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陈锡院 《广西植保》2007,20(Z1):121-123
2007年上半年,水稻"两迁"害虫在宁明县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为害,第2代、第3代水稻"两迁"害虫发生面积达0.682万ha次,占早稻种植面积的124.24%;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的特点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同时发生为害,世代重叠,发生为害时间长,第2代稻飞虱比第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重,第3代稻纵卷叶螟比第3代稻飞虱发生重.  相似文献   

2.
稻纵卷叶螟在忻城县的早、中、晚稻上均可普遍发生,是忻城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忻城县发生为害渐趋严重,发生面积、为害程度逐年增大,特别是2008年早稻主害代第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4333.4ha,占种植面积76.9%,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安全。为提高今后对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防控能力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彩谦 《广西植保》2007,20(Z1):74-76
稻飞虱是我国典型的迁飞性害虫,每年4~5月份从越南等地迁入广西开始繁殖为害。2007年昭平县早稻稻飞虱的发生程度达到大发生,个别田块出现了“落窝穿顶”现象。据统计,全县早稻发生总面积为0·90万ha,占早稻实插面积的87·04%,防治面积0·90万ha,经防治后挽回损失粮食0·61万t,  相似文献   

4.
2007年广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害广西水稻的稻飞虱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文中所述的稻飞虱就指这2种飞虱的混合种群。稻飞虱是广西水稻上发生最为严重的有害生物,近年来一直呈偏重发生态势。2006年广西稻飞虱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57·75万ha,自然为害损失88 236·7万kg,是历史上发生最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5.
广西1996年度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展望王华生廖皓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南宁530022)1996年我区水稻病虫仍将是一个偏重发生年份,总的发生面积将达到8800万亩次左右,自然为害损失210万吨以上,主要病虫发生的严重程度将与去年相当,但个别种...  相似文献   

6.
阳文军 《广西植保》2006,19(2):28-29
灵川县位于湘桂走廊南端,处于水稻迁飞性害虫迁飞路径范围。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是灵川县水稻生产上的重大害虫。近年两虫年发生面积稳定保持在4·3~4·7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160%~175%,发生程度为4~5级。2005年发生面积达5·2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195%,发生程度达5(6)级。1发生特点1·1早稻稻飞虱(白背飞虱)初始虫源迁入期早,峰次多,虫量大,第2代发生量偏大。灯下始见期为4月7日,比去年迟1d,比常年早6d,为偏早年份。5月份出现3次较大的迁入峰,比常年多1次。5月下旬中期第2代田间加权平均虫口密度为1 393·3头/百丛,比去年同期高19…  相似文献   

7.
1999年贺州地区三化螟严重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三化螟在贺州地区水稻上严重发生 ,其发生面积之大 ,发生和为害程度之重是 1 980年以来未有过的 ,现就其严重发生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 ,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搞好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1 严重发生特点1 .1 发生范围广 ,面积大 ,程度重  1 980年以来 ,三化螟在贺州地区早稻为轻发生 ,晚稻为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 ,年发生面积 1 .96~ 5.2 5万hm2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1 7%~ 4 5%。 1 999年则在全地区普遍发生 ,早稻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 ,晚稻为大发生 ,局部特大发生 ,全区 1a发生面积 6.2 8万hm2 次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54% ,比 1…  相似文献   

8.
1991年我区水稻病虫的总体发生程度属中等、局部偏重年份。全年水稻病虫鼠发生面积为632.62万公顷(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62.3%,比上年(历史最高年)的650.64万公顷(次)减少2.8%,防治面积639.74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101.1%。若不实施人为防治,可造成稻谷产量损失227.85万吨,经防治后挽回稻谷损失183.89万吨。其  相似文献   

9.
甘毅 《广西植保》2007,20(Z1):114-116
"两迁"害虫是金城江区水稻上为害最大的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各乡镇稻区普遍遭受其为害,2007年全区发生面积14 666.7ha,达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三化螟是象州县水稻的主要害虫 ,70年代、 80年代曾一度严重发生。每隔 2~ 3a就有一年为大发生。进入 90年代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三化螟的发生曾趋于减轻。   1999年三化螟发生严重 ,是 90年代最重的一年。发生程度是早稻中等、局部中等偏重 ,发生面积 0 .76万 hm2 ,占早稻种植面积的 45 .6 %;晚稻中等偏重 ,发生面积为0 .99万 hm2 ,占晚稻种植面积的 6 4 .3%。据调查 ,第 2代三化螟卵块密度高的为 12 5 0块/6 6 6 .7m2 ,加权平均为 193块 /6 6 6 .7m2 ,是上年同代卵量的 15倍 ,比前 9a( 1990~ 1998年 ,下同 )平均值增加 46 7.6 %,比…  相似文献   

11.
李国刚 《广西植保》2008,21(1):36-38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桂林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最近几年发生严重,特别是2006年,第2、3代都发生严重。上半年全市发生面积达14.55万公顷次,占早稻面积的109.7%,比2005年增加35.2%。发生程度5(6)级。下半年发生面积6.8ha次,占晚稻面积的57.9%,比2005年增加47.5%,发生程度3(4)级。2006年是近几年桂林市稻纵卷叶螟发生最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反季节大白菜是指在每年3~10月种植供应的大白菜,2000年以来,天峨县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反季节大白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5年种植面积达571·33ha,病害发生面积102·84ha,占种植面积的18%,造成损失达23·2万kg,虫害发生面积179·4ha,占种植面积31·4%,损失达67·3万kg,严重影响反季节大白菜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反季节大白菜由于种植季节气温偏高,雨水频繁,病虫害常大面积发生,危害程度偏重。根据笔者几年来的调查及防治技术摸索,现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主要病虫发生特点1·1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江西稻棉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江西气候异常,水稻、棉花病虫的发生为害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现分析报告如下:11998年江西稻棉病虫害发生概况1.l水稻病虫害属偏重发生年份,轻于1997年,发生面积5953113.4lunZ。其中早稻病虫重发生,略重于1997年,发生面积3095726.7hlnZ;晚稻病虫中等发生,明显轻于1997年,发生面积2857386.7hm'。重发生的病虫有早稻稻瘟病、纹枯病和晚稻稻自蚊,偏重发生的病虫有早稻和一季晚稻稻飞虱、早稻稻纵卷叶螟、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和北部三化螟。l。2棉花病虫害总体发生水平为中等偏重,发生面积504266.67hm',其中棉铃虫重发生,尤…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专家经济预测与数值研究相结合,预报1995年度广西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三化螟早稻将中等偏轻发生,个别县达中等程度。晚稻为中等程度,局部中等偏重;稻纵卷叶螟早稻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晚稻中等偏轻,少数几个县(市)中等程度发生;稻飞虱早稻将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晚稻中等发生;稻瘟病中等偏轻。历史发病区将中先进偏重至大发生。  相似文献   

15.
水稻纹枯病是全州县水稻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每年早晚稻发生面积48000ha左右。近年来,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及水稻生产安全。为了寻找有效药剂和指导大田防治,2013年上半年,全州县植保站在早稻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全区各地冬后病虫源基数调查,结合长期天气预报、农作物品种布局、抗性、农事活动和历史资料综合分析,1993年上半年水稻病虫发生总的趋势是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对早稻构成较大威胁的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和稻瘟病.预计稻飞螟,全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60%左右.梧州、玉林地(市),以及桂林地区大部、柳州地区东部为偏重发生区,特别是桂东南和桂东北局部可能达到大发生程度.南宁地区北部(大明山南侧)和河池地区中南部也为偏重发生区;稻纵卷叶螟,全区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60%左  相似文献   

17.
经鉴定与查有关资料,确认水稻跗线螨于2017年在宾阳县晚稻上首次发生为害,发生为害面积为18 480 ha,程度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损失率为5.3%。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气候条件适宜、品种单一且抗性较差以及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广西1999年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植保》1999,12(1):25-26
我站研制的超长期预测模型显示:1999年我区水稻病虫的发生在1998年偏重发生的基础上将有所加重,各种重大病虫的发生仍将居高不下。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为590万hm2,估测全区自然为害损失在200万t以上。本篇供各地参考,并及早...  相似文献   

19.
广西2008年农作物重大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为1803.4万ha,防治面积为1773.2万ha,经防治后挽回损失1064.8万t,实际损失15.1万t.  相似文献   

20.
广西200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为1 688.8万ha次,防治面积为1 604.0万ha次,占发生面积94.9%,经防治后挽回损失909.1万t,实际损失135.7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