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8月,河北省涞源县一家鲟鱼养殖场突发疾病,且出现大量死亡。为确定病原,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鱼的肝、肾和脾中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28℃培养后,上述三个组织中均分离获得大量形态一致菌落。肝、肾和脾分离的病原菌分别编号为LY160816L、LY160816K、LY160816S,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rD 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结果为海豚链球菌。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导致该场鲟鱼暴发性死亡的病因是感染了海豚链球菌。  相似文献   

2.
2006—2007连续两年广西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暴发一种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30%~100%。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浮头、转圈、狂游及发病后期单边眼睛浑浊、突出及伴有全身大面积弥漫性出血。作者先后从症状较为典型发病班点叉尾鮰分离到CMS003~CMS005、CMS009~CMS012共7株代表性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健康斑点叉尾鮰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斑点叉尾鮰症状相同。通过常规形态、生理生化及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特异性PCR诊断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7株细菌均为海豚链球菌。研究结果表明,海豚链球菌已成为广西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的高致病性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养殖罗非鱼、海鲈、尖吻鲈海豚链球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结合特异PCR技术,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养殖罗非鱼(Oreochromis spp.)、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及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感染情况进行了周年调查。每月固定时间在特定养殖区域采集目标鱼的脑、肝、脾、肾和肌肉等组织,并对其进行海豚链球菌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仅从已经患病的尖吻鲈中分离到3株链球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确定为海豚链球菌。利用海豚链球菌特异PCR技术对上述养殖鱼类不同组织进行检测,发现罗非鱼、海鲈、尖吻鲈的海豚链球菌感染率分别为30.21%、23.53%、14.55%,其中罗非鱼脑和肌肉的感染率明显较其他组织高(P<0.05),分别为20.65%和23.75%;海鲈的脑部和肌肉感染率也较其他组织高(P<0.05),分别为12.1%和10%;而尖吻鲈各组织感染率没有较大差异(P>0.05)。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采集样本的海豚链球菌感染率随着其体长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海豚链球菌隶属于链球菌科、链球菌属,是水生动物主要的病原菌之一,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为球形或者卵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状,在固体培养基中呈短链状或成对排列。近年来在养殖鲟鱼中的链球菌感染病例时有报道,主要为海豚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2019年7月开始,四川某鲟鱼流水养殖场养殖的杂交鲟和俄罗斯鲟出现发病死亡,病鱼心脏表现为结节状黄色或黑褐色突起物覆盖表面,形似桑葚,本文就本次病  相似文献   

5.
2015年10月四川省雅安市某养殖场的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暴发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神经症状,眼球、下颌和鳃盖等出血或无明显临床表现而突然死亡,内脏涂片见革兰氏阳性球菌。从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ZYW151011,ZYW151012),通过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种属特异性cfb基因(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的PCR检测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2株病原菌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2株病原菌16S r R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KU308396和KU308397)与Gen Bank中无乳链球菌16S r RNA序列同源性达99.8%。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病原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而对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等耐药。进一步通过荚膜多糖血清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株病原菌荚膜多糖血清型均为致病性Ia型;2株病原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均被鉴定为新的序列型ZST-1,与序列型为ST-261的亲缘关系最近,此新型ZST-1在gln A位点发生变异,提交序列到MLST数据库获得新的等位基因编号81(登录ID:BIGSdb_20151110 081850_13025_35759)。  相似文献   

6.
西伯利亚鲟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13年8-9月,四川雅安汉源湖养殖的西伯利亚鲟发生一种以体表溃疡、内脏出血和心外膜囊肿为特征的传染病.为明确其病因,本研究从自然发病鱼的肝、脾和肾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检测.结果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一株G+链状球菌(Ab130920),人工感染实验证实了其病原性,生理生化特性与海豚链球菌(ATCC29178)基本一致;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J162337)与GenBank中S.iniae 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最高,在以16S rDNA序列及其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相关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分离菌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支;同时,在基于S.iniae lctO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中,从分离株基因组DNA扩增出预期大小的870 bp条带,进而鉴定分离菌Ab130920为S.iniae.在对cpsD、simA、sagA、pdi和scpI等5种S.iniae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中,分离菌均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表明其为一毒力较强的菌株,与人工感染实验的高致病性结果相佐证;药物敏感性检测发现其对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敏感,但对新生霉素、利福平、氧氟沙星耐药.  相似文献   

7.
2018年8月,四川彭州与邛崃的养殖西伯利亚鲟发生一种以出血为临床特征,高死亡率的传染病,为明确其病因,本研究对发病鲟的肝脏、肾脏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鲟疱疹病毒Ⅱ型(AciHV-2)的PCR检测。从患病鲟体内分离到2株G+链状球菌,其16S rRNA序列(MN416231、MN416230)与GenBank中海豚链球菌16S rRNA序列同源性达99%,在以16S rR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分离菌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支;同时基于海豚链球菌lctO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为阳性,鉴定2株分离菌为海豚链球菌。提取患病鲟肝脏、肾脏组织DNA进行AciHV-2特异性PCR检测,扩增出501 bp的特异性条带,在以AciHV-2 polymerase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检测样本与AciHV-2聚为一支。病理组织学上,患病鲟的多组织器官发生明显损伤,尤其是肝脏、肾脏、鳃、脾脏和肠的损伤较为严重,表现为明显的变性、坏死、出血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观察到肝脏、肾脏组织内大量直径200~220 nm的疱疹病毒样颗粒与0.7~0.8μm的链球菌入侵细胞,并导致细胞损伤。综上,诊断患病西伯利...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别对患海豚链球菌病的罗非鱼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研究。分离的病原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透射电镜负染观察菌体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μm,多数呈链状排列。组织学病变主要表现为全身多组织、器官水肿,出血、变性、坏死以及炎症反应,特别是肝、脾、肾和脑分别表现为肝炎,脾炎,间质性肾炎和脑膜炎。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病鱼肝、脾、肾、脑、心肌和骨骼肌等器官的细胞超微结构都有较为严重的破坏,细胞核畸形,染色质浓缩或边集,粗面内质网囊泡化及脱粒,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溶解消失。研究表明,海豚链球菌能造成罗非鱼全身性组织器官病变,致使器官功能障碍,正常生理代谢调节紊乱,最后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9.
从患病鲟鱼的肾脏组织中分离到菌株K9,通过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鉴定菌株K9为迟钝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株为引起鲟鱼疾病及死亡的病原菌;药敏特性研究表明,K9对链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阿齐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禁药)等6种抗生素敏感,而对青霉素G、妥布霉素、麦迪霉素等9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本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鲟鱼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黄连等30种中草药对鲟鱼源海豚链球菌的抑菌、杀菌作用,通过水煎煮法对30种中草药进行提取,采用牛津杯打孔法,在观察鲟鱼源海豚链球菌对30种中草药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鲟鱼源海豚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鲟鱼源海豚链球菌对黄连、黄芩、连翘、丁香高度敏感,其中黄连的体外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8.35±0.65) mm;对秦皮、山楂、女贞子、苦楝皮、石榴皮等均中度敏感;对丹参、猪苓、苍术、茯苓、贯众和生首乌低度敏感。黄连、黄芩、连翘、丁香、秦皮对鲟鱼源海豚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95 mg/mL和3.90 mg/mL、1.95 mg/mL和15.62 mg/mL、3.90 mg/mL和7.81 mg/mL、3.90 mg/mL和15.62 mg/mL、7.81 mg/mL和7.81 mg/mL,其余中草药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高于15.62 mg/mL和31.25 mg/mL。综上可知,黄连、黄芩、连翘、丁香、秦皮对鲟鱼源海豚链球菌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22年3月,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发生了大规模暴发性死亡,特别是佛山市南海区,死亡率高达20%~50%。为明确大口黑鲈死亡原因,采集佛山市南海区沙头镇腹部膨大和内脏缺血、体长25~35 cm濒死病鱼42尾,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病原分离与鉴定、病原菌毒力和耐药性检测等,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病鱼主要临床症状为严重腹水、肝脏和鳃缺血以及肝脏和肾脏肿大。病理切片显示。肝脏和肾脏均严重组织变性和细胞坏死。从肝脾肾组织中均分离出大量菌落形态一致的细菌,其中肝组织细菌丰度最高。生化鉴定和16S r R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细菌S1为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在系统进化树中与杀鱼爱德华氏菌(MN203719.1)自然聚为一支。动物回归感染实验表明该菌为引起大口黑鲈死亡的致病菌,且毒力很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敏感,对利福平、阿莫西林、四环素耐受。  相似文献   

12.
为获知近年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及其基因型变化信息,采用特异PCR方法对2006~2012年从广西发病罗非鱼分离获得的77株临床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对2006~2011年分离获得的37株流行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其中20株鉴定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S.iniae)其余57株鉴定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galactiae)。2006~2007年获得的19株流行菌株中有18株为海豚链球菌(94.7%),仅1株无乳链球菌;2009~2012年分离的58株流行菌株中56株为无乳链球菌(96.6%),仅2株海豚链球菌。PFGE图谱聚类显示,海豚和无乳链球菌分别聚类为两个大分支,20株海豚链球菌共产生4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在83.9%~100%之间;17株无乳链球菌共产生5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在47.4%~100%之间。研究表明,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已从过去(2008年前)以海豚链球菌为主转变为现在(2009~2012年)以无乳链球菌为主;流行菌株PFGE基因型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1985年6~9月间,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鱼种爆发了一起细菌性疾病,从病鱼的肝、脾、肾中分离到细菌,用此菌人工感染虹鳟能得到与天然发病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被感染鱼的体内重新分离到这种菌,证实为该病病原菌。经鉴定为鳗弧菌生物变种Ⅲ(V.anguillarum biovarⅢ,biovar nov)隶属于弧菌Ⅰ组中的淡水亚组弧菌。  相似文献   

14.
鲫鱼出血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翔  宋文华  富丽静 《水利渔业》2007,27(3):109-110
自患出血病的2龄鲫鱼肝、肾、脾中分离出3株细菌,肌肉注射感染,均能复制出原始症状。经鉴定,分离自肝的细菌为解藻朊酸弧菌,分离自肾、脾的细菌为维罗那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其中解藻朊酸弧菌的毒力更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西丁等抗生素对2种致病菌均较敏感,氨苄西林对2种菌耐药。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凸眼病病原,从患病梭鲈病灶眼、肝、脾和肾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开展人工感染试验,测定其血清型及MLST分型,并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命名为SL1701株)为本次引发梭鲈病害的致病菌,Ib-ST261型。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分离得到的细菌SL1701对健康梭鲈具有非常强的致病性,4.5×105CFU/m L时可使80%受感染梭鲈死亡,并可复制出自然发病鱼的症状。菌株SL1701革兰氏染色为阳性链球菌,γ溶血,生理生化特性与普通无乳链球菌基本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同源性最高,综合判定分离菌株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SL1701对氟苯尼考、氟罗沙星等1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磷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结果表明,分离菌株SL1701为Ib-ST261型无乳链球菌,养殖时可选用氟苯尼考及氟罗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6.
斜带石斑鱼溶藻弧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病的斜带石斑鱼肝和肾组织分离的两株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人工感染、VITEK-AMS-32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及药敏试验,经形态和生理生化测定,确定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鳃、肝和肾细胞变性、坏死,病变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呈变质性炎症。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体及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华鳖白底板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及生理生化性鉴定;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鳖的肝、脾、肾脏的组织病理,并在肝、脾、肾的细胞质和肾细胞核里发现有病毒呈圆球形状,直径20~30nm和40nm。白底板病分离出毒力较强的细菌可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患白底板病的肝、脾、肾脏均表现广泛、系统性的组织坏死,肝、肾组织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从广东佛山某养殖场发病死亡的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肝、脾和肾中分离出2株病原菌(201901141和201901142),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用改进的寇式法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运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加州鲈源普通变形杆菌病原,探明该菌药物敏感性和防治方法。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得到的2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对健康加州鲈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5.13×105CFU/g和6.46×105CFU/g。2株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都与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一致,其16S r RNA基因序列与普通变形杆菌同源性最高,综合判定病原菌为普通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四环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羧苄西林等中度敏感;对头孢呋辛、苯唑西林等不敏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普通变形杆菌引发的加州鲈疾病。  相似文献   

19.
我国罗非鱼源新型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海南省文昌市多个养殖场的罗非鱼出现暴发性疾病,患病罗非鱼表现出体色发黑、打转游动、眼球突出或混浊等典型的链球菌病症状。从患病罗非鱼的肝、肾、脾、眼球和脑等组织中分离到19株病原菌,即TC-1、TC-2、BL1441~BL1448和WT1451~WT1459。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病原菌均为无乳链球菌。溶血试验结果表明,TC-1、TC-2和BL1441~BL1448菌株为β-溶血性无乳链球菌,而WT1451~WT1459菌株为不溶血无乳链球菌。进一步通过MLST、分子血清型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等技术对这些分离菌株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TC-1、TC-2和BL1441~BL1448菌株是常见的Ia-ST7型,其毒力基因型为bac+-bca+-bib A+-cfb+-hyl B+-iag A+-fbs B+-lmb–-scp B–-cyl E+-gbs20186–。而WT1451~WT1459菌株则是Ib-ST261型,其毒力基因型为bac–-bca–-bib A+-cfb+-hyl B+-iag A+-fbs B+-lmb–-scp B–-cyl E–-gbs20186+。将分离菌株BL1441和WT1451分别对罗非鱼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WT1451菌株是强毒株,当其攻毒剂量为4.5×103CFU/m L时,罗非鱼累积死亡率可达85%。本研究将为我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病学、疫苗研制以及疾病防控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鱼类,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年产量高达8万余t,占世界鲟鱼养殖总量的80%以上.由于高密度养殖等诸多因素,导致鲟鱼病害频发,患病后死亡率不断升高,影响了鲟鱼养殖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有关鲟鱼感染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报道较多,由此病原菌引发的鲟鱼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