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闽楠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其涵养水源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提高华南人工林生态功能,解决针叶树连栽及林分树种组成不合理所带来的综合症,为培育具有较高生态功能的人工阔叶林提供技术支持。以闽楠(Phoebe bournei)人工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类人工林的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林分持水总量和涵养水源性能。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0h≤20 cm土层,闽楠人工林的全氮、全磷、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氮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30.77%、30.52%、41.86%、39.02%、20.15%和30.85%;0h≤40 cm土层的持水量提高了18.43%,稳渗速率、初渗速率分别提高了21.87%和29.36%,林分总持水量提高了20.73%。综上,闽楠人工林显著改善了林分土壤肥力,固土保水的各项指标得到提升,增强了林分涵养水源性能。  相似文献   

2.
闽北栓皮栎人工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省浦城县党溪国有林经营所36年生栓皮栎人工林与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性状和较强的养分供应能力,表层>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杉木人工林高9.99%,土壤有机质比杉木人工林高0.695%;栓皮栎人工林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林分总持水量比杉木人工林高10%。  相似文献   

3.
吕圣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44-13846
[目的]研究杉木—木荷混交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通过对23年生杉木—木荷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和土壤进行调查。[结果]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更能促进林木生长,混交林中的杉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比纯林中的杉木分别提高了20%、18.97%。混交林林分的总蓄水量为1 947.98 t/hm2,纯林林分总蓄水量为1 640.16 t/hm2,混交林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同时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好的改土培肥作用,0~20 cm土层中,混交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效磷、水解氮分别比纯林中提高34.05%、47.66%、19.29%、55.04%、49.15%和20.63%,而在20~40 cm土层中各种养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与纯林相比,混交林的营造对林木生长、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肥力以及水源涵养均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差异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本文对福建含笑(Micheliafui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e)混交林纯林各模式林分的林冠层、下木活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持水能力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和杉木行间混交林具有最大的涵养水源能力,在地上部分持水量、地下部分贮水量和土壤渗透性能方面都表现最强.其次是福建含笑纯林.  相似文献   

5.
桉树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不同林分类型各层次的持水能力及林地土壤持水能力为依据,评价各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存在差异,其中地上部分持水能力以次生林最佳,为30.6t·hm-2;林分最大持水量和林分持水量以马尾松林最佳,分别为2166.5和2290.9t·hm-2,尾巨桉林均居中等水平,说明尾巨桉林与乡土树种林的持水能力都比较强。据此可以推测,随尾巨桉林龄的增加,其地上部分的持水能力会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酸雨区4年生、15年生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容重与土壤空隙度差异明显,幼龄林与成熟林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均比中龄林强;杉木人工林土壤水分及持水能力表现为: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土壤容重、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等指标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公别拉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与涵养水源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公别拉河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活性酸(pH)、有效钾、容重、持水状况和孔隙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地最大蓄水量和有效蓄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樟子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8.
贵州东部杉木人工林土壤持水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东部地区选取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林、杉木—檫木林、杉木—楠竹林4种杉木人工林类型,进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密度表现为随着土壤层的加深而增大,4种林型的土壤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林(1.36 g/cm3)纯林(1.30 g/cm3)杉木—楠竹林(1.21 g/cm3)杉木—檫木林(1.17 g/cm3);从整体上看,4种林型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杉木—檫木林(56.83%)杉木—楠竹林(48.38%)纯林(45.89%)杉木—马尾松林(43.42%);4种林型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表现为相同的规律:杉木—檫木林杉木—楠竹林纯林杉木—马尾松林;4种林型下土壤的蓄水能力以杉木—檫木林最高达到1 176.8 t/hm2,以杉木—马尾松林最低为532.5 t/hm2。  相似文献   

9.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态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堵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营造香叶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吉量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土壤密度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和水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层土壤养分得到富集,番叶树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香叶树叶的最大持水率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是杉木纯林的1.21倍,同时由于番叶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的蓄水能力增强,使得香叶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0.
福建青冈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福建青冈人工林的系统调查,进行福建青冈人工林生物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明显慢于杉木,但其树高生长高于杉木 35年生福建青冈林分平均木生物量是22年生木荚红豆人工林和35年生杉木人工林的3 9和1 8倍,虽然杉木的胸径生长快于福建青冈,但福建青冈人工林具有较高光合速率,比杉木更有利于其乔木层光合产物的积累 福建青冈平均木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表现为:干>枝>根>叶>皮,不同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福建青冈人工林>杉木人工林>木荚红豆人工林,其中35年生福建青冈人工林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是35年生杉木人工林和22年生木荚红豆人工林的2 8和2 5倍 因福建青冈木材容积密度大的缘故,导致人们认为福建青冈生长比较慢,研究结果对于纠正人们对福建青冈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系统调查,进行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林相整齐,林分结构简单,为同龄林,郁闭度较大,林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已分解层(Y层).而福建青冈天然林多为萌芽次生林,林相不整齐,为异龄林,林冠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生物量大.福建青冈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峰值出现在25年生时,而天然林则在24年生;10年生前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均比较缓慢,但人工林树高生长进入速生期比天然林早;福建青冈天然林材积生长27年生后明显增加,48年生时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仍未相交.人工林15年生时增长缓慢,35年生时材积年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仍未相交.可见福建青冈人工林材积生长比天然林生长表现快,营造福建青冈人工林是提高其林分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图3参10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纯林与混交林下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宝川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38-139,88
对杉木人工纯林,杉木与马尾松、木荷、厚朴构成的混交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含量,并通过降低土壤酸度,增加了养分有效性.在所研究的三种混交模式中,以杉木与木荷混交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杉木人工纯林,杉木与马尾松、木荷、厚朴构成的混交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含量,并通过降低土壤酸度,增加了养分有效性.在所研究的3种混交模式中,以杉木与木荷混交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福建青冈林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生活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福建青冈林各演替阶段的群落内植物成分特征的研究表明,各群落均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并有较大比例的藤本高位芽植物;各群落的生活型谱相似,说明它们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小型叶植物、革质叶植物均占种数的一半以上,群落A、C、D、E内阴性植物的含量最大,而群落B内的阳性植物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5.
突脉青冈造林效果与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福建省屏南县故峰林场的突脉青冈造林试验研究,探讨不同处理的突脉青冈林分早期的生长效果及其林地土壤各性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突脉青冈适宜栽植于立地条件较好、中下坡位置,最佳造林密度应在3000~3600株/hm2,造林技术宜采用带宿土造林,早期生长对林地土壤的营养元素的增加效果显著,不同处理的林分均能提高林地的水稳性团聚体,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安溪云中山福建青冈天然林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福建青冈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物种多样性、种群的生活型、物种的频度和年龄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有明显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在调查样地内共有植物43科60属77种,其中乔木层有9科9属9种,灌木层有46种,草本层有54种,蕨类植物有3科3属4种;层间植物有4科5属5种。群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只有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群落中高位芽植物最多,其次是地上芽植物,而地面芽植物和蕨类植物总共占了11.00%,未发现有隐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群落在主林层上占有明显优势,在演替层和更新层的频度分别为0.67和0.17,说明福建青冈林分更新慢,种群进展较难。福建青冈种群年龄结构呈纺锤型,即中间级别的个体数量多,而幼树和老树级别的个体数量较少,认为是衰退种群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福建青冈林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对福建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林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研究其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福建青冈林恢复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更替较剧烈;阳性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较弱;随恢复期增长,物种α多样性指数增大,群落的稳定性也增大,且群落间的共有种数增多.福建青冈林的恢复各阶段是朝着稳定性增强的方向演替的,提高其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其恢复和重建.表5参11  相似文献   

18.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生产力高,Ⅳ类地24年生林分生物量193.7t/hm2,其中乔木层185.6t/hm2;林分年均净生产量9.121t/(hm2·a),其中乔木层7.733t/(hm2·a);林分平均胸径11.4cm,平均树高9.8m,蓄积量155.3m3/hm2,萌芽木占全林株数的74%;林分叶面积指数7.515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75.5g/(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