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直以来,生物防治是作物连作障碍防控的重要途径之一。AM真菌能够和多种作物形成共生关系,可以有效缓解作物连作对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群落及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为了更好的在实践应用中发挥AM真菌对连作障碍的改善作用,分别系统的总结了在连作条件下和接种AM真菌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以及两种条件下对植物生长的胁迫或缓解作用,在连作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会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且伴随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失衡,连作造成对下茬作物的自毒作用,也严重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而AM真菌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在以上几个方面起到缓解作用。同时根据目前AM真菌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并对其进行简要归纳,提出加强菌株的纯培养技术仍是关键的一步,并且做好作物基因型与AM真菌菌株的筛选,让二者有更优的兼容共生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连作障碍中广藿香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酶活性的改变,本研究对头茬(FP)、连作一年(SP)和连作两年(TP)广藿香的4个关键生长时期的根际土壤进行检测,分析了广藿香根际土壤pH值、有效磷(AP)、速效钾(AK)、碱解氮(AN)、以及有机质(OM)等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包括过氧化氢酶(CAT)、脲酶(URE)、碱性磷酸酶(ALP)、蔗糖酶(SUC)在内的多种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结合两方面探讨了连作问题对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pH值、OM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不断降低,AN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延长下降显著,AP和AK的含量则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广藿香根际土壤中ALP、URE、CAT和SUC活性均下降且逐渐显著,表明连作显著抑制了土壤酶活。本研究探索了连作广藿香土壤中理化特性的动态变化,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消减连作障碍的措施和施肥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甜瓜日光温室进行土壤取样,选择连续种植甜瓜1、3、5、7、10 a的日光温室各3栋,研究甜瓜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甜瓜土壤pH值和容重不断下降,连作土壤具有酸化趋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趋向板结.土壤含盐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升高,连作3 a后土壤含盐量显著上升,说明连作土壤具有明显的次生盐...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由于马铃薯大面积连年种植,造成连作障碍,导致块茎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连作障碍是土壤与作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综述了引起马铃薯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马铃薯连作障碍的主要方法。主要从连作马铃薯土壤理化性质劣变、化感自毒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从合理轮作、间套作,施用生物有机肥等农艺措施,化学熏蒸、物理消毒等土壤消毒措施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连作障碍防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和建立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设施草莓连作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种子科技》2016,(9):100-101
通过对草莓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土壤元素失衡、土壤次生盐渍化、根系的自毒作用、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是导致草莓连作障碍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大量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对草莓连作障碍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连作烤烟不同粒级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石灰质黄壤和第四纪黄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各粒级土壤上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各土壤粒级上酶活性表现为:过氧化氢酶活性为第一季在2~1mm粒级上ck1、黄1差异显著;1~0.25mm粒级上ck2与黄2差异显著;〈0.25mm粒级上各处理间差异都显著。第二季在1~0.25mm粒级上各处理间差异均显著,在2~1mm和〈0.25mm粒级上ck1、黄1和ck2间差异显著,ck2与黄2差异不显著。脲酶活性差异大,在2~1mm粒级上脲酶活性为:第二季黄1〉第一季黄1〉第一季黄2〉第二季ck1〉第一季ck1〉第二季黄2〉第一季ck1〉第一季黄2;在1~0.25/mm粒级上.ckl脲酶活性降低,ck2变化不大,黄1、黄2增强;在〈0.25mm粒级上只有ck1酶活性降低。蔗糖酶除在1~0.25mm粒级上第二季黄1活性明显强于其它两个粒级的酶活性外,在各粒级上酶活性变化较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借鉴农业中地膜垄式栽培模式,研究耕作模式变化对白花丹参适宜种植区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利用土壤多参数测定仪对土壤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地膜垄式栽培相对于传统栽培,更能保持土壤温度稳定,耕作模式改变后土壤p H值由6.85上升为6.95,但有机质含量由0.69%下降为0.63%;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铵态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有明显差别,其中0~10cm土壤中的含量相对较高;新的栽培模式下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低于传统栽培,整个生育期的平均值降低3.8%,蔗糖酶变化不明显。地膜垄式栽培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的稳定,提高土壤p H值、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促进白花丹参生长,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连作障碍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秦舒浩  曹莉  张俊莲  师尚礼  王蒂 《作物学报》2014,40(8):1452-1458
合理轮作天蓝苜蓿 (Medicago lupulina L.)、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3种豆科植物对马铃薯连作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于马铃薯2年以上连作田,轮作3种豆科植物均能起到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的作用,速效氮含量最高提高476%,且可显著提高3年以上连作田速效磷含量,增幅最高可达207%。对于3~4年连作田,轮作天蓝苜蓿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其他连作年限及轮作箭筈豌豆和陇东苜蓿均没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轮作豆科植物后,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连作田土壤EC值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土壤的EC值最大降低69.7%,说明实施马铃薯-豆科植物轮作对防止马铃薯连作田土壤盐渍化有显著效果。轮作豆科植物使连作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从第2年连作开始,轮作豆科植物对后茬马铃薯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第3~4年连作期间,轮作天蓝苜蓿和箭筈豌豆对后茬马铃薯增产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的施用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刺激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通过研究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炭与土壤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生物炭对土壤特性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介绍:(1)生物炭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的影响;(3)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4)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微生物活性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主要论述了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为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施用稻草等有机物料对黄瓜连作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林  彭宇  袁飞  张春兰 《中国农学通报》2001,17(2):30-32,36
不同有机物料稻草,猪粪,锯木屑成分不同,入土转化过程不同,对连作土壤速效率养分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培养实验表明猪粪有增加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稻草能提高土 速效磷,钾含量,但降低土壤铵态氮的含量;而锯木屑地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长期连作和轮作对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土壤生物学特性作为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表征土壤质量演变趋势,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不同。通过综述国内外连作、轮作等种植方式下土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连作和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土壤线虫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指出合理种植制度对土壤质量修复的可能性及研究方向,提出集约化农田种植制度优化策略,为制定合理的种植制度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期连作对南疆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连作年限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南疆连作3年、10年、15年的棉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种植制度条件下棉田土壤物理性状各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棉花连作10年以后,水稻→小麦-绿肥→棉花种植制度棉田水分状况优于水稻→棉花种植制度;棉花连作3年、15年,与水稻→棉花种植制度相比,水稻→小麦-绿肥→棉花种植制度土壤容重分别减轻2.5%、2.8%;土壤孔隙度在不同连作年限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从种植制度及连作年限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综合分析,在南疆极端干旱条件下适应棉花长期连作的种植制度为水稻→小麦-绿肥→棉花,棉花连作年限不宜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缓解连作导致的作物减产、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维持土壤菌群结构稳定等方面进行综述,详细分析了作物的连作障碍和AM真菌缓解连作障碍的机理以及对土壤放线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近年来,针对AM真菌对土壤中放线菌多样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由于AM真菌不能进行纯培养也限制了其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豆科植物土壤浸提液对马铃薯连作土壤酶活性和电导率影响的差异,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种植方式下3年连作田土壤浸提液和4年豆科植物土壤浸提液对马铃薯连作土壤酶活性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膜沟播土壤电导率1:1处理的与对照相比降低16.70%,其他处理马铃薯连作土壤的电导率均升高;各处理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其中1:1处理对平畦覆膜和半膜沟播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作用显著,对全膜垄播和全膜沟播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显著影响;1:2处理对半膜垄播连作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全膜垄播和全膜沟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究连作对兰州百合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为解析兰州百合部分连作障碍机制及农田养分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不同种植年限(1、2、3年)的兰州百合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酶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兰州百合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且种植3年后含量显著增加。土壤C/N、C/P呈增加趋势,种植2、3年较种植1年相比,C/N显著增加了18.91%、13.57%;C/P种植3年较种植1年相比显著增加了14.71%;N/P无显著变化。(2)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兰州百合种植年限的增加呈U型变化趋势,其中,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各种植年限间差异显著,同种植1年相比,种植2、3年土壤的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49.71%、38.79%,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了43.31%、14.17%,种植2年土壤的脲酶活性较种植1年降低了17.17%,种植3年较种植1年升高了15.15%,过氧化氢酶活性种植2、3年较种植1年相比分别降低了7.80%、4.92%;(3)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土壤酶活性间连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C/N与土壤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C/P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负相关关系。(4)典型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存在明显的影响,pH与土壤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兰州百合土壤呈酸化趋势。短期连作能为兰州百合提供良好的养分环境,但养分趋于失衡。在对百合农田进行管理时,应注意调节酸碱度,合理施肥,平衡养分。  相似文献   

16.
长期轮作连作对不同作物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长期轮作连作条件下的大豆、玉米、小麦土壤磷组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在不施肥情况下,土壤全磷以轮作区降幅最大,而土壤有效磷以小麦连作区降幅最大,土壤磷组分以大豆连作区土壤中的Ca2-P降幅最大;在施有机肥的情况下,土壤全磷以大豆连作区增幅最大,而土壤有效磷以轮作区增幅最小,土壤磷组分以轮作土壤中的Ca2-P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轮作模式对阴山北麓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筛选适合阴山北麓的轮作模式,[方法]本试验设计了6种轮作模式、3种连作处理及休闲,共10个处理,研究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2015年,轮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较连作处理,且S2、S6、S4轮作模式较好,而2016年以S2、S3、S4模式较好;微生物量氮的变化2015年以S1、S4模式较好,而2016年以S4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表现为2016年均低于2015年,且2015年以S2、S4、S5模式较好,2016年以S3、S4、S5模式表现较好;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变化在2015年均以S1、S2、S4模式较好,而2016年以S4、S5模式好,且较2015年高,分别提高了24.53%、23.30%、21.23%、19.29%。2015年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与脲酶活性呈显著相关,2016年土壤微生物量变化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本试验中得出燕麦苜蓿混作(1年)、苜蓿(1年)、马铃薯(3年)种植模式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红壤性水稻土面临土壤结构退化、土壤养分失衡和酸化等土壤质量问题,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本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植烟的红壤性水稻土为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相关及冗余分析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烟-稻复种连作(YDLZ)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变化的影响及其关键影响因素。YDLZ后的红壤性水稻土>5 mm团聚体含量、土壤团聚体重量平均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显著降低,<0.25 mm团聚体含量和分形维数(D)则显著升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且以YDLZ 5~10年(YDLZ5~10)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影响最大。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是引起团聚体分布的关键指标;>5 mm和<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是引起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关键指标。烟-稻复种连作引起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变化,主要导致>5 mm团聚体含量的减少,<0.25 mm团聚体含量增加,从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针对YDLZ的红壤性水稻土结构培育和土壤质量保育,需关注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新疆连作棉田耕层土壤理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新疆长期连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调查、取样测定的方法,研究新疆连作棉田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棉花产量增加棉田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产量水平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则呈下降趋势,其中高产田土壤紧实度在10-46cm显著低于中、低产田,而高产田耕层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中、低产田,但高产田土壤粘粒较中、低产田有所提高,而一定比例的粘粒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性。高产田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较高,表现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而速效磷、速效钾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株铃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单铃重,衣分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