乃训的要求,广西的稀有濒危竹种为数不少。广西已知竹类有160余种或变种,其中特有竹种38种。除了毛竹、粉单竹、吊丝竹、麻竹等竹种种植面积较大外,其它竹种多是零星种植。目前,仅在广西零星生长、数量日渐减少的竹种有33种,如小蓬竹、大明山方竹、掌竿竹、澜沧梨藤竹、南丹唐竹、光叶箬竹、东兴黄竹、赤竹、紫孝顺竹等,有些仅发现  相似文献   

12.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隶属箣竹属(Bambusa)箣竹亚属(Subgen.Bambusa),合轴丛生型,为我国著名的观赏竹种,自然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多国有引种[1],具两种秆形--畸形秆和正常秆,畸形秆常用于植物盆景制作和庭院观赏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丛生竹叶部常见病虫害防治梁仰贞麻竹、绿竹、黄竹、粉单竹和青皮竹等丛生竹类,竹丛内部易呈阴湿环境,常有蚜虫和介壳虫危害竹叶。由于它们的分泌物是烟煤病菌的养料,故有蚜虫或介壳虫危害的竹丛常伴有烟煤病发生。蚜虫和介壳虫发生于3—11月,吸食竹叶汁液,烟煤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广东省境内8个县区的粉单竹病虫害,结果表明,粉单竹人工林未见严重的危险性病虫害,但自然生长的竹林普遍存在病虫危害。主要害虫有竹象鼻虫、黄脊竹蝗、竹织叶野螟等,主要病害有笋腐病、竹黑粉病、竹丛枝病等。  相似文献   

15.
丛生竹的引种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0余年来的丛生竹引种、育苗和造林试验得出:丛生竹走母竹育苗,以苗繁苗、竹苗造林来扩大和发展江西省丛生竹之路是行之有效的。并筛选出了适合江西省东西部栽植的丛生竹优良品种有黄竹、坭竹,青皮竹、绿竹、梁山慈竹。赣南地区除上述竹种外,还适合栽植的有粉单竹、大头典竹、吊丝单竹、吊丝球竹、吊丝竹、撑绿竹等10多个丛生竹种。  相似文献   

16.
长足大竹象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长足大竹象 ( Cyrtotrachelusduqueti Gu’erin M’eneville)属鞘翅目 ( Coleoptera)象虫总科 ( Curculionoidea)象虫科 ( Curculionidae) ,在国内广泛分布于四川、重庆、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主要危害慈竹 ( SinocalamusaffinisMc Clure)、粉箪竹 ( Lingnania var.pubescens)、青皮竹 ( Bambusa textilis Mc Clure)、杂交竹等丛生竹竹笋。长足大竹象在四川主要危害慈竹和杂交竹。据粗略统计 ,全省每年发生面积近 6.7万公顷 ,一般危害率为 50 %~ 80 %,严重的可达 1 0 0 %。近几年来 ,随着我省三大工程的实施 ,全省大力发展经济林 ,…  相似文献   

17.
绿竹开花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绿竹 (Dendroclamopsisoldhami)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 ,原产我国。集中分布浙江南部、台湾、福建及广西、广东等省。在浙江、台湾、福建 3省普遍栽培 ,是亚热带地区优良速生的笋材两用的丛生竹种之一。具有生长迅速、成林快、轮伐期短、笋体大、笋期长、产量高、营养丰富等优点。绿竹笋味鲜美 ,清凉解暑 ,同时具有降压、降脂、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是夏秋两季深受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绿竹竹材易降解 ,是应用前景广阔的造纸原料。近年来 ,以笋用林为主要经营目的的绿竹林发展很快 ,并取得丰富的经验 (郑郁善等 ,1…  相似文献   

18.
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绿竹[Dendrocalamusoldhami(Munro)Kengf.]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优良丛生竹种(指没有竹鞭,地下茎粗短,竹秆呈丛生状的竹子,也称合轴丛生竹)之一,主要分布在闽台、两广和浙江省平阳、瑞安、苍南等地。绿竹出笋期长,其笋形似马蹄,俗称"马蹄笋",笋味鲜美,营养丰富,肉色白,味甜松脆可口,可鲜食或制作笋干、罐头,为笋中上品。竹秆通直高大,节间长、匀称、竹壁厚,坚而韧,竹材纤维含量丰富且易于离解,是制造高、中档纸的优良用材,而且秆中层可入药,有清热解暑之效。绿竹竹林密度大、枝繁叶茂、色泽浓绿、株型优美、秀雅宜人,宜于庭园观赏和河溪两岸、房前屋后绿化栽  相似文献   

19.
浙南地区的绿竹笋用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绿竹是我国南方著名优良丛生食用笋竹种,因其笋形似马蹄,故俗称“马蹄笋”。马蹄笋为温州传统名优特产,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作者根据绿竹的出笋习性,提出了绿竹造林、扒土培笋、水肥管理、竹林结构调整、采笋留竹技术、竹笋产期调整等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于2019年,在广西南宁市七坡林场开展低丘松林下套种3种丛生笋用竹种(绿竹、麻竹、勃氏甜龙竹)试验,探究3种丛生笋用竹种的造林效果、发笋及幼竹生长规律。结果显示:勃氏甜龙竹的成活率高达83.15%,略高于绿竹(76.6%)和麻竹(62.13%);发笋时间,以勃氏甜龙竹最早(5月中旬),绿竹最晚(6月上旬);发笋持续时间历时最长的为勃氏甜龙竹(180 d),最短的为麻竹(150 d);麻竹的发笋量最高,平均单株母竹发笋率、退笋率分别为2.186、0.115,且以下坡位发笋率略高于上坡位,而退笋率相反;3种笋用竹幼竹高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勃氏甜龙竹与麻竹的高生长速率相接近,生长盛期日均高增长量为12 cm; Richards、Gomperz.T方程分别较好地拟合了勃氏甜龙竹和绿竹、麻竹的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