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水产》2017,(7):8-17
<正>2017年6月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重要养殖经济虾类。进入本世纪以来,小龙虾养殖发展迅猛,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产业链不断延伸,逐  相似文献   

2.
正小龙虾年年有,而今年的江湖,由于四年一度世界杯的开启,似乎格外热闹。6月初,来自湖北荆州的10万只中国小龙虾就已搭乘中欧班列前往俄罗斯,成为各国球迷观赏比赛时必不可少的美食。据了解,小龙虾在20世纪30年代被引进中国作为水产养殖的饵料,近一个世纪过去,小龙虾的角色早就从稻田里的饵料变成网红级国民夜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2017年,中国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产业加快发展,养殖面积突破10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经济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统计,下同)。小龙虾养殖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发展最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2021,(7):27-33
2020年,我国小龙虾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再创新高;加工业保持稳步发展;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龙虾产业整体受到一定影响,总产值同比下降15.07%,其中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两种日粮饲喂下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 肌肉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为提升其养殖品质提供参考。通过样本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并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 进行比对,筛选出虾肉中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原因。结果显示: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2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与常规饲料相比,发酵饲料实验组中腺苷酸基琥珀酸、丝氨酸、磷酯酰胆碱、奎尼酸、补骨脂素、磷酯酰丝氨酸、谷氨酸等显著增加;经KEGG通路分析,变化显著的前4条通路分别是组氨酸代谢通路、精氨酸-脯氨酸代谢通路、蛋白质消化与吸收代谢通路和氨酰-tRNA合成通路。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日粮在调节克氏原螯虾氨基酸代谢、蛋白质合成和辅助合成氨酰-tRNA酶类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小龙虾产业迅速增长,消费市场异常"火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备菜。小龙虾产业逐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流通、餐饮和节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作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小龙虾稻田养殖成为部分地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  相似文献   

8.
2020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三五"以来,小龙虾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已成为当前我国最火爆的餐饮和网红食品之一。2019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了增进社会大众对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的了解,为广大从业者提供2019年小龙虾养殖、价格走势、加工流通、国际贸易、品牌节庆、餐饮消费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信息,促进我国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写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报告》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2020年,安徽积极克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40年不遇的严重旱情和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叠加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困难,小龙虾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再创新高,初加工业稳步发展,加工产品不断拓展,消费市场保持火爆,全年供需两旺.小龙虾产业正在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0.
二、2020年安徽稻虾产业发展特点和问题 1.面积持续扩大,增速有所放缓 2018年较2019年增加70万亩,增长77%;2019年较2018年增加157万亩,增长98%;2020年较2019年增加101.3万亩,增长32%(图1). 2.老种养户效益下滑,新种养户开业大吉 2021年60%老种养户小龙虾销售收入1 0...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毅 《中国水产》2010,(6):14-16
2009年全国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超过500万亩,养殖产量近50万吨。为促进全国克氏原螯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5月18日~19日农业部渔业局在江苏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克氏螯虾产业技术研讨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江苏、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渔业管理、科研及推广部门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围绕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中的苗种繁育、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加工储运、质量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组织参观了江苏省盱眙县小龙虾产业园、高效生态养殖基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会议开得及时、有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宣传和交流,促进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本刊将选登部分会议材料,以供业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14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在广东湛江举办。论坛发布的《2017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2010年~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年均增速3.7%,总体运行放缓。指数显示,2010年~2016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年均增速3.2%,2016年为120.8,比上年增加2.1个点,发展水平缓中有升。2010年~2016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9%。2016年,海洋生产总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国小龙虾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祥 《内陆水产》2009,(11):33-35
最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湖北、安徽、江苏三省依然是全国小龙虾养殖最集中的区域。其中湖北以潜江、武汉、仙桃为主,荆门、荆州、黄冈、襄樊、黄石、成宁等市的小龙虾养殖业也有一定的规模;安徽以合肥、巢湖、宣城、滁州、淮南等市为主;江苏以洪泽湖附近的淮安、宿迁,  相似文献   

14.
<正>鲟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原始鱼类,历经亿万年进化,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近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编写的《中国鲟鱼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梳理了中国鲟鱼养殖、加工、贸易现状,产业创新进展,面临的挑战等,并对产  相似文献   

15.
5中国小龙虾经济的发展模式 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小龙虾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潜江模式"和"盱眙模式",它们正在对中国小龙虾经济的壮大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刺参人工育苗在我国山东、辽宁、河北等省份已普遍展开,目前已能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其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也有不少养殖场因技术原因而育苗失败,导致亏损。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2000年至2008年在青岛、大连、秦皇岛、盘锦等地的生产实践与科学试验总结的几点体会,谨供同行和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有着悠久的稻田养鱼历史,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经过不断技术创新、品种优化和模式探索,我国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走出一条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形成一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的  相似文献   

18.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当前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之一。在很多内陆省份,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依托和组织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对2018年度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和总结,编制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9)》,供业界人士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4月2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致辞。来自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小龙虾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小龙虾产业发展大计。据悉,随着消费升级和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产业链不断  相似文献   

20.
通过普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瑞昌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