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徐薯22、徐508、徐薯25、徐薯18、商薯19等5个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的盐胁迫研究,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的产量和干率均有所下降,产量的下降幅度在22.87%~56.35%,干率的下降幅度在2.33%~7.2%;当用20%盐水浇灌时,所有品种均不能生长。对盐胁迫后甘薯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甘薯苗期影响较大,但对甘薯中期和后期影响不大;对P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在受到盐胁迫时,多数品种的POD活性是不升高的,甘薯品种对盐胁迫有自我保护。从品种的耐受度、产量、POD活性值等多因素结果表明,徐薯22和徐薯18对盐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甘薯品种抗旱性评价及耐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15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差异。根据产量抗旱系数法分级,抗旱品种(抗旱系数≥0.6)为济薯21、济薯25、济徐23、济薯15、烟薯25;中等抗旱品种(0.4≤抗旱系数0.6)为徐薯18、济薯26、北京553、济紫薯2号、济薯18;不抗旱品种(抗旱系数0.4)为郑薯20、济紫薯3号、济薯22、济紫薯1号、凌紫。干旱胁迫导致甘薯的叶片数、蔓长、叶面积系数和生物量下降,品种间降幅不同,抗旱性强的品种降幅小,抗旱性弱的品种降幅大。这些农艺性状指标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徐薯18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进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栽培。筛选出适合州中海拔地区栽培的高产、稳产、食味品质好的脱毒徐薯18白午板栗苕。单产达2000~3100/667m^2。  相似文献   

4.
水培甘薯的光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三种水培甘薯食用型南薯88、兼用型徐薯18和特用型南紫薯008的光合进行了测定,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三种甘薯品种的光合作用生理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甘薯品种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存在着差异,食用品种南薯88的光和潜力最强,可在高密度栽培下发挥群体优势达到高产;兼用型品种徐薯18对光的适应性次之,在较高密度栽培下能发挥群体优势;特用型品种南紫薯008的光合潜力和对光的适应性均最弱,但对弱光的利用率最高,最适合于间套作。不同类型甘薯品种间的生理指标存在相似的变化,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对甘薯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呈极显著负相关,揭示了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在光能利用上的差异。南紫薯008在较低光强下能很快使气孔打开,蒸腾速率也快速增加,从而使光合速率也加强。在高光强下,南薯88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值最大,这可能是南薯88光合速率高的原因。为田间甘薯的共性和特异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光波、容器对甘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君  张华  刘亚菊 《中国农学通报》2000,16(4):13-14,17
对徐薯18和徐薯34两个不同的品种分别用不同的培养容器及不同的光波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试管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吸收光谱的特性,而且不同品种对光波的吸收有差异。徐薯18趋向红光,徐薯34趋向蓝光;而同光照不同容器的条件,对甘薯试管苗生长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信息》2005,(7):16-17
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维多丽”,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计划集团杂交方法,以冀薯4号为母本杂交育成,薯皮黄色,薯肉深橘红色,食味优良,耐储藏,产量与对照品种徐薯18相当,适于发展精品甘薯及提取功能物质胡萝卜素,加工甘薯食品和饮料。据北京营养源研究所测试,“维多丽”100克鲜薯含胡萝卜素11.6毫克,比普通食用品种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济薯18、徐薯18和商薯0110为试验材料,在开始进入块根膨大期时(移栽后第35天),叶面喷施矮壮素·DA-6合剂和烯效唑,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生长类型甘薯的产量、光合作用和叶片、块根中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同化物向根部的转运,提高了块根的产量。其中每hm2喷施1 500 m L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225 g烯效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济薯18和徐薯18的产量。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徐薯18的光合速率,而对济薯18和商薯0110的光合速率的提高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烯效唑处理对甘薯叶片的光合作用没有显著影响。烯效唑处理降低了3个甘薯品种的叶片IAA含量,显著降低了济薯18膨大中期的GA3和叶片ZR含量,降低了徐薯18膨大后期的块根ZR和ABA含量;增加了济薯18和徐薯18膨大中、后期的叶片ABA含量、膨大前、中期块根IAA含量以及整个商薯0110膨大期的块根IAA含量。矮壮素o DA-6合剂处理显著降低了济薯18膨大中期的叶片IAA、膨大后期的块根和叶片ZR含量,降低了徐薯18膨大前期叶片IAA、ZR、ABA、块根ZR含量以及降低了商薯0110膨大前期的叶片GA3和后期的ZR含量;增加了济薯18膨大前期的块根ABA、GA3、叶片ZR、中期的叶片ABA和整个膨大期的块根IAA含量,增加徐薯18膨大前期的叶片ZR、中期的块根GA3和ZR含量、叶片IAA、ABA、后期的块根IAA含量,增加了商薯0110膨大期的块根ZR、ABA、中期的叶片ZR、后期的叶片GA含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部分改变了甘薯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促进了地上部同化物向块根的转运,提高了甘薯的块根产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品种类型而异,并不是影响甘薯块根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甘薯品种3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30年来审(认、鉴)定的160个甘薯品种进行分类研究,指出了品种编号的更替和意义,表明近10年选育的甘薯品种干物率平均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食用型品种仍然占据着甘薯品种的重要地位;亲本使用频率前3位的品种是徐薯18、金山57和徐781,可作为育种的核心亲本;适宜三大区域甘薯品种类型和数量基本上适合当前我国甘薯消费水平的需求。该研究对甘薯育种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15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叶片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积系数均不同程度下降,反映了品种抗旱性的差异。通过抗旱系数聚类分析,将15个甘薯品种分为3个抗旱类型,抗旱品种:济薯21、济薯25、济徐23、济薯15、烟薯25;中等抗旱品种:徐薯18、济薯26、北京553、济紫薯2号、济薯18;不抗旱品种:郑薯20、济紫薯3号、济薯22、济紫薯1号、凌紫。叶面积系数与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甘薯品种可维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而正常灌水条件下的叶面积系数不能反映甘薯品种抗旱性。干旱胁迫导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升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则与甘薯品种抗旱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叶面积系数以及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甘薯‘漯徐薯9号’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漯徐薯9号’的高产生理特性,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18’,栽后60天开始每隔20天做一次挖根调查,调查测定项目有:地上部茎叶鲜重和干重、地下部块根鲜重和干重、块根干物率、T/R值、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净同化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甘薯新品种‘漯徐薯9号’的生理特性为:前期地上部茎叶生长较快,中期茎叶生长平缓,中后期以地下部块根积累为主。地下部结薯早,块根膨大速度快且持续时间长,库源关系协调,平均净同化率高于‘徐薯18’,在整个生育期内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都明显高于‘徐薯18’,具有较高的经济系数。‘漯徐薯9号’结薯早,是一个早熟品种,其净同化率高、消耗低,物质生产属于净同化率型。  相似文献   

11.
马辉  郑贤陆  王穿才 《种子科技》2005,23(3):159-161
通过对10个特色甘薯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表现进行试验研究,品种间差异较大.10个特色甘薯品种茎蔓产量高低排序为:湘菜薯1号>日引2号>江永紫晕>宁远大白薯>83-2146>湘农黄皮>徐薯18号>川山紫>日引1号>湘薯15号;鲜薯产量高低排序为:宁远大白薯、日引2号>83-2146>湘菜薯1号>徐薯18号>湘薯15号、川山紫>湘农黄皮、江永紫晕>日引1号.生长期分次剪蔓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品种的总产蔓量及降低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甘薯适应性强,既抗贫瘠又耐肥,投入少,易栽培,产量高,粮饲皆可,深受全国各地农户垂爱。病毒是导致甘薯品种退化和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选栽脱毒甘薯可增产20%~50%,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一、良种选择和壮苗培育1.良种选择宜选栽已脱毒、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结薯、块茎膨大快、大中薯比例高、适合多种加工要求、薯形端正、皮色好和无病虫害等的品种。可供选用的良种有徐薯18、窝红、湘浓黄、南薯88、鲁  相似文献   

13.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600万hm2以上。甘薯是喜温作物,广泛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的低温及较短无霜期是限制甘薯种植的主要原因。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在国际马铃薯中心的资助和指导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包头市进行了种质资源与品种的耐寒性鉴定,以期选出耐寒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选出了部分高产品种。但是,品质较差。通过评价当地生产的甘薯品质,提出改善品质的有效措施。1材料与方法共有10个品种(系)参加试验,包括育成种徐薯18、徐43-14、一窝红等及一些高级品系。所有薯苗均来自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其中6个品种(系)参加营养成分分析。试验在徐  相似文献   

14.
《作物育种信息》2005,(12):17-17
冀薯98(原代号冀17—4),2004年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该品种是利用甘薯与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实生苗选系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含有四分之一野生种血统,抗旱性好,杂种优势强,表现高产、高干、品质好。2002—2003年参加全国北方区试,鲜薯比对照品种徐磬18增产22.35%,薯干增产33.8%,烘干率比徐薯18高2.71个百分点,食用品质优良,是一个食用和淀粉加工的兼用型新品种。冀薯98生长势强,萌芽性好,耐储藏,结薯整齐集中,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磬形长纺锤型,  相似文献   

15.
甘薯茎尖食用品质及产品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甘薯茎尖不同生长期的营养特性及食用品质,采摘数量和时间对田间产量的影响,产品的营养成分以及系列产品的开发。结果表明,徐薯18号是较好的食用品种,每年的7月底至8月中旬是徐薯18号茎尖最好的食用期和采摘期,其系列产品的香辣味稍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6.
金沙江流域甘薯地方良种种薯萌芽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世清  冯毅武 《种子》2000,(1):13-14
本试验对金沙江流域现有的5个甘薯地方良种种薯的萌芽习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种薯萌芽能力均低于对照品种徐薯18,从播种到出苗的平均气温变动在17.6~18.6℃之间,有效积温变化在137.0~291.5度·日范围.因而,在推广这些甘薯地方良种时,应适当提早育苗播种时间,以保证大田甘薯的适时早插,夺取甘薯高产与稳产.  相似文献   

17.
马辉 《作物杂志》2004,20(1):19-20
对10个特色甘薯品种的种薯萌芽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薯萌芽习性较好的品种有徐薯18、日引2号、湘薯15、江永紫晕等,这几个品种萌芽速度快且集中,种薯萌芽数多,产苗量大;而日引1号、山川紫等品种种薯的萌芽习性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苏薯4号试种初报卢华金(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25006)苏薯4号系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1992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所于1989年引进试种,1989~1990年鲜薯平均产量40725kg/hm2,比对照徐薯18……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天津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甘薯品种,解决天津市甘薯品种单一问题,引进6个鲜食甘薯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外观、食味、产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4号、烟紫薯3号鲜薯产量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徐紫薯8号、烟薯24号和烟薯26号食味较好;徐紫薯8号、烟紫薯3号为紫薯中产量较高的品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6号和徐紫薯8号丰产性较好、商品薯率较高,外观品质也较好,适合在天津市进行大面积种植;其余品种不适于天津市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育出适合广西栽培的高淀粉含量能源型甘薯新品种,对9个引进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广薯87’为对照,研究不同品种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等。结果表明,JSP-4和‘徐薯22’的淀粉产量较高,分别达到6698.42 kg/hm2和5685.96 kg/hm2,分别比对照高43.54%和21.84%。通过研究得出,JSP-4和‘徐薯22’可作为高淀粉含量的能源型甘薯品种在广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