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薯新品种恩薯3号具有藤薯双高产、耐阴性强、抗病耐贮、品质优、口感佳、萌芽性好、出苗快、苗质优、栽后易成活、早发性好、大田生长旺等特点.在单作条件下鲜薯比对照南薯88增产59.3%,在荫蔽条件下(与玉米套作)比恩薯1号和南薯88分别增产23.4%和39.2%,是一个适合间套作种植的食饲兼用型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苏薯7号以抗病品种济薯10号为母本,引进亚蔬资源AIS0122-2为父本杂交,经多年多点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产量高,鲜薯较徐薯18增产18.2%,薯干增产15.5%,抗病性好,高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苏薯7号还具备萌芽性好,品质优良,地上部茎生长势强,薯块膨大速度快等特点,适宜在我省各地作春夏薯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6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薯6号是由蓬尾S1-12-48作母本,AIS0122-2作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鉴定,平均亩产鲜薯2047.5kg,比对照增产11.8%。抗根腐病和黑斑病。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4.
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薯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俱佳。在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每公顷鲜薯40.70t,折成薯干产量10.64t,分别比对照新种花增产34.3%和31.3%。该品种薯块晒干率26%、出粉率11.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进的经筛选表现较佳的8个甘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龙薯9号、莆薯9号和天丰1号3个品种鲜薯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金山57增产41.75%、33.76%和15.17%,这3个品种和金山208的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27.76%、19.01%、10.87%和27.27%,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这4个品种适宜作为套薯和晚薯栽培,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胡建勋  王钰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18-319,321
皖薯3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综合性状优良的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据多年试验结果,夏薯平均单位面积产鲜薯、薯干和淀粉,依次比徐薯18增产10.56%、11.34%和11.85%。鲜薯烘干率29.6%、淀粉率20.2%,比徐薯18分别提高1.5和2.0个百分点。块根内涵品质以干基平均值计算,含蛋白质3.93%、淀粉77.35%、总糖5.27%,比徐薯18依次增加0.22、4.25、0.95个百分点。皖薯3号高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耐旱耐涝性较强。大、中薯率80.9%,熟食味优良。积极推广皖薯3号对持续提高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为丰富轻工业原料和发展畜牧业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甘薯新品种鄂薯2号苗期早发性好,苗质优,大田生长势旺,藤叶产量,薯干产量较对照徐薯18和南薯88增产,淀粉含量比徐薯18和南薯88分别高31.1%和42.2%;抗黑斑病和根腐病;熟食味食面甜,品质优良,是工业,食用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春季种植紫花白、中薯2号、费乌瑞郑薯5号(对照)4个马铃薯品种,每1hm^2鲜薯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中薯2号、紫花白、费乌瑞它、郑薯5号,分别为18316.7hg、17583.3kg、15566.7kg和14333.3kg,各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其幅度为8.58^-27.76%,增产效果明显。尤以中薯2号和紫花白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等表现为突出,可加快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9.
大豆与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或与玉米,小麦间套作,均以大豆与玉米同穴播种单产最高;单产分别为580.8kg/hm^2,871.1kg/hm^2,比相应对照增产52.98%,56.06%。其原因在于改变了大豆的根部生长环境,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  相似文献   

10.
秦薯5号是2006年培育的甘薯新品种。试验示范表明:秦薯5号短蔓,薯形长条,紫红皮,白黄肉,商品性好,纤维少,熟食干面香甜,淀粉含量高,品质极佳。鲜薯平均亩产为3013.3kg,较对照秦薯4号增产14.2%,薯干平均亩产923.5kg,较对照增产14.5%,为优质食用蒸烤和淀粉加工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11.
1991~1992年,我国有五个甘薯新品种通过省级品种审定。遗字513是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育成,抗黑斑病,较抗茎线虫病。鲜薯、薯干和淀粉分别比对照徐薯18增产8.7%、28.3%和32%。鲁薯6号是山东省农科院育成,该品种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抗旱、耐瘠、品质中等,比徐薯18鲜薯增产40.2%,薯干增产13.3%。皖薯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该品种高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比徐薯18鲜薯增产5.3%~10.9%,薯干增产7.7%~17.7%。苏  相似文献   

12.
对三个马铃薯品种在长泰县进行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表现最好,亩鲜薯和亩商品薯产量分别为2521.7kg、2135.9kg比对照增产43.1%,主茎个数和单薯重优于对照(紫花851),其次是中薯3号,产量比对照增产33.3%,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对照,均适宜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泰中6号在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鲜薯亩产量2 484.74 kg、薯干亩产量804.59 kg,分别比对照徐薯18增产21.97%和18.26%;2012年在青岛市生产试验鲜薯产量在3个试点均比对照增产,3试点平均鲜薯亩产量2 406.2 kg,比对照增产8.89%,平均薯干亩产量680.6 kg,比对照增产5.49%;泰中6号的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等都明显超过了北京553,适宜在排水良好的田块栽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木薯种植地施用等量的氯化钾和缓释3号2种肥料,以不施肥作为对照,研究上述肥料对木薯鲜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的鲜薯产量为62.81 t/hm2,施用缓释3号肥的鲜薯产量为60.98 t/hm2,分别比不施肥增产18.5%和15.1%,在施用等量肥料条件下,施氯化钾的鲜薯产值比施缓释3号提高915元/hm2。  相似文献   

15.
苏薯2号高产的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2号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徐薯18高15.0%和24.7%,经济系数比徐薯18高8.8%。苏薯2号栽后发根返苗快,结薯早,前中期茎叶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在生长的前90天明显快于徐薯18,但生长后期则不明显。苏薯2号叶片厚,平均叶质重为28.6mg/cm^2,比徐薯18高8.3%净同化率和光合强度分别经比徐薯18高14.6%和19.4%,属高光合强度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宁德种植的甘薯(紫薯)新品种,为优良甘薯(紫薯)新品种在宁德地区的生产及育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山57为对照,2013年在宁德市福安溪柄镇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9个参试甘薯新品种进行产量测定和品质鉴定。[结果]9个参试品种中,鲜薯产量较对照增加的品种有4个,依次为龙津薯1号、龙津薯3号、福宁紫4号和福薯404,其中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最高,为43875.00 kg/hm2,比对照增产46.25%;薯干产量较对照增加的品种有4个,依次为龙津薯1号、福宁紫4号、福薯404和龙津薯3号,其中龙津薯1号薯干产量最高,为9515.03 kg/hm2,比对照增产27.21%;薯块品质以福薯404最好,干物率26.41%,熟食味好(81.5分),外观好(85分),福宁紫4号次之。[结论]龙津薯1号、福宁紫4号、福薯404和龙津薯3号这4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宁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渝椒三号是采用优良育种方法,经纯化自交系“42-2”为母本,“5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组合1。杂一代优势强,早熟,丰产。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改良早丰增产61.0%和36.1%,比湘研1号增产56.8%和22.5%。抗性鉴定表现耐赛,中抗疫病,鲜椒肉厚,多汁,微辣商品性好,耐贮运。宜春季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丘陵红壤旱地种植红薯,稻草全程覆盖条件下栽插均能活棵,有利于红薯成形和膨大,可明显改善红薯的外观品质,能显著增加薯块产量。红薯能够在稻草层中结薯。以稻草覆盖+客土壅薯蔸栽插方式为最佳,每公顷可产鲜薯块30565.5千克,比对照增产27.85%,薯苗成活率达96.19%。与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半冬性近特早熟品种早熟908为母本,贵州省农科院辐射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品种辐2-2为父本,杂交育而成的早麦5号新品种,具半冬性,近特早熟,高产,稳产,品质好,蛋白质含量14%,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品比试验比对照增产32.08%,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35.07%-52.92%。适宜旱地分带轮作,中上等肥水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泉州种植的甘薯新品种,为优良甘薯新品种在闽南地区的生产及育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薯87为对照,2010-2011年在泉州市惠安县洛阳镇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9个参试甘薯新品种进行产量测定和品质鉴定。【结果】9个参试品种中,鲜薯产量以泉薯10号最高,为37924.98kg/ha,比对照增产41.86%,福薯21和金薯2号次之;薯干产量以泉薯10号最高。为9955.69kg/ha,比对照增产22.16%,桂粉3号次之;薯块品质以莆薯16最好,烘干率高(36.6%),熟食味好(82分),广薯205次之。【结论】泉薯10号、福薯21和金薯2号等3个品种适宜作为高产鲜薯食用型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加以利用;桂粉3号和莆薯16等两个品种适宜作为优质高干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加以利用;湛薯118、广薯205、龙薯14和湛薯20等4个品种均适宜作为优质高干亲本在育种上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