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猪较常见。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成为养猪业较严重的传染病,如不及时有效的防治,将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某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感染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葫芦岛市建昌县某镇养猪场,饲养育肥猪(50kg左右)100头,母猪50头,其中后备20头,妊娠母猪20头,哺乳母猪10头,仔猪(7.5kg以内)100头。已按程序进行过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生有逐年增加趋势,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的常见病之一。2013年8月,普兰店市某猪场暴发一起以发热、黄疸或贫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和各种动物均感染发病,猪比较多发,近几年来猪的发病情况呈现上升的趋势.成为养猪业较严重的传染病,不仅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人类的健康。我们于2006年5月对辽宁省某地区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一些猪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引发的一种传染性血液原虫病,俗称"红皮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蚊蝇等吸血昆虫传播,尤以夏秋季节多发。1.发病情况山西省阳城县某规模猪场存栏生猪30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26头。2016年8月中旬,突然发现3—5月龄育肥猪中出现一种以高热、皮肤发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有的地方称之为"红皮病"。此病主要发生在夏秋高热季节,在早冬和晚春也可在局部区域流行,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皆可发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较高,是一种造成养猪业损失重大的猪病。2013年7月,桃江县桃花江镇某猪场发生该病,经过及时诊治,疫情得到控制。1发病情况桃花江镇某自繁自养的生猪养殖场,共存栏生猪322头,其中能繁母猪31头。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及动物如牛、羊、猪等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市自 1995年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以来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引起育肥猪生长缓慢 ,种猪繁殖障碍 ,并继发感染引起大批死亡。现将我市某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猪场位于安阳市东郊 ,存栏猪 16 0 0余头 ,种猪 2 0 0多头。该猪场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猪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的免疫接种 ,种猪还接种了伪狂犬病、乙脑、细小病毒疫苗 ,近两年来没有发生疫情和繁殖障碍性疾病。 2 0 0 2年 2月下旬 …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对养猪业影响较严重的传染病。积极预防,尽早确诊治疗,是减少发病传播和经济损失的首要措施。2007年10月,双溪街道某猪场发生一起断奶仔猪以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贫血,皮肤发红,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济宁市某4处猪场,其中有9个肥育猪舍中54头猪出现四肢末靖及腹下有不同程度的紫色斑块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该病作以报告。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专性血液寄生物、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给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和继发病,笔者简述一个规模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类原虫病,猪弓形体病引起母猪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发病猪死亡率高。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的疫病;病猪以急性黄疸、溶血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弓形体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发生与流行呈上升趋势。笔者先后在平湖镇各大、小猪场诊治多起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的附红细胞体病已经发现,猪患疥螨后因皮肤发炎、痒感,猪互相磨擦,对附红细胞体的传播起促进作用。猪疥螨病严重的猪场,往往猪附红细胞体病也严重。此外,据一些猪场报道,仔猪发生某些腹泻或咳嗽时,只有在治好猪疥螨后才得以好转。研究表明,疥螨病使饲料转化率降低12.5%。  相似文献   

12.
郭星 《福建农业》2011,(7):38-3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猪体内红细胞和血浆中的一种原虫病。2005年7月份,市畜牧兽医站对本市某集约化养猪场的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疫情进行了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在猪血液里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引起猪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此病的发生病例不断增加,这不仅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胆及断奶仔猪下痢为特征.2001年7月以来,新乡市某猪场的断乳仔猪发生了以发热、贫血、拉稀为主要症状的疫病,我们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经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立克次氏体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所引起的传染性血液病,危害极大。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养猪业逐渐规模化,一旦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大范围传播,将很难控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特点入手,首先分析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然后研究了猪附红细胞体病预防和治疗体会,以期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以来,对呼和浩特市开通养猪场发生的疑似猪附红细胞体病从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液学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该猪场母猪、仔猪、育肥猪共有1674头,发病的和疑似患病的占到28.6%,即478头。通过治疗之后,治愈率达到94.8%(454头),死亡24头,占5.02%。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通过对北票市某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历史与分布调查、病原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分析,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治疗。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350头,30~60kg猪300头,60kg以上育肥猪100头,成年母猪5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发病明显的患病猪70头,其中30kg以下的猪36头;30~60kg的猪17头;  相似文献   

17.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养殖业中常见的传染性溶血性血液型疾病,近几年,四川金阳县发展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遇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困扰。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病例加以总结和分析。1发病情况四川省金阳县某养殖户养殖生猪200头,在养殖过程中按照当地免疫规划要求对猪的常见病完成免疫工作,在前期猪群整体生长情况较好。2016年10月20日,突然有7头猪  相似文献   

18.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发病时,皮肤发红,故又称"猪红皮病"。目前,我国众多猪场均隐性存在,导致母猪生产力下降,乳、肉产量减少,猪免疫力降低,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为其它病原体的入侵打开了绿色通道,附红细胞体与多种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引起患病猪的死亡率增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对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也称血虫体,简称附红体。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有抬头趋势,在母猪群中普遍存在隐性感染。隐性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仔猪贫血、生长速度慢,母猪有泪斑,身上有铁锈点,易返情,产程长,产后泌乳少等,这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对诊断为隐性附红体治疗跟踪的病例(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周边)共计39个猪场,采用中西结合方式治疗15d,停药5d左右,可使镜检下红细胞锯齿样变形减少或消失,且明显地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和成活率,可以确定这是临床中理想的隐性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或原虫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猪传染病.2003年5月,辽宁省锦州地区一猪场发生此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