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五叶纹陶块及河姆渡出土有类似植物纹样的文物进行归纳研究认为,河姆渡五叶纹陶块植物为烟草。相关文物反映出烟草在河姆渡宗教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
再论河姆渡五叶纹植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俞为洁 《农业考古》2004,(3):163-165,178
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块刻绘有五叶纹植物图案的马鞍形陶块。1987年,卫斯首先发文,认为这个五叶纹图案“应为蔬菜之象征,称其为‘五叶纹’陶块,不如称其为‘五菜叶’陶块更合适。”1991年笔者在《农业考古》上发表了《浅谈河姆渡盆栽五叶纹植物》一文,认为应为万年青。  相似文献   

3.
俞为洁 《农业考古》2006,(1):103-105
1991年,我曾在《农业考古》上发表了《试论河姆渡盆栽五叶纹植物》一文,认为五叶纹植物的原型应是万年青。2004年又在《农业考古》上发表了《再论河姆渡五叶纹植物》(下简称《再论》)一文,认为五叶纹陶块应是河姆渡人屋脊上的一种饰件。由于《再论》文短言简,心有未尽之意,今不揣浅陋,以“三论”为题续之。从1988年到2003年,我一直在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主要研究浙江的史前文化并进行相关的陈列展示。河姆渡遗址是浙江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常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展览。五叶纹陶块是河姆渡遗址最重要的出土文物之一,又非常好看,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4.
试论河姆渡盆栽五叶纹植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俞为洁 《农业考古》1991,(1):310-311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六、七千年。河姆渡遗址出土一件夹砂灰陶陶块,形似马鞍(略残),上有盆栽植物的刻划图案。在一方形框上,阴刻以五叶组成的栽培植物,五叶中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于两侧互相对称。这是至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植物盆栽的最早资料。盆栽的这种五叶纹植物是什么植物?当时盆栽植物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河姆渡五叶纹植物之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五叶纹,即指1叨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夫砂灰陶陶块(Thl3④:M)上的纹饰。五叶纹陶块:“形似马鞍,造型厚重,刻划花纹保存完整。在一方形框上,阴刻似五叫组成的栽培植物,五叶中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于两侧互相对称,五叫子粗壮有力,生意盎然。残宽18,高!95,厚7.5厘米。”①(图一)五叶纹陶块美观大方,刻划力度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古代文明透露某种信息。五叶纹是种植物无可置疑,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首要的任务是确定五叶纹表达的是何种植物。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数观点认为五…  相似文献   

6.
河姆渡五叶纹陶块之我见--兼与俞为洁女士商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77年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了一块形似马鞍、造型厚重、上刻五叶纹植物的夹炭灰陶块(1、213④:84),此陶块高19.5、残宽18、厚5.7厘米。陶块面上“在一方形框上,阴刻似五叶组成的栽培植物,五叶中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于两侧互相对称,五叶子粗壮有力,生意盎然。”  相似文献   

7.
河姆渡文化“五叶纹”陶块考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黄谓金河姆渡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时,其第四文化层曾出土一件“五叶纹”陶块。陶块为夹砂灰陶,形似马鞍(略残),造形厚重,刻划花纹保存完整。在一方框上,阴刻以五叶组成的栽培植物,五叶中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  相似文献   

8.
熊巨龙 《农业考古》2005,23(1):96-98
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两件“刻纹陶块”颇引人注目。标本133(4):90砖形陶块(残),两面均饰对称的叶纹和联珠纹图案,一侧饰芽叶纹图案。残高15、残宽9、厚4厘米(图一);标本T213(4A):84,马鞍形扁方陶块,一方形框上刻五叶纹图案,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四叶分于两侧互为对称。五叶粗壮有力,  相似文献   

9.
河姆渡遗址“鱼藻”纹盆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姆渡遗址“鱼藻”纹盆考释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黄渭金河姆渡遗址曾出土不少表现农业题材的陶器,这些陶器不仅制作较精致,而且器表大都经打磨光亮,腹壁也往往刻划线条粗矿、流畅的动植物图案,是河姆渡遗址中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鱼藻”纹盆即是此...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早的药物栽培考证株洲天问斋刘志一距今7000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大批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遗物。其中一块刻划有“五叶纹”的陶片和一只底部外面刻划有“四叶纹”的陶钵,引起我的兴趣。据浙江省博物馆俞为洁考证,“五叶纹”为百合科多年生...  相似文献   

11.
烟草蚀纹病毒病(Tobacco etch virus,简称TEV)是由蚀纹病毒引起的一种烟草病毒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烟株旺长以后,茎、叶均可受害。近年来我省各烟区的烟草蚀纹病毒病均有加重为害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烟草蚀纹病毒病的症状特点、发生规律与流行条件以及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烟草含有杀虫基因野生烟草拥有番茄、棉花和其他作物能够应用的天然防御基因,正确地应用Nicotianagosei里的基因,某些作物植株可以产生与野生烟草植株上所产生的化学物质相同。该物质可以杀死银叶病粉虱和其他的食叶害虫。N.gosei是澳大利亚一个商...  相似文献   

13.
用烟草花叶病毒诱发接种4种枯斑寄主:心叶烟、三生NN烟、珊西NC烟和蔓陀罗,可使接种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及马铃薯X病毒的侵染表现很强的诱发抗性.这种抗性主要表现为处理的枯斑直径及枯斑数目比对照减少50%~75%.诱发抗性具有非特异性和广谱性.抗性在诱发接种后2~4天开始出现,7~8天达到最高抗性水平,且至少保持25天以上.  相似文献   

14.
广东肇庆鼎湖山境内野生彩叶植物资源丰富,观赏价值较高,但多数至今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在乡土彩叶植物园林应用研究方面也尚未报道.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拍照、记录和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对鼎湖山野生彩叶植物的资源状况、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分析研究.经过调查,共筛选出70科106属158种的鼎湖山野生彩叶植物.其中变色...  相似文献   

15.
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评价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从彦  郭二辉  胡颖  田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68-8969,9020
通过对河南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共32科、54属8、5种,并且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评价;筛选出特色彩叶植物,其中常绿类4种、春色叶及新叶有色类4种、双色叶类6种、多色叶类5种,以乌桕、黄连木、叶槭、枫香等为代表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的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计20科、25属、43种;最后,对河南野生林彩叶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观叶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观叶植物资源,对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观叶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经初步调查,太宽河保护区有野生观叶价值的种子植物78种,分属于24科38属。这些观叶植物被分作6类:叶形奇特或多变、秋季叶呈红或黄色、冬绿观叶植物、肉质叶植物、叶呈银白色和叶枯而不落。对这些观叶植物的观赏特征及在该区的分布概况作了描述,并对该区野生观叶植物的深入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玉米、烟草、猕猴桃、毛白杨和桃树五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叶、叶柄、叶鞘、根、芽、茎、枝条、皮层、幼果、种子等)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相同器官、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以及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所具有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不同。研究玉米的杂种优势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时,以取四叶期自上而下的第二全展叶片为理想,研究烟草时取成年叶为合适,鉴定猕猴桃和毛白杨的性别时,以取当年生枝条上的成年叶片为宜。  相似文献   

18.
李岩侠 《油气储运》2009,(10):49-49
天达裕丰又叫菌毒速杀,是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最新型杀菌剂,是根据植物生长机理及发病的病因研制开发的新型高效广谱型生物杀菌剂,对植物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真菌、病毒病有极强的防治和铲除作用,从而广泛适用于由病毒、真菌引起的蔬菜、瓜果、地下根茎、烟草、中药材及粮棉作物的花叶病、小叶病、斑点病、炭疽病、蕨叶病、矮叶病、条斑病、叶斑病、叶霉病、蚀纹病、矮缩病、叶脉枯死病、茎枯病、枯萎病、小麦黄矮病、玉米矮化叶粗缩病、稻瘟病、黄萎病、丛生病、丛矮病、斑驳病等病害,广谱、高效、低毒,具有防治和保护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庆元县野生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庆元县野生彩叶植物调查统计,发现庆元县可供引种栽培的彩叶植物共有40科91种。按照彩叶植物的叶色变化时期,将现有彩叶植物分为常色叶植物、单春季色叶植物、单秋季色叶植物、春秋两季色叶植物四大类进行分述,探讨了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彩叶植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法直接导入外源基因:高效烟草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告了一种新的将外源基因导入带壁植物细胞的方法——超声波直接导入外源基因法。将烟草叶片小块置于含pBI121.1质粒的缓冲液中,用声强为0.5w/cm#+2的脉冲超声波处理30分钟,培养一天后86%的叶块中检测到有GUS基因的短暂表达,叶片组织的平均转化面积高达60%-70%。处理叶块中的60%在含Kan 100mg/1的分化培养基上再生出Kan抗性芽,对照叶块则在此培养基上全部死亡。经检测Kan抗性小植株叶片中的GUS活性,按外植体总数计算,稳定转化率达22.3%,抽样检测NPTII活性和DNA斑点杂交均显阳性,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DNA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