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边界木树冠对林窗干扰的响应,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边界木的数量、树高、胸径和偏冠率的分布。结果表明:一些林窗的个别边界木个体较小,但大多数边界木个体与群落乔木层中主要树木的个体大小相一致,一个林窗中边界木的平均高度可以用来表示林窗的高度;约1/5的边界木未出现偏冠现象,绝大多数边界木的偏冠率在0.5~0.7之间(占61.72%),不同树种间的偏冠有显著差异;单个林窗的边界木最少为5株,最多为17株,平均每个林窗拥有9.51株边界木。  相似文献   

2.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川西南山地阳性树种云南松为例,调查其林窗边界木的主要特征。分析结果如下:(1)云南松林林窗边界木主要组成树种为云南松,边界木为5~9株的林窗数量最多(74%);(2)单个林窗边界木平均高度多数在18m~22 m之间(61%),平均胸径多数在35 cm~50 cm之间(82%);(3)边界木偏冠现象明显,偏冠率1均大于0.5,单个林窗边界木偏冠率1平均值集中在0.6~0.8之间(75%);(4)边界木的个体大小随林窗面积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福建林业科技》2015,(4):83-86
对6年生降香黄檀13个家系试验林胸径、树高和枝下高等3个主要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林胸径、树高、枝下高平均值分别为6.02 cm、4.91 m、1.27 m,各家系间枝下高差异极显著,胸径差异显著,而树高差异不显著。枝下高的变异系数最大(49.61%),其次为胸径(30.90%),树高最小(28.72%)。枝下高(重复力为0.59)、胸径(0.52)遗传较稳定,树高(0.15)遗传稳定性差。以胸径、树高和枝下高优良表现株数统计为依据,家系21、90各性状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连城县相同立地上4种乡土阔叶树种的造林成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之间除胸径外,其树高、枝下高、平均冠幅的主效应检验均达到了显著差异,不同树种林分蓄积量无显著差异,通过综合评分可知,闽粤栲得分最高,光皮桦得分最低,但不同树种的综合得分差异不大,说明4种树种对试验地造林的立地条件均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对相同立地条件4年生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与藜蒴(Castanopsis fissa)人工林进行了生长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梅州梅县地区造林地的相同立地条件下,枫香与藜蒴人工林之间的单株胸径均值、单株树高均值与单株材积均值均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枫香的单株胸径均值为4.81cm,单株树高均值为4.56m,单株材积均值为0.006536m3;藜蒴的单株胸径均值为5.92cm,单株树高均值为5.13m,单株材积均值为0.010472 m3。相同立地条件下,藜蒴的单株胸径均值比枫香高23.08%,单株树高均值高12.42%,单株材积均值高60.21%,由此可知,藜蒴的综合生长优于枫香,说明该处的林地条件更适合藜蒴树种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温志成 《林业科技》2022,(3):15-17+53
以4种坡度和坡向不同的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坡度和坡向立地条件分别为:Ⅰ级-南坡、Ⅱ级-西南坡、Ⅲ级-东南坡、Ⅳ级-东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材积、蓄积及密度差异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坡度和坡向的立地条件对人工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材积、蓄积及密度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人工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树高、材积和蓄积的变化趋势均为Ⅰ级-南坡>Ⅲ级-东南坡>Ⅱ级-西南坡>Ⅳ级-东坡,Ⅰ级-南坡的福建柏胸径、树高、材积和蓄积分别为13.67 cm、9.68 m、0.077 6 m3、139.13 m3/hm-2;枝下高为Ⅲ级-东南坡最大,为1.37 m;冠幅和密度均为Ⅰ级-南坡最大,分别为2.63m、1 794株/hm-2。初步研究得出,在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时,选择Ⅰ级-南坡的立地条件有利于福建柏生长发育,获取更大的蓄积量。  相似文献   

7.
对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退化马尾松林林分2002年种植的17个3年生阔叶树种的树高、胸径以及冠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树种之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红荷、桃花心木、仪花、格木和马占相思以外,其余12个树种树高与胸径生长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 ).综合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指标对17个阔叶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桃花心木、火力楠、铁冬青、尖叶杜英和仪花生长较慢;枫香、格木、红锥、米老排、樟树、木荷、木棉和南洋楹生长速度中等;红荷和黧蒴生长较快;千年桐和马占相思生长迅速.总体而言,试验的1 7个阔叶树种对退化马尾松林的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17个阔叶树种在退化马尾松林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退化马尾松林林分2002年种植的17个3年生阔叶树种的树高、胸径以及冠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树种之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红荷、桃花心木、仪花、格木和马占相思以外,其余12个树种树高与胸径生长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指标对17个阔叶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桃花心木、火力楠、铁冬青、尖叶杜英和仪花生长较慢;枫香、格木、红锥、米老排、樟树、木荷、木棉和南洋楹生长速度中等;红荷和黧蒴生长较快;千年桐和马占相思生长迅速。总体而言,试验的17个阔叶树种对退化马尾松林的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不同立地条件的水曲柳人工幼龄林生长指标的调查结果表明:缓坡造林,8 a生胸径最大值为6.0 cm,树高最大值为6.5 m;轻微水湿地造林,经2次施肥后,12 a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枝下高生长量较缓坡造林的8 a生水曲柳仅具有微弱生长优势,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枝下高低于8 a生缓坡水曲柳幼龄林;农耕地10 a生水曲柳人工幼龄林平均树高为4.50 m,为其他立地的150%,最大值为6.8 m,胸径最大值为7.3 cm,单位面积立木蓄积为其他立地的158.3%。水曲柳造林后第四年开始,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较快,胸径连年生长量由0.65 cm增至0.80 cm以上;树高生长量在4~6 a增长最大,连年生长量达1.00 m,平均生长量也持续在0.60 m以上;材积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自第四年开始,增幅较大,第六年连年生长量为第五年的1.92倍。  相似文献   

10.
研究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目的是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进一步遗传改良及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提供基础数据。以湖南省城步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测交系交配设计的10个单亲家系、14个双亲家系为材料,对其进行每木调查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子园6年生子代测定林不同杂交组合间树高、胸径、材积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2个测交设计中,只有第Ⅱ设计中父本间树高、胸径、材积、活枝轮数和母本间胸径GCA效应值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第Ⅰ设计杂交组合间树高、胸径、材积的SCA效应值差异均达极显著,第Ⅱ设计杂交组合间树高的SCA效应值差异达显著。2个设计中,杂种优势在5%以上的组合与性状在第Ⅰ设计中占53.1%,在第Ⅱ设计中占29.2%,平均达41.15%。材积与树高、胸径、活枝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下三轮活枝数呈显著负相关;树高与胸径、活枝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活枝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下三轮活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活枝轮数与下三轮活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在马尾松速生用材优良家系选择时,在优先选择树高、胸径速生的同时,活枝轮数多和下三轮活枝数少也是重要的选择标准,对活枝轮数、下三轮活枝数的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8种常用园林植物生态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市8种常用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杀菌滞尘和吸收S、Cl能力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以红花羊蹄甲最大;单位绿化面积则以尖叶杜英最大;降温增湿效果则以红花羊蹄甲最大;叶片吸收S量以尖叶杜英和大叶榕较大,细叶榕、秋枫和高山榕较小,叶片吸收Cl的能力则与之相反;尖叶杜英和秋枫的滞尘能力强;大叶榕的抑菌率最高,达(85.4±1.7)%。综合而言,尖叶杜英生态功能最强,秋枫最弱。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亚热带13个主要城市的1667条主要道路行道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01种(含种以下单位)乔木用作行道树。它们分别隶属于32科68属,其中乡土树种占53.47%,常绿乔木占75.25%,其中87.13%的乔木生长良好。研究认为:海南蒲桃(Syzgium cumini)、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木棉(Bombax ceiba)、芒果(Mangifera indica)、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垂叶榕(Ficus bengjamin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凤凰木(Delonix regia)、白兰花(Michelia alb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紫檀(Pterocar pusindicus)、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蒲桃(Syzgium jambos)等24种乔木适宜作为南亚热带城市行道树的骨干树种;大叶榕(Ficusvirens var.sublanceolata)、黄槐(Cassia suffurtiosa)等31种乔木可作为行道树一般树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安宁河中上游河谷平原区古树资源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提供古树保护决策依据。共调查古树826株,分属5科21属22种。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古树包括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黄桷树( Ficus virens var. sublanceolata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和朴树( Celtis sinensis )6种(n>50),其中朴树古树种群健康状况最好,黄桷树、皂荚和麻栎次之,黄连木和侧柏最差,这6个树种同时也是该区优良的乡土树种;树高、胸围、冠幅两两相关系数最高的是黄连木,具体拟合树体特征回归曲线的条件,朴树树体特征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的10~60a林龄樟子松人工林的样地进行树龄、胸径、冠幅、枝下高等指标调查、观测,并使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量、枝下高高度与林龄有极显著相关性;冠幅大小与林龄有显著相关性;各生长量两两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且随树龄的增加而增长,立地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延长或缩短这种进程,但不会改变这种趋势。胸径生长量、冠幅大小、枝下高高度随林龄变化的模型分别为y=e0.75+3.212/x、y=-0.085+0.344 x-0.008 x~2、y=e2.942-57.681/x;冠幅和胸径比随林龄变化的模型为y=0.382 73e-0.012 55 x。该研究揭示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及冠幅等指标的生长随林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佛山市禅城区205条道路的调查,结果表明,禅城区共应用了58种(含变种)乔木作行道树,其分别属26科44属,其中乡土树种占65.52%,常绿乔木占74.14%;47种生长良好;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芒果(Mangifera indica)、大叶榕(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木棉(Bombax ceib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白兰花(Michelia alba)以及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10种乔木是禅城区行道树种群的骨干树种。  相似文献   

16.
幼年赤桉胸径与冠幅、树高、材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试验地的1470株赤桉进行树高、胸径、冠幅的测量,并计算出样木的单株材积。把胸径分别和冠幅、树高及株材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建立数学模型,用SPSS软件对所选模型进行曲线估计。结果表明:其中幂方程的 R2最大,F 值亦为最大,说明赤桉胸径与树高的幂关系显著,可确定赤桉胸径与树高的最优回归方程为H=1.804D0.673。胸径—冠幅,胸径—材积的最优模型分别为CW=0.674D0.561,V=0.0001614D2.341。分别对3组最优模型进行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材积的3个最优回归模型预测误差均在&#177;3%以内,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估算立木树高、冠幅、材积。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F1杂种的多性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块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F1杂种测定林的7年生数据,就杂种的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分枝习性与湿地松、加勒比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1杂种的生长优势突出,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9.18m、14.96cm、0.08645m^3,相对于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古巴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315.23%、46.35%、114.89%。此外,杂种的树干通直度得分、冠幅、枝角、枝径、枝数分别为1.54分、3.45m、68.93°、1.84am、3.35条,其树干通直度得分与母本湿地松接近而显著低于父本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冠幅和枝径与父本相似而显著大于母本,枝角介于父、母本之间,枝数与父、母本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标准地的调查,运用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对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冠幅、树皮厚度、枝下高与立地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冠幅的主导因子是海拔和坡向,在适生区内海拔越高越不利于凹叶厚朴的生长,坡向以阳坡生长最好;坡位对凹叶厚朴胸径生长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下坡位有利于胸径...  相似文献   

19.
北京栓皮栎林分的干形质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划分林木干形质量的标准,将林木干形质量分为通直、轻度弯曲、二杈分枝、多杈分枝和重度弯曲5类干形。选择了胸径、树高、冠幅、冠长等6个因子,并研究了这6个调查因子随干形质量变化的关系。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干形质量的林木胸径差异并不明显,而其它的调查因子却因干形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对表现显著的林分因子进行多重比较研究,发现通直干形生长得较高、有较小的冠径比;二杈分枝和多杈分枝林木的冠幅较大,且二杈分枝类型林木的高径比最小。可以得出结论:在近自然经营过程中,在选择以材质为目的的目标树时,首先考虑干形通直的林木。  相似文献   

20.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形状的模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李凤日 《林业科学》2004,40(5):16-24
以长白山地区 2 6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枝解析的方法 ,测定了 2 5株林木 (直径 10 5~2 4 9cm)的树冠变量 ,并建立了预测树冠外侧形状的冠形模型。基于枝条着枝深度 (DINC)和林木变量所建立的树冠形状模型包括 :基径、枝长、着枝角度和弦长等预估模型。对于大小相同树木的主要枝条来讲 ,这些树冠变量是随着DINC的增加而增大 ;而林木的胸径 (DBH)和树高 (HT)变量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大小树木的冠形变化。冠形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充分体现了树冠结构的变化趋势 :树冠形状在树冠的中上部呈抛物线体 ,而在树冠的下部则为近圆柱体。文中所建模型 ,可以合理地描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树冠形状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