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德全,达州市通川区复兴镇板桥村人.1976年初中毕业后,他带着美好的憧憬他回到家乡务农.在家乡,他先后做过生意,当过兽医和温室育秧、杂交水稻、玉米制种的技术员.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乐于助人,给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1990年,他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肩负着村民的重托,责任心很强的他更铆足了劲儿,加倍努力地工作,希望不辜负村民的重托.  相似文献   

2.
1994年,张红桃从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分公司工作.面对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入,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动了别的"心思".当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国企员工带薪创业,他心动了.思前想后,张红桃与单位签订合同,跨出国企大门.出身农村的他,看到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萌发了进军农业领域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第二只饭碗     
这几天,我的老乡阿成彻夜难眠,因为他工作的单位一夜之闻轰然崩塌,宣告破产,让他猝不及防.阿成在这家单位工作了三年,对企业有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感情.我甚至可以在电话里听到他的哭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现在一切突如其来,让阿成承受不了,虽然有一些企业赶来招聘,但很难有称心合意的,他感到非常迷茫,不知出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一生会从事许多种工作,而他一辈子都在为一件事忙碌;很多人退休回家颐养天年,而他退休之后似乎比上班时还要忙.他就是从事了50多年水稻科研、推广、教学工作,与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徐一戎.  相似文献   

5.
余超 《农家参谋》2014,(12):30-30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础,他能不能生存下去,得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点,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 1.敬业精神:敬业是一个人工作的基本态度,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之一.如果一个人的本职工作做不好,应付工作,最终失去的是信誉,再找别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可信度.如果认真做好一个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去做.这就是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年41岁的王保君,有着21年的农行工作经历.2002年以来,他先后担任过靖宇支行、梨树支行、公主岭支行行长,现任长春市开发区支行行长.人称"急先锋",一个"急"字透出他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性格,一个"先"字透出他抢先、争先、不畏强手、敢为人先的顽强风格.工作中他是一个性格很急的人,但急不等于浮躁,恰恰造就了他凡事必争先,不服输的劲头儿.  相似文献   

7.
家住黑龙江省绥化市西长发镇东北二村的王兴田,在河南省新乡市的中国石油化工公司工作了近10年.一个偶然机会,他得知绥化市没有品牌的肉禽产品时,他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便毅然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回到家乡办起了养鸡场.  相似文献   

8.
近日,浙江省慈溪市法院通过再审程序纠正了一起舅舅假冒外甥名字受审的特殊案件. 34岁的滕某是一位复员军人.2009年初夏,滕某去了广东,在某物业管理部门找到一份保安的工作,滕某很珍惜这份工作.但是平静的日子并没持续很久,刚工作三个月的他,接到了四川老家父亲的来电:一向在村里有着良好口碑的他现在早已在村里声名扫地.  相似文献   

9.
印贵仁是桑植县上洞街乡麻洛村人,2003年38岁.由于家庭贫困,他初中刚毕业就进了兽医站.从此,他刻苦钻研兽医技术,背着兽医箱,走村串户,为当地养殖户搞畜禽的防疫治病工作,受到了当地农民的赞扬.这也为他今后搞养殖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感谢市总工会的帮助,我一定珍惜这份新工作."贵州福泉籍农民工杨胜发来到凯里市总工会人力资源中心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杨胜发想去外省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四处碰壁.2012年8月,杨胜发慕名来到凯里市总工会人力资源中心求助,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他的工作意愿后为他提供了3个月的焊工技能培训,如今杨胜发已被杭州一家市政公司录用.  相似文献   

11.
好心 《百姓》2004,(6):57
朋友发来一封电邮,说的是一则有关工作与生活关系的寓言故事. 国王告诉一个人,他骑马所到之地,都可以成为他的土地.于是这个人骑上马,快马加鞭,越跑越远.为了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土地,他累了不愿休息,渴了不愿喝水,饿了也不吃,直到累死在马上.  相似文献   

12.
一个普通的岗位——物业公司副经理,一个平凡的工作——每天开着小四轮清扫公司场区的生活垃圾.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脚踏实地的干劲和无怨无悔的付出;虽然每天都是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是他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为大家换来了干净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他就是甘肃省下河清农场所属物业公司先进工作者赵保卫.  相似文献   

13.
1950年初夏,我在河南省黄泛区复兴局工作时,上级派我们五人到北京双桥农场举办的一个训练班去学习驾驶康拜因.在这个训练班上,我们认识了他--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瘦削的美国农业机械专家,不少人喊他"老韩",原来他的中国名字叫韩丁,其实当时他还是一个青年.韩丁给我们发了讲义,我们就对照着机车开始了紧张地学习.他教得细致而认真,使我们感受到了他在农业方面丰富的知识和机械理论上深厚的功底.对我们的问题,他都一一解答,直到我们满意为止.  相似文献   

14.
卡洛·多尼斯是法国杜兰特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其工作内容简单,薪水也不高,但他十分敬业,对工作十分尽责.有一天,他在赶写一份材料,到了下班时间还没写完,想到明天一早就要用,他就留下来继续写.总裁杜兰特先生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在办公室多呆两个小时,以便处理一些白天来不及处理的工作.那天晚上六点多的时候,杜兰特先生想要起草一份文件,但那时公司都下班了,只有卡洛·多尼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杜兰特先生就推开门,让卡洛·多尼帮着写一下.  相似文献   

15.
宋钦友探亲     
<正> 春节放假.在外地工作的宋钦友要回家探亲,他刚坐上长途客车,听到汽车站广播里喊他的名字.叫他快下车。他下车后怎么找也找不到喊他名  相似文献   

16.
常言说,"富不过三代",从这一视角看,财富金钱与人生命运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下中上三等境界. 下等境界:一个人经年累月、勤苦工作,不期然间,因缘际会,成捆成捆的钞票从天而降,于是他成为了暴发户.他虽然日思暮想着发财,但他对这突然得到的金钱并没有心理准备,或者说他并不明白他发大财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富阳市教育局成教科科长吴忠仁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奋斗了40多个春秋,现仍在忘我拼搏,无私奉献。老吴1954年参加教育工作,1956年任湖源中心小学校长.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工作非常艰苦,而他为发展山区教育事业跋山涉水,一干就是20多年,为湖源的今天付出了艰辛的努力.1980年老吴调到场口区校,负责该区扫盲工作。他  相似文献   

18.
他坚信:知识是构成巨大财富的源泉.它可以使硗薄的瘠地变为沃土。于是.在知识的海洋中,他殚精竭虑地追逐着理想的浪花。 现年39岁的刁钦义,三十出头就已执掌了中国农业银行龙口市支行的帅印。多年的信贷工作生涯,使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信贷工作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根“魔棒”,要想灵活地操纵它,就必须有丰厚的业务知识功底。为能更加适应工作的需要,刁钦义一上任就把学习业务知识作为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他在认真阅读了政治、经济、金融等专业理论书籍的同时,又先后购买了《企业管理优选法》、《中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9.
那年高中毕业后,我在一家矿厂找了份打"风钻"的工作.说得简单点,就是手持钻机在大块石头上钻孔.也因此,认识了民工"老戚",在与他一起吃住、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淳朴与艰辛和对我的帮助. 由于我是新来的,所以工头安排我跟在一位叫"老戚"的老民工后面干活.第一次见到老戚,他给我的印象是精瘦,个子不高.我见到他,马上毕恭毕敬地对他说:"戚师傅好!"他笑着掐灭手中的烟头,对我说:"新来的吧?以后就跟着我干,你先去换上劳保穿戴,等会儿我教你打钻."我点点头,去工作室换衣服.等我换好衣服时,却不见老戚的人.问了其他工友才得知,老戚扛着钻枪去石场干活了.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为科技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科技教育思想足见他的理论勇气和远见卓识.精辟而科学的阐述,对我们当前及未来的科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他对科技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观点,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教育理论,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科技教育思想宝库贡献了许多带有独创性的新观念、新学说,为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教育工作提供了伟大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