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3种棕榈藤材材性分析及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省藤、版纳省藤、钩叶藤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组成和藤材纤维形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藤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最大,干缩率小,顺纹抗压强度较大,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远大于其他2种藤材;版纳省藤干缩率较大;钩叶藤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均为最差且藤芯脆弱,但抗压强度与版纳省藤相当。钩叶藤综纤维素含量最高,版纳省藤最低;云南省藤木质素和聚戊糖含量最高,苯醇抽提物、冷水抽提物和1%NaOH抽提物含量均为最低。纤维长、宽度均以钩叶藤较大,且外部近藤皮纤维长度明显大于藤芯部纤维;径向纤维长宽比和纤维壁腔比变异以版纳省藤和云南省藤较小,以钩叶藤较大。在加工利用中,云南省藤材性最好,材质均匀,版纳省藤次之;钩叶藤属于劣质藤,藤茎内外材性差异较大,但纤维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棕榈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森林宝库中重要的非木质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在查阅众多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全球棕榈藤资源及分布、棕榈藤的分类、生态生物学特性、资源保存、人工藤林培育、天然藤林的可持续经营及棕榈藤利用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棕榈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预测了今后棕榈藤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棕榈藤材藤龄的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做到适材适用、全面提高棕榈藤材的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以黄藤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解剖方法,从藤茎基部到梢部,对黄藤材导管、纤维形态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棕榈藤材藤龄与结构的关系,并对棕榈藤材藤龄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以黄藤材纤维长度、双壁厚和导管密度的乘积为分子,纤维宽度(直径)、导管直径的乘积为分母的综合判别因子Ra绘制曲线,则曲线上谷值对应的是早材,而峰值对应的是晚材,即曲线上有一个突然下降的变化趋势线段,即为1 a分界。  相似文献   

4.
棕榈藤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材料,其利用对部分替代木材和保护森林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黄藤和单叶省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改性处理前后主要物理力学的性质变化进行研究,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藤材通过改性处理后,除部分吸湿率升高之外,其他物理力学性质均有所改善,如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抗压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密度、体积干缩率、吸水体积膨胀率以及材质均匀度等。  相似文献   

5.
6.
大量元素对棕榈藤组培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大量元素含量对我国主要栽培藤种黄藤、短叶省藤和单叶藤组培增殖的影响,确定了各大量元素的适宜范围。以优化的配方进行多次继代培养后,抽取离体芽和培养基进行大量元素含量测定,评价配方的好坏和确定多次继代使用是否需要变换配方。  相似文献   

7.
棕榈藤是菲律宾最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之一,在菲律宾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文章介绍菲律宾的棕榈藤资源状况及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法规;基于菲律宾的林业统计数据,综合分析棕榈藤材的生产及其产品开发与贸易的发展现状,对于我国发展棕榈藤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藤和单叶省藤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 (Hance) Beccari)和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 Wei.)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为其加工改性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自基部向上,黄藤与单叶省藤的抗弯弹性模量及强度、抗压弹性模量及强度均呈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海南是我国棕榈藤的原产地,具有发展棕榈藤人工种植棕榈藤独特的自然优势和经济优势.调查研究表明:海南棕榈藤人工种植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海南发展棕榈藤的人工种植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社会就业率、发展地方经济、出口创汇和加快海南省生态的建设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3日至7日,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刘杏娥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吕文华博士、西南林学院王慷林博士等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在云南省德宏州林业局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对德宏州竹藤产业的发展进行了5天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以单叶省藤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藤茎形态、微观构造和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结果表明,单叶省藤节间长平均为17~18 cm,直径平均为11~12 mm,节间长度和直径的轴向变异均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纤维维管束属于双韧型,在横切面,靠近藤皮的维管束小而密集,内部的则大而稀疏。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均为逐渐增加。纤维宽度和腔径的径向变异为由内向外先增加后减小,纤维宽度的轴向变异为先增加后减小,腔径的轴向变异为从基部向上逐渐增加,在藤茎梢部达到最大值。纤维壁厚和壁腔比的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均为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就不同坡向对毛竹主要解剖特征的影响及与物理力学性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维管束比量基本都是随着毛竹轴向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东北山顶和西南山脚的维管束比量及平均面积分别是42.2%和44.5%、0.318 mm2和0.261 mm2,其中,后者的比量比前者增大5.5%;基本组织比量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东北山顶和西南山脚的毛竹基本组织比量分别为57.8%和55.5%,后者比前者降低3.98%;东北山顶和西南山脚的导管比量及平均面积分别为4.36%和5.70%、0.0154mm2和0.0191mm2,在0.05水平上经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出,东北山顶和西南山脚导管比量及平均面积、维管束平均面积间差异均显著.抗弯弹性模量与维管束比量有较高的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选取国产单叶省藤材和黄藤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分对棕榈藤材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强度、比例极限应力、破坏应力(极值应力)、比例极限应变、破坏应变和韧性系数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藤材弯曲性能与其水分含量密切相关;藤材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在纤维饱和点以下,随水分增多明显降低,及至纤维饱和点后趋于稳定;藤材比例极限应力受水分影响较小,藤材极值应力在纤维饱和点前随含水率提高显著降低,至纤维饱和点后趋于稳定;藤材的比例极限应变随其水分含量不同无明显差异,藤材破坏应变随其水分含量增多显著增大;黄藤材比单叶省藤材材质更脆,其饱湿含水率和饱水含水率更大,韧性受水分影响也更显著;通过增大或封存藤材水分,能提高藤材弯曲性能,改善藤材脆性。  相似文献   

14.
土壤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土壤酶是土壤有机体的代谢动力,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类型、施肥、耕作以及其它农业措施等密切相关,其活性在土壤中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所处的状况;且对环境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化较敏感,成为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和敏感指标。文章综述了土壤酶及与其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梨果实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果实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从梨果实大小、形状、皮色、风味、肉质、果心大小、石细胞、无籽性、果点、果皮厚度、果柄和果汁等方面综述了梨果实性状的遗传。  相似文献   

16.
三七种子的物理机械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含水率的三七种子的三轴尺寸、密度、内摩擦角、休止角以及与不同材料间的静、动滑动摩擦角和漂浮速度。结果表明:三七种子长、宽、高范围分别为5.2~7.2 mm、4.8~6.8 mm和4.0~6.0 mm;平均直径为5.62 mm,球度为90.86%,近似球体;三七种子的密度随含水率的下降逐渐减小,且与含水率呈线性相关;种子内摩擦角、休止角、滑动摩擦角皆随含水率下降呈先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种子平均漂浮速度为5.77~8.96m/s,平均漂浮速度与种子含水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12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推广品种为材料,从形态、解剖等方面研究了小麦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別及一般特点。结果表明:植株较高,旗叶较窄长,旗叶面积抗旱系数大,叶片长宽比大、茎秆较细,茎及叶鞘内维管東数目较少,叶片内维管束密度较大是抗旱性较强的性状标志。干旱条件下,栽培措施相同,能形成较大的群体,亩穗数较多,光合面积较大和形成较多生物产量的品种其抗旱性强,经济产量高。结合文献,文中还讨沦了小麦抗旱性的复杂性,并初步提出了抗旱的小麦品种材料可分为“原始抗旱”及“改良抗早”二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红曲Monascus spp.中橘霉素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分别针对橘霉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合成途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橘霉素和红曲的毒性以及降低橘霉素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