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疆家蚕种质资源RAPD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家蚕卵为材料。选用重复性较好的12种随机引物,对15份新疆家蚕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DNA多态性扩增(RAPD)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家蚕种质资源材料的DNA多态性较为丰富,共获得153个RAPD标记,系统聚类分析表明新疆家蚕种质资源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近、在相似系数0.8的水平下聚为一类,遗传距离最大为0.3985,最小为0.1296。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个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10条引物共扩增出80个条带,其中76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0%,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个条带。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25 0~0.875 0之间,遗传距离在0.133 5~0.644 4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除江油3号与川桑聚在一个分支外,其余的15份江油桑资源与白桑聚在一个分支,说明这16份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不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境内收集的24份野生桑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其遗传分化关系,以利于对耐寒、抗旱类型野生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价值的准确鉴定和评估。从2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个有效引物,对24份野生桑树种质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27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73条,多态性比率为99.3%,单引物对每份种质材料扩增获得的条带数在2~5条之间。24份野生桑树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在0.047~1.000之间,其中,杜蒙2号和杜蒙3号,宁安1号和宁安3号两组种质材料的相似性最大,杜蒙3号和宁安3号的相似性最小。24份野生桑树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与其地域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苜蓿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赫  刘利  周道玮 《草地学报》2007,15(5):437-441
本文用RAPD标记分析10份苜蓿属(Medicago L.)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苜蓿优秀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和杂交育种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33个引物在这10份材料间共扩增出353条带,其中263条带为多态性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4.5%,各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5~17条不等;遗传距离范围为:0.488~0.686,平均值0.59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份材料大体划分为3类:草原1号、草原3号、美国苜蓿王和达菲成为第1类;雅酷、呼盟、蒙古和锡盟是第2类;秋柳独自成为1类。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10个现行栽培桑树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湖南省现行推广的10个桑树品种的指纹图谱,作为该省区桑树遗传育种辅助选择和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从36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带型丰富、多态性较高的5对引物对10份桑树品种材料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44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达27.88%。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以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基于形态学方面的分类结果一致,在遗传相似系数0.79处,10个桑树品种聚为3类:三倍体品种湘桑6号单独聚为一类,其余9个品种聚为一类,其中广东桑品种苗33又单独聚为一类,8个鲁桑品种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6.
黄花苜蓿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单株取样的方法对黄花苜蓿4个品系和5份其他种质共9份供试材料的种子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9份供试材料可溶性蛋白总条带数为69条,总多态带为56条,多态带百分率为81.16%;9份供试黄花苜蓿种质材料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顺序为8>6>1>5>4>3>2>9>7。5个相关种质含有比4个品系更加丰富的遗传多样性。9份供试材料的总基因多样性为0.2214,遗传分化系数为0.4929。4个品系的基因分化系数大于5个其他相关种质。基于Nei’s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9份供试材料可以分为4类,但聚类反映出的亲缘关系与群体取样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7.
4个牦牛品种的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麦洼、九龙、大通和天祝白牦牛等4个牦牛品种共124头牦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每个RAPD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18~33个,且所有品种均表现多态,标记多态频率平均为38.63%,检测片断大小在0.25~5 kb之间;②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公式计算牦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0),结果显示九龙、麦洼、大通、天祝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11、0.262、0.252和0.216;③采用Rogers遗传距离公式分析4个牦牛品种间的遗传距离(DR)结果:天祝白牦牛与九龙牦牛遗传距离最大(0.0414),与大通牦牛的距离最小(0.0383);④根据DR值,将4个牦牛品种聚为两大类,九龙牦牛聚为一类,其它3个牦牛品种聚为一类.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在较近的水平上首先聚为一类,然后与麦洼牦牛聚为一大类.  相似文献   

8.
利用RAPD遗传标记鉴定了西南大学桑资源圃保存的22个桑树品种的亲缘关系。聚类图首先将新疆药桑分出,将其它21个品种聚类为两大支、6小支。新疆药桑与其它桑品种亲缘关系远,大花叶皮桑、盐亭20号、国丰、七六一,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樱桃、多胡早生、收获一、吉木沙尔黑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金龙、强兵、鹤田、梨儿桑、湖南早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油匠当当、姬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改良十文字、纳溪桑、民主粉红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剑持、伊达柴木、马蹄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大花叶皮桑亲缘关系靠近白桑,瑞穗桑、山桑与白桑、鲁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未见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迁移规律,建议在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时,最好先做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53份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计算了35个RAPD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和每份苜蓿种质资源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并通过计算53份苜蓿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CD),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素缘关系.结果如下:1)35个RAPD标记扩增共得到30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8条,多态位点比率为94.12%.说明这53份苜蓿种质资源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2)53份苜蓿种质资源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变化规律一致.直立黄花苜蓿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最低,说明其遗传多样性最小;公农1号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最高,说明其遗传多样性最大.3)53份苜蓿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136 3~0.661 0.以λCD=0.275为标准将53份苜蓿种质资源划分为7个组群,直立黄花苜蓿单独被划分成一个组群.  相似文献   

10.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苜蓿品种甘农3号、甘农5号、游客及其杂交后代19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结果:6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7条带,其中31条带是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值为83.7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17条带。用POPEGENE 32软件分析有效等位基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484 2、0.287 5、0.432 3,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19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 486 5~0.945 9;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可把19份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第1类包括速生1~#、速生11~#、速生12~#共3份种质材料;第2类包括速生5~#、大叶2~#、速生26~#、直立、甘农5号、速生15~#、速生17~#、速生20~#、速生19~#共9份种质材料;第3类包括速生4~#、白花1~#、白花2~#、白花3~#、甘农3号共5份种质材料;速生2~#、游客分别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类型的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及添加量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桑树再生植株,考察桑树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冬芽培养再生植株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停止生长,添加生长激素TDZ能较好地诱导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会抑制生长芽的再生长,而添加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冬芽的再生,且添加3.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冬芽再生率显著高于添加1.0 mg/L 6-BA的培养基;8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含3.0 mg/L 6-BA的改良培养基中培养,新疆药桑和小花叶皮桑的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其冬芽的再生率均为66.7%,滇桑次之,再生率为55.5%,天目山桑和斯里兰卡的再生率分别为40.0%和25.0%;5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组培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后,只有滇桑和新疆药桑分别诱导出再生根系(诱导率为分别为20.0%、14.3%)后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离体组织再生培养是保存和利用天然22倍体新疆药桑、渐危种滇桑等珍稀桑树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桑属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用RAPD技术对桑属 1 2个种 3个变种的 4 4份材料和 1份构属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用筛选的 2 4个随机引物扩增 ,共得到 1 1 3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 ,多态性达 72 0 % ,表明材料间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统计这些片段 ,根据扩增计算出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然后用UPGMA法进行分析 ,构建了 4 5份材料间的系统发生树 ,并进一步探讨了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多叶型与三叶型品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国外2种多叶型苜蓿及国内外5种三叶型苜蓿幼苗的5种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将酶谱数量化,应用SPSS统计软件求出各品种间的遗传一致度及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测定的5种同工酶中过氧化物酶(PER)、酯酶(EST)、淀粉酶(AMY)具有多态性,综合此3种酶酶谱可以鉴定供试的7个品种;2)2个多叶型品种具有一共同特征酶带PER-4,国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国外品种;3)品种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826~0.952,欧氏遗传距离为0.500~1.118,多叶型品种间遗传一致度为0.904,欧氏遗传距离为0.500;4)等级聚类分析结果为,以欧氏遗传距离0.400为分界,供试品种分为3类,2个多叶型品种为一类,其余的5种三叶型品种分为另两类.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AFL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AFLP技术和统计学分析原理 ,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10个不同地区野桑蚕和 33个家蚕品种以及 5个作为外群对照的柞蚕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0 419)与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 0 40 6 )相似 ,而家蚕与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35 5~ 0 5 32 ) ,明显地小于家蚕与柞蚕 (0 76 1~ 0 86 5 )和野桑蚕与柞蚕 (0 776~ 0 839)之间的遗传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聚类分析发现 ,中国一化种与二化种聚类在一起 ,中国二化种与热带种聚类在一起 ,热带种不与一化种聚在一个类群 ,这一结果证明中国二化种在进化上介于一化种和热带多化种之间  相似文献   

15.
桑果经过压榨、过滤获得桑果汁,以桑果汁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过程分别获得桑果酒和桑果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对桑果汁、桑果酒、桑果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和分类,并经过NIST05谱库检索定性。结果表明:桑果汁中含有36种挥发性成分并以酯类化合物为主;桑果酒中含有35种挥发性成分并以醇类化合物为主;桑果醋中含有39种挥发性成分并以酸类为主。桑果汁、桑果酒、桑果醋所含的挥发性成分中,相同的化合物有15种。  相似文献   

16.
桑叶多糖的分离及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是桑叶中的重要功能性成分之一。采用水煮提取、乙醇分级沉淀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的方法,从桑叶中分离、纯化出3种多糖组分:MPSⅠ、MPSⅡ和MPSⅢ。经红外光谱分析,MPSⅠ不同于MPSⅡ和MPSⅢ,表现出长分子链、β-糖苷键构型和含酰胺基团等特征。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L-鼠李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是3种桑叶多糖的共同成分,其中D-葡萄糖和D-半乳糖的构成比例较大,3种桑叶多糖的单糖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自然单倍体川桑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川桑(M.notabilisS.)作体细胞染色体倍数性鉴定,发现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4条,是通常二倍体桑的一半,初步认为是自然单倍体桑。对川桑的组织构造、同工酶谱等作了调查,并与二倍体纳溪桑、小官桑作了比较,经对川桑和多个其它桑种初步作RAPD研究,川桑与其它桑种亲缘关系都很远,推测它可能是桑属中分化最早的种。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6个家蚕原种、2个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重点探讨了4个原种1~2龄颗粒饲料育对其生长发育、产卵性能和叶卵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极大差异,从24 h疏毛率来看,杂交种高于原种,日系品种高于中系品种。原蚕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1~3龄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对照显著延长,但5龄期发育加快,差距缩小。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原蚕虫蛹生命率无明显影响,全茧量高于全龄桑叶育,但茧层率低于对照组。造卵数1~2龄颗粒饲料育略少于全龄桑叶育,但残留卵率显著降低,平均产卵量与全龄桑叶育基本相同,良卵率也无明显差异。小蚕颗粒饲料育的5龄食下量均低于全龄桑叶育,4个品种平均减少11.0%,叶卵转化率比全龄桑叶育平均提高15.6%。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方法对四川省的7个特色桑树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圌桑10号、盘桑2号与浙江裂叶火桑、四川鬼桑、剑持亲缘关系近;圌桑6号、圌桑12号、圌桑11号、圌桑14号与斯里兰卡桑、保康蒙桑、广西鸡桑亲缘关系近;圌桑2号与广东荆桑亲缘关系近。RAPD资料能将种以下的品种细分。但RAPD聚类图将广东荆桑、圌桑2号首先分出,将钦州长果、重庆构树、云南长穗、荥经川桑、金佛山华聚在第一大类,结果难以解释,与中国植物志桑属的分类相矛盾。建议在分析桑属的系统学时,先用ITS资料进行初步分类,确定亲缘关系大致框架,再用RAPD资料对种下不同品种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