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陆水产》1992,(6):31-32
越冬鱼种大批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凡条: 1、鱼种规格过小:鱼种越冬时一般以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鱼体消瘦、规格过小,体内缺乏足够的营养  相似文献   

2.
鱼种越冬是水产养殖管理的关键环节。期间,特别在一些小型鱼池里,鱼种死亡率甚至高达10%~20%,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孙海华 《齐鲁渔业》2006,23(1):20-20
冬季鱼池封冻后水中的溶氧量容易提早耗尽,致使越冬鱼种窒息死亡。因此冬季鱼种池需采取措施进行人工增氧,现介绍几种方法: 1破冰增氧鱼池封冻后,为增加水中溶氧量,每天早晚各砸1次冰洞,每667 m2鱼池需砸冰洞面积为5-6 m2。砸出的冰块及时捞出。  相似文献   

4.
夏季高温季节,在南方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中,放养夏花草鱼种的死亡率高达15%~30%。不但使鱼种数量减少,而且影响成鱼的养殖,给渔业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就夏花草鱼种的死亡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1夏季高温期间草鱼种死亡的原因水温过高到了夏季高温期,气温高达38℃,水温也在30℃以上。而草鱼种耐热力不强,它的生长适温为15~30℃。水体缺氧一是有些养殖者盲目施肥、投饵,致使池水中有机物过多,大量消耗氧气;二是水体中的夏花草鱼种放养密度过大,水体负荷过重,引起缺氧;三是池塘的保水性差,加上夏季水源不足,水位严重下降,造成…  相似文献   

5.
冬季培育是鱼种培育的最薄弱环节,往往易被人们疏忽。误认为鱼已处于休眠状态,不吃不长了。俗话说。“白露鱼闭口”。因此,鱼种一旦并塘越冬就万事大吉。实际上这是误解,鱼是四季摄食的,仅是食量多少而已,正如渔谚说。“夏长长、秋长圆,冬保膘,春复壮”。  相似文献   

6.
汪为均 《内陆水产》2003,28(2):33-33
鱼种能够安全越冬,不仅使当年的生产不受损失,更重要的是给来年的生产带来更大的好处。所以有必要了解鱼种越冬期死亡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使鱼种能够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1死亡的原因水体严重缺氧这是引起鱼种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原因主要有:池水清瘦,浮游植物少,光合作用产氧量不够;越冬池水底淤泥过多,有机物大量分解消耗氧气;野杂鱼过多,或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土壤保水力差,结冰后,水位下降过大,造成缺氧。鱼种规格小、体质差鱼种规格小(不足10厘米),体质差,体内积存脂肪等营养物质少,不够越冬期间消耗,因而出现…  相似文献   

7.
郑亚平 《科学养鱼》2003,(12):46-46
一、鱼种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1.水体严重缺氧。到了冬季,水体会严重缺氧。这是因为水中浮游植物量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氧的供求失衡,产氧量小于消耗量;二是水体由于投饵、施肥及鱼类代谢废物积累,有机物多,大量消耗氧气;三是水中鱼种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四是池塘保水性差,水位严重下降,造成缺氧。2.鱼种规格较小。越冬期间,多数鱼类基本不摄食,不大活动,新陈代谢缓慢,主要依靠积存在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规格较小的鱼种,因体内脂肪积存量也较少,经过一个冬季的能量消耗,到次年春天,鱼的体质严重下降,易引起死…  相似文献   

8.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12):25-25
鱼种的越冬工作常易被养鱼户所忽视,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现就鱼种越冬期间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1.1水中缺氧这是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缺氧的原因有:(1)水质清瘦,水中的浮游植物太少,以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放养鱼种密度过大、池水过浅或水中有机物过多,消耗大量氧气,引起缺氧;(3)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和产生有害气体。1.2鱼种规格体质瘦弱鱼种越冬期间,体质消耗大,长时间越冬体重减轻10%~15%,体质瘦弱的鱼种,体内养分不够越冬消耗。1.3管理不善并塘…  相似文献   

9.
陈华芬  陈玲 《内陆水产》2000,(11):41-41
罗非鱼的生存温度为 15~ 37℃,致死温度在 10℃以下。南方地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边缘,冬季平均气温在 15℃以上,偶有冷空气侵入,气温骤降也是相对短暂现象,而且水温降至罗非鱼致死温度 (10℃以下 )的现象极少发生。这就为罗非鱼在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在冬季,许多地方还是发生较大规模的鱼病和死亡情况。本文就南方地区罗非鱼冬季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死亡原因 进入冬季,罗非鱼的死亡情况大多发生在气温骤然下降 2~ 3 d后气温又有所回升之时,其损失情况各有不同,有些是…  相似文献   

10.
(1)鱼种小、体质差:规格太小的鱼种,体质差,体内积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难以在漫长越冬期蓄积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常因身体衰弱而死亡。其体质差,在拉网并池过程中因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疾病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1.
涂桂萍 《齐鲁渔业》2013,(12):45-46
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将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与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南桥村三组村民於新祥,于2001年承包村里1口4002m^2(6亩)水面的鱼池,承包期为3年。  相似文献   

13.
夏云林 《淡水渔业》1976,(10):18-19
毛细线虫病系青、草鱼鱼种阶段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此种寄生虫少量寄生时(每尾感染1—3条)不致引起死亡,但在大量寄生时(每尾感染30—50条)则可引起鱼种的大量死亡。1963年在我县仙女垸养殖场的鱼种池内曾因此病的危害而死亡青鱼鱼种(1.2—1.4寸)达50余万尾,1974年我们又发现鱼种池内毛细线虫对火片草鱼种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据统计患此病的鱼池占全部鱼池的21.7%。针对当时情况,我们采用90%晶体敌百虫(上海农药厂出品)拌和面粉制成药饵,  相似文献   

14.
<正>鱼种在越冬期间,一般死亡率达到10%~15%,有的高达20%以上,这样不仅使鱼种数量减少,而且影响到来年成鱼的养殖,对渔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根据多年生产经验,现将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补救措施介绍如下:1鱼种越冬期死亡原因1.1池塘不合要求易引起鱼种越冬死亡的池塘因素有以下几类:1.1.1水质消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弱,产氧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至9月,辽宁省营口市旗口镇主养鲤鱼配养草鱼池的草鱼出现死亡现象,由于发病时间长,给当地的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走访调查、水质监测、解剖病鱼及镜检,对草鱼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初冬,山东章丘市一鱼种塘发生严重的车轮虫病,引起鲤鱼种大批死亡,危害较大。现将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治疗措施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症状1.发病情况。发病塘为主养鲤鱼种的高产塘,面积0.3公顷,水深1.2米,池水透明度15厘米,池底淤泥厚度约为5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鱼种存塘量约为6000千克,其中鲤鱼种约占80%,鱼种平均规格67克。据养殖户反映,11月9日发现鲤鱼种集群上浮,贴近水面缓慢游动。11月11日,部分鱼种散至池塘浅水处。12日浅水处鲤鱼种陡然增多,当日死鱼50余尾,13日死鱼200余尾,14日死鱼500余尾。发病后养殖户开动增氧机、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冬季放养鱼种的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志周 《内陆水产》2004,29(1):31-31
冬季是鱼种放养的最佳时机,此时水温低、鱼鳞紧,适应力强,捕捞和运输方便。在通常情况下,冬放鱼种的时间,应在当年冬至到第2年立春之间。其技术要求是:1清整池塘利用冬闲时节实行鱼池五改: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漏水塘改保水塘,抢险塘改防洪塘。条件较好的池塘放水整修,曝晒或冰冻后除去过多淤泥,只保留15~20cm厚的淤泥,铲除杂草,疏通渠道,加固池埂。在投放鱼种前10d、选择晴朗天气对池塘进行消毒。一是干塘法。将鱼塘中的水抽掉,只留下10cm,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4~5kg,兑水全池泼洒;二是带…  相似文献   

18.
郑亚平 《内陆水产》2004,29(1):34-34
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中,越冬鱼种死亡率高达15%-25%。不但使鱼种数量减少,而且影响来年成鱼的养殖,给渔业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就鱼种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1鱼种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水体严重缺氧到了冬季,水体会严重缺氧。一是因为水中浮游植物量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氧的供求失衡,产氧量小于消耗量;二是水体由于投饵、施肥及鱼类代谢废物积累,有机物多,大量消耗氧气;三是水中鱼种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四是池塘保水性差,水位严重下降,造成缺氧。鱼种规格较小越冬期间,多数鱼类基本不摄食,不大活动,新陈代谢缓慢。…  相似文献   

19.
20.
联合国专家指出,最近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养殖鱼类,发现很多死亡,原因是鱼类发生病害。经鱼类研究人员研究,已经找到子弹型体病毒与鱼类死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