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铁坚油杉(KeteIeeria davidiana(Bertr.)Beissn.)为我国特有种。是一个抗逆、适应性强、生长颇速、材质好和用途甚广的优良用材树种之一。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省。以前,广西一直把油杉属的其它物种误认为铁坚油杉,实际上广西是否有铁坚油杉却尚是个不解之谜,从前也未曾有人进行过较系统的考察和鉴定。1977-1980年我们  相似文献   

2.
江南油杉 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又名松梧、杜松。我县1979年森林资源清查时,群众反映有叫“杉柏”的树种,树干皮色似樟树,叶子似榧树,球果又大又长,树干圆直、挺拔高大。1983年9月笔者前往实地考察,采集标本,经鉴定为江南油杉。油杉分布我国浙江南部和广东、广西、福建,在资溪是首次发现。它在资溪分布的地理  相似文献   

3.
油杉 Keteleeriafortunei(Murr)Carr 属松科油杉属,是适生于干旱环境的常绿针叶树种,在金秀县分布较广,是值得推广种植的好树种。一、油杉在金秀县的自然分布:油杉在金秀县常分市于海拔1300公尺以下的低  相似文献   

4.
油杉属树种人工造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油杉属树种,只开发利用而未人工造林,资源濒于枯竭。国内仅少数植物园引种作观察或观赏,国外也仅英、美、意等国零星引种于公园庭院,尚无系统的作为用材树种造林的研究。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从1957年开始油杉人工引种驯化试验,在完成广西油杉属物种资源调查和采种育苗试验基础上,对油杉属中的4个主要树种进行造林试验,至1989年止,已推广造林700ha,并总结了一整套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一、试验内容自1978年以来,先后在全区设试验点8个,试验林80多公顷,进行了造林地选择、物种比较、密度、混交造林、抚育等试验,各试点的试验内容有所不同。1989年5月至9月对各点的试验林及推广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5.
油杉物种苗期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油杉各物种的生态特点 ,选择适应广西生产的物种 ,进行了江南油杉、短鳞油杉、油杉、云南油杉、柔毛油杉等 5个物种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千粒重、发芽率、苗木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江南油杉表现最佳 ,其次为短鳞油杉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南丹县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天然林设置20 m×20 m的标准样地5个,10 m×10 m的单位样方20个,调查样地中群落物种种类组成、层次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径级和高度级结构。结果表明:江南油杉天然林群落植物种类丰富,2 000 m~2的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41科69属74种。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地位,占总数的74.24%。群落层次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及层间植物,灌木层的物种种类最丰富,个体数量分布也最均匀,该层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群落均匀度(J)均大于草本层和乔木层。乔木上层的主要树种有江南油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冬青(Ilex chinensis),江南油杉的重要值、相对频度、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均居乔木层的首位,说明江南油杉是群落中绝对的优势种,决定群落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油杉属松科油杉属,在广西分布很广,生长较快,材质优良,适应性、抗逆性也很强。是一个用途较广的用材树种。由于油杉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物种混杂不清,对其在我区的自然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和生长情况等尚未作过较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为适应科研和生产的需要,我们于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八年开展了油杉物种、生态及生长特性等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油杉系松科油杉属(Kteleeria)树种。其物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具有适应性强、材质好和用途较广等优良特性,是我区较有推广价值的优良用材树种之一。由于油杉早期(3—5年)生长较缓慢,目前已成为生产上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几年来,各地普遍是用一年或二年生的油杉混杂苗造林,致使幼林出现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林分长势甚不理想。据调查,油杉造林后头  相似文献   

9.
油杉属(Keteleeria)是松科古生孑遗树种,共有12个种1个变种,我国有10个种1个变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温暖山区,其中,我区有9个种1个变种。该属树种为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40米,胸径2米。现在恭城县三江乡三寨村有几十公顷保存良好的天然林,平均树高26米,胸径80厘米,最大的单株高达31米,胸径1.9米,立木材积30立方米。为使该树种由野生变为人工栽培,广西林科所于1957年开始进行引种驯化试验,70年代后期又开展了物种资源调  相似文献   

10.
柔毛油杉(Keteleeria pubescens Cheng et L.K.Fu),黔东南称之老鼠杉,属松科油衫属的高大乔木树种,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被国家列为濒危树种和三类重点保护的树种。现零星分布于广西的罗城、宜山,湖南省西部和贵州省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江南油杉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是松科油杉属的常绿大乔木,天然生长的江南油杉,高可达40m,胸径达100cm以上,是很有价值的用材树种。枝叶茂密浓绿,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其树根含有胶质,民间常用于造纸胶料。江南油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江南油杉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特征及生境因子对其的影响,对广西境内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江南油杉人工林的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及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江南油杉人工林林下灌木层物种较草本层物种丰富,灌木层的Shanor-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均明显高于草本层。草本层的Pielou指数(J)分布幅度(0.771~0.994)较灌木层的(0.841~0.945)宽。小乔木伴生树种较多,乔木种类与林地起源关系密切。不同森林郁闭度、坡度、坡向及坡位的江南油杉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随着郁闭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阳坡灌木层植被丰富度略高于阴坡的;平坡的Shanor-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较斜坡的宽;中坡位的Shanor-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比上坡位和下坡位的低。  相似文献   

13.
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为松科常绿大乔木.它具有速生(前4—5年生长较慢)、干形通直、适应性广、抗逆性和萌芽力强等优良特性。同时,油杉木材可作建筑、家俱等,有“土杉木”之称,因而是一种优良的用材造林树种。油杉在我县白沙、乌家等乡有零星分布。为摸索油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使这一优良树种推广于生产,我们于1978年开始引种,1980年进行油杉混交林造  相似文献   

14.
江南油杉(Keteleria Cyclolepis)矩鳞油杉(K·oblonga)是我国的重要树种资源,长期以来处于野生状态,我所经过21年来的人工驯化试验,生长速度与马尾松接近,适应性及抗性强,并能正常开花结实,易于驯化,获得成功,可供中试及推广生产。一、人工试种的目的意义江南、矩鳞油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资  相似文献   

15.
油杉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杉是广西西南部天然分布的用材树种。高峰林场引种栽培10多年的结果:油杉树干通直,生长迅速,其树高、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湿地松、马尾松大6%~45%、2%~108%;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除2块样地外,其余的也比湿地松、马尾松大2%~31%。表明油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树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福建光泽江南油杉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江南油杉群落(2 000m2)有维管束植物48科72属92种;江南油杉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据优势(80.44%),生活型谱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特点;群落径阶和树高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体现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特征;群落中江南油杉在乔木层占绝对优势,但幼苗幼树数量较少,在灌木层受到其他植物(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强烈竞争,种群有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pis)天然林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和垂直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18个江南油杉天然林样地中,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共有34科50属56种,优势科为壳斗科(Fag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松科(Pinaceae)、山茶科(Theaceae)、樟科(Lauraceae)等。群落类型主要有江南油杉+乔木+灌木+草本和江南油杉+灌木+草本2个类型。云贵高原的南缘部分和都阳山山脉是广西江南油杉天然林最为集中的分布区。广西江南油杉天然林以散生或零星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对广西现有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材积年均生长量等指标与该地区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制约江南油杉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江南油杉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年日照时数、年蒸发量与生长相关性较为密切且为正相关,其次为年平均气温、最热月气温,相关性最低的是最冷月气温和空气湿度。各气象因子对江南油杉树高生长影响较大,对胸径生长影响较小。综合分析得出,江南油杉树种对环境热量要求较高,在夏、秋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树种对林地土壤水分条件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油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霞浦县油杉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结合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所开展的油杉丰产栽培试验,分析了油杉高径、冠幅、根系生长状况及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并对油杉丰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在为发展和保护国家濒危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