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操应用于脑出血术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脑出血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吞咽训练护理、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日3餐前进行吞咽功能康复操训练。按照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训练后4、6周,干预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操可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首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护理组39例(简称康复组)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组39例(简称对照组) ;用洼田氏咽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为观察标准,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此外,康复组施行了以早期强化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按洼田氏饮水试验,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吞咽障碍程度之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训练4周后,康复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 5 )。按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康复组训练4周后基本痊愈、明显好转、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 5、9、3、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5、10、9、5例,康复组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H c=6 .32 3,P<0 .0 5 )。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对照组一旦发生吞咽障碍即给予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h即予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 vs 20.0%,P<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降低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于延髓背外侧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经颅脑磁共振检查证实为延髓背外侧卒中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及康复训练,电针治疗每日1次,双休日停治疗,共治疗15次,治疗3周后评价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及电视荧光透视吞咽功能研究(VFSS)分值变化。结果 5例患者经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后吞咽障碍症状减轻,与治疗前比较SSA总分降低而VFSS总分升高。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延髓背外侧卒中患者的咽喉肌收缩力,从而改善患者吞咽障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进吞咽生物理疗仪操作方法对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60例,比较吞咽生物理疗仪常规操作方法与改进后操作方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康复组有效率88.3%,对照组7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吞咽生物理疗仪操作方法后更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重塑吞咽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吴水群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6,24(3):319-319,332
目的:分析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2例首次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评估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存在着抑郁、焦虑、恐惧、对环境不适应、孤独无助、不配合治疗等不良心理,经过护理干预后,多数患者情绪障碍、住院态度、配合护理等方面均得到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首次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应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这对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吞咽功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1]。同时进食困难可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继而影响到卒中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同时增加了住院费用。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者早诊断、早评价、早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应用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训练3个月.干预组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即在患者康复早期、中期、晚期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方法.采用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康复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康复护理及心理干预,干预组的FIM和FM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康复疗效比较,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Hc=3.8642,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生活信心,更好地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家庭护理干预达到提高社区癌症患者的自护能力,以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癌症康复.方法:采用抽样方法把242例社区癌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1例.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施加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自护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合理用药、定期复查、功能锻炼及对症状的认识、自护技巧、预防并发症、安全管理等自护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和改善(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癌症患者的自护能力、巩固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正>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导致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发生率为37%~78%[2]。从大脑皮层运动区至脑干吞咽功能中枢的任何环节受到损害均可引起吞咽障碍,包括吞咽启动困难、咽部肌肉无力、环咽肌失迟缓等,进食时可出现呕吐与返流、严重误吸甚至肺炎等。尤其对合并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更为困难。我们采用VitalStim生物理疗仪联合治疗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干预对逆行交叉克氏针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T"形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效果。方法 47例髌骨"T"形粉碎性骨折患者行逆行交叉克氏针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护理干预、功能锻炼及理疗的综合康复干预。随访6个月至2 a,采用胥少汀综合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 47例患者的骨折均在术后4~6周达临床愈合,术后8周达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0.7±2.2)个月,本组优43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5.7%。结论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进行综合康复干预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综合干预方案对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及情绪的影响,探讨改善患者围治疗期间营养不良状态、纠正不良情绪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行新辅助化疗后转治疗科室行手术治疗的45例胃癌患者,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系统化心理、营养、疼痛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证属风痰瘀阻证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化痰通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疗程4周,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评分,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测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30例,康复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4周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于干预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使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VAS评分、膝关节围度及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4周时2组VAS评分、膝关节围度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关节活动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康复组VAS评分、膝关节围度及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2组LYSHOLM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关节镜下行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10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2例)和循证护理组(56例),循证护理组循证后针对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实施针对性护理,并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2、4周进行汉密尔顿康复量表(HAMD)评分.结果 循证护理组汉密尔顿康复量表评分于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由患者的需求来决定的护理,以人性化的理念、方式和方法的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及简单交待注意事项。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干预组出现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95.0%vs75.0%),干预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23.0±3.0)h、(8.0±1.5)d,对照组则分别为(36.0±2.0)h(、10.5±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行为有明显影响,人性化护理能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舌三针配合颞三针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基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的等级变化,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3.34%(P<0.05)。结论 在基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身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 S IE)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A S、SDS、NO S IE评分均明显降低,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泌尿外科2010~2011年住院患者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187例患者的护理工作。结果泌尿外科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吸入性肺炎7例,无一例发生窒息。结论护士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措施,及早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可极大地避免泌尿外科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返流误吸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主病症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干预疗法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运动及智力发育的疗效.方法 127例Gesell量表评估总发育商DQ< 75的早产低体质量儿,随机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进行3个疗程的综合早期干预,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家庭康复指导,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的新生儿护理.随访半年,采用Gesell量表评估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