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92—1995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和陕西省畜牧畜牧善医总站联合组织在甘肃、辽宁、河南、陕西等4省的124个县(市、区)推广陕西地方标准“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累计防治牛176.13万头。通过四年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该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1.5亿元,并为制定国家标准创造了条件。(1)“陕标”制定的牛栎树叶中毒的临床诊断要点、临床分型、预防方法和治疗原则。基本适合各省的牛栎树叶中毒的诊断和防治,并取得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治愈率显著提高。陕西省商洛地区的发病由推广前的3.08%下降到0.36%,死亡率下降为0.05%,治愈率由56.6%提高到87.7%;汉中地区的发病率由推广前的0.543%下降到0.037%,死亡率由0.132%下降到0.074%,治愈率由75.6%提高为80.08%;辽宁省发病率由4.63%下降到0.1%,致死由43.3%下降为0.06%。(2)牛栎树叶中毒的发病季节各地有所不同,陕西省主要集个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甘肃省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辽宁省为5月初至6月底。此时正值各地栎属植物萌芽长嫩叶的时节;病牛主要分布在海拔600-2500米以之间,生长各种栎属植物的丘陵山区。(3)推广区的栎属植物品种繁多,在甘肃有栎属植物10余种。除“陕标”中明确的槲树、槲栎、栓皮栎、白栎、锐齿栎、麻栎、蒙古栎、小橡子栎、辽东栎、栎树(抱树)外,还有水青冈、椴栎、黑铁匹木等几种。(4)“陕标”中的临床实验诊断方法适用于各省病牛的临床实验诊断。辽宁省在尿液生化检验中应用三免化铁法检验尿酚,建立了简易尿酚到定法,尿酚初期为( )-( ),中期为( )-( ),后期为( ),此法作为现场诊断,可以推广应用。(5)从各省刻定的生化指标分析,尿pH值、尿比重、尿蛋白的各期变化,都与“陕标”基本一致。尿中挥发性结合酚、游离酚、血液中挥发性游离酚的合量及血肌酐值都稍高于“陕标”。(6)药物预防,除高锰改钾法外,河南省研究制出QRS脱毒剂,具有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牛柞树叶中毒病于60年代就有发生,柞树林面积约3000万亩,1980年到1992年共发病约7370头,死亡约2943头。近年来发病头数增多,为此按“陕西省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进行推广,为制定出我省牛柞树叶中毒前、后生化指标,掌握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组织学变化,于1992年4—5月进行牛人工发病试验,试验证明基本符合陕西省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3.
牛栎树叶中毒的早期防治1986年开始河北的围场、丰宁、隆化三县因春旱,在5、6月份发生牛栎树叶中毒,导致大批牛只死亡,尤以1986年、1993年、1995年严重,给养牛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此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早期预防,正确诊断治疗。1病因栎...  相似文献   

4.
牛栎树叶中毒在我国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栎林区都有发生,给山区养牛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我省秦巴山区的一些县、乡,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上升到各种疾病的首位。据1977~1984年汉中地区十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发病19251头,死亡5546头,死死亡率为28.9%,直接经济损失达260多万元。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我国一些兽医科技工作者虽提出许多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但疗效均不甚满意。1983年以来,我们将早期诊断、发病机理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草地重要有毒植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近10年来中国西部草地重要有毒植物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进展。重点介绍了重要有毒植物的调查研究、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棘豆中毒的研究、有毒植物生态毒理系统与生态控制的研究、“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陕西地方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以及有毒植物与植物毒素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了未来在这个领域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牛栎树叶中毒,又叫牛青杠树叶中毒,俗称水肿病,阴肾癀.是由于家畜采食大量栎树嫩枝叶和花而引起的一种中毒病。本病主要在每年阳历4月初至5月中旬,即清明、谷雨和立夏三个节气前后发生,主要发生于牛。该病在国内外均有报道,陕西省尤其是陕南山区略阳县为高发区之一,是养牛业的一大危害。1979年,该病曾被当地基层兽医误诊为“百叶干”,导致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达50%以上,曾被当地群众称为不治之症。1979年至1981年政府组织专家驻陕西省略阳县进行专题调研和试治.至今,已积累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年均发病仅为37头,死亡3头,死亡率下降到8%。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是技术科学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为了推动兽医技术工作的标准化,提高畜禽疾病诊断防治工作的水平,本刊将陕西省地方标准《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登载于后,希望大家在实践应用中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8.
皖西白鹅品种提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西白鹅通过三个世代选育,三世代鹅的70,240日龄体重均极显著地高于零世代;羽毛纯度由72.3%提高到99.5%,羽绒量由324g提高到353g;日增重提高13.29%,饲料消耗率降低5.34%;开产日龄提前11d,年就巢次数减少0.5次,年产蛋量由21个增加到24个;全净膛率由66.3%提高到70.1%。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它是近几年来规模化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初生仔猪拉黄白色稀便为特征,引起急性肠炎及败血症,如防治不当常引起仔猪大批死亡,即使治愈后的仔猪也常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因此本病对养猪业危害严重。八十七团从1993年起,开始组织畜牧兽医及有关人员对该病进行研究、探索和防治,经过5年的努力和多次试验,终于使该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由1993年的89.72%下降到目前的16.8%,下降72.9个百分点。发病死亡率由1993年的39.01%下降到8.9%,下降30.1个百分点。母猪繁育率由1993…  相似文献   

10.
黄牛栎(柞)树叶中毒诊断和预防卢景都(鸡东县红星乡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我乡立新村于1996年5月15日 ̄5月23日相继有21头牛发生柞树叶中毒,占放牧牛的43.8%。1诊断要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既发病局限于有柞树林分布较多的地区和每年5 ̄6...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一个畜产品特大型消费城市,每天的畜产品消费量达到1000吨左右。2002年全市生猪出栏量为450万头,与2001年同比减少62%;家禽出栏15987万羽,同比减少75%;鲜蛋产量16647万千克,同比减少1.3%:牛奶产量2798万吨,同比增长7.5%。自给率分别约为50%、70%、80%和90%。按照上海畜牧业“十五”规划,本市畜禽生产总量将调减30%,采取“减猪、减蛋、稳奶牛、稳肉禽、发展特种畜禽养殖”的方针,其中生猪的年出栏量将逐步下调到250万头  相似文献   

12.
“QRS”脱毒剂对牛栎树叶中毒预防效果的观察林东康,侯安祖,马清海,李玉兰,王成章,陈洪科,赵智杰栎属灌木每年4月初即早于其它植物发芽,而且其养分含量较高 ̄[1],故为早春缺青期放牧耕牛喜欢采食的一种饲料。但因其叶中含有单宁,尤其早春嫩芽期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浏阳黑山羊为皮肉兼用型品种.毛色全黑,商品羊15至30公斤,一般产双羔、三羔,四羔亦有之。肉嫩味鲜,畅销国内外市场。1993年饲养量由9.75万头增加到23.8万头,年增长近1.5倍;出栏由3.7万只增长到10.2万只,年增加近2倍;养羊产值(现行价)由222万元增加到1020万元,增加3.5倍多.今年山羊饲养量将超过25万只,出栏超过12万只。其主要经验是认真抓了“三推广”与“三提高”。三推广是:1.推广羊席饲养传统养羊是羊直接销卧在羊圈潮湿的地面上,发病多,死亡率高。为此,改地面养羊为羊床养羊.羊床制作方法:用水泥敷砌地面,前…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房县牛栎属树叶中毒的发生和发病规律,探索早期诊断技术,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我们选择次生栎林植被面积大.历年牛放牧采食中毒发病较多的房县土城镇为试点,在对病史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年发病牛进行了早期诊断和中西药治疗试验。经过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在全县推广应用,使其发病率逐年降低,治愈率大幅度提高,技术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1年9月,宁夏中卫县的一些猪群发生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很快蔓延至全县灌区各乡(镇)。经过灌区10个乡(镇)108个村调查,母猪发病3617头,发病率30.12%,淘汰母猪1721头,淘汰率14.33%;仔猪发病5085头,发病率20.71%,死亡1105头,死亡率4.30%;生长肥育猪发病5888头,发病率9.75%,死亡1013头,死亡率1.68%;公猪发病31头,发病率20.81%,死亡5头,死亡率3.36%。确诊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至11月下旬基本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6.
耕牛误食过量标树幼嫩枝叶而引起中毒,在我县各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上升到该时期各种疾病的首位.据统计,1990~1996年,全县共发病372头,死亡121头,死亡率为32.5%,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该时期各种疾病的382%和62.3%.为了诊治本病,自1993年以来,本人先后在榆木铺、张家坪、白田等乡诊治病牛35头,治愈32头.1临床症状1.1初期病牛呆立,体温一般370~38.5℃,少食,粪便较平,外附白色粘液,尿清亮.1.2中期省部、肛门和会阴周围,腹下和胸前,以及公牛包皮,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胃肠蠕动音微弱,大便秘结;尿少或无尿.…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祁连县家畜口腔黏膜溃烂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省祁连县某村羊、牛、马发生的病因不明的“口腔黏膜溃烂病”进行了调查。自2004年1月至4月末,该村绵羊发病23730只,发病率为52.7%,死亡364只,病死率1.53%;牦牛发病1446头,发病率为27.8%,死亡65头,病死率为4.5%;马发病124匹,发病率为28.9%,死亡3匹,病死率为2.4%。当年羔羊的发病率低,成年家畜的发病率高。5月份草地返青,家畜吃上青草后,发病明显减少并逐渐停止。从所采集的羊病料中没有分离到致病性微生物。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草场草原毛虫大量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我市遇到严重旱灾,尤其是北部半山区,降雨量仅80mm,较往年减少300mm,农田作物基本绝收,致使农户被迫弃耕。这些弃耕田成为牛、羊的放牧场,绵羊在荞麦地中放牧,而引起中毒。发病羊共计205只,发病85只,死亡11只,发病率41.5%,死亡率12.9%。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本区富家桥镇栗山铺村为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专业村.1993年4月至1993年6月18日,从本市畜禽良种场引进6月龄长大后备母猪495头,截止1993年10月23日产仔猪1088头,产后5-10日,648头仔猪突然发生仔猪黄痢病,发病率达59.6%.此病发生后,用氯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基喀院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一此病潜伏期很短,个别的产后6h内发病,长的5-10日龄,11日龄以上发病甚少.2临床症状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腥臭有乳凝块,粪便沾污肛门周围及后腿等处,肛门松弛,排粪失禁;精神高度沉郁,吃奶减少或不食…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关于规模化养猪场统计数据表明(如表1),2001—2009年。年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出栏头数由25.71%增加到61.33%,增加1倍多;而年出栏3000头以上和1万头以上的出栏比重,2005年和2001年比增加不多,到2009年增加近3倍;5万头以上的猪场数量分别为96个、39个和16个,2009年比2001年增加5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