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七个泉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其主要特征为含油井段长,油层跨度长,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极强,油层“薄、多、散、杂”,“四性”特征复杂多变,油气富集规律不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与油藏工程方法对七个泉油藏的开发现状和开采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2.
储层描述与预测技术作为提高地震纵向分辨率、识别薄储层的技术手段,在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气藏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利用Jason软件对巴19断块做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重点对砂体平面分布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有效砂体的分布范围,并结合生产提出了开发评价井和生产井的钻探建议。巴19断块有效砂岩厚度主要发育于巴19井区和巴18井区,其中巴21井、巴19-17井、巴19-1井和巴18-3井~18-5井区最发育;断块南端有利布井范围边界在巴22井~巴18-29井~巴19-33井~巴19-31井一线;巴20井断块巴20-3井以北井区砂岩发育,为主水道微相发育区,是下一步滚动开发的有利方向。从目前已完钻井情况分析,储层预测效果很好,与实钻情况符合,Jason软件能够较好的适用于该断块的地质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3.
精细构造解释在深县凹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县凹陷地质条件复杂,历经多期构造演变,断层繁多,是典型的断层控油区块。通过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研究,采用精细层位标定技术和相干数据体技术等方法对深县凹陷的地层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情况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巴48北阿三段砾岩体是在巴音都兰凹陷二次三维地震采集基础上,筛选出的有利目标之一。前期按照构造油藏的评价思路部署实施3口评价井,效果不理想,近2年按照岩性-地层油藏的评价思路,开展了5个方面的精细油藏评价具体做法,在砾岩体北部设计钻探了1口井,获高产工业油流,砾岩体油藏评价获得突破,形成了(2000~3000)×104t的整装规模储量,取得了显著的油藏评价效果。巴48北阿三段砾岩体精细评价的成功做法对二连盆地其他凹陷油藏评价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位于我国西部探区的H区块勘探程度高,新发现的侏罗系岩性油气藏为增储增产的突破口.但研究区的砂岩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岩性圈闭落实困难,且地震资料整体信噪比低,噪声发育且能量强,有效频宽窄、主频较低,原始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为此,开展了保真保幅岩性目标处理技术研究,利用叠前多域保幅去噪技术和井控Q补偿技术,以提高地震资料对目标岩性的识别精度.在大量试验分析和技术攻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保幅去噪与振幅补偿迭代方法,以保真保幅为核心,优化去噪流程,在提高信噪比的基础上,合理拓宽频带,进而提高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确保在保真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识别薄砂层及真实反映其振幅响应关系.结果 表明,运用保真保幅岩性目标处理技术明显改善了H区块目的 层三维地震资料的品质,提高了信噪比及分辨率,达到了薄砂岩储层预测和油气藏描述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英台-四方坨子地区油气藏非常复杂,具有构造幅度低、断层分布复杂、流体识别困难、油藏类型多样的特点。针对复杂油气藏实际情况,利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对构造和断层进行了精细描述,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沉积微相技术进行了储层精细描述,利用多信息流体识别方法解决了该区流体识别的难点。对该区复杂的油气藏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确了油藏控制因素和油藏类型,实现了该区储量和产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来确定有利储层,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地震属性有几百种,不同的工区地质背景不同,对地震属性的敏感度也不一样,如何选取更适合实际研究工区的属性或属性组合,需要大量的分析和试验。以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三段砂体储层为目标,结合岩石物理特征、储层标定、模型地震响应特征研究成果,提取了对储层敏感的地震属性进行分析,对目标层的储层参数进行预测,预测效果较好,为该工区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东D油田S油藏为典型的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因"低渗、油稠"等突出特点,在现行井网和开采方式下油藏开发效果差,油藏储量动用状况分析成为开发决策的关键。为定量分析S油藏储量动用状况,以油藏地质模型为基础,结合油藏开发动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储量动用状况分析及提高储量动用率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油层较厚,井网不完善,油藏层间和平面动用状况差异大,采用"立体井网加密"开发对策可有效提高油藏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地震解释中薄储层的识别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地震资料频率更低的深层。通常采用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等技术识别薄储层及特殊岩性体,但上述技术非常昂贵、周期长、效率低。薄层反射率反演技术是以叠后地震剖面为基础、分频技术为约束,无需建模、井控的叠后谱反演技术。该技术在消除地震子波影响的同时压制了高频端的噪声,能够得到高分辨率的反射系数剖面,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能有效识别薄储层。在塔里木盆地先巴扎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薄储层识别中,薄层反射率反演技术效果显著,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砂泥薄互储层是陆相断陷湖盆常见的沉积岩叠加模式。由于单砂层薄、岩性变化快,薄储层岩石物理参数不明显,并受到复杂断裂影响和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限制,使得纵向识别薄砂层及横向预测砂体展布规律难度加大。以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为例,基于层序地层学的多信息相控储层预测思路,采用高精度拟声波反演技术与频谱成像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融合测井高纵向分辨率及地震高横向分辨率来提高砂泥薄互储层地震预测的可信程度,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可靠依据。经过钻井验证,预测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其他地区的砂泥薄互储层地震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砾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岩性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受裂缝发育带控制作用非常明显的特点。提出应用地震曲率体技术对砾岩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和分布状况进行预测的方法,阐述了地震曲率体裂缝预测技术的原理,应用该方法对四川九龙山地区砾岩储层进行了裂缝预测,进而对该地区天然气富集区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和岩心观察结果十分符合,说明用地震曲率体技术对该地区进行裂缝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在储层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是将地质模式与地震解释技术相互结合,以地质模式为指导,应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对储层进行评价预测。红台地区的主力储层三间房组辫状河三角洲储集砂体厚度薄及横向变化快,给储层分布预测带来了较大困难,在地质研究基础上,采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反演和神经网络3项地震解释技术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通过分析,精细刻画了红台地区三间房组辫状河三角洲储集砂体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反应法、表面改性法和直接加入法对深冷精细胶粉实施了表面改性,提高了其与钻井液的相容性与亲合力,并探讨了其应用于聚合物钻井液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表面改性法并优选最佳表面改性剂B1可有效改善胶粉与钻井液的相容性及亲合力,其改性胶粉可有效加入钻井液,且对钻井液流变性无明显影响,可有效降低聚合物钻井液失水,其效果优于超细碳酸钙,加量大于2%时,其效果更优于油溶性树脂,显示其在钻井液降失水及储层保护方面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塔东古城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埋藏深、分布复杂,储层预测难度大。根据Gassmann方程对储层段进行流体替换,利用替换后曲线和原始曲线开展正演模拟,根据正演模拟结果分析鹰三段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该储层进行叠后地震属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塔东古城地区鹰三段储层具有低密度、低速度和低阻抗的特征,地震响应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其有利储层主要集中在该研究区中部,以北北西向呈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物分辨率不断提高,遥感地质调查的精度也随之提高。通过引用介绍了World View-2数据波段基本特征和波段的相关性,选取适合本地区解译目标的World View-2数据最佳波段组合、通过正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的图像预处理方法 ,制作了1:5万遥感影像图;进行了研究区地层岩性、岩浆岩、构造解译和特征分析;制作了1:5万岩性-构造遥感解译图;认为解译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将为推动高分辨率高光谱数据的发展和在地质矿产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地震属性概念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关键步骤,结合饶阳凹陷路家庄地区实际的地质情况,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对该区目标层Es2、Es3沉积体进行了地震属性分析,并将结果和沉积相进行对比,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节点构成、网络拓扑、通信协议等方面的特点,重点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典型应用,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精细农业,需解决信号传输与衰减方式建模、多通信网融合及降低传感器成本等关键问题.提出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农艺技术、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技术等相结合,有助于优化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缝洞型碳酸盐岩是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的主要储集层,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洞穴、溶蚀孔隙以及各级裂缝。缝洞连通性是油田勘探开发实践中高效井优选的重要依据,连通的大型缝洞集合体是研究的主要目标。缝洞量化描述技术是储层描述中的关键技术,重点解决裂缝量化研究、缝洞连通性以及缝洞体系储集规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研究区缝洞型储层的强非均质性,提出裂缝强度量化描述、裂缝方向量化描述与缝洞体系储集规模量化描述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缝洞体系连通性进行量化分析,确定连通单元边界,最终指导油藏高效开发井组部署。  相似文献   

19.
对于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储层较深、非均质性强的地区,采用常规的波阻抗反演效果不好。基于时频分析的分频技术,能够细致研究时变地震信号,进而对储层进行预测。首先利用时频分析结合地震相研究沉积旋回变化,然后在研究频率振幅域与岩性的敏感性、频率能量与岩性交会性的基础上,提出使用分频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时频分析与地质沉积中的层序旋回符合较好,中频时振幅谱与砂岩相关性好,分频结果显示振幅能量分布与单井时频分析结果、地质沉积相认识符合度较高,说明利用分频技术进行储层预测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课件中应用的基本方法,阐述了"汽车拖拉机构造"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课件中进行应用,通过前期的建模及后期的交互演示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建立虚拟的三维模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于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