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356”是武进市稻麦育种场用“早丰9号/春江03∥9522”通过复合杂交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01年在我市参加品比,小区亩平均实收单产796.0kg,较“武运粳7号”增产4.8%,达极显著水平。“5356”在我市表现熟期与“武运粳7号”相仿,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米质较优,产量高,抗性好,2002年扩大示范1600余亩,平均亩产693.3kg,比“武运粳7  相似文献   

2.
“常优l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2年姜堰市引进试种3.7亩,平均单产692.5k,比对照“武育粳3号”和“武运粳7号”分别增产9.97%和1.82%。2003年扩大种植120亩,平均单产仍达589.4k,较相同栽培条件下的“武育粳3号”增80k以上。  相似文献   

3.
我镇从2002年开始试种水稻新品种优粳“5356”,2003年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今年全镇可达上万亩,占全镇水稻面积1.6万亩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4.
"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粳1号"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平均亩产达628 2kg,比"武育粳3号"增产1 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615 5kg,比"武育粳3号"增产6.4%.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调查,初步探索出"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扬辐粳7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属中粳晚熟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5.5d,一般栽培条件下较易获得高产,大面积亩产600~650kg,高的田块亩产可达700~750kg。“扬辐粳7号”从2005年开始在我市作为粮补品种种植,该品种叶色深绿,植株高大,对条纹叶枯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2006年推广面积达8万亩。现将两年来对该品种病害的发生情况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武粳15”(原“5356”)由常州市武进稻麦育种场复合杂交选育而成。我市2002年引进,当年平均亩产628妇;2003年示范,平均亩产535.5虹;2004年种植2.4万亩,平均亩产635kg,比“武运粳7号”增产2%~5%,2005年在本地区全面推广。该品种全生育期157d左右,比“武运粳7号”早2~3d,为早熟晚粳新品种;植株高95~100cm,一生总叶片18张,地上部分6个伸长节间;株型稍松散,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生长清秀,后期叶盖顶;分蘖中等偏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度好;对纹枯病、稻瘟病抗性较强,轻感稻曲病;为大穗大粒型品种,每穗粒数120~125粒,千粒重27.5~28g;米粒外观白亮,透明度较高,经测定达国标三级米标准;稳定、高产,一般亩穗数20万左右,结实率90%以上,产量比“武运粳7号”略增。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武粳15”(原名“优粳5356”)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稻麦育种场以“早丰9号”/“春江03”//“武运粳7号”杂交选育而成,属早熟晚粳类型。我市于2003年开始引种示范。2004年扩大示范面积达2万多亩,表现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较好,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1特征特性1.1产量2  相似文献   

8.
"运2394"由常州市武进地区农科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系,亲本组合为"春江一号/武香粳9号//9520".该品系于2004年参加武进区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单产654.8kg,较对照"武粳15"增产4.1%,居10个参试品种首位.2005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2006年区重点丰产方示范推广平均单产均达700kg以上,2007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并在全区较大范围内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实收单产平均达649.7kg,全区5个重点丰产方平均单产达744.5kg.该品系外观、食味品质明显优于"武粳15",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的新品系,具有较好的试验示范推广价值,发展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
“武5356”是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系。2002年我市引进种植,参加无锡市、锡山区二级单晚稻品比试验,并在锡山区张泾镇北光明农场进行百亩试种示范。2003年继续参加市、有关县(市、区)的中间试验,全市示范种植面积达6万亩。  相似文献   

10.
“常农粳4号”(原名“96—96E4”)系常熟市农科所1996年用“丙93—63”/“武运粳7号”配组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1年参加苏州市品试,2002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2003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同时越级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0416)。该品种综合表现为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熟期早、抗性强。适宜在沿江及苏南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目前已在苏南稻区、安徽等地示范应用约60万亩。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6,(4):25-25
泗洪县 泗洪县聚禾种业有限公司2004年引进扬辐粳7号种子15公斤.示范种植5亩,在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当地主动栽品种武育粳3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下,扬辐粳7号长相清秀不发病,实收亩产量达660公斤,比武育粳3号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甬粳18"系宁波市农科所育成的迟熟晚粳新品种,1999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我市于1996年引进,经三年试种,表现突出,面积迅速扩大.1999年全市已种植30.66万亩,2000年发展到56.54万亩,占常规晚稻52.3%,已成为我市晚粳唯一当家品种,2001年面积达70万亩.该品种表现高产、稳定、优质、抗病,但分蘖力、穗型、耐肥性等性状与原当家品种"秀水11"等有较大差别.为此,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肥料、落田苗等因素的栽培试验,以探求其最优高产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甬优6号在闽清县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48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杂粳“常优1号”系由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用“武运粳7号”与“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种,已示范试种4年。通过品比试验,米质鉴定,认为“常优1号”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米质优、效益高,适合本地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将在太湖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华粳1号”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公司选育,2001年12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自示范推广以来,在省内种植面积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并表现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12项指标中9项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食味性优、综合抗性强等优点。为更好地发挥该品种增产潜力,使良种良法配套,对其  相似文献   

16.
"青粳120"是原上海市青浦区农科所利用"青香粳×92-12"杂交,经海南异地加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中熟晚粳新品种.2000年本单位进行品种观察,2001年青浦区华新镇进行生产对比试验,表现为产量高、增产明显,综合性状突出.2002年参加市区域试验,产量名列第三.2003年继续参加市区域试验,名列第二,比对照"秀水110"增产5.2%,达极显著水平,与"花育1号"亩产588.5kg基本持平.2002年青浦区西岑镇种植500亩,2003年扩大种植2500亩.  相似文献   

17.
"秀水110"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中熟晚粳品种.经三年种植,表现适应性广、单双季兼用、抗病抗倒、株型理想、生长清秀、高产稳产和米质优良等特点,2001年通过省品审委审定,全市种植面积达2.33万亩,占单季晚稻面积21.6%,2002年预计面积可达6万亩.  相似文献   

18.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自育粳型不育系“863A”与自育恢复系“宁中灰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我市2003年引入作单季晚粳种植,试种结果为:省肥好种,产量与本地常规稻持平或略高,较抗条纹叶枯病,是一个熟期适中,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19.
“秀水123”(原“丙03—123”)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晚粳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HK〈21/K9941。2006年该品种在我场参加了上海市区试及生产试验,同时还进行了直播生产试验,表现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米质优,已成为我场晚粳水稻推广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我县裴圩乡大众村进行豫粳918麦茬旱直播,实收亩产量达510公斤,且水稻品质较好。其主要技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