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晶  赵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39-9241
在新民居建设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太行山区传统民居的选材、构造、接地方式、村落组群等生态性的研究,提出了可用于山地新民居建设的可行性手段,以期应用到具体山地新民居建设中,使得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得以延续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域性的特征风貌,决定了各个地方居住建筑的特点。中国特色民居是中国特色文化道路的产业灵魂,是先人智慧的表现。关于恒久的保护民居的古色古香,又能在当今社会立足,这是一个难题。为此,本文想通过结合特色民居与文创书店的耦合共生,为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开启一个新起点。使特色民居不但能保留它独有的风韵,还能在当今社会中屹立不倒。相信两者之间的结合,可以开启新的模式,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展现自己的人文情怀,满足城市文化需求,构建独特的文化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徐慧宁  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05-14808
在简要分析广西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广西城乡风貌改造中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尝试,总结了广西的传统民居特色,将其按地域特征分为3类,一是按发展源流分为干栏建筑,院落式建筑和非院落式建筑,西洋建筑;二是按建筑材料分为竹木结构民居、石头结构民居、土墙结构民居、土石结构民居、砖木结构民居、混合材料民居;三是按建筑样式分为干栏式建筑、院落式建筑、非院落式建筑。桂北木结构"干栏"式建筑是广西民居的代表。笔者根据现实发展情况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进行改造;要以更新民居形态为改造的新方向;要善于挖掘、展示和保护传统文化。这些建议对提高城乡风貌改造的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大规模开展,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欲望的驱使和市场法则的无形引导下,传统民居建筑正处在被城市开发与建设吞没的危机中。对库车维吾尔族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从历史文脉、地域环境、生活习性、民族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当地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特色。提出适宜该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措施。为库车地区的维吾尔族民居特色的挖掘和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颂  冯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18-19019,19022
研究了刘青霞故居的历史背帚、现存状况,结合河南古民居建筑特色探讨其地域文化特色,本着对其物质基础历史街区进行整体保护的原则,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与延续措施,以期为同类民居的保护与延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现代景观的发展,必须与当代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才能真正体现和促进现代社会精神面貌的发展与进步,十八大以后,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只有恰当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才能凸显中国景观设计的无穷意境,文章以社会的发展和内在切实需求为背景,以目前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与景观的关系、提出了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婷  谭腾龙 《乡村科技》2022,(12):146-14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民居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以河南省博爱县寨卜昌村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从居住需求变化、家庭结构变化、民居自身原因和保护意识4个方面探究寨卜昌村传统民居消失的原因,从环境适应、居住合理、发展变通、文化兼容4个方面分析其民居建筑的核心价值,并对寨卜昌村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出建议,如寨卜昌村民居的活化应由“带动活化”向“自主活化”转变,传统民居的修缮应坚持修旧如旧、新建如新的原则,现代民居修建应体现民居的核心价值等。  相似文献   

8.
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以甘肃宕昌踏板房民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踏板房是一种分布于甘肃陇南的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建筑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为保护这种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通过实地测绘、房屋图纸绘制、构建建筑模型的方法保留这种建筑的历史资料,并在保留原建筑文化要素的基础上,设计新的踏板房建筑,力图保护、继承发扬这种建筑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城市“存量建设”的发展趋势下,对老旧建筑小微空间进行系统性有机更新是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传统民居的更新保护在城市老旧住宅中更具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今农业》2021,(3):82-90
作为最古老的节气之一,夏至兼具“节气”和“节日”的双重身份,其文化表现形式与相关社会实践遍布在信仰与民间禁忌、饮食与食物制作、生活与农事民俗等多个领域。作为活态文化传统,夏至节俗伴随着地域的转换、时代的变迁,构筑起了纷繁绚烂的文化图景,但无论如何变幻,其演化的内在逻辑始终是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模式为中心,体现着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对话与融汇,是能够持续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滋养的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hejiang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ZADL)特色(自建)资源数据库一期项目建设,始终把握"特色"的选题理念,注重与江南传统文化、浙江地域特点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构建了33个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数据库。该库汇聚了浙江省各高校富有浓郁吴越特色的数字化信息,展示了浙江省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特色和个性化的服务手段,提高了社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文章较为详尽地探讨了江南浓郁的人文底蕴和浙江的地域特点,阐述了地域传统文化对ZADL特色(自建)数据库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研究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黄毛坪村为案例,通过分析其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与变迁,探讨了文化内涵、民俗习惯及建筑地域特色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冲击,从而提出了从旅游结合发展、政府介入引导、苗族博物馆建设、建造技术传承、文化主体意识提升等方面的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类建筑的源头和基础。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随着技术层面的日益趋同,千城一面的建设模式越来越多的侵蚀着我们的城市,人们对历史文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不知道、不了解、不认同民居这种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载体。本文就河南本土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4.
结合佳木斯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情况,论述了三江流域历史文化文献资源建设现状,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武营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66-11068,11083
针对城市形象千篇一律的现象,提出了以城市特色为源泉的城市形象营造策略。在解读洛阳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发现不足,并基于其历史、自然和文化特色,提炼洛阳千年帝都、水韵花城、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最后据此提出洛阳市的城市形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纵观我国,整体国力和经济水平都在不断发展,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地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如何加强平困地区扶持,最大限度的减小地区差异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黔江地区位于我国的重庆市的东南部区域,海拔范围在320-1939米,可以说是高海拔地区,再加上该地区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充分具备发展山地特色的现代效益的农业的有利条件。本研究结合黔江区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对山地特色现代效益农业发展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黔江区进行山地特色现代效益农业发展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黔江区发展山地特色现代效益农业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黔江区山地特色现代效益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省翟家岭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基因理论视角出发,根据实地踏勘调研,梳理出翟家岭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谱系.结合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所遇到的困境和其文化基因特征,提出修复物质文化载体、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实施,国家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建设提到文化传承的历史高度。以会泽县特色民居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在云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承和保持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包括:以新农村民居建设面貌为重点,以地方性特色的新农村民居建设风格为核心,改善特色民居的房屋结构功能,保护传统民居文化特色,为云南新农村特色民居建筑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农户空间资源要素共享低效是村落空间重构的重要障碍,对其共享界面进行计量分析,能有效辨析不同类型农户共生关系及诊断共生界面关键问题。以重庆市燕坝村为例,采用共生界面分析法计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共生界面特征,结果表明:当前村落空间5种不同类型农户共生模式为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农业经营型农户和非农经营型农户分别形成两对共生性明显的共生体;生产空间重构亟需强化的农户共生界面是农业补贴、土地流转农户补偿机制、基础设施管护;居住空间重构亟需强化的农户共生界面是劳动力素质、新型农村社区管护;生态空间重构亟需强化的农户共生界面是绿色基础设施配套及管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