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峻峰  张树彬 《食用菌》1992,14(4):29-29
塑料大棚栽培黄瓜,在我县是4月上、中旬定植黄瓜苗,棚内变温幅度大,湿度高,很适宜栽培榆黄蘑。为了充分利用大棚有限的地面,间作榆黄蘑,近两年来我们进行了棚内黄瓜与榆黄蘑间作试验,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施用氰氨化钙结合高温闷棚措施能杀死棚内各种病原菌和虫卵,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防治土传病害,提高黄瓜产量。为验证氰氨化钙结合高温闷棚措施的增温、杀菌消毒效果,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了解闷棚期间棚内外土温和气温的变化情况,并研究高温闷棚对后茬黄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期间,棚内外气温差2.4~11.3℃、棚内气温比棚外平均高7.7℃,棚内外地温差3.7~13.7℃、棚内地温较棚外平均高10.6℃;施用氰氨化钙结合闷棚措施对土壤有很好的消毒杀菌作用,黄瓜霜霉病和潜叶蝇的预防效果较好,后茬黄瓜的植株长势和产量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大棚早春越夏种植水果黄瓜的小气候评价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刘云  卢明 《长江蔬菜》2011,(4):47-50
对南宁市大棚小气候特征和水果黄瓜生长所需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水果黄瓜整个生长期来看,棚内光照强度不足,远低于其光饱和点,多云阴雨天气则更差;从播种至开花结果期,棚内平均昼温偏低;结瓜期棚内平均昼温偏高,平均夜温很高,4~9月棚内的平均夜温均在20℃以上,高出其最适夜温上限温度2.7~9.1℃,而且导致昼夜...  相似文献   

4.
以大棚"瑞青"黄瓜为试材,采用沼液-秸秆深埋技术,研究了沼液小麦秸秆和沼液水稻秸秆处理深施对大棚内部环境和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沼液秸秆深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棚内气温和土温,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提高黄瓜经济产量。其中沼液小麦秸秆较之于沼液水稻秸秆对大棚内环境和黄瓜生长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天敌治虫与熊蜂授粉在设施黄瓜上联合使用的效果,在温室内释放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和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防治粉虱和蓟马,释放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黄瓜授粉,并调查了使用天敌及熊蜂对棚内粉虱、蓟马的控制作用及黄瓜的坐果数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与不释放天敌的对照棚相比,释放天敌对粉虱的校正防效达98.17%,对蓟马的校正防效达76.20%;通过释放熊蜂,黄瓜增产约9.3%。在设施黄瓜棚内应用天敌昆虫与熊蜂结合使用,不仅能有效控制害虫,且能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亢立  龚跃逯 《上海蔬菜》2010,(1):55-55,71
<正>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冬春茬黄瓜,棚内光照差、温度低,不利于黄瓜的生长发育,在黄瓜生长中期常出现生长衰弱的现象,尤其是早播种、早定植的黄瓜植株表现的更为明显,造成黄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现将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早衰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晴天晴天是适合黄瓜生长的最好天气。虽然晴天往往夜温较低,但由于白天棚内吸收贮存的热量多,晚上棚内气温也较高。所以遇晴好天气,上午在不降低棚内气温的前提下,应尽早揭开薄膜上面的草帘、棉被等覆盖材料,使棚内早见光、多见光。中午棚内气温不过高时,一般可不通风或少通风,若棚内气温超过30℃,应注意通风1 ̄3小时,下午3 ̄4时,外界气温迅速下  相似文献   

8.
李敏  马青  雷虹  王阳 《西北园艺》2020,(3):40-41
近年来,设施黄瓜种植广泛,棚内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黄瓜靶斑病大发生,对黄瓜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黄瓜靶斑病俗称黄点病,又名黄瓜褐斑病、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很广,危害黄瓜、番茄和茄子等上百种蔬菜,其中以黄瓜的危害最重,田间发病率可达60%~70%,严重时整株死亡,导致绝产。  相似文献   

9.
进入深冬季,温室越冬茬黄瓜生长易衰弱,生长点萎缩甚至停长,植株抗病性差,病害加重,加之入冬后主要以连阴雨天气为主,棚内光照、温度严重不足,导致温室黄瓜出现一些症状。  相似文献   

10.
冬暖型大棚栽培黄瓜在我市发展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为了合理利用棚内适宜的温湿条件和有限的空间,我们进行了冬季大棚黄瓜间作毛木耳试验。1993~1994年在540m~2的大棚内平均每年生产黄瓜3570kg,鲜木耳1930kg,产值20000元以上,增加收入7000余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1.
黄瓜霜霉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省黄瓜霜霉病越来越重的现状,根据黄瓜霜霉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对黄瓜霜霉病发生侵染规律、病斑多态性及防治指标、抗药性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加强栽培管理的农业防治措施,调节棚内温湿度的生态防治措施,以及交替用药的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通常情况下,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识别是比较容易的,主要根据其病征特点,黄瓜霜霉病在叶片背面长出绒毛状紫黑色的霉状物(病菌孢子囊),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叶背上溢出白色的粘液(细菌菌脓)来区分。但在实际田间或大棚内,不可能经常看到如此典型的病征特点,一般只看到多角形的病斑,而且色泽也很不一致,造成诊断困难。在农村中  相似文献   

13.
冬暖棚种植黄瓜仅春节前后较短的一段时间价格高,效益好。而冬暖棚种植甜瓜,一般春节后定植,在这之前很长时间棚内空闲,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实行黄瓜、甜瓜一年两作,(亩)产值比单种黄瓜增加万元以上,纯收入增加0.7万元/(亩)以上。  相似文献   

14.
辽西地区平房子镇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中,存在人工难求、人工落秧投入大且降低商品黄瓜产量和品质等问题,而使用黄瓜机械半自动落秧技术,可大幅度地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大量人工,实现棚内精细管理,减少养分损耗,及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黄瓜品质和产量,直接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在棚内施用基肥的基础上,于黄瓜结果前期追施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化肥,其结果是追施化肥的比不追施的有增产效果,但追施尿素的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洪忠  吴连芳 《蔬菜》1994,(3):34-35
高寒地区大棚黄瓜综合高产技术(二)黑龙江省逊克县农技推广中心王洪忠黑龙江省逊克县农业广播学校吴连芳,季淑媛黑龙江省逊克县过江乡农技推广站宋广华,孔宪萍7.定植:定植时棚内采取有效增温保温措施,当棚内10厘米土温连续三天稳定通过10~12℃,最低气温稳...  相似文献   

17.
春大棚黄瓜生产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管理水平决定春大棚黄瓜生产效益。使用平衡施肥技术和生长调节剂,可促使黄瓜根系发达;运用黑色地膜全覆盖和膜下滴灌系统,可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地温、减少病虫发生、节省除草用工;使用绑头器可降低劳动成本和强度。同时,加强大棚黄瓜各生长期管理,可有效延长采摘时间,667 m2产量在6 000~8 000 kg,增收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黑星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近年来以温室大棚黄瓜发病较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逐年加重,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者附着在架材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在种皮内越冬。主要靠气流、雨水、灌水或农事操作等传播,该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棚内温、湿度,棚内最低温度超过10℃以上,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易发病,适宜温度20℃~25℃,相对湿度95%以上发病速度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大兴区黄瓜栽培还停留在传统的春秋两茬的种植模式,缺乏先进的黄瓜栽培管理经验,没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现状,对大兴高产栽培示范户朱永龙大棚一大茬黄瓜栽培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即大棚采用地膜、小拱棚、棉被、二道幕、大棚膜5层覆盖,提高棚内温度,比一般春大棚提前15 d左右定植,比其他春大棚黄瓜提前20~25 d采收,每667 m2一大茬黄瓜产量最高可达18 621 kg,产值39 717元,效益可观。希望可以为广大黄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何冰锋  刘苹 《蔬菜》2022,(2):35-38
为了充分利用玉林市地处桂东南地区、早春气候温和,春黄瓜地膜覆盖便于提早栽培的区域优势,2015年起,菁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玉林市农科院蔬菜专家的指导下,采取春黄瓜棚内育苗、提早定植移栽、地膜覆盖栽培获得成功;同时利用已有的地膜、篱架等设施,在黄瓜收获后及时抢种夏豆角,既高效利用了材料、土地,又大大节省了人工、农资及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